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時差
時差
七小時的時差, 南法郊外的一座莊園內,時鐘才剛剛指向中午。
白熠正陪着舒淑蘭,聽莊園管家講述園內的種植情況。
這裏是去年五月, 舒淑蘭和白禮璋旅行中的一站。
當時, 舒淑蘭看到莊園內看到成片的檸檬樹、棕榈樹, 還有薰衣草田和湖泊, 喜歡極了, 心生感嘆, 提了句這就是小時候夢中出現過的地方。
無心的話, 被白禮璋聽進心裏。回國後, 他便通過熟人介紹,高價買下了這個莊園, 作為舒淑蘭的四十三歲生日禮物送給她。
舒淑蘭開心極了,聽說白熠春節期間在法國有公務, 便幹脆和白禮璋一起過來, 一家人在莊園裏過年,晚上還特意準備了晚宴, 邀請方便前來的親友相聚。
“這是新制的勒布羅匈奶酪,夫人和少爺可以嘗一嘗,配白葡萄酒極佳。”
管家接過傭人手裏端的奶酪、面包、肉腸和蔬菜, 擱至二人面前, 又替他們開了一瓶白葡萄酒。
“我來吧。”舒淑蘭笑着示意管家退下,親自切好肉腸,又烤了奶酪, 抹了面包, 裹着肉腸,遞給白熠, “你爸和他那些朋友們去農場了,說是晚餐要帶些鹿肉回來呢。中午只有咱們兩個,你還要倒時差,我就讓他們弄得簡單些,你嘗嘗,冬季吃這個暖身——”
白熠接過,嘗了一口,點頭:“味道不錯。媽你也吃,別光顧着我。”
接着又低頭看看自己身上單薄的休閑襯衣,哭笑不得:“這裏一點兒也不冷,完全沒有冬天的感覺。”
“我只是t擔心你,剛從國內過來,也沒好好休息就陪着我,想必有些折騰,別累着。”
近二十度的氣溫,溫暖如春,和離開S市時寒冷的零下相比,恍如隔世。
舒淑蘭常年保持身材,吃得極少,此刻坐在桌邊,看着白熠吃,自己則好半晌才吃了塊烤花椰菜。
“沒事,媽,我不累,今天是除夕,本來就應該和父母在一起。”
白熠看一眼腕表上的時間,國內這時正是晚上,家家戶戶吃飯團聚的時候,若身邊沒有親人的陪伴,恐怕倍感孤獨。
他想了想,拿起手機拍了一張窗外棕榈樹和陽光步道的風景照,發給宣寧。
隔了不到一分鐘,那邊便也發過來一張照片,是一排排擺在鐵盤裏的餃子,左邊一半個頭飽滿,大小相當,看起來十分精致,右邊一半雖然擺得一樣整齊,但餃子大大小小、歪歪扭扭,有的甚至已破了皮,顯然與左邊的那些不是同一個人包的。
她不是一個人。
白熠稍稍放心,手指點在輸入框裏,便要回複。
旁邊的舒淑蘭将他拍照和低頭看手機的動作看在眼裏,問:“朋友?”
“嗯。”白熠點頭。
舒淑蘭仔細觀察片刻,見他并無異樣,這才試探着開口:“今天的晚宴,我還邀請了小煙一起來。她這段時間一個人在這邊,我怕她一個人太孤單。”
聽到“小煙”兩個字,白熠的指尖忽然停住。
他和沈煙從小相識,當初上學時在一起的那段時間,他也沒有瞞着父母,舒淑蘭又一向照顧沈煙,多少知道兩人之間的情況。
“阿熠,如果你介意,媽媽可以重新安排——”
雖然是繼母,但舒淑蘭待他,從來體貼入微,凡事都以他為先,絕不會勉強他,這次也是一樣。
“不用。”白熠只是沉默一瞬,随即放下手機,搖頭道。
“媽,不用擔心,我不介意。”
-
福利院內,宣寧守在手機旁,等了片刻,始終沒有等來回應。
身邊的孩子們叽叽喳喳,跑來跑去,整個屋子顯得有些嘈雜,似乎沒人注意到她正低着頭。
蔣院長剛才強行讓她歇着,不用做任何事,自己則忙碌地準備着一會兒除了餃子以外的幾樣配菜。
好容易把孩子們暫時安頓好,又把竈上炖着的大鍋菜關了火,一進門,就看到宣寧低頭看着手機,情緒不是太高的樣子。
她在圍裙上擦擦手,穿過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孩子,輕輕拍了宣寧一下:“寧寧,怎麽坐到這兒來了?是不是孩子們說話太大聲,吵到你了?”
