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
“月笙,我可以自己洗,沒問題的。”李輕舟看着要幫自己脫衣裳的月笙,有些手足無措,從脖子到耳根紅了個徹底。
“宋爺爺說了,你的手不能沾水,你自己洗我不放心。”月笙也有些難為情,哪怕兩人更親密的事兒都做過了,現下不過不過幫着脫個衣裳、洗洗身子,依然臉熱的不行。但他屬實被李輕舟的傷吓着了,不瞧着總是覺得心裏發慌。
李輕舟看着月笙眼裏的擔憂再說不出拒絕的話,只能紅着臉任由月笙動作。
好不容易泡到浴桶中,李輕舟才覺得自在了些,但這自在沒持續多久。月笙開始拿着布巾幫他擦背,每一下都能激起他的顫栗,明明水也不燙,他卻覺得越來越熱。
終于,在月笙轉到面前,準備擦洗腰腹時,李輕舟伸出左手一把抓住了月笙的手。
月笙有些疑惑地看了李輕舟一眼,卻見李輕舟直勾勾地望着他。他對這樣的眼神再熟悉不過,低頭一瞧就發現了正在叫嚣着不滿的東西,“你,你怎麽......”月笙有些無語,這人怎麽受了傷還不安分。
都已經被發現了,李輕舟反倒不害臊了,頗有些無賴地大喇喇讓月笙瞧。
月笙有些想甩帕子走人,但李輕舟拽着他不讓走,還把受傷的手伸到他面前,一臉乞求的望着他。
月笙移開了視線,“那你想怎麽辦?”
李輕舟瞧了瞧面帶薄紅的月笙,又看了看很是寬敞的浴桶,一個念頭浮現,“月笙不是也還沒洗嗎,我們一起洗吧,省得再去提水了。”說完還晃了晃兩人拉着的手,繼續盯着月笙,“月笙,好不好嘛?”
月笙最受不了這人這樣溫柔的喚他,稀裏糊塗地就應了。等反應過來已經遲了,這個澡洗得時間有些長了,浴桶裏的水撒了一地。
這天之後,月笙跟李輕舟生了兩天的氣。因為兩人共浴時這人借口自己手不方便,哄着月笙自己來,事後月笙又羞又氣,就不想搭理他。換藥、洗漱都讓李重山幫忙了,李輕舟哄了好久才算是消氣了。
就這樣,李輕舟在家裏好好休養了六七日,家裏人顧及他的傷,什麽活兒都不讓他做。月笙他們出攤兒時都是花錢做別人的船,打漁的事兒也由李重山接手,他只需要在旁邊指點。李輕舟難得的清閑了下來,整日都黏在月笙身邊,上半天跟着一起出攤兒,幫忙收錢、招呼客人。下半天要麽看月笙鋤草、做針線活,要麽就和李重山、嫣嫣跟着月笙識字、寫字。
等到傷口結痂後,李輕舟才終于被準許做活。
Advertisement
這時已經是六月初,天氣越發熱了,每天都能聽到聒噪的蟬鳴。
家裏的院牆早就已經建起,院門也換了更結實的,瞧着确實比之前要安心許多。月笙的糕點和蜜煎也都已經賣完,刨去買材料的本錢,賺了二兩多。念着大伯家這段時日對家裏多有幫助,魚丸攤也都是李喬和李重山在照看,月笙給李喬另外結了三百文,可把江鳳仙高興壞了。就是可惜這生意一年也就只能做這一茬兒。
————————
這日早上一起來,天就陰沉沉的,悶熱得很。似是被關在一個巨大的蒸籠裏,熱氣一點都散不出去,稍微動一下就能一身汗。太陽也一直沒露面,掩在厚厚的雲層裏。
“看這架勢,今天怕是有大雨。今天就只做店裏的魚丸,不去擺攤了吧?”自打李輕舟的手好了之後,他就接替了李成林的活兒。
月笙聽了李輕舟的話點點頭,“那就不去了。”都是在鄉下長大的,這點看天氣的眼力勁兒還是有的。
于是今日就只做了三十多斤的魚丸子,由李輕舟和李重山兄弟兩人送去了鎮上。
今日鎮上人少了許多,擺攤兒的人更是只有零星幾個。眼見着天越來越陰沉,兄弟兩人快速去幾個店鋪裏送了貨。雖說之前簽契書時就說好了,若是遇上天氣不好,就不會送,李輕舟還是都知會了一下。
李輕舟他們回家沒多久,就起了風,不遠處的山林呼呼作響。天也似染了墨一般,明明是白天,屋子裏卻已經要點燈才看得清楚。
李輕舟看着外面,心裏有些不安寧,“不行,我得去趟地裏。看樣子雨不會小,水田得開個口子,溝渠也得掏一下。若是山水太大把水田沖垮了就遭了。”
說完就去屋裏找鋤頭,李重山也悶聲跟在後面。
“你們把鬥笠和蓑衣穿上,還能遮一下。”月笙揚聲叮囑二人。
兄弟兩人戴上鬥笠,穿好蓑衣,扛着鋤頭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
