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小生意

葉木青從家裏帶了些園子裏的蔬菜當作串親戚的禮品, 先步行到鎮上,再坐驢車去縣城。

這一路上, 她正好用來思考眼下的問題。她打算進城之後尋覓個能掙錢的小生意幹着, 攢點錢,但錢不能全拿家裏了。得想辦法存起來, 可是古代生活就是有很多不方便, 好像這個時代還沒有錢莊之類的地方, 也許別的地方有,反正他們縣裏還沒看到這種地方,存錢只能靠自己想辦法。葉木青思來想去, 覺得錢可以放大姑那兒一部分,再自己存一部分, 剩下一部分再交給她娘。她要是在外面做小生意, 一點錢都不往交平氏肯定不樂意。

不過, 這都是後面的事, 眼下的事是怎麽掙錢。葉木青一時也沒有頭緒, 只能先到縣城去看看再做決定。

葉木青熟門熟路地找到大姑家, 沒料到, 大姑家裏沒有人, 門上只有一把鐵将軍。她問問鄰居, 鄰居讓她去後街去找找。葉木青只得去後街找大姑。

後街離大姑家不遠, 走路也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 後街不比前街熱鬧,但小商小販也不少, 街道兩邊擺着各種攤子,有賣泥人的,有賣糖人的,還有賣面的還饅頭的,吆喝聲倒也沒多少,攤主們顯得很是悠閑,一邊做着生意一邊跟旁邊的人東拉西扯。

葉木青找了一會兒,終于在中間的人群中找到了大姑。

葉大姑身着一身半舊的青色衣裳,收拾得利落幹淨,正跟身旁的人說話。她的面前放着一輛賣水煎包的小推車,上面還有半鍋水煎包在微微冒着熱氣。

葉木青走上前,叫了聲“大姑”。葉大姑猛然回神,一看是自家侄女來了,不由得一臉驚喜道:“木青呀,你可知道來了。你倒挺能個,還能找到這兒。”

葉木青笑道:“我看家裏沒人,就問鄰居,他們告訴我你在這兒。”

葉大姑也笑道:“怪不得。”

兩人說話的當兒,旁邊的人都在拿眼打量着葉木青。

葉大姑笑着跟他們引薦:“這是我娘家侄女,叫木青。”

大家紛紛熱情地寒暄起來,有人問葉木青多大了,還有人說姑侄倆長得像。

葉大姑一一笑着回應,葉木青也是落落大方地跟人回話。

大夥熱鬧了一會兒,有客人來買東西才各自去忙。

葉大姑也忙活了一會兒,這些活,葉木青都是做慣的,也幫着幹了一會兒,空閑時,兩人就拉家常。

葉大姑問道:“你家的房子都弄好了?”

葉木青答道:“都弄好了,我們還在屋後挖了個池塘,不想卻挖到泉眼了,那水可清了。如今再也不用去河裏挑水吃了。”

葉大姑驚嘆道:“你們真是有運氣,還能挖到泉眼,下回去,我得去嘗嘗那水甜不甜。”

葉木青笑道:“真的甜,清甜清甜的。”

葉大姑又問家裏人的情況,葉木青如實回答,他們本來才分開不久,家裏也沒發生什麽變化,一切都是老樣子。

聊完家常,葉木青開始關心生意上的事情。

她先是疑惑不解地問道:“大姑,這後街沒有前街熱鬧,你怎麽沒在前面出攤子呀?”

葉大姑道:“我也知道前街熱鬧呀,可是前街吧,被人包下了,凡是出攤的都得給錢,得給不少錢呢。我這生意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家裏一有事就不來了,要真按月按年交錢,那得多虧呀。這後街是不如前街人多,可是吧也有不少好處,第一就是不用交錢,只在年節時大家出份錢,孝敬孝敬衙門的人就完了。”說到這裏,葉大姑示意葉木青自己看:“你瞧出門道沒有?”

葉木青看了一會兒,只覺得這些出攤的都顯得挺悠閑惬意,穿得也挺體面,倒沒看出有什麽不同。

葉大姑道:“這些人都跟我差不多,都是家在縣城的,順便做些生意補貼家用。大家都認識,有個事也好互相照應,生意上呢,也不會争得跟烏眼雞似的,大面上都過得去。”

葉木青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那倒是挺好的。”

葉木青趁着沒人時,又在街道上閑逛一圈,暗暗記下攤子上沒有的吃食。

葉大姑見葉木青四處轉悠,又問東問西的,就問:“木青,你是不是也想着自己做點小生意?”

葉木青點頭:“是啊,家裏剛蓋完房子,我就想着掙點錢補貼家用。”

葉大姑嘆道:“你爹娘真有福氣,生出你這個小錢串子。”

接着,她又說道:“要不,你來接手這水煎包生意,這水煎包本來就是你教我的。”

葉木青連忙搖頭:“不用,大姑,我會的多着呢,又不止水煎包一種。”

葉大姑笑道:“你還真能耐了。”随即又正色道:“我是說真的,反正我也不靠它吃飯,做不做都能過。”

葉木青堅決搖頭:“大姑,真不用,我心裏差不多有主意了。這水煎包你都做出名堂了,我來接手,人家還不一定認呢。”

葉大姑見葉木青态度堅決,又知道她素來主意多,便也不再堅持,心裏卻想着,以後得多多幫她。

葉木青想着天氣反正就要熱了,她倒是可以做些涼粉涼皮涼面來賣。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快捷,原料也便宜。只需要弄輛小車,再在旁邊支兩張桌子就行。

葉木青又幫着大姑賣了一會兒水煎包,兩人才收攤回家。

路上,葉木青就問葉大姑:“大姑,你能在後街上幫我找個位置嗎?”

