第39章

第39章

翌日清晨,胤礽自入定中醒來之際,禦船已然緩緩靠近蘇州碼頭。兩岸間,不時有婉轉悠揚的小調傳來,帶着江南水鄉特有的吳侬軟語。

眼看禦船即将靠岸,兩岸間人聲鼎沸,愈發顯得嘈雜了起來,連胤祉幾個小的這會兒在房間裏也呆不住了,透過甲板,眼神頻頻在岸上張望着什麽。

隆冬時節,碼頭旁,各類的早市依舊熱鬧得緊,天還未大明,便有擔夫挑着半人來高的早食擔子繞着岸邊來回吆喝着。糯米湯圓,酒釀圓子,軋饸饹,紅藕青團均是些常見的早食………來往行人也大都粗布麻衣,于寒風中瑟瑟發抖。偶爾有衣着富貴的商賈之流路過,腳步也大都匆匆。

甲板上,胤礽微微皺眉後很快又松了下來 ,轉頭看着一旁隐隐有些不樂的汗阿瑪溫聲笑道:“都道蘇州巡撫湯大人施政節儉,不尚浮華,更不屑以虛亂實,如今瞧來,倒也不負其清正之名………”

見是自家兒子,輕嘆了口氣,康熙面上的愠色到底和緩了些。胤礽都能瞧出來的,沒道理執政多年的康熙帝會看不明白。對于下頭官員的粉飾太平,獻媚奉上之舉,康熙嘴上不說,心裏卻如明鏡一般。

然而有時候政治,卻也的的确确需要這般的虛假繁榮。

良久,晨曦中,方才傳來一聲幾不可聞嘆息:“朕向聞江南財賦之地,然今觀市鎮通衢,似覺充盈,其鄉民之饒,人情之樸,不及北方。”

碼頭上,迎着晨曦,不時有身形粗壯的力夫背着半人來高的沙袋在岸上艱難行走,明明隆冬之際,這會兒額間卻已然滿是汗意。饒是如此,身上也未能得一二棉裳裹身。

很難想象,這是棉紡織業最為發達的江南之地。胤礽眼中無端沉寂了許多:

“汗阿瑪說的是,自古江南多重稅,去歲全國賦稅,江南六省便獨占四成之多、兒臣私以為,哪怕有棉紡之類産業營收,于尋常百姓,确實負擔過甚了些。”

去歲查閱戶部歷年卷宗之時,胤礽便已經敏銳地察覺了其中不妥之處,也曾同自家汗阿瑪隐約提過幾句。只那時前有三藩遺亂在前,後有臺灣戰事于後。康熙雖覺有理,卻也未曾立時行動。

直至看到今日之景。

紙面之上算計地再清楚,也決計不比眼前的場景來的震撼。

作為蘇州省府,江南最大織造所在,可以說某種程度上算是江南經濟文化中心。兩人入目所及之處還是略顯繁華的蘇州碼頭,很難想象其他偏遠村落又是何等景象。

甲板上,康熙登時沉默了許多。

Advertisement

湯斌此人,确實不尚浮華之道。南橋處,前來迎駕的官員尚不過一合之數。

下了船,康熙率先一步禦馬而上,年長些的胤礽胤禔二人落後半步分侍兩側,後面則跟着一衆浩浩蕩蕩的金銮衛。一直到阊門,方才有仕人百姓聞訊而來,将兩側道路堵的水洩不通。康熙當即下令緩辔而行………

登城樓,游拙園,一直到晚間,帝駕方才駕臨蘇州府衙。

不同于拙政園的精致華美,眼前的府衙則是要古樸許多,烏棕色的大門隐隐透着暗沉,門前橫挂着的牌匾之上,清正廉明四處大字也已然有些模糊不清,連門口伫立着的石獅子,這會兒都透着一股子陳舊之意。

