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玫瑰豆沙青團(1)

第4章 玫瑰豆沙青團(1)

=================================

忙完外公的喪事,清明小長假也結束了,是時候按時返崗了。

出發前一天,江菀柔特意早起去了一趟牌樓街的江南稻總店,拜托駐場的糕點師傅現做了一批新鮮的青團,打算帶回上海,拿到辦公室裏分給同組的同事。

雖然極少參與同事之間的八卦茶話會,落了個清冷美人的名聲,但她每次從老家回上海,都會帶上自家生産的應季糕團。

研發組的同事一大半都是實實在在的吃貨,為研發而吃,為吃而研發,嘴上雖不明說,但是心裏對這個熱衷于分享帶貨且業務能力輸出穩定的研發隊友一向青睐有加。

不過,對于為何江菀柔從來只帶江南稻的糕團,大家一直以為這只是一個海州人對家鄉中華老字號的執着和驕傲。

在江菀柔的長期影響下,周圍的同事基本都成了江南稻的忠實粉絲,密切關注着時不時更新的季節特供,一有風吹草動就奔去網上商城瘋狂掃貨。

江南稻的青團每年僅在清明前後一兩周特供,生産量取決于簽約農戶實際收割的艾草數量,旺季銷量可達五十萬個以上,大抵四月中旬之前就會售罄,而不像別家通過囤積原料四季常銷。

今年的青團季,在江菀柔的建議之下,江南稻的原料部特意遠赴雲南安寧,采購了一批食用玫瑰,對傳統的豆沙餡料進行升級和優化。

玫瑰豆沙數量有限,僅限當地現做現賣,上海的同事大抵都沒能買到,沒成想托江菀柔的福仍然得以一飽口福。

不過辦公室裏沒有不透風的牆,到下午的會議之前,已經有兩個同事私下來詢問江菀柔即将離職的緣由。

江菀柔正在核對資料,下午的會議上要向領導彙報上個月在美國出差期間參加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會議的議題,只來得及簡單告知二人是家裏出了些變故,需要回老家,具體原由等有空的時候再細說。

下午一點四十五,江菀柔提前十五分鐘到大會議室進行器械的調配和網絡連接的檢查。前腳剛進門,後腳就聽到外邊傳來了人聲,“您這邊請”。

錢經理領着兩人走了進來,招了招手,“小江,過來一下。這位是如園餐飲集團的陸經理和開發部的沈總監,今天來我們公司洽談業務,聽說我們有報告會議,想要旁聽一下。”

“二位好,請稍等,我們的報告兩點準時開始,還有十五分鐘。”

“陸經理、沈總監,不好意思,你們先在這兒坐一下,我馬上就回來。”

“嗯,是我們臨時起意,打擾了。”

“哪裏哪裏,您客氣了。”錢經理說罷就匆匆退了出去。

“你在這裏上班?”陸迦南轉身問正在調整投影的江菀柔。

江菀柔起身看向面前的男人,陸迦南穿着一身做工精細的灰色西裝,鑲着細鑽的紐扣和袖扣在燈光的映照下反射着微光,上次在葬禮上見時的沉悶一掃而空,整個人活絡了不少。

“你不知道?我以為你會做一下背景調查,或者至少打聽清楚再上門。”

“你做了背調?”陸迦南微微擡了擡眉。

“沒有。”江菀柔彎腰繼續手裏的工作,“如園嘛,是個海州人都知道,還調查什麽?”

“是個海州人也都知道江南稻。”陸迦南不假思索,“再說了,你不是要辭職嘛。”

“這你倒是知道。”

“正好我不接受異地。”

“辭職也不是為了你。”江菀柔只覺好笑,頭也不擡地嗆了回去。

陸迦南一時語塞。

記得曾聽父母提過,江菀柔畢業後一直在上海工作。

因此,當爺爺召他回國并且甩出那張亂點鴛鴦譜的名帖時,他當場就以“不接受異地”為由回絕了。

沒想到江師傅臨終前點名要江菀柔繼承糕團鋪子,爺爺一口咬定江老頭家那個孝順的外孫女肯定會回海州,馬不停蹄地催着兒子媳婦趕緊領着陸迦南上門去瞧瞧。

到了江家,還真發現許正帆正為了江菀柔鐵了心回老家還不聽勸而煩惱。

和在國外逍遙自在慣了卻硬生生被爺爺和爸爸連哄帶騙弄回來的陸迦南正相反。

沈總監雖不知二人在打什麽啞謎,但看樣子不像是初次相識。見插不進話,他趕緊拉開近旁的座椅。

沉默之間,一股淡淡的茶香混合着草香飄了進來。

錢經理再次步入會議室,手裏的托盤裏盛着兩盞清茶和兩碟茶點。

“不好意思,讓二位久等了。”錢經理将托盤輕放在客人面前,解釋道,“這是我們小江從海州帶回來的青團,是江南稻今年新推出的玫瑰豆沙餡兒,最近很火,網上商城都訂不到。正好我們辦公室有不少。二位也是海州人,雖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還請嘗嘗看。”

