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炒鹵
二二 炒鹵
到底是得管百餘人吃飯, 縣衙後廚比起社學廚房,不管是空間、竈口數量還是食材儲備,都高出了一個等級, 這裏真是廚子快樂地, 令人流連忘返的小天堂。
聽說今夜加強巡邏, 捕快們已經全員取消休息, 都被安排出去巡邏,就連皂班和壯班也有一部分跟着上街, 兩個時辰一輪換, 想必不停會有人回來覓食。
原本雜工只準備了粥和鹹菜, 竺晨風打開焖粥的鍋一看, 與其說是粥, 不如說是米湯, 這清湯寡水除了讓人加大上廁所的頻率, 一點頂飽的功能都沒有。
三班六房的人大部分都屬于臨時工,工資低福利差,給他們夜班晚餐備點稀粥米湯或許是正常情況, 竺晨風沒有資格插手縣衙事務,也不會多說什麽, 但既然她來做飯,就做不到這麽敷衍。
反正就做這麽一頓, 縣令大人要是來找麻煩那就找吧。
她在放着食材的架子上來回溜達了一圈, 想好了四種鹵子——麻婆豆腐、西紅柿炒雞蛋、肉丁茄子、雞蛋醬。
那雜工看着竺晨風把給官吏做飯的食材一一撿了出來,本想阻止,但看着長信在旁邊, 又不太好意思說,猶豫半天, 實在怕遭大師傅責罵,才嗫嚅道:“……用這麽多嗎?”
“明大人也跟大家一起用飯,怎能怠慢?大人不會怪罪。”竺晨風轉頭笑着問書童,“是吧長信?”
長信雖然長了個吃心眼,但他不止有吃心眼,關鍵時刻還是能聽懂話的,立刻道:“對對對,姐姐你想用什麽食材就用什麽食材,回頭我跟少爺說。”接着搭上雜工的肩膀,“放心,明天大師傅來上工,我親自跟他打招呼。”
既然如此,雜工就放心了,臉上重新有了笑模樣:“竺娘子,需要我做什麽?不如我幫你切菜,我刀功還不錯。”
竺晨風正怵刀功,自然讓賢,她先去做手擀面,把需要切的菜都交代給這雜工。
長信緊緊跟着她,欣賞她做飯的每一步,看得目不轉睛。
竺晨風笑道:“想學做菜嗎?我可以教你,學會了你照顧明大人,豈不是得心應手?”
“我才不,少爺那麽挑嘴,我可不找那晦氣。”長信心直口快,“以後你跟在少爺身邊不就成了,他只喜歡吃你做的。”
竺晨風:“……”
這“晦氣”誰愛要誰要,我可不要。
“可算了吧,我給他做了幾回吃的,他哪句誇我了?”竺晨風故意道,“還不是總嫌不夠好。”
長信非常認真地說:“這已經是少爺給出的最好評價了,就連我們明府廚子都沒見過他好臉。小時候還好說,後來少爺吃遍京城,就再沒說過我們家大師傅一句好話。”
竺晨風一邊揉面,一邊笑了起來:“那你們府上大師傅到底水平如何?”
“肯定沒得挑啊!他的師父可是禦廚!”長信立刻道。
“那為什麽明大人還不滿意?”
“說不好,我們少爺心思重,說兩句藏三句,說出來的那兩句還彎彎繞繞的叫人不明白,我琢磨着也不是說不好吃,可能是差點什麽。”長信拈着下巴琢磨,“冷煙說沒準兒是因為好得太完美了,就像那種被雕琢得完美無瑕的美玉,只可遠觀不可亵玩。”
竺晨風心裏想,一句話,就是不接地氣,做得太像藝術品、又太講究營養搭配,缺了些煙火味兒。
學院派總喜歡講究一些規矩,但畢竟飯菜是用來吃的,食客的感受更重要。
她不好去評判別人什麽,就笑笑沒說話,把面和好放在盆裏饧着,長信倒是想起有趣的事兒來,自顧自笑了:“哈哈,有一次我透聽見大師傅抱怨,說我們少爺得虧臉長得俊,俊得讓人跟他生不起氣,要不然得結多少仇。”
“是不是明大人知道自己可能出門要被人套麻袋,所以才把功夫練得這麽好?”面對單純善良的小書童,竺晨風才敢這麽造次。
長信笑得更大聲了:“哈哈哈哈哈哈!可能是吧!”
