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本家
市委領導高度的贊揚對提高劉紅在安西電視臺和社會上的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電視臺的同事在一夜之間對她刮目相看,對她的态度變得非常客氣,甚至開始主動和她打招呼。電視臺的領導、部門主任黃聞道和丁岩對她更加器重了,除了毫不動搖地主播《安西新聞》,凡是有市級領導出席的重要活動都是派劉紅去主持。
安西市受河西省委省政府的委托承辦盛大隆重的全省商品展銷會。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這場展銷會。市委書記劉振邦親自挂帥,擔任了領導小組組長,全盤領導和指揮展銷會。
劉紅作為展銷會組織委員會特別指定的主持人到現場主持開幕式。
劉振邦等主要領導在宣傳部長鄭文東的陪同下出席了開幕式。
看到距離開幕式開始還有10多分鐘時間,鄭文東見縫插針,特意把劉紅帶到了貴賓休息室,把她介紹給了劉振邦。
劉振邦大約50歲左右,身材魁梧,儀表堂堂,眉目慈祥,沒有一點官架子。
他用贊許的目光望着劉紅,和藹地說道:“嗯,很好。挺着大肚子擠公共汽車上班,生了病也不請假休息!好同志啊。”
劉紅聽罷劉振邦的話心中吃了一驚。她在看見劉振邦的第一眼的時候就感覺到有些面熟,但是考慮到經常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劉書記的形象,所以沒有過多地在意。現在聽到劉振邦這麽一說,她馬上斷定那個戴着口罩的乘客就是微服私訪的劉書記了!
劉紅滿臉愧疚地說道:“哎呀,劉書記,真是對不起!我當時不知道是您啊。”
劉振邦揚起頭大笑起來:“難道知道是我劉振邦,你就不會往我身上吐了嗎?”
劉紅害羞地用雙手捂住了紅通通的臉蛋,心中卻充滿了無比的幸福和甜蜜。她在此時此刻才真正體會到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了。
坐在四周的領導們也都大笑了起來。
劉振邦接着說道:“在咱們安西市的老百姓當中,你劉紅的知名度可是比我這個市委書記的大多了。”
劉紅連忙擺擺手說道:“劉書記,哪裏呀!我怎麽能和您相提并論呢!您是全市人民的父母官。”
劉振邦很快地轉移了話題:“對了,我們家的兒子老是笑話我,說我的普通話不标準,在大會上講話很難聽。剛好我向你請教一下啊。”
劉振邦接下來向劉紅請教了幾個漢語發音方面的問題。
Advertisement
劉紅認真地解答劉振邦提出的問題。她覺得劉書記的口音和父親牛福壽的說話口音有點相似,便鬥膽地詢問道:“劉書記,您說話的口音和我父親的特別像。我父親是河東省夏臨縣人。請問您是哪裏人呀?”
劉振邦故作驚訝地說道:“是嗎?小劉啊,我的籍貫也是河東省夏臨縣。看起來300年前咱們是一家人喽。”
劉書記也是河東省夏臨縣人?劉紅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太好了!我們河東也有做大官的。今後再也不用為自己的河東籍貫蒙受羞辱了。
劉紅有生以來第一次品嘗到了作為河東人的幸福和驕傲。她發自內心地笑了起來,笑得那麽開懷,笑得那麽舒暢,笑得那麽得意,甚至有一些誇張。
但是,劉紅并沒有如實地告訴劉振邦自己原本姓牛的事實,因為她不想拉開與市委書記剛剛走近的距離。她需要借助這個靠山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壯膽,為自己今後的發展和騰飛助力。
劉紅從此開始不再避諱自己的籍貫了,逢人就自豪地說自己的籍貫是河東省夏臨縣,言外之意是和市委劉書記是老鄉,明确地提醒別人我劉紅不是等閑之輩,也是一個有着優秀基因的人。
電視臺有些人感到奇怪,私下裏嘀咕道:“她不是以前常說自己的老家是山東革命老區青島嗎?怎麽又變成河東了?”
