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0012
年羹堯和一幫大臣跪在乾清宮外面。
皇帝和他那群不省心的兒子們跪在乾清宮裏面。
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康熙還是選擇關起門來,好好教育這些孽畜們。
現場氣氛極度安靜,大家老老實實地跪着,沒有一個人甚至敢大聲喘息。
年羹堯低着頭數着地磚上裂縫,腦子裏面卻在極速閃現着各種念頭。十阿哥和十三阿哥為什麽會打起來,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口舌之争。此時的胤祥和胤禛一樣,都歸屬于太子那邊。而十阿哥則是與八阿哥,九阿哥交好,而八阿哥又與大阿哥十分親近。
因前段時間太子惹下的風波,導致其在朝中威望大減,旁人或許尚不敢說些什麽,但十阿哥卻是個膽肥兒的,直接當着衆兄弟的面公然嘲諷起太子來,他說的極為難聽,言語中不僅充滿了不敬甚至還帶着髒話,十三阿哥一時聽不下去,便與他理論了幾句。
之後理論升級成了争吵,争吵升級成了咒罵,到最後又變成了相互毆打。年羹堯在這邊跪了一會,很快地,太子也一臉青色地匆匆走了進去。年羹堯看着胤礽那略顯屈辱的背影,微微砸了下嘴巴。上有強悍老爹不停打壓,下有衆兄弟們齊齊要拉他下馬,他這個太子當的也挺憋屈。
心裏壓力太大,人就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的過去,大概半個多時辰後,朱紅色的大門被打開,阿哥們蔫頭蔫腦的魚貫而出。年羹堯感覺到有一股視線在自己身上若有若無地掃過,帶着絲陰冷的味道。十阿哥和十三阿哥,最終被判定各打五十打板,太子的荒唐事也被康熙給強制壓了下去,但他老人家還是很生氣,甚至當衆說出:“今皇太子行此荒唐之事,朕實不勝憤懑,至今六日,未嘗安寝”。意思就是他被太子氣的連續六天都沒能合眼了。
如此,太子胤礽被懲罰閉門思過三個月。其身邊的一些擁護者也被康熙狠狠收拾了一波太子黨經此一事元氣受挫,胤礽心中怨憤難消,父子之情逐漸走向分崩離析。
“所以說,孩子生的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晚上回家,與李雲英談起此事時,年羹堯忍不住心生感慨。後者聞言卻微微一笑,看起來不可置否的樣子。
********************************************************************
時光匆匆,忽忽數日,這一天,年羹堯被康熙叫到了禦前,要說,康老板對他還是比較看重的,雖說上次給太後送禮的差事辦的不大圓滿,但卻不耽擱康老板願意給他第二次機會。
“朕接到消息,盛京的和碩恪純長公主病情愈重,恐要不好。你替朕跑一趟,若長公主真有不測,其一應後事便由你看顧主持。”康熙說到這裏,聲音微微停頓了下,随後接着道:“悄悄的,不要驚動旁人”。
年羹堯:“微臣遵旨。”
和碩恪純長公主是誰?
在歷史上她其實是相當有名的,只不過人們熟知的不是她的尊號,而是另外一個名字:建寧公主。是的,她就是康熙的姑姑,曾經當過反賊吳三桂兒媳婦的可憐女人,當大清需要她的時候,她不得不嫁給吳應熊。當大清不需要的她的時候,她就不得不親眼看着全家慘死,甚至連兩個親生骨肉也不能保全。
年羹堯接到旨意後,第二天,就悄無聲息的出京了,他倒是沒帶什麽護衛,因為李雲英跟着其一塊去了,有她在,比一百個禦林軍加起來都讓年羹堯有安全感。夫妻兩個一人一騎,趕了大約三天的路,終于成功抵達盛京。
盛京,是滿清前期的首都,在後世人家叫沈陽,不過現在叫奉天。
年羹堯是領旨前來,一抵達地方後,便直奔公主府而去。公主府位于懷遠門內,這裏是鑲白旗的地界,生活的都是鑲白旗的旗人。公主府在一條胡同的最裏面,門口常年有衛兵把手,年羹堯拿出康熙賜予的令牌後,被順利地放行進去。一路上,他細細觀察着整座宅邸,昏暗,僻靜,與其說是個院子,不如說是間牢房。
據說,公主入駐這裏後,便再沒有出去過一次。
被一個瘦巴巴的小丫頭一路領着,大約半柱香的時間後,年羹堯和李雲英便來到了一間寝卧中,這裏的空氣充滿了藥渣與嘔吐物摻雜的味道十分難聞,年羹堯下意識的捂住了口鼻并向床帳內張望看去。然後,他就見到了傳說中的建寧公主。
與《鹿鼎記》中,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嬌蠻活潑癡情又有些受虐傾向的公主殿下不同,真正的建寧公主,如今已是位垂垂腐朽的老婦,她滿頭銀發,臉上布滿皺紋,因為病痛的折磨,身軀也是瘦骨嶙峋的,看上去十分可憐。屋子裏面有大夫伺立在側,年羹堯也沒繞圈子,直接問道:“公主還有多少日子?”
