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夜聽

第68章 夜聽

眼下昭平別業的事情多——九月汝州紙行開張, 重陽需要回鄧州祭拜先祖,停了一年的炭窯也得重新開工燒炭……

崔筠暫時未能騰出時間來處理青溪和夕岚之間的事,只能先壓下。

另一邊, 張棹歌重拾被她荒廢了好些時日的醫書繼續溫習起來。

等她把《補養方》三卷全部看完,并消化掉, 高挂在系統任務列表的【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養生學)】突然顯示已完成。

【任務完成, 獎勵技能:醫術精通。】

【請從以下學科中選擇精通方向:方劑學、婦科學、兒科學、外科學、骨傷學、養生學。】

張棹歌:“……”

她猜到這個任務的獎勵估計是醫學方面的技能,但沒想到竟然還要選擇進修方向!

方劑學是目前時代醫學的熱門學科,比如她之前看的《千金翼方》就屬于方劑學, 這也是所有醫官必須掌握的基礎醫學知識。

婦科學包含了婦科疾病、孕産方面的醫理知識, 近些年也愈發受到重視,出了十幾種專門寫婦科的著作, 不過還未正式建科,它仍作為一門醫官的“選修”學科存在。

兒科和外科的地位跟婦科一樣。受限于醫療條件,此外科非後世的外科,它也不像華佗創制麻沸散給病人開膛破肚治療那麽大膽,一般是處理一下不傷及性命的外傷、破傷風、動物咬傷和皮膚病,治療手法多是針灸、按摩和吃藥等。

骨傷學的話基本是治跌打損傷、骨折、關節錯位等方面的醫理,是游方醫必掌握的技能之一。

至于養生學, 那是張棹歌已經半只腳跨進去的領域了。

張棹歌啧了聲, 說:“我不能全都學嗎?”

系統當然不會給她占便宜的機會。

Advertisement

張棹歌認真思考進修方向:醫術對她而言,應該只是生活中的一些預防疾病、應急的手段,方劑學應用最廣,但她并不想從醫。所以,可以從婦科學、外科學與養生學中選擇。

不過, 養生學方面,她完全可以找崔元陟請教, 沒必要浪費系統給的技能獎勵。

最終她在婦科與外科之間選擇了婦科。

無他,在醫生多數是男人的時代,婦人對婦科疾病還是比較諱疾忌醫的,她不敢保證自己學成後會主動去救治所有女性,至少她眼前出現了飽受婦科疾病折磨的女性時,她能予以一點幫助。

【是否學習醫術精通(婦科學)?】

“是。”

在張棹歌做出選擇後,她的腦海中突然灌入了許多婦科方面的醫理知識。

盡管之前已經有了很多次相關的經驗,可她仍舊會為系統能在短時間內往她腦袋裏塞這麽多知識的能力而感到驚奇。

她甚至會懷疑自己身處的世界是虛構的,或者系統是更高維度的存在,因為只有這樣,這種瞬間植入知識、篡改別人對她性別的認知的技術才有可能實現。

但她沒有繼續深究下去。

真實的也好,虛構的也罷,就算她懷疑這一切都是虛假的,現在的她就有能力擺脫嗎?

先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往後總會找到答案的。

完成任務後,系統除了讓她掌握一些婦科(含産科)方面的醫學知識外,還占用簽到的獎勵名額,給她發了一套《中醫婦科學》醫書合集。

合集裏面共有四十多部婦科、産科醫學著作,系統貼心地轉換為楷書豎寫的線裝書。

受篇幅影響,一部著作分冊裝訂的冊數從一冊到十冊不等,整個合集多達百餘冊。據說這還是把醫學著作裏一些不科學,以及沒有辨證過的內容删減後的字數。

張棹歌:“……”

你是要學死我嗎?

鑒于芥子空間塞不下這麽多書了,她将書裝進箱子放到自己的私庫中。

第二天,張棹歌簽到獲得了一個聲學聽診器。

想起崔筠經期的不适,她決定給崔筠做個檢查。

這聽診器自然不能堂而皇之地拿出來,所以她挑了晚上準備就寝的時間,詢問崔筠:“七娘,你最近月事正常嗎?”

崔筠一愣,臉頰微熱,說:“會推遲一些。”

“那來月事前,胸部還會痛得厲害嗎?”

崔筠琢磨過味來,問:“棹歌想問什麽?”

“我最近學了一些婦科方面的醫理,想幫你檢查一下。”

崔筠:“……”

她的眸子略暗了暗,如實地将自己來月經前後的身體狀況一一告知。

張棹歌這才拿出聽診器。

崔筠的目光一下子幽暗深邃起來,也不主動詢問,只是定定地看着她,等她找托辭。

張棹歌坦蕩地迎上她的目光,說:“這是我新得的聽診器,能辨聽身體內的聲音,如心跳、呼吸等,從是否有啰音、雜音等來判斷是否生了病。”

她解釋了,又沒完全解釋。

實際上她知道只要将聽診器拿出來,崔筠就會起疑,但她已經做好了跟對方過下去的準備,就沒想過要瞞枕邊人一輩子。

只不過崔筠不問,她便不說。

崔筠眸光流轉,到底是沒有深扒聽診器的來源,而是頗為好奇地問:“這東西要如何使用?”