宣寧收起手機,決定不再等,搖頭道:“沒有,只是處理些事。”
她站起來,正想問,那位客人什麽時候來,就見一個在屋外玩的孩子興沖沖跑進來,隔着大半間屋子高喊:“園長媽媽,那個好人叔叔來了!剛才給我拿了好多好吃的!”
他說着,舉了舉手裏捧着的一堆小零食,五顏六色,吸引了其他孩子的目光。
一時間,孩子們紛紛笑着跑出去,也想從“好人叔叔”那兒拿到好吃的。
蔣院長看着一個個興奮無比的孩子,無奈地嘆了口氣,脫下圍裙,帶着宣寧一起出去,迎接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小小的院子裏,一輛黑色轎車靠牆停着,後備箱大大敞開,裏面堆了不少大小的購物袋,零零碎碎的東西從裏面滑出來,正和剛才那孩子手裏捧的差不多。
車旁站着個身材颀長的年輕男人,穿着身半長的呢大衣,配着襯衫領帶和長褲皮鞋,看起來商務又正式,此刻卻偏偏半彎着腰,從後備箱裏把零散的零食分給一個個小蘿蔔頭。
那群小蘿蔔頭把他圍在中間,一聲聲此起彼伏的“我也想要”和“謝謝叔叔”,把男人襯得有些手忙腳亂。
蔣院長一陣頭疼,趕緊上前兩步,大喊一聲:“注意排隊,按順序站好,不然不許拿好吃的!”
孩子們聽蔣院長的話,很快冷靜下來,盡管還是眼巴巴盯着花花綠綠的包裝袋,卻還是乖乖地按照平時的隊伍站好,最大的兩個孩子則自覺開始有序分發零食。
被圍在中間的男人一下被解救了,慢慢站直身子,朝着屋門的方向看過來。
才修整過的路燈格外明亮,無聲地打在他的身上,将他的樣子照得十分清晰。
棱角分明的五官,冷淡疏離的氣息,竟然是周子遇。
宣寧在原地呆了呆,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完全沒有想到,蔣院長口中那位好心人的兒子,竟然會是他。
另一邊的周子遇顯然也發現了她的存在,看過來的眼神變了變,一時不知到底是驚訝,還是懷疑。
站在宣寧身邊的蔣院長見狀,不禁驚訝地轉過頭,在兩人之間看了看:“寧寧,你認識這位先生?”
