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捉蟲)

第41章 (捉蟲)

==========================

天漸漸大亮, 四面八方傳來炮竹聲,十分熱鬧。

李輕舟去開了院門,也拎了一串炮竹到院子裏, 用火折子點燃了, 就快速跑到屋檐下。月笙早就捂住了耳朵, 炮竹聲噼裏啪啦地響起,大紅碎紙四處飛揚。

陳秀雲等人也陸陸續續起床, 今日都穿上了過年前做的新衣裳,顏色鮮豔, 襯着滿面笑容, 瞧着喜氣洋洋的。

正月初, 家家戶戶都要四處走親訪友去拜年。初一,月笙就和李輕舟回了青山村,給他爹娘、大伯還有李輕舟舅家拜年。

清河村裏有來往的也不多, 就只去了張黎家和李成林家, 初三又去鎮上給宋宴清拜了年。

之後就一直窩在家裏待客。往年他們家是沒什麽人來拜年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村裏人人都知道他們家要有錢了, 加上他們又時常在村裏收山貨、買雞蛋,村人都有心想和李輕舟他們打好關系。于是來李家拜年的人就多了起來, 每天都有人上門。

事實上, 不止清河村的人知道李輕舟家的事兒,鄰近的幾個村子都有所耳聞。村子離得近, 多少都有些沾親帶故, 不管什麽消息都能傳開。

正月初六, 楊柳村楊發貴家。

“娘, 我們真要去給李家拜年嗎?”楊平有些表情很不情願。

“當然要去, 人家可是我們的大恩人。”張菊花給楊小玲梳了個發髻, 又拿出自己一直沒舍得用的胭脂給楊小玲抹上,“哎呀,還是我們小玲長得俊,這樣一打扮還不得把那些個毛頭小子迷了眼。”

楊小玲才十三歲出頭,濃眉杏眼的,五官确實長得還行。但膚色暗黃,身形瘦小,臉上也沒什麽肉,張菊花拿來的胭脂顏色豔紅,而且也不夠細膩,有些抹不開,塗在兩頰上就顯得有些滑稽。

但楊小玲和張菊花一樣,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聽了張菊花的誇贊嬌羞一笑:“娘!你說什麽呢。”

“哎喲,有什麽好害羞的,你這個年紀正是好時候。”張菊花摸了摸楊小玲的發髻,“我都打聽好了,那李家二小子跟你年紀相仿,還沒開始說親呢。你長得好,我們多來往着,沒準兒就成了。他大哥待他和那個小妹是極好的,有什麽好的都想着他們,他大嫂也是個好相與的……”

楊平看着那母女倆就這麽興奮地讨論起李家,仿佛嫁入李家已經是板上釘釘,而他爹坐在一旁半眯着眼,嘴角微微翹起,聽得也很是入迷。

Advertisement

“可是當年我們那樣子,這麽多年也沒來往,那李家能……”楊平終究還是沒忍住開了口,只是有些事兒連他自己也羞于開口,話說得有些不清不楚。

屋子裏的其他人卻都聽清了,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張菊花的笑一下就僵在了臉上,眼神閃躲,有些心虛。但她想着年前她在鎮上見到的李輕舟一家子,再想着打聽到的魚丸攤、大水牛、走商等等關于李家的消息,還是心中的貪念占了上風。

“當年我們那不也是沒辦法嗎,這些年我們也是一直記着他家恩情的,只是家裏實在窮,沒法子報答。現在你二姐三姐都成了家,家裏好過了些,可不得去好好答謝。這當爹的仁義,他的兒女應當也不會差,不會怪罪我們的。”張菊花一口氣說了不少,只是聲音不似之前大,明顯有些底氣不足。

楊平還想再說些什麽,楊發貴卻發了話:“行了,這事兒聽你娘的。你也跟着去,嘴甜點兒,好好跟人家道個謝。”

“知道了,爹。”家裏人都同意了,楊平也不好再唱反調,只能應了。

沒一會兒,張菊花就帶着兄妹兩出了門,向着清河村李輕舟家去了。

——————————

“那是誰?好像沒見過,不是我們村兒的吧?”張菊花三人一進清河村就有人注意到了。

“應當不是我們村兒的,不過我看着有點兒眼熟。”

“那不是楊柳村楊發貴家的嘛。”認識張菊花的大娘見旁邊的人還是一臉迷惑,又補充道:“你們忘了?就李成峰救的那男娃家。”

“哦,原來是他們呀。我說呢,那麽眼熟,那小夥子就是當年那娃娃吧,都長這麽大了呀。”

“當年就八九歲了,這都過去有七年了,不就是這麽大麽。看着這方向,他們是去輕舟小子家吧?這麽多年都沒來,今年怎麽想起來過來了。”

“這還用猜?八成是聽說輕舟家好過了,來套近乎了。”

“那臉皮兒也真夠厚的,成峰當年為了救他家小子可是連命都丢了,轉頭連喪葬費都不願出,還說什麽是人自己要救的。”

那年李成峰救人的事兒鬧得很大,村裏人都是知曉的,提起這事兒都是一臉鄙夷。

張菊花也不是沒聽到別人的冷嘲熱諷,但她若是要臉,也不至于這麽多年都沒來感謝過。楊小玲當年還小,對這些不甚清楚,也沒什麽感覺。只有楊平,作為被救的那個人,聽到其他人的指指點點,他只覺得如芒在背,恨不得把頭低進地裏。