張棹歌笑了笑,說:“等我給你看完,再告訴你。”

她戴上耳塞,拿起聽診頭,然後下一刻就有些為難地頓住了。

“怎麽了?”崔筠好奇她怎麽一動不動了。

張棹歌頂着會被罵流氓的風險說:“這個隔着太多衣裳的效果不好,需要盡可能地貼着胸口聽。”

崔筠當即明白了她剛才的顧慮,面上一臊,背過身去解下了衣裙。

就在她要解開裏面那件诃子時,張棹歌忙說:“夠了,這就夠了。”

崔筠神色複雜地轉回來。

張棹歌摒棄雜念,聽了一下她的心肺,順便檢查肚腹,又沿着□□的周圍按了按,根據崔筠的反饋來判斷乳痛症的情況。

“你的飲食規律,不應是脾胃有痰所導致的乳痛,但你勞倦思慮,應是肝郁氣滞導致的。”

崔筠這毛病顯然不是一天兩天生成的,張棹歌推測理應是過去那些年的經歷令她憂思過重,又因崔家之事而積郁,平常隐忍不發,時間久了,哪怕她只有十八歲,身體也早早地出現了這方面的毛病。

好在不是很嚴重。

診斷出來後,如何用藥調理,她也有了很清晰的念頭。

先是疏肝解郁,再理氣消滞,最後通絡止痛。

“我去寫個藥方,明日讓人照方抓藥。”張棹歌正要去找紙筆,衣袖卻突然被人一拽。

她回過頭。崔筠抿着唇,目光落在挂在她脖子上的聽診器上,說:“我也想聽一聽棹歌的心音。”

張棹歌自然會滿足她的好奇心,把聽診器給她,又教她如何正确戴上耳塞。

崔筠戴上聽診器後,一臉躍躍欲試地盯着張棹歌。

作為一個很少生病,但每次去看病都少不了被聽診器聽上一聽的人,張棹歌并沒有崔筠這麽忸怩,反正她睡覺也是要脫掉衣袍的,就把裹胸也脫了,只剩那件T恤。

崔筠聽不出什麽幹濕啰音,她發現戴上這個器具後,居然可以在不用耳朵貼近張棹歌胸膛的情況下,把她的心跳聽得一清二楚,眼裏頓時充滿了驚嘆。

她問:“若是不隔着衣物,會聽得更清楚嗎?”

張棹歌說:“……會。”

崔筠仿佛只是随口一問,問完便将聽診器摘下,挂回張棹歌的脖子上。

張棹歌準備收起聽診器睡覺,卻見崔筠背過身去,又稍稍偏過身子和臉頰,輕啓薄唇:“棹歌能幫我解下诃子嗎?”

……

長安。

距離天長節過去已有幾日,長安城內的歡騰喜悅氣息已經消散了不少。

只有見識過開元盛世的天長節的老臣子會頗為懷念地感慨上一句:“天長節沒有以前那麽熱鬧了。”

這些日子,窦嬰被宜都公主邀請留住公主府。

在宜都公主的宣傳下,公主圈都知曉了她的義舉。

這事自然也傳進了皇帝的耳中。

生性多疑的皇帝少不得派人去查窦嬰的來歷,這一查發現曹王李臯也提過她的事跡。再看她的家世,出身扶風世家窦氏,其祖父與朝中的禦史中丞窦參為堂兄弟,和皇帝甚至還沾點親戚關系——皇帝的妹婿為光祿少卿窦克良,跟窦參也是親族。

只不過窦嬰的曾祖那一代開始便遷居洛陽,其子孫後又遭安史之亂,遷到了汴州、宋州一帶生活,跟扶風本家的往來少了。

許是有了這些濾鏡在,再得知窦嬰自上京便一直老實本分地教西河縣主讀書,除了主動找她的宜都公主外,便是連韓王的面都很少見。

皇帝便召中書舍人陸贽,詢問當初李賊被陳仙所殺,後來論功行賞時是否獎勵了窦嬰。

陸贽思考了一下,說:“當初臣起草的賞賜文诏中并無窦氏。”

皇帝又問,他要獎賞窦嬰的話,該按什麽标準來執行。

陸贽翻出了好幾起先例,說窦嬰此舉堪為貞烈,可以封縣君。

貞當然不是指貞操,而是誇贊她對朝廷的忠貞,烈,自然則是誇獎她忍辱負重,始終沒有從心底屈服李賊,而是伺機策反陳仙,使得朝廷除掉了一大患。

縣君為外命婦六等中的第五等,一般只封給品官的母親與妻子,但也會作為特別的恩典封給于國有功的女子。

曾有武将之妻率城內女子守城而獲封夫人、縣君,安史之亂時,也有女子到軍營中毛遂自薦,得補官果毅都尉。

因此,皇帝真心要嘉獎窦嬰的話,可以封她為縣君或更低一等的鄉君。

陸贽都提到了被封縣君的例子,皇帝也不好意思降低檔次,便同意封窦嬰為慈丘縣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