沒等宣寧回答,兩人已先走到周子遇面前,伸出手。
“您就是季女士的兒子吧?您好,我是這家福利院的院長,蔣秀娟。”
“周子遇。”
他也伸出手,同蔣院長短暫地握了握,目光卻先一步落到她身旁的宣寧身上。
“原來是周先生,太感謝您今天過來了。”蔣院長頓了頓,沒有立刻替他們互相介紹,想看看宣寧到底是否認識他。
短暫的停頓中,周子遇沒有開口,只冷冷看着宣寧,是宣寧先笑了笑,道:“想不到會在這裏遇見周總。”
“是啊。”與宣寧很快轉換的自然神色相比,周子遇的反應顯得冷淡多了。
他面無表情地看着宣寧,剛才的驚訝已經變成了明顯的懷疑。
太巧了,竟然在這兒也能遇見——這個他母親臨時通知讓他來一趟的地方。
他沒來過兒童福利院,剛才在路上讓司機先去了機場,自己坐上駕駛座開車過來,路上又臨時起意,好不容易見到一個還在營業的小超市,本想給孩子們帶些禮物,又不知他們喜歡什麽,便只好把裏面大半的零食都買下來,帶到這兒。
誰知,一進來,就遇見了宣寧,這個數次與他不歡而散,又膽大妄為的女孩。
上次的那個吻猶在唇邊,他像是已經習慣一般,每次見到她,總要懷疑是否又是她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宣寧知道他的想法,扯扯嘴角,沒說什麽。
“寧寧,原來你真的認識周先生。”蔣院長再次開口。
“嗯,”宣寧點頭,“朋友的朋友。”
那個朋友自然是白熠。
中間隔了一道,聽起來一點也不熟悉,和那聲陌生的“周總”十分相符。
周子遇的眼神似乎更冷了。
“原來如此,那真是有緣。”蔣院長顯然信了她的話,只當她是在工作中認識的周子遇。
剛剛半步踏入娛樂圈的年輕女孩,通過工作見過一兩個從事商務的年輕男人,沒什麽大不了。
“寧寧是來這兒做義工的,今天下午就到了,一直和孩子們在一起。屋裏正包餃子呢,菜已做得差不多了,一會兒餃子下鍋,就能開飯。周先生,外面冷,您快進去吧。”
周子遇點頭,卻沒有先進去,而是站到一旁,等孩子們都進去了,才跟在後面跨進屋裏。
溫暖撲面而來,夾雜着火熱的食物氣息,讓人一下子感受到與寒冬完全不同的氛圍。
孩子們手裏捧了好吃的,一個個找自己的座位,想要立刻拆開包裝嘗一嘗。
宣寧見狀,到中間蹲下,笑嘻嘻道:“等吃完餃子,再吃小零食好不好?”
孩子們心性單純,被眼前的東西吸引,有點舍不得,有兩個小的正心無旁骛地嘗試着拆包裝。
宣寧耐心地解釋:“餃子是小朋友們自己包的,想不想嘗一嘗自己包的餃子是什麽味道嗎?”
“想!”孩子們齊聲回答。
“還有院長媽媽親自給大家做的菜,想不想嘗一嘗?”
“想!”
“可是,現在就吃零食,肚子就飽啦,就吃不下餃子和院長媽媽的菜了,怎麽辦呢?”
宣寧故作困擾,年長的幾個早已經把零食放下,剩下年幼的,猶猶豫豫思忖片刻,也跟着忍住,把分到的零食放進自己的小櫃子裏。
蔣院長高興地拍拍兩個孩子的腦袋,趕緊招呼周子遇坐,自己則重回廚房。
包餃子的長桌邊,宣寧已經先一步坐下,低頭認真包餃子。
擀好的餃子皮攤開在掌心,一勺餡料放上去,輕輕一折,靈活的指尖自兩端往中間将餃子皮捏緊,不到半分鐘,一個玲珑可愛的餃子便包好了。
周子遇站在原地沒動,就這t麽看着她的側影,也不知到底在想什麽。
“坐吧,周總。”宣寧低着頭,指尖往水中蘸了下,認真捏着餃子,沒有擡頭看他,“這麽多孩子在呢。”
她懶得在這樣的時間和場合同他難堪,怪沒意思的。
周子遇明白她的潛臺詞,沒有回答,卻沉默地在她身邊坐下。
“會包嗎?”桌上的餃子皮已經所剩無幾,宣寧遞了一張過去。
他看一眼擺滿大半的鐵盤,伸手要接,她卻已經先一步擱在了他面前的桌上。
兩只手在半空中錯過,一只已沾了潔白的面粉,另一只還是幹淨的。
他皺了皺眉,收回手,拾起那張餃子皮,聲音有些緊繃。
“不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