環視了一衆臉色青白不定的官員們,胤礽這會兒總算明白,方才聽道汗阿瑪突發奇想想要過來時,曹寅及一衆大臣們緣何臉色會如此難看。反倒是湯斌本人,這會兒神色極是自然,好似半分影響都無,對身後一衆下官的眉眼官司更是半分不理。

衆人不由氣了個倒仰。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還在後面,因着臨時起意,衙中衆人難免迎接的不夠即時,康熙自诩胸懷寬廣,自是不會在這方面斤斤計較。然而此刻府衙大門大開,前來迎得又何止府衙衆人。看着眼前這老老少少,跪地密密麻麻少說有好幾十口的一大家子人,饒是胤礽,心下都不由沉默了片刻。

自來新上任的外任官員,家貧無力購買宅院,居于府衙後宅的并非沒有,然而像對方這般,已經到曾爺爺的年紀了,家中光兒子便有四人之多,子子孫孫更是數都數不過來。這麽一大家子仍就這麽擠在衙門中,簡直是聞所未聞………

更何況,胤礽看了眼身後的湯家一衆,的的卻卻稱的上一句儉樸。尤其是身後一衆女眷,皆是巾釵素衣,身上連半絲花飾都無,起身之際更是規規矩矩,除去必有的禮節,餘下沉悶地倒更像是一出沉默的啞劇。

聯想到一路走來,大街之上皆是布衣學子,凡夫走徒,連街上擺攤的小販都瞧不到半個女子的身影。

從方才便感受到的違和之感此刻又不覺冒了頭。

康熙素來不願讓人說道貪戀浮華,

便是瞧着不如人意了些,這會兒人既然來了便也沒有擡腳就走的打算。突地多了這麽些人,原本不算寬敞的府衙愈發顯得逼仄了許多。

以湯夫人為首的幾位女眷更是戰戰兢兢,吩咐下人備膳的聲音都細弱蚊蠅,絲毫瞧不出一介巡撫夫人的風範……

落後半步跟在自家汗阿瑪身側,胤礽敏銳地察覺了身後一道略帶審視的目光,方才微微轉頭,便見來人眼中突地多了些許不贊同。

饒是胤礽,這會兒都多了幾分迷茫之色。

一路走來,一衆素來缺乏鍛煉的大人們這會兒自是累的不輕。

好在後衙雖算不上大,待客的廂房卻是全乎的緊。汀蘭甫一進來,便忙命人上上下下将屋子打理了一番。隐隐有些黴斑的桌子更是被擦了又擦,最後還想拿着絲帛将是徹底覆上,最後還是被胤礽擡手阻止了:“出門在外,孤還沒那麽嬌氣。”

饒是如此,汀蘭眉毛自始至終都沒松開過。

午膳前夕,機靈的小喜子已經打探回了消息:

“回殿下,奴才方才打聽了,這湯大人啊,出身前朝名門之後,聽聞平素再是重規矩不過,其母多年前更是殉節而去,乃極受贊揚的貞烈之人。且湯大人自上任以來便奉行儉樸之道,更是立社學,崇孝經,極重教化,明令婦女不可穿着奇異,不允婦女游觀………”

“還有還有啊………方才奴才見那巡撫夫人實在有些額………”到底也是命婦,小家子氣這話自是不明說的,小喜子下意識轉了轉口舌道:“湯大人素行節儉,早前聽說其夫人節時多買了一只雞都被對方狠罵了一通,更別提珍稀首飾了,尋常命婦閑時還能辦個宴會,到了這湯府啊啧啧………”

“而且因着湯大人不喜,整個揚州官眷們出門行宴都少了許多。”畢竟是頂頭上司夫人,若真辦了宴,總不能獨獨把人給越了過去。若是人來了,你一個下屬夫人把頂頭上司家的女眷襯地跟個鄉下土妞似的,那不擎等着得罪人了嗎?