面還要饧一會兒,雜工那邊刀聲一直沒停,手腳麻利地把所有的菜料都切好,又去燒了爐竈。
竺晨風盛出一大碗幹花椒,用小火在幹燥的鍋裏焙了一會兒,把花椒的香味焙出來之後,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碎成花椒粉,然後過篩。
這裏沒有郫縣豆瓣醬,麻婆豆腐肯定做不地道,只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等磨好花椒粉之後,她把切碎的紅色二荊條配上豆豉再剁了一會兒,澆上燒熱的菜籽油拌勻,權當豆瓣醬用了。
社學裏吃飯的以孩子為主,她就算做辣味菜肴也都是微辣,但是對于夜班捕快來說,又麻又辣不僅能下飯,還能讓人覺得暖和些,這菜最适合他們。
鍋裏燒開水,加點鹽,把切好的豆腐下鍋焯一下水去掉豆腥味,再撈出來瀝幹,熱鍋涼油,等油溫熱好後,下牛肉末炒到變色,再把剛才做的簡易豆瓣醬下入鍋中炒香。
牛肉和豆瓣醬混合出一股濃郁的香味兒,長信都已經見怪不怪了,那雜工在旁邊看着,深深吸了一口氣:“我天,這醬料,炒鞋底子都得好吃吧?”
竺晨風禁不住樂了起來,這評價也很時髦啊!
醬料炒到火候,釋放出紅油,下蔥姜小料和辣椒面炒勻,再加黃酒、醬油,加入溫水後放鹽和糖調味,湯汁冒泡的時候下入豆腐,燒上片刻,撒一些花椒面進去。畢竟這不是端上桌的飯菜,不好等上桌時再撒,直接在鍋裏拌勻就是。
讓豆腐在鍋裏燒着,好好吸飽湯汁入味,然後澆上芡汁燒至濃稠。因着這些菜可能要在鍋裏放很久,誰來吃才給盛一勺,竺晨風将芡勾得薄了些,免得到時候成一團漿糊。
下一道做西紅柿炒雞蛋,臨到做的時候她才想起來問一句:“長信,你們吃這道菜,喜歡甜口還是鹹口?”
長信愣了一下,給了個無法參考的答案:“我們這啊,沒吃過這道菜。”
竺晨風:“……”
看來就算有西紅柿也沒用,這道國民菜肴現在還沒有誕生。
這次就讓他們嘗嘗這菜的魅力吧!
畢竟是拌面拌飯吃的,竺晨風最後決定鹹中帶甜,蓬雲縣地處北方,跟現世裏北方人口味差不多,還是鹹口在前比較保險。
其實依她的口味,有時候還會在西紅柿炒雞蛋裏放點青椒,提一點清甜口味,但怕這邊的人不接受,還是不要冒險了。
現在咱是“神廚娘子”,還是有一點明星包袱在身上的。
接着輪到了下飯利器雞蛋醬,先來調個醬汁,用黃豆醬加甜面醬,外加白胡椒粉和澱粉,最後來上适量的水拌勻。鍋裏多下點油,把打散的雞蛋倒進去炒散,然後倒入調好的醬汁,那小香味兒撓地一下子就上來了。
長信在旁邊忍不住“咕咚”咽了一下口水,摸着肚子:“我怎麽又餓了。”
小雜工和他動作同步,小聲說:“我也是。”
竺晨風把靈魂青椒下進去翻炒,倒上些水,讓醬咕嘟一會兒,望着他們笑道:“等會兒煮出面來你倆可以先試試菜。”
“那我肯定是要試的。”長信一本正經地說,“畢竟要給少爺吃的,不能馬虎。”
最後一道,肉丁茄子。茄子也同樣切成小丁,已經用鹽殺過擠出水來瀝幹了,鍋裏燒油,先下幾瓣大料和多多的蔥,把蔥碎炸得金黃,讓它們充分釋放香氣,炒出來的蔥油用來煸香茄丁,讓它們入味兒,才能讓鹵子同樣香氣撩人。
接着加醬油調味,将茄丁炒到上色後,盛出來放到一邊。鍋裏t加點底油,下五花肉丁煸香煸透,直到把裏邊的油脂都煸出來,再下姜末煸炒,稍後烹入醬油和黃酒,香氣溢出之後,把之前的茄丁倒回鍋裏一起翻炒。
鍋裏補點水,讓茄子和肉丁一起咕嘟一會兒,加鹽、白胡椒粉調味,大火收汁,出鍋之前加入大量的蒜末,再淋上一層花椒油。
“我的天,怎麽能這麽香!我都要醉了!”長信兩眼發直。
竺晨風笑道:“別忙着醉,我馬上去切面,你覺得明大人是喜歡拌面還是拌飯?”
