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百花齊放粽子宴(1)
第18章 百花齊放粽子宴(1)
====================================
距離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小企業和商家已經紛紛摩拳擦掌,開始了大規模生産的準備工作,以期在端午節的粽子争霸站中拔得頭籌。
作為全國最主要的糯稻生産城市之一,海州市每年都會舉行大型的粽子文化節暨展覽會,各大品牌均設有展覽櫃臺,供顧客進行咨詢和洽談,由此為一個多月之後的王者之争打響轟轟烈烈的第一槍。
如園酒樓随餐提供的節令食品比如青團、粽子和月餅,通常則交給術業有專攻的第三方供貨商來承包,如園自家的大廚則專注于冷熱菜。
糕團類點心是和江南稻簽訂的長期供貨協議,陸迦南這周已經在店裏碰到兩回跟着司機來送貨的江菀柔了。
至于粽子,江南稻雖然也會在端午前後供應粽子,但畢竟不是主業。只有幾個老師傅會被臨時調抽出來包制純手工粽子,因此數量有限,只提供最傳統的白糯米粽、豆沙粽、蜜棗粽和鹹肉粽,由顧客提前一周排號下單。
這幾年,如園酒樓先後接到了不少商務洽談的單子,但陸老頭兒嘗過之後,都覺得少那麽點兒味道。供應商每年都在換,一直沒個定準。既然陸迦南已經開始接手如園酒樓,幹脆一股腦兒全甩給了他,且看今年能弄出什麽花樣來。
陸迦南在展館裏才晃悠了一個多小時,就已經眼花缭亂。各式各樣的粽子琳琅滿目,甜的鹹的葷的素的都有。
在國外待久了,好多年沒有過正統的端午節,甚至粽子也斷了好幾年,他都快忘記最古早的海州粽子到底是什麽模樣和口味了。
高糖高碳水的傳統糯米粽子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群衆日益進化的飲食需求,各種粗糧粽子也應運而生,藜麥粽、燕麥粽、黃米粽,甚至還有青稞粽和玉米紫薯粽,差不多快集齊七色彩虹了。
至于餡料兒,更是五花八門,什麽貴什麽流行就有什麽,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出。
喜歡野生菌菇味的,四大名菌松茸、羊肚菌、黑松露、黑虎掌,搭配鹹肉、蛋黃、肉松,任君挑選。
喜歡海鮮味的,幹貝、瑤柱、鮑魚、蝦仁,湊成一顆,滿足老饕們海納百川的胃口。單點不過瘾,甚至還能來個拼盤,黑椒牛肉和十三香小龍蝦的櫃臺前已經擠滿了排隊試吃的食客。
喜歡小清新風格的年輕人則可以找到抹茶粽、奶茶粽、蔓越莓粽等中西結合的品類。
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食品餐飲界人士,本地的新聞媒體人士也扛着長槍短炮穿梭在洶湧的人潮之中。
陸迦南一邊小心翼翼地避讓,一邊擡頭四處觀望是否有人流量小一些的區域。
“這位先生,您好,請問您是否方便接受本臺的采訪呢?”有人輕輕地拍了拍他。
是熟悉的聲音,他回過頭。
果不其然,是海州電視臺美食頻道的記者楊纾凜。
陸迦南扶額嘆了一口氣,“我可以拒絕嗎?”
“如果不想露臉,可以給你的臉打上馬賽克。”楊纾凜露出俏皮的笑容。
“我又不是犯罪嫌疑人。”
“那還是露出你帥氣的臉龐吧,不上電視可惜了。放心吧,就一分鐘。”楊纾凜回頭招呼扛着攝像機跟在後頭的攝影大哥,“李哥,這邊這邊!”
“親愛的各位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海州市廣播電視臺美食頻道的記者楊纾凜。”前一秒還在嬉皮笑臉的楊纾凜瞬間切入了工作模式,露出了專業又親切的笑容。
“我們現在所處的現場正是海州市第20屆粽子節所在的海州市會展中心。據現工作人員介紹,本屆活動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超過100家食品生産商參展。我們看到,現場有許多前來尋找合作機會的商務人士。下面,我們來采訪一下這邊的這位陸先生。”
“您好。”跟着這個善變的女人,陸迦南仿佛只得随之切換。
“陸先生您好,請問你是從事什麽工作?”
“我目前在海州本地經營酒樓。”
“請問您今天參加展會的目的是什麽呢?”
“我想找找看有沒有和我們酒樓的風味匹配的粽子。”
“請問您想找什麽樣的粽子呢?”
“我們家是老字號酒店,我想找一款既有海州本地特色又有一定創新和品味的粽子。”
“目前參觀的感想如何?”
“剛剛看了一些,無論是原料還是工藝,都很有意思。”
“您有參加這裏的活動體驗區包粽子嗎?”