許是還沒見過當官還能當成這樣的,連小喜子這會兒都對這些人同情起來了。

這話一出,方才還覺得對方是個好官的汀蘭當即皺了皺眉:“蘇杭等地多以綿帛絲綢為業,時下貴族女子每每宴時争相攀比最是能引領風潮,引得衆人争相效仿,工匠日益精進,某種程度上也算增加需求,于長遠來說未必不是有益之舉。湯大人這般實在太過了些。”

到底還是女孩子在這方面更敏銳一些,汀蘭這一句正道出胤礽心下隐憂。

綿綢錦衣之鄉,若時下均是一番簡素之态,婦孺更是連出門的機會都嫌少有之。此地遲早會失去優勢,湯大人此舉,看似限制了上層人士的奢靡之舉,然實際上富貴之人想玩兒什麽沒有,少了這一遭自然還有旁的所替。屆時真正難過的只會是下層引以為生的職工繡娘們………

所謂凡事過猶不及便是于此。

想到方才所見這位大人的固執,胤礽不由揉了揉眉心。

“對了,爺……”小喜子小心翼翼地将随行帶來的茶具拿出,邊動手沏茶邊小心道:“殿下你怎麽突然關心起這些了,可是這位湯大人有什麽不妥?”

“湯大人為官廉潔,素受百姓愛戴,自無不妥之處。”

然而話雖如此,想到自家汗阿瑪方才所言,胤礽心下更添幾分無奈:

雖然汗阿瑪确實一片好心,但不說他本就沒有培植人手的心思,便是有,但這種級別的老古板,原諒他毓慶宮當真消受不起。

想到對方隐隐皺起的眉,胤礽這會兒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對方想必是覺得他有失儲君之儀吧。想到日後若是有這麽個人時時跟在身後,胤礽下意識打了個冷顫。

這般人物,若是四弟說不得倒是會欣賞一番。自顧自地倒了杯茶,不知想到了什麽,胤礽含笑着搖了搖頭。

***

午膳時分,哪怕心下已經有了準備,然而看着眼前這一堆青青綠綠的菜食,席下衆官員還是不由臉都綠了,紛紛低着頭不敢看上首康熙爺的神色。

好在此次隊伍中還有曹寅這麽個十足的機靈人兒。不多時,便見一衆下人各自捧着個半人來高的雕花牡丹食盒魚湧而來。初初打開食盒,便有一股香甜之氣撲面而來:

席上,年輕男子一襲青衣含笑而立,似是完全沒注意到眼前略顯簡陋的席面:

“陛下仁愛萬民,一路走來沿岸百姓無不心下仰之慕之,奴才不才,實在不忍辜負百姓淳淳之心,方才特派人收集萬家之食,做來這“萬民糕”………”

“萬民糕嗎?”

看着眼前花樣繁多,幾乎各種口味兼備精致點心。胤礽這才擡眼,看向堂下溫言含笑的年輕男子。曹寅今年約莫二十出頭,面容俊秀,眉眼間自帶一股溫潤之意。這會兒溫言含笑中,既解了汗阿瑪及衆大臣的尴尬,又不至于讓東道主湯大人面上無光。

更何況有了萬民這一由頭,便是這位湯大人,也斷不能說上一句豪奢之語。還能間接拍了自家阿瑪的龍屁。

果真七竅玲珑之人,怪不得小小年紀,便得汗阿瑪以江寧織造之位重托。

“好!好一個萬民之心,曹愛卿有心了。朕心甚悅………”果然下一刻,便見上首康熙撫掌而笑。方才尴尬的氣氛登時沒了蹤影。

席間很快推杯換盞,其樂融融了起來。期間胤礽身為太子,前來攀談之人更是多不勝數。眼看離太子入朝之日越近,衆人心知肚明,以陛下對太子爺的寵愛,怕是這兩年便要定下東宮屬官。

想到這裏,衆人心下不由更為積極了幾分。

未幾,胤礽便尋借口走了出去。

以湯大人的性子,家中諸如花園,園子之類自是不可能的,這會兒所謂宴席不過是一處略顯空曠的空地罷了。胤礽前腳剛行至假山處,便見對面草叢中,突然有陣窸窣聲傳來。

身旁跟着的小喜子唬了一跳,生怕是哪個兔崽子不長眼,妄想對自家殿下不利,當即上前大喝一聲:“誰?貴人在此,還不趕緊出來!”

