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們果然成了那99.6%
我們果然成了那99.6%
阿慢在上海的第三個年頭,身邊的朋友們開始陸陸續續結束單身的生活,走進大家曾經害怕但是又憧憬的婚姻裏。這一年,阿慢還是想再等等。等什麽呢?自己也說不上來。
最近聽了好多高中班裏的同學,大學在一起的或者高考考完了在一起的情侶們陸陸續續領證了,結婚了,生娃了。有一天,朋友圈刷到了原來坐在前面的一個男孩子和愛情長跑七年的女朋友很有儀式感的戴着頭紗在民政局完成了領證的儀式,阿慢就在想,真好啊,真是一個美好的過程。
高中時候,老師為了防止我們早戀,一遍遍告訴我們,高中早戀是走不到最後的,阿慢甚至清晰的記得,數學張老師還在課堂上說過,高中早戀成功在一起的幾率只有0.4%。那天王盡給阿慢寫的信這樣寫道,你不要聽老師瞎說,我們要堅持住,誰說高中的走不到最後?我偏不信了,你要相信,我們就會是那個0.4%,我們一定會走到最後的。
害……阿慢想到這裏,忍不住嘆了口氣,那會就不敢往遠了想,這麽小的幾率,誰敢往自己身上想呢,果不其然,逃不過,我們最終果然也成了那99.6%呢。
年少時候,我們還沒有見過外面的花花世界,所有我們不确定的事情,我們都不敢去大膽嘗試,卻又忍不住暗暗去試探,每個人心裏都有些躁動因子,想試探又收回手,但是又好奇。比如,早戀這件事,再比如,學習這件事。高考之所以儀式感那麽重要,是因為,在這道門之前,我們都還在家長和老師的保護下,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往前摸索着,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推開這道門,前面的世界是什麽樣的,老師和家長告訴我們,去,努力的好好學習,以後就會有出息。我們甚至不知道有出息是怎樣具體的有出息,是有錢嗎?還是有一份很好很體面的工作?少年時候就只知道,要往前走,認真走,努力走,推開那道門,一定能看到很光明的未來。誰知道,推開這道門,還是迷霧,并且再也沒有人教你要怎麽做了,而且這一段路,看不見遠處的門了。大家四散着朝着四面八方湧去,奔赴了各自的遠方。
楚汐問阿慢,“要是再給你一次,要是有如果,再給你選擇一次,高中的時候你還會選擇跟王盡在一起嗎?”阿慢想起那天,2012年的8月11日。在學校操場的後山上,王盡問阿慢,“高三了,我們兩個這一年好好學習,然後上大學了就在一起好不?”阿慢說,“上大學了,那麽多好的,我幹嘛還要跟你在一起?要在一起就現在在一起!”那天的月色很好,阿慢和王盡沿着山路往上面走,走着走着,手就牽到了一起。故事就那麽開始了。
二十五歲的阿慢想起那天的星空,還是會露出笑容,從那個夏天開始,往後的每一個夏天,都很長,每一個夏天的星空,都有很多星星。
如果再給我一次,還是會想跟他在一起吧。要不還是高考後在一起吧。但是再給我一次,我一定好好學習,在很多年以後的今天,一個普通人漸漸明白,可能學習不是唯一的路,學習好的人不一定能賺更多的錢,但是你努力了,往後站的高度,你看到的世界,接觸到的人,都是另一個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