“還沒有。”
“那觀衆朋友們,下面,請大家跟着我一起前往體驗區進行參觀吧。”楊纾凜再次露出招牌式的眯眼笑,結束了對路人甲陸先生的短暫采訪。
“你一個人來的?”放下話筒,楊纾凜又成了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嗯,一個人,先來看看情況。”
“走,跟我一起去體驗去看看吧。”
“不要,我這兒還沒忙完嘛。”
“別這麽掃興嘛,你待會兒再折回來,”楊纾凜想要挽陸迦南的胳膊,卻被他一個轉身避開了,“帶你去看好東西。”
“什麽好東西?”
“去了就知道了。”楊纾凜深谙說服陸迦南的訣竅,“那邊現在人不多。”
陸迦南嘴上沒反應,腳步已經跟着楊纾凜邁開了。
繞過幾個彎,密集的人群漸漸松動了些。
主辦方開辟了一個互動展區,供外地來的客人觀摩海州傳統粽子制作技巧,有興趣的客人也可現場體驗。
來自于海州本地最大的粽子企業粽葉情的老師傅正将填滿餡料的箬葉進行封口,并用九根彩線進行包紮,粽葉情獨特的包含三十多道工序的制作技巧在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榜上有名。
展臺的斜對面站着一個女子,正在拿着筆記本刷刷地記錄着什麽。楊纾凜輕手輕腳地走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嫂子。”
江菀柔回過頭,笑着輕輕揮手打了她一下,“亂叫什麽呢?”
“怎麽是亂叫呢?”楊纾凜輕巧地閃到一旁,“我哥人還在這兒呢。”
“诶?”
“我是來幹正事兒的,小海州就是到處能碰到熟人呀。剛剛采訪了一下熱心市民陸先生。那麽下一位就有請江女士吧。”
“我不行。”江菀柔擺擺手。
“就一小下,相信我們攝影大哥的技術,保證把你拍得美美的。”
楊纾凜同樣沒給她後退的機會,拿起了無限話筒,“觀衆朋友們,在我身後的區域呢就是本次展會的互動。我們看到,粽葉情的老師傅正在傳授我們海州本地粽子的制作技巧。這位女士您好,請問您剛剛有沒有動手進行包紮呢?”
“嗯,包了。”江菀柔拎起了手裏用彩繩穿着的一個粽子,這是在楊纾凜來之前臨時跟師傅們學的。
“感覺如何?”
“太難了,”江菀柔由衷地感慨,“老師傅們包得可真好看。”
“江女士家裏過節一般是手工包制的粽子還是買現成的?”
“我們家自己包,可惜我手殘,一直沒學會。”江菀柔自嘲地笑了笑。
“是自家包的好吃,還是粽葉情老師傅包的好吃呢?”古靈精怪的楊纾凜一貫愛搞事情,小聲補了句,“這個問題會掐掉,不播的。”
“我以前只吃過自家包的,今天吃了其他家,”江菀柔認真想了想,“說實話,很不錯呢。”
“那我們再來采訪一下我們的老師傅們。”楊纾凜掐準師傅包紮完手中的粽子準備中場休息的時機準備沖進,笑嘻嘻地用口型示意他們,“你、們、繼、續。”
“你也來這兒了。”陸迦南的聲音響起。
“我來取取經。”
“準備學粽子?”
“來看看別家的産品,取長補短。你呢?”
“我就随便看看。”
“是來訂粽子的吧?我們家産品太單一了吧。”
“唔,”陸迦南輕輕撓了撓下巴,沒想到江菀柔一語中的,“先看看。”
“雖然粽子不是我家的主業,但我必須得承認,我家在粽子這塊兒,太沒新意了。”
“能把老的東西保持好,也挺不錯。”
“可你看粽葉情,”江菀柔指了指正在教導楊纾凜制作粽子的老師傅,“人家也是專業做粽子的老字號。可是這些新産品,都是他們退出來的。”
“我也頭一回見到這麽多粽子的口味。”
“老字號就是從前那個年代的網紅,可是問題是,如今還能繼續當網紅嗎?”江菀柔幽幽地,“對了,你想好要訂哪家的粽子了嗎?”
“還沒呢,才剛剛轉了一圈。”
“那你先去忙吧,不用管我了。”
“你呢?”
“我已經轉得差不多了,”江菀柔踢了踢腳邊的幾大包東西,“接下來要拎回去試吃了。”
“這麽多?”
“我也就買了十幾種沒見過的新口味,”江菀柔不以為意,“我以前做口感實驗,可都是試吃幾十種呢。”
“你最喜歡哪種?”
“要說喜歡,我還是喜歡棗泥味兒的。”江菀柔舉起手裏的細繩兒,小小的粽子晃蕩着,“我做的,你要嘗嘗嗎?”
“卻之不恭。”陸迦南從江菀柔手中接過彩色的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