“哎呀,還真是。我這幾天從江南稻的鋪子路過好幾趟,一直都沒搶到。”沈總監笑逐顏開地從錢經理手裏接過茶點,“沒想到今天在這兒吃上了。”

“那可真是太巧了。陸總也請。”

“謝謝。”沈總監一邊應承下來,一邊看向陸迦南。

從早上出門到現在,只見他喝了一杯卡布奇諾,連午飯都省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從英國回來,還處于水土不服的階段,不習慣國內的飲食。特別是面前這糯米做的糕團,和英國的下午茶可是差了十萬八千裏。

陸迦南拆開濕巾擦了擦手指,端起了盛青團的碟子。

為了追求最佳着色效果,江南稻僅選用當季新鮮艾草的嫩尖,沿用江南一帶自唐代起已流傳千年的古法,煮沸後篩入堿粉,通常是茶子殼或幹豆莢等草木燒制的石灰,再過涼水,既可除去艾草自帶的苦澀和辛辣,又能使草汁的色澤更加濃郁。

同時,江南稻保留草汁過濾後的植物纖維,揉出的糯米團如玉石花紋那樣斑駁,最大程度地調和艾草的天然清香和糯米的綿韌。

至于糯米粉和青汁的比例,則是江家歷代當家之間口口相承不外傳的秘籍。

江老師傅雖勉為其難地應允了沒能百分百繼承家學的女兒和女婿引進機器生産線擴産,但唯獨對古法秘制青團毫不松口,堅持要求師傅手工捏制。

至于餡料,江南稻只有最傳統的豆沙餡。豆沙也是自家熬制,從精選的紅袍赤豆開始,用大鍋炒透直到出沙,同時保留豆皮增加香味,既要炒開又不能炒糊,十分考驗師傅的精準拿捏。

再加上從雲南安寧采購的食用級玫瑰,綿軟清甜的口感獨樹一幟。

上屜蒸熟後出鍋前的最後一步秘訣在于刷上一層油菜籽油,形成一層包裹的保護油膜。待到熱氣散去,菜油滲入青團,最能顯出晶瑩潤澤的碧綠。

配上一壺清爽的碧螺春,就是一頓完美的下午茶。

吃到一半,陸迦南放下了手裏的碟子。

沈總監見狀,小聲詢問道,“陸總,還吃得慣嗎?不用勉強的。”

“好吃是好吃,”陸迦南端起茶杯,輕抿一口後放下,“只是……”

隔着會議桌的江菀柔迅速接上了他說到一半的話茬,“只是什麽?”

迎着她瞬間燃起的熱切眼神,陸迦南搖了搖頭,“沒什麽。”

還沒等她繼續追問下去,艾吉食品集團各部門參加會議的人員已經陸陸續續地走進了會議室。最後進來的喬總經理徑直走向陸迦南,再次親切問候,兩人趕在會議開始前又寒暄了幾句。

***

如園餐飲集團是艾吉的老主顧,雙方有不少商業往來。

喬總早就聽聞,如園的陸董事長年事已高,老頭子喜歡出海釣魚,早就萌生了退隐的念頭,但三個兒子都不是餐飲圈子的人,硬是堅持到了六十好幾。如今,陸董事長擔心以後越拖越沒着落,火急火燎地把年紀輕輕又沒什麽業界經驗的孫子召回國,打算趁着還有一點餘力,親自栽培,為今後讓孫子接手巨大的家族企業鋪路。

今天上午,喬總第一次見到如園少東家陸迦南的廬山真面目。對方雖然年輕,但也許是因為在國外待久了,舉手投足之間頗有英倫紳士優雅的貴族範兒,加持了幾分老成持重的氣韻。

如園是業內極為少見的由家族企業成功轉型為控股集團的民營企業,除了開門營業的連鎖飯店如園酒樓以外,企業主要收入還來自于旗下食品公司生産銷售的精選生鮮、鹵味熟食、速凍食品、西點等衍生産品。

陸迦南找上門來則是為了委托食品研發技術超一流的艾吉食品公司為如園進行預制菜的研發與市場方案調查。

進入洽談環節後,喬總才意識到人不可貌相。本以為是個不懂行情的軟柿子,陸迦南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帶一股淩厲的狠勁兒步步緊逼,恨不得分分鐘把喬總問倒,反顯得艾吉這邊的高層不夠專業,連在一旁作陪的研發部錢經理也不由捏着一把冷汗。

末了,錢經理想起下午江菀柔要在部門內彙報在美國參加國際食品安全大會時收集到的咨詢,而她在大會上的研究項目剛好是預制菜和熱加工食品的安全問題,順便提了一嘴。

陸迦南頓時來了精神,禮貌地詢問可否進行旁聽。

已經一個頭兩個大的喬總大手一揮,立刻準了,并表示熱烈歡迎陸迦南莅臨報告現場。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處理,他只負責在旁邊運籌帷幄,靜觀其變。

當着客人的面,錢經理實在不好意思繼續告訴老總,雖然我們有這方面的人才,不過沒幾天,這個寶貴人才就要回老家繼承家業去了,艾吉即将痛失一員猛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