月笙心裏擔憂,卻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那是家裏人辛辛苦苦種下去的,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可不得小心謹慎。
他只能在一邊在心裏祈禱雨晚點兒落下,一邊去竈房燒了一鍋熱水,熬了姜湯。之後就搬了板凳坐在竈房門口焦急地等待。
然而老天爺偏偏不如他意,沒多久天邊就驟然出現了白藍色的亮光,将天幕一分為二,昏暗的院落也因此獲得了短暫的明亮。緊接着便是“轟隆”一聲炸雷,土房都似乎跟着顫了顫。嫣嫣吓得直往陳秀雲懷裏鑽。
“別怕,別怕,就是打雷。”陳秀雲輕輕摸着李嫣的頭發,“輕舟他們也不知道回來了沒,這雨越來越近了。”
黑雲逐漸累積在上空,雷聲一下接着一下,越來越響。
終于,一陣大風吹來,雨聲也嘩啦啦響起。雨勢太急,屋檐很快就開始往下流水,院子裏也積了水,連門檻裏面都濺了水。
大雨下了有一會兒,兩兄弟才從外面跑了進來,果然已經濕透了,布鞋和褲管上都是黃泥。
“嚯,今天這雨可真夠大的,得有一兩年沒下過這樣大的雨了吧。”李輕舟一邊解蓑衣一邊感概。
“是挺大的。我熬了姜湯,你和重山一人喝一碗,再去用熱水沖沖,換身幹衣裳。”月笙和陳秀雲一人端了一碗姜湯出來。
兄弟倆咕嚕咕嚕幾口把姜湯喝完,就提了熱水去了澡房。
等兩人洗完出來,雨勢依然沒有減小的跡象。月笙和陳秀雲拿了幹帕子給兩人絞頭發。
李輕舟看着雨水順着屋檐嘩啦啦流進木桶裏,眉頭緊鎖,“今天不僅雨大,風也大,怕是有不少人家要遭災。玉米杆子高,又細嫩,風一吹就折了,我瞧見有幾塊地裏的玉米倒了一大片。也不知道我們地裏的怎麽樣了?”
這個時候的玉米才還在出天花,若是倒了、斷了,就意味着失收了。
其他人聞言也都目露擔憂,他們家旱地裏就數玉米種得最多,若倒得多了,損失可就大了。
大雨就這樣斷斷續續地下了兩天兩夜,直到第三天早上才消停了些.但天依然沒有放晴,時不時還會飄些細雨,不過黑雲散了,瞧着明亮了些。
院子裏的木桶、木盆、石缸都裝滿了水,倒是有一陣子不用去河邊挑水了。
李輕舟洗漱完就迫不及待地出了門,下了這麽久的大雨,地上都是泥濘不堪,還有許多折斷的樹枝。
“老天爺啊,你這是不給活路啊!”
“這可怎麽辦啊?”
一路上,李輕舟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哀嚎。如他所想的那樣,好幾戶人家的玉米都倒了大半,還有人的水田排水的溝渠堵了,被山水沖垮了些。
李輕舟去自家的地裏轉了一圈,又去把水田埂上的缺口都給糊上,才回了家。
“怎麽樣?毀的多不多?”月笙和陳秀雲正在揉面擀面條,見了李輕舟回來,趕緊詢問情況。
李輕舟笑了笑,“還好,就是有塊地裏的玉米倒了三行。”
聞言大家都松了口氣,雖說哪怕缺了一根都有些心疼,但這樣的天氣一根都不倒顯然有些不太可能,只要損失不大就好。
“不過村裏也有損失大的,有的地裏幾乎全倒了。我回來時沈桂花還在鬧呢,他們家不僅玉米倒了大半,水田也垮了一塊。估計是變天的時候沒人去水田開口子、掏溝渠,山水太大給沖跨了。正在家裏罵崔嬸娘母女呢。”
雖說和沈桂花有過節,但在這樣的天災面前,沒人能生起幸災樂禍的心。
只有陳秀雲聽了後,搖了搖頭,“你崔嬸娘和小草也是苦命的,落在了這樣的人家。”
和李輕舟猜想的一樣,大雨來臨之前,沈桂花家确實沒人去地裏掏溝。沈桂花家的活兒一向都是崔秀菊和崔小草兩個人在做,早上起來兩人就要打掃屋裏屋外、洗衣服、喂雞、做飯,還要服侍躺在床上的林德財,自然沒空去地裏。當然是真的忙忘了沒想起來要去掏溝渠,還是故意忽略了這事兒,就只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李輕舟回家沒多久,李成林和李福貴就來家裏坐了會兒。也沒別的事,就是問問李輕舟他們地裏的情況。跟李輕舟家比起來,李成林家損失就大了些,差不多倒了五六分地的玉米。好在他們家之前買了幾畝荒地,家裏地多,不會影響自己家吃用,只是騰不出多的賣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