葉大姑道:“我剛一直在想呢,我旁邊是沒位置了,他們都在那兒做了好幾年了,別的地兒,我還得問問。”

葉木青道:“行,那你就幫我問問,要實在不行,我再想別的辦法。”

葉大姑又問:“那你娘同意了嗎?”

葉木青想了想,自己确實還沒跟爹娘商量,但她有把握說服他們,便點點頭說道:“之前提過一些,他們應該會同意,畢竟,家裏需要用錢,而且家裏又有大姐二姐幫着幹活,我在家就是個吃閑飯的,再者是挨着你家做生意讓人放心,他們沒理由不答應。”

葉大姑一想也是。

她們兩人到家時,門還是鎖着的,葉木青問道:“大姑,我海棠姐呢?”

葉大姑臉上帶了一絲驕傲和滿意的笑容:“你姐呀,我把送到西街的劉四姐去學女紅了。我的手藝吧,在村裏還行,但跟人家一比就顯得不行了。我跟你姑父一商量幹脆把你姐送過去學學,以免将來嫁了人被人看不起。”

葉木青一想,劉海棠好像今年也有十五了,在這個時代已經到了說親的年齡。唉……

葉大姑說着說着突然轉到了葉木青身上:“以後,你也可以去學。你模樣好看,人又聰明,到時我得幫着給你說門好親事。”

葉木青忙不疊地搖頭:“這事為時尚早,先不用着急。”

葉大姑以為是女孩子家害羞,笑而不語。

到了傍晚時分,劉家的人才陸陸續續地回來。先回來的是姑父劉富良,劉富良見了葉木青也很是高興,第二個是劉海棠,她見了葉木青便跑過來挽着她的胳膊問長問短的,劉海寧是最後回家的。

劉海寧見了葉木青的第一句就是:“木青,你長高了,還長胖了。”

葉木青暗笑,在後世說人家女孩子長胖可是得罪人的事,不過在這裏卻是誇人的事。

葉木青也誇了劉海寧一句:“海寧哥你也長高了,還變壯了。”

兩人相視一笑,寒暄便完畢了。

葉木青在姑家住了好幾天,她本來打算呆兩天就走,不過葉大姑關于攤位的事沒問清楚,她們來回傳話又不方便,便索性讓葉木青多等幾天,有了着落再回去不遲。葉木青一想也是,攤位沒着落,她就算回家準備得再妥當也沒用呀。

這幾天,葉木青一直跟着大姑出攤,忙時幹活,閑時就跟人聊天,大家見她雖然年齡小,但舉止大方,說話利落,也都願意跟她聊。

這一天,葉大姑終于得了一個好消息,有人告訴她說,後街前頭第三家做生意的那人要回老家了,那位置就空了下來,這個位置是後街上一戶姓王的人家的後門,誰要占這個位置得提前給王家打招呼。這條街的人,誰沒個親朋好友,不少人都去打聽,葉大姑生怕被人搶了,也趕緊去打聽。好在那家人跟葉大姑很熟,得知是她娘家侄女來擺攤,當即便答應了。葉大姑本想多少對那家人點錢,人家卻死活不要。

葉大姑道:“人家不要,咱不能真的不給,等到逢年過節時,我讓你姑父拿着節禮去還人情。”

葉木青也同意這個做法,到時她會提前備好禮品的。

攤位的問題解決了,葉木青心裏的一塊石頭放下了。她得回家一趟,一是準備準備要用的東西,二是得跟爹娘商量一下。

次日清晨,葉木青就告別了大姑一家回村去。

家裏一切如舊,唯一有新情況的是虎子,它當媽媽了。葉木青進城的那一晚上,它下了四只小狗崽,二黃一白一花,兩公兩母。

葉木青欣喜不已,趕緊過去看看虎子。虎子一見了葉木青就高興地直搖尾巴,嘴裏哼哼唧唧。

葉木青試着去抱小狗崽,虎子遲疑了一下也沒反對。

葉木青抱了兩只小狗崽,用手摸着它們那毛茸茸的小身子,小狗崽們發出稚嫩的哼唧聲,不停地拿小腦袋往葉木青身上蹭。另外兩只看到了,也湊上來擠到葉木青懷裏,葉木青用裙子兜着四只小家夥,感覺到異常滿足。

葉木青正在逗狗,平氏過來了,看到這一幕,她有些不解地道:“幾只破狗仔子而已,一個個都那麽稀罕。”

葉木青答道:“我就是稀罕,娘,你可不準送人,就在家裏養着。”

平氏發牢騷道:“人都養不起了,還養這麽多狗。”

葉木青順勢道:“娘,我正要跟你說個事兒,我準備去城裏做點小生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