牛福壽和老伴到安西來看望兒子、女兒的時候,劉紅美滋滋地把認識劉振邦的經過告訴了父親,鼓動父親帶着自己去看望作為同鄉的劉書記。
牛福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連連否決道:“我在村裏是一個幹部,在城裏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人家是市委書記,隔着幾個級別呢,哪裏有工夫理睬咱們呢。”
劉紅不死心,纏着父親勸說了好幾天,終于打動了牛福壽。
父女倆提着一大兜水果,找到了劉振邦的家。
可惜,敲了半天劉振邦家的門,一直沒有人開門。
鄰居告訴他們,劉書記有很長時間沒有住這裏了,至于現在住在哪裏誰也不知道。
劉紅與父親無功而返。
劉紅聽說劉振邦有3個兒子、2個女兒,其中一個兒子和自己是同一年的,在河西省工商局工作,不僅人長得帥,而且工作業績突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劉紅的心中有時候禁不住地想到:真是天不遂人心願啊。如果我能早一點認識劉書記,也許就是他的兒媳婦了,如果那樣的話,我今天的工作單位就不會是小小的安西電視臺了,自己的命運肯定就是另一種的精彩和輝煌了。
有一次,河東省的一個學習參觀代表團來到了安西。
劉振邦盡地主之誼晚上在東風賓館宴請代表團。他專門安排秘書打電話邀請劉紅一起參加宴會。
劉紅接到了通知以後特別高興,一錄完新聞節目,顧不上卸妝就匆匆地趕到了東風賓館。
劉振邦正在飯桌上和客人們交流,看到劉紅走了進來立即站起來,招呼劉紅坐在自己身邊專門留給她的一個空位上,然後說道:“各位來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們安西電視臺的新聞女主播劉紅。她還是咱們河東籍的後代。今天我特意請她來和大家見面。”
客人們立刻熱烈鼓掌,并且不斷地贊揚道:“電視播音員就是漂亮!”“我們河東真是人傑地靈。”“看看人家,比我們河東省臺的播音員漂亮多了。”
劉紅聽着滿房間回響的既土氣又刺耳的河東口音,心裏邊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因為河東籍貫而與市委劉書記增加了別人無法得到的親近感。憂的是河東口音的确很難聽,自己何時才能把它清理幹淨。
劉紅拿起酒瓶把面前的酒杯斟滿,然後端起酒杯,大氣而又熱情地說道:“各位領導,晚上好。我是劉紅,請大家叫我小劉。首先我給大家敬第一杯酒,代表我們全市各族市民真誠地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安西!幹杯!”
大家歡呼着一飲而盡。
劉紅倒上了第二杯酒,又端了起來,語調優美地說道:“請大家先用兩口菜。與各位領導相比,我年輕輕輕,學疏才淺,按道理沒有資格與你們同桌共餐,但是,你們是來自劉書記的故鄉的客人,也是我父親老家的領導。親不親,故鄉人。祝故鄉的領導工作順利、事業發達、身體健康、全家和睦!幹杯!”
大家又是歡呼着一飲而盡。
劉紅倒上了第三杯酒,又端了起來,聲音清脆地說道:“請大家繼續用菜。我現在為大家獻上一首歌曲,給各位領導助興,唱得不好,請多多原諒。”
劉紅展開歌喉,演唱了自己最拿手的《軍港之夜》。劉紅的歌唱得很一般,還有幾個地方跑調了,但是在酒桌上要的是膽量和氣氛,好不好聽已經不重要了。
等到劉紅唱完歌以後,大家都鼓掌叫好:“好!”
劉紅高舉起第三杯酒,大聲說道:“既然好,我們就幹了第三杯。請各位領導吃好喝好玩好!”
劉紅的到來給晚宴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和熱烈的氣氛。代表團的客人們十分盡興。市委書記劉振邦的臉上也光彩奪目,喜上眉梢。
後來,劉振邦在宴請外地客人的時候經常邀請劉紅參加。劉紅每次都竭盡全能把宴會的氣氛搞得熱熱鬧鬧的,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每次到了宴會的高潮部分,劉紅的心中總有一個擔憂:劉書記會不會從安西調走?
孰不料一語成谶。劉振邦不久真的從安西市調走了,調到河西省委擔任副書記,分管意識形态領域,自然也分管到了河西電視臺。他對河西電視臺的幾個女播音員都不是十分滿意,原計劃把劉紅調到河西電視臺做新聞主播。不巧的是省委前些日子出臺了《關于領導幹部調動不得帶司機、秘書等的規定》。為了避嫌,劉振邦只好對調動劉紅的事情暫時擱置了。
新任命的安西市委書記魯江山很快到位。
劉紅眼巴巴地看着劉振邦調離安西市,心裏失落了很長時間。她慨嘆美好的時光太短暫了,還沒有盡情享受就悄悄地溜走了。她決心今後一定要抓緊來之不易的良機。
劉紅看到新來的市委書記姓魯,曾經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魯紅,但是經過再三考慮之後沒有貿然改動。一是因為過于匆忙地改名字容易被別人察覺到,難保不受到好事者抓住把柄對自己進行惡意地攻擊;二是父親牛福壽對女兒改姓換名有些不樂意。
牛福壽曾經較真地詢問女兒道:“按照咱們中國的老傳統,你嫁給了青松,跟他姓趙叫趙月紅、趙牛月紅也可以。跟着你媽姓張叫張月紅,我也沒有意見。劉紅——你怎麽就莫名其妙地姓了一個外人的劉姓呢?”
劉紅撒嬌地伏在父親的肩膀上,調皮地說道:“老爸,名字就是個符號嘛。再說了,劉紅這個名字簡單好記。您就別鑽牛角尖了。”
牛福壽被自己的寶貝女兒逗樂了,帶着濃重的河東口音說道:“誰叫我姓牛呢?我這一輩子就是這個犟牛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