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第12章生姜
第12章 生姜
詹掌櫃拿着一塊天麻看了又看,有些不确信地問了一句:“丫頭,這天麻也是你自己拾掇出來的?”
看到詹掌櫃的樣子,姜瑜兒哪裏會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大方地笑着點了點頭道:“是的呢!大叔麻煩看看,這樣的成色,能賣多少錢?家裏做成成品的不多,小個的都留了種,相信明年這個時候,能大量提供。”
詹掌櫃直接給吓呆了,之前聽她說要種半夏,自己還想,那半夏也就旱地裏能種,可這天麻,不是沒人去試過,但就是沒人能種出來。她一個小丫頭真能種出來?
好說人家詹掌櫃也是見過世面的,這也就呆愣了一下,随即問道:“丫頭,你确定明年真能大量提供?”
“是的呢!”說話的是姜阿毛,他聽妹妹說過,這天麻的種植方法。雖然不知道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妹妹怎麽知道的,但他信了。這是一種對妹妹無條件的信任。
姜瑜兒也笑了笑問:“大叔,你就給個價,這天麻您這裏收購價是多少,我好合計合計呢!”
詹掌櫃沉吟了一會兒後,說:“丫頭,你先別着急,我去問問大夫,然後再來會你。”
撩開門簾,拿着兩個天麻走了出去。
“主子,你看!”內堂裏坐了一個一身月白色長衫的男子,一把白月扇上一副臘梅冉冉開放着,案基上的茶水,肆意地飄蕩着香味兒。當看到詹掌櫃手裏的天麻後,也是唰地一下站了起來。
接過天麻,仔細觀看了一番後說道:“這天麻哪裏來的?”
“回主子的話,這就是那個賣八角茴香的丫頭拿過來的。”想了想又道:“她還說,這天麻她能種植。還有半夏。”
白衣男子急道:“你确定?”
“回主子的話,小得也不确定。但小姑娘說得言辭鑿鑿的,想必不可能的,她也不會說。”
“那姑娘何在?”
“還在堂外等候回話呢!”
Advertisement
“這樣的天麻,你就說,只要她能種出來,我百草堂一律收下。至于價錢方面,你就跟她說,這樣的成品,一律五兩銀子一斤。”
五兩銀子,在這個時代,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好價錢了。二兩銀子在尋常百姓家,也能夠一年的嚼用了。五兩銀子,那已經算是很寬裕的人家了。
“是是是,那小的出去忙了。”詹掌櫃忙點頭應着,撩開門簾出去了。
兄妹二人問了一番後,也知道了個價格。姜阿毛也高興,只有姜瑜兒淡淡的,沒多餘的表情。兄妹兩今天也小買了一兩多銀子,姜瑜兒想了一下,家裏也還有糧食,不如先買個被子回去。等賣了家裏的天麻,再買一個。這樣,冬天也就能熬過去了。
買了被子,還剩幾百文。姜瑜兒又想到,從家來時的初衷。跟着哥哥又去了一趟種子店。
看到一屋子的米種,玉米種,還有些菜籽種,姜瑜兒有些失望,但她不氣餒:“掌櫃的,你們家只有這些種子嗎?”
“小姑娘需要些什麽種子?”掌櫃的看了兄妹兩人一眼,衣服雖然陳舊,但都幹幹淨淨的。更何況,上門是客,不管多大的買賣,總歸也是一樁生意不是。
姜瑜兒想了想,也不知道自己說出來的東西,會不會有些驚世駭俗。于是問:“掌櫃的,你這裏除了這些種子,還有其他種子嗎?都拿出來我們看看吧!”
誰知道掌櫃的一聽,眼睛一亮,讓店小二去後院提了兩大包東西過來。大老遠,姜瑜兒就聞到了一股子濃濃的姜兒心,心裏一陣激動,表面上卻半點不顯山露水。
姜阿毛上前,看了一眼小二手裏的東西,眉頭緊皺,定然也是不知道袋子裏裝的是何物。姜瑜兒跟個好奇的小姑娘似的,湊了上來,看着袋子裏的生姜假意問道:“掌櫃的,這是什麽東西,感覺怪怪的。”
那掌櫃一看,心裏也有些煩躁。很明顯,這兩個孩子是不知道這東西的。但既然人家問了,那也就如實回答了:“小姑娘不知。這種子原本是幾個番邦人帶來的,只是到了咱們織雲鎮沒了盤纏費,這次低價賣給老朽。說什麽叫生姜的,老朽也見他可憐,就給了二十文錢給買了下來。想着反正也是賣種子的,不妨就先放着賣,有人要就買去得了。”
姜瑜兒又問:“那掌櫃的可知道這生姜如何種植,有何用?”
這下,掌櫃的一臉為難。他哪裏知道這個東西怎麽種?更不知道這東西有何用了。
姜瑜兒好像也看出了他的難處,拉了拉哥哥的衣袖說:“哥,我看這東西,聞起來味道挺香的,不如咱們買一些回去熏屋子?”
看到妹妹這個樣子,姜阿毛哪裏會不知道她想幹嘛?不就是想要買些回去試種嗎?何必拐彎抹角地說買回去熏屋子。
假意瞪了妹妹一眼,一臉無奈地問了種子店的掌櫃:“掌櫃,這種子怎麽個賣法?”
那掌櫃一聽有人買,哪裏還會高高叫價。這東西都放店裏塊兩個月了,要不是保存完好,恐怕這點都不剩了。之前滿滿的三大袋子,現在也就剩下這兩袋,也不知道裏面還有多少是壞的。掌櫃也不高要,說了一句:“既然小姑娘想着拿回去熏房子的,我一個生意人,也不想吃虧,你們就按成本價二十文拿去吧!”他沒說的是,他二十文買回來的是五袋,現在二十文把剩下的兩袋賣出去。
姜瑜兒聽了,心中一喜,拉了拉哥哥的衣袖,讓他買下來。很快,兄妹二人一人背上一小袋生姜走出了種子店。由于拿的物件不少,兄妹倆也沒想要節約什麽錢,自己到了街口找牛二爺去了。
牛二爺見是兄妹二人,很是熱情地幫忙着把他們身上的背簍接過來放到牛車上。也關心地問了兩句後,等人齊了趕着牛車回了張莊村。
剛到村口,就看到站在家門口眺望的弟弟。忽然間,心裏一陣感動。這就是家人,哪怕再窮,家再小,只要你遠處歸來,都有人在家門口迎接你,這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