好在很快就到了李輕舟家門口。

湯圓在院子裏叫起來的時候,月笙他們一家人正在堂屋裏商量開鋪子的事兒。李輕舟這次走商帶了十五兩多銀子,月笙賣板栗餅賺了有五六兩,不算月笙的嫁妝,家裏的存錢也有三十多近四十兩。李輕舟計劃着再出去跑一趟,回來就盤個鋪子,但開鋪子不像擺攤兒那樣簡單,鋪子要多大的、在哪裏、賣什麽都要提前考慮好。

“好像有客人來了,我出去看看。”月笙聽到湯圓的叫聲就站起身向院子裏走去。

這幾人白天院門都沒有關,月笙一出房門就看到了被湯圓堵在門外的三人,楊小玲的妝容實在過于滑稽,月笙沒忍住盯着看了好幾眼,才開口喚回了湯圓。

而門外的三人在月笙出來的時候就齊齊望了過去。月笙今日穿了件藕粉色的夾襖,頭上插着李輕舟送的簪子,雖未施粉黛,卻也是好看至極的。

在月笙看過來的時候,楊平心虛地躲到了張菊花身後,楊小玲有些不自在地扯了扯衣角,只有張菊花在短暫的怔愣過後笑得更開心了些。

“你就是輕舟的夫郎,月笙吧?長得可真是标致。”張菊花自是早就聽說李輕舟娶了江屠戶家的小哥兒,不過先時也跟大多數人一樣,等着看兩人笑話。

月笙正想開口邀幾人進屋坐,李輕舟就出來了,“你們來做什麽?”語氣盡是嫌惡。

張菊花沒想到李輕舟上來就這麽不客氣,有些尴尬地扯了扯嘴角,“這是輕舟吧?都這麽大了呀。那時見你才跟我們平小子差不多大呢,一晃眼都成家了。”

“少跟我套近乎,我家不歡迎你們,趕緊給我滾出去。”

“我知道你還在怨我們,可我們這不也是沒辦法嘛,你爹救了我家小子的命,我們怎……”張菊花說着說着就擡手抹起了眼淚。

李輕舟根本不想看她裝模作樣,直接厲聲打斷,“別提我爹,你們不走是吧,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言罷就去拿了掃把趕人。

月笙雖然還不太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兒,但也聽出家裏人都厭惡這幾人,而且那小女娘的目光一直黏在李輕舟身上,讓他不喜。便也幫着李輕舟趕人,順便喚了湯圓幫忙咬人。

張菊花三人只能狼狽地躲閃後退,根本沒有開口的機會。直到“嘭”的一聲響起,被徹底關在了院門外,任憑怎麽敲門叫喊都沒人回應,反倒是引來了越來越多看熱鬧的人,才灰溜溜地離開了清河村。

張菊花這麽一鬧,家裏的氣氛就有些沉悶。雖然李輕舟很快就開口安慰其他人,像沒什麽事兒發生一樣,但月笙還是感覺到他在難過。不過家裏人都沒有主動說起,月笙也就不會貿然去問,只能盡量去逗李輕舟開心。

晚上月笙洗漱完回到床上,就被李輕舟一把摟進懷裏。

“對不起,月笙,讓你擔心了。”李輕舟把頭埋在月笙頸間,聲音有些悶悶的。

月笙看不到李輕舟的臉,只能伸手摸了摸他的頭,“不用說對不起,我只是不想你不高興。我能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嗎?”

“我也不想的,可是我一看到那兩張臉,我就會想到我爹,那樣濕淋淋地躺在地上,怎麽也叫不醒。你知道嗎,其實我一開始是不怪他們的,也沒打算讓他們出錢。可我萬萬沒想到這些人連一句感謝都沒有,就急于撇清關系,還說沒有求着我爹救,甚至連我爹下葬都沒來……”

李輕舟想到他爹被從河裏撈起來的樣子,想到陳秀雲被刺激的早産差點一屍兩命,想到重山和嫣嫣因為沒有爹爹撐腰被其他孩子欺負……這麽多年壓抑的委屈、怨恨終于再控制不住,全都說給了月笙。

月笙感覺到頸間有濕意傳來,聽着李輕舟一字一句地訴說着這些年的艱辛。他的眼前似乎看到了那個年僅十四的少年是如何壓抑內心的痛苦,努力撐起這個家的。

月笙心裏一陣陣抽痛,他在李輕舟懷裏翻了個身,更加用力得回抱住李輕舟,一直靜靜地聽着李輕舟說話。

直到李輕舟終于收了聲,他才輕輕撫了撫李輕舟的眼角,柔聲細語地說道:“明天我們再去看看爹,然後找人算算日子,重新給爹立個石碑吧。往後有什麽事兒都跟我說,我和你一起擔。”

當年家裏的積蓄都用來救他娘和嫣嫣了,沒有多餘的錢大辦李成峰的喪事,也沒立石碑,只刻了個木碑。

“好。”

李輕舟應了一聲,藏着的事兒終于說了出來,李輕舟感覺心裏一松。他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什麽都要自己扛的少年了,如今他有了夫郎,娘親身體大好,弟弟妹妹也都平安成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

好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