結果大夫告訴他,至多也就是幾個時辰的事情了。
年羹堯聽完後微微嘆息一聲,人之将死,身邊卻沒有一個親人在側,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
“把門窗都打開,在太陽最充足的地方,放張床榻吧!”
做不了其他的事情,起碼,最後的最後,還可以曬曬太陽。
建寧公主被小心翼翼地移動到軟榻上,身上蓋着一張孔雀藍的薄毯,正午的陽光透着白紙的窗戶照進來,令身上暖洋洋的。就這樣從中午一直到了黃昏,終于,那個時辰來臨了。并沒有任何回光返照的情形發生,年紀已經太老的她,就這樣在睡夢中,不知不覺的停止了呼吸。
“人走了。”李雲英淡淡道。
年羹堯點了點頭,康熙派他來就是為了親自見證建寧公主的死亡。
人走了,他的差事就算是完成了。
不過————
“我改變主意了。”雖然時機不是很合适,但年羹堯還是忍不住跟李雲英小聲嘀咕起來:“咱以後還是多生幾個孩子吧。不過不能太多,就三個,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将來大的還能保護小的。”
一個人孤零零的死去太可憐了。
年羹堯還是比較喜歡熱鬧一點的。
李雲英聽了這話微微一笑,她沒有回答年羹堯,而是若有所思地望向了房間中的某個方向。建寧公主既死,年羹堯便也按照康熙的意思,靜悄悄地将其發喪了,喪儀的規格不能說是隆重,只能勉勉強強維持個體面。七日之後,諸事已畢,年羹堯便與李雲英回京複命。
夜晚,三更時份,無月下的盛京城漆黑一片。
突然地,一道磚石挪動的聲音驟然響起,再之後,一個人影竟鬼鬼祟祟的出現在公主府內。
他佝偻着身體,雖然看上去小心翼翼的,但行動間卻顯的十分駕輕就熟,可見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裏了。黑影似乎在尋找着什麽,然後下一秒,意外出現了,房間中突然明燈大亮,同時一道滿是詫異的聲音也在屋內響起:“原來真的有密道啊!”
年羹堯看着傻眼的“蠢賊”俊俏的臉上忍不住露出欽佩的表情。
至于欽佩的對象當然是他的親親好老婆了。
李雲英來的第一天就告訴年羹堯說這房子內外面積不對,十之八九是藏了密室、秘道之類的東西。如今看來果不是如此,二人前腳佯裝離開盛京,這“蠢賊”後腳就跑過來了。
“說,你是誰?”
年羹堯厲聲質問。然而那蠢賊卻也是個狠角色,當下便拔出腰間匕首對着二人砍殺而來,年羹堯見狀卻道了聲:找死。果然下一秒,蠢賊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筝般,咻——地一下倒飛了回去,砰——地有一聲摔在地上,哇——地一聲吐出了大口的鮮血。年羹堯瞟了眼雲淡風輕的媳婦,內心哭唧唧地想着:麻痹,都說女人是老虎,他家這個,最低也得是個核武。
雖然“蠢賊”很嘴硬,但李雲英手段更狠辣。
總而言之再陸續又失去了幾根手指頭後,蠢賊終于開口了。
他說他叫韓喬山,是“正源會”的香主之一。
據其所說,所謂的正源會,是正塑本源,恢複明朝正統之意。
年羹堯聽到這裏不禁大吃一驚,心想:我只以為自己抓了個賊,沒想到還跟反清複明扯上關系了,這個正源會,該不會就是變相的天地會,紅花會之類的組織吧。雖然年羹堯十分的腦洞大開,但真實的情況卻與他所想象有所不同。
正源會的來頭,其實與吳三桂很有關聯。當年康熙皇帝平定三番後,吳三桂的人馬大部分都已經死絕了,然而朝廷的網織的再密,總還有幾條漏網之魚。一些人逃走了,但他們又不甘心平庸下去,于是便秘密組成了這個所謂的正源會。
“據老會長說,當年周王(吳三桂)臨死之時,為防不測,曾留下一筆秘密軍資……”
這筆秘密軍資成了寶藏。
然而卻始終沒有人知道,它到底被埋在了哪裏。
建寧公主雖是清朝的格格,但終究也是吳家的媳婦,正源會的某些人開始懷疑,這筆寶藏的線索會不會在她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