還沒等長信回答,旁邊的小雜工發出微弱的聲音:“拌面吧,面條勁道有嚼勁兒,配上這些鹵子肯定更好吃。”
“成,那就拌面。”竺晨風對長信說,“你請明大人回書房等着,也叫刑房的捕快們來吃飯吧。”
“好嘞!我這就去,面給我留一碗啊,我也要吃面!”小書童叮囑完,大步向外跑去。
竺晨風一個人再有力氣,一次性能和的面也不夠那麽多捕快們吃的,她又讓雜工焖了一甑子飯,回頭有人回來要吃宵夜,就一勺鹵子配一勺飯,拌飯吃起來也很香。
煮面的面湯是現成的湯水,還能有原湯化原食的功效,但她嫌面湯太稀了,把煮好的面條撈出去之後,将湯重新煮開,調了一碗面水倒進去,緩慢攪動,免得糊鍋。
等面湯變得濃稠、咕嘟冒泡的時候,再攪入打散的雞蛋,用炒勺攪勻,蛋花浮上來,最後加鹽和一點香油提香,這鍋湯就好啦!
小雜工驚訝地問:“這叫什麽湯?”
“雞蛋白湯!”竺晨風笑道,“最省時省力的湯,一般是配早飯,但其實什麽時候想喝都成。”
這會兒長信拽着冷煙跑了進來,嘴裏還說:“別說不餓,一看到這些菜你肯定餓!”
表情清冷的姑娘進門的時候還有點不耐煩,剛一聞到這滿廚房的香氣,登時連眼睛都睜大了,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
“面條煮好啦!”長信沖到竺晨風身邊,滿臉憧憬地說,“每種鹵子我都要試試!”
竺晨風把四種鹵各盛了一小碗,同樣也盛了四小碗面,分量不大,其實就是一碗面拆出四份來——那傲嬌貓兒肯定都是要嘗嘗的。
“面條在那鍋裏,你們自己盛來吃吧,還有湯。”她把湯盛進湯盅裏,“但還是先給明大人把飯送過去再說。”
長信依依不舍地看着面前的美味:“你去送吧,這麽好吃的飯菜,少爺肯定要誇獎你。”
竺晨風心道,可拉倒吧,我才不信。
但聽聽心聲總是好的。
于是她點頭道:“好,我去,你們先吃,路怎麽走?”
冷煙給她指了指,先這樣走,再那樣走,後廚也在三堂附近,離知縣廨并不遠,竺晨風大體弄明白了,便用罩子罩住托盤,雙手牢牢端起,走出了後廚。
白天的縣衙肅穆莊重,少有人聲,夜晚更是寂靜得有點瘆人,理論上講路上應該有皂班站崗的,估計今晚都被明楊派出去巡邏了,走了好遠都沒看見人影。
雖然聽冷煙說這樣那樣的還挺近,但竺晨風走了好一會兒都沒看見白天去過的房子,覺得自己八成是迷路了。
多繞幾步沒什麽問題,但氣溫這麽低,耗上一會兒鹵子涼了,面也坨了,那貓本來就不好伺候,這下估計連“差強人意”的評價恐怕也沒了。
到底怎麽辦才好呢?她停下腳,左右張望,仔細想想到底該怎麽走,可惜這院子裏烏漆嘛黑,只有天上月光照亮一點路,她實在想不出正确路徑該怎麽走。
要不回去吧,竺晨風想,先找到回廚房的路,重新盛面和鹵子,讓長信跑一趟。
她這麽想着,下意識地後退了兩步,突然間後背撞上了一個人的胸口,端着托盤的雙手一抖,接着有只溫熱的手蹭過她的手背,幫她穩穩端住了托盤。
高雅純淨的檀香氣息袅袅地掃過鼻端,明楊溫潤的聲音響在耳邊:“別怕,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