須臾,只見對面草叢抖動地聲音更大了些,隐約還帶着小孩兒子顫抖的嗚咽聲。胤礽當即伸手攔住了一旁小夏子,轉而擡腿向着草叢處走去。

“殿………殿下……”小喜子忙跟上,手腳利落地先胤礽一步将草叢撥開。下一秒,只見一個身形瘦小的小男孩兒就這麽暴露在兩人面前。

小孩兒約莫八歲左右,眉眼清秀,身形高挑,身子卻頗為單薄。一身不甚合身的石青色棉衣襯的人愈發瘦弱了幾分。許是躲在這裏久了,這會兒臉上還帶着些許灰塵。只手裏緊緊握着半塊糕點,這會兒正拼命往嘴巴裏塞着。

小喜子當即松了口氣。

“奴才當是什麽呢!原來是偷點心的小賊啊!”認出這點心分明是席上那些,小喜子自以為明白了什麽,當即嘴角一揚哼笑道。

“我才不是賊!這點心是方才在院子裏撿到的。正晏不是賊,正晏沒有偷東西。”紅彤彤的眼眶中含着淚,湯正清死死咬着牙,看似在回答小夏子,眼睛卻直直地盯着面前的胤礽。

“什麽,湯?”聽着熟悉的姓氏,再看着眼前小孩死死抓着糕點,仿佛一輩子沒吃過什麽的模樣。饒是親自打聽過這家人的消息,小喜子仍控制不住抽了抽嘴角。

至于對方是不是說謊,他小喜子混跡宮闱多年,若是能被眼前這麽個小孩子騙到,怕是墳頭草都有這麽高了。

“殿……殿下這………”堂堂二品大員家眷,連口點心都沒得吃,說出去怕都笑死人了。

沒有理會小喜子的腹诽,胤礽上前,将對方手裏捏着的糕點緩緩拿下:

“既然是撿來的,必是沾染上了灰塵,小孩子還是不要吃了。”

“神……神仙哥哥………”

長這麽大,湯正宴從未見過這般氣度之人。呆呆地看着眼前之人,明明很是不舍,這會兒卻是連動都動不得,眼睜睜看着對方将僅剩的半塊兒糕點拿走,半響方才反應了過來。

看着即将要被丢掉的半塊兒糕點,小孩兒眼中登時溢滿了淚水:

“點心……好吃,額娘還沒吃過………”

胤礽神色一怔,須臾方才低聲喚道:

“小喜子!”

“奴才………奴才這就去。”甚至不用胤礽吩咐什麽,小喜子利落地小跑去前廳,回來時手裏果真多了一小籃點心:“吶!小鬼頭,拿去吧,這一籃夠你跟你額娘吃上很久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對方只小心翼翼地打開食盒,從中拿出了一塊兒,而後便再也沒看食盒一眼。

将點心小心翼翼地放在口袋裏,小孩兒原本紅着的眼眶很快溢出了笑意,對着胤礽兩人眉眼彎彎道:

“謝謝兩位大哥哥,點心正晏方才已經吃過了,只要給額娘帶上一塊兒就好!”

這下,連小喜子都不由愣在了原地。剛想說什麽,卻被一旁的胤礽阻止了下來。

“正晏做的很好,而做的好的孩子總歸是要有獎勵的不是嗎?”想到這些年汗阿瑪每每的大手筆,胤礽面上不覺帶了三分笑意。重新從食盒中拿出一塊兒糕點放在對方手上。

“那這就是孤給正晏的獎勵。”

眼看着小孩兒捏着點心雀躍着離開,就連一旁的小喜子,臉上也不覺帶了幾分笑意。

這時的幾人,包括胤礽誰都沒有想到,不過區區兩塊兒糕點,究竟為對方埋下了多大的禍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