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秦王掃六合5
第5章 秦王掃六合5
秦孝公三年,贏渠梁正在與商鞅、甘龍、杜摯商讨強國之計。分析當世形勢的變化、探讨如何整頓法制、尋求治理百姓之道。
原本,甘龍與杜摯的意見,都與商鞅相左。
直到天幕說出了“任用商鞅、定變法之令”,使得秦國之國勢、驟然強盛起來。
甘龍與杜摯二人,臉色才越發地微妙起來。
然而此時,商鞅還沒有獲得商君的封號,秦孝公還沒有将于、商等十五個邑封給他。
商鞅,是衛國國君姬妾生的公子,姓公孫氏,所以一般稱為公孫鞅,或者衛鞅。
甘龍:“有沒有可能,商鞅不是衛鞅呢?”
贏渠梁:“否!寡人必定就是秦孝公,衛鞅也定然是商鞅,明天把商邑封給他就是了。”
甘龍:“……”不敢反駁。
此時此刻,天幕之所言,大大地增強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的決心!他之前雖然擔心天下的非議,但本質上還是更傾向于聽從商鞅的建議,令秦國變法圖強。
相比于甘龍與杜摯,秦孝公本就更贊賞商鞅的說法。現如今連天幕的預言都這麽說,那就更不必遲疑了!
秦孝公:好!我們變法!
其實秦孝公在這裏實行變法,實際上也算是為将來的秦王掃六合、統一天下而鋪路了。天幕不是說了嗎?在變法之後,秦國的國勢,便強勢起來了!
正準備了一套說辭、準備與甘龍及杜摯辯駁,以及說服秦孝公的商鞅:“……”
好,那就變法!!
Advertisement
而在某一早已實行完“商鞅變法”的時空裏。
這時候,秦孝公已經過世,而太子即位,許多宗室都因當初施行新法、而怨恨商鞅,商鞅逃亡,因而被冠上反叛的罪名,最終車裂以徇秦國。
臨死前,這一時空的商鞅,也聽見了天幕之聲。
【秦孝公即位之後,任用商鞅、定變法之令,将全國,都驅到“農戰”一途。】
【秦國之國勢,便驟然強盛起來了。】
話音落地不久,商鞅,也閉眼而亡。
天幕的聲音猶在繼續,猶如歷史的車輪,不因某一個人的悲歡或生死而停歇。
【秦國之強,起于獻公,而成于孝公。】
【其攻六國,首先是“自完主義”,即将現在陝西的地方,全部納入秦國的版圖。包括了商鞅出兵伐魏、大敗魏兵,後又取了上郡等等。】
嬴政:捕捉關鍵詞.jpg
——“現在陝西的地方”。
到這裏,嬴政幾乎已經可以肯定。
這天幕異象,确實應當是未來的後世之人,通過某種玄妙的手段,投映在他們天空之上。
只是這手段未免也過于神奇。
他還是有些猶疑不定。
作為凡人,真的可以做到這種地步嗎?
除了這位未來秦始皇的關注點較為特殊之外,其他時空的他國國君,聽見“全部納入秦國的版圖”之後,紛紛不約而同地捶桌暗罵。而秦國的歷代國君則是暗暗叫好,開始贊揚起秦孝公。
秦孝公已經如此,未來的秦始皇又當何如?
他們更加地期待了!
與此同時,在秦孝公之前的時空。
歷代秦國的國君之中,沒有聽說過“商鞅”這個名字的,也有些灰心喪氣地确認了——
自己肯定不是秦始皇。
這下是完完全全地确認了。
不過這并不妨礙他們為自己的子孫後輩們而自豪!他們無比地自豪!不論是秦孝公還是秦始皇,他們這些創造出秦國未來之輝煌的後代——
全都令他們這些先輩無比地自豪!
秦獻公、秦惠公、秦簡公、秦靈公、秦懷公、秦躁公、秦厲共公、秦悼公、秦景公、秦桓公:
“秦國有你們,真是上天的恩賜!”
霎時間,天幕之上忽然出現一條接一條的帶有“秦”字為開頭的彈幕。這些彈幕,從各個時空彙聚到一起,帶着一股莫名的力量,凝結在無數世人的面前。
秦穆公:……我去!這些名字、寡人全都沒聽說過啊?全部都是在寡人之後的?
……好吧,想來也是。
寡人是春秋五霸之一,那肯定生活在春秋時代。後面的人多,那也很正常。
與此同時,身在春秋戰國時代的至末端,某位終結了這一時代的人——
嬴政,看着天幕會心一笑。
天幕上的彈幕很多,但此時此刻,自然以他們秦國的為主,密密麻麻、鋪天蓋地,幾乎占據了一整個天幕。不,是各個時空裏的無數個天幕!
另外,楚莊王說:寡人也要變法。
還有因為商鞅出兵伐魏而棄安邑、徙都大梁的魏惠王,正在仰天悲號與無能狂怒。
魏惠王的內心:早知道商鞅這麽牛掰,寡人當初就應該聽公叔痤的,把國政都交給商鞅啊!
魏惠王:要不然,早早殺了商鞅也好啊!
要知道,商鞅以前還在他們魏國,是他們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的中豎子,公叔痤還曾經向魏惠王大力地舉薦商鞅,希望他能把國政全部交給商鞅,由商鞅去治理。
當時魏惠王還覺得很搞笑!!
魏惠王:公叔痤,你怕不是在逗我?
因為那時候公叔痤剛好生病了。他先是如此這般強烈地推薦了商鞅,然後又說:如果不任用商鞅的話,一定要殺掉他!!
絕不能讓他活着走出國境!!
當時的魏惠王表示:“哎呀哎呀,公叔痤的病這麽嚴重,真讓人悲傷!他想叫寡人把國政都交給公孫鞅,然後又勸寡人把他殺了,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如今的魏惠王……
魏惠王:寡人想捶死以前的自己。
他最後既沒有用商鞅、也沒有殺了商鞅,然後商鞅去了秦國,搞得他們魏國淪落至此!!
當初,秦國在河西的地方,為魏國所奪。
如今他們看見,秦孝公時期,商鞅出兵伐魏、大敗魏兵,又取了上郡等等。
秦人紛紛喝彩。
【秦國的民風,本來就比六國強悍,他們的風氣也比較質樸。再加上秦之政令,又比其餘六國更加嚴肅。因此秦兵一出,六國皆不能敵。】
秦國衆:好耶!!!
這一波,被天幕吹得飄了。
秦孝公:不錯,不錯。
秦穆公:大善!後代也太給力了。
嬴政也在輕輕一笑。
彈幕上刷起一系列溢美之辭,都是秦人在秀優越,他們也顧不得什麽成為衆矢之的了。
[秦康公:不愧是我們秦國!]
[秦共公:好樣的!]
秦共公今天剛聽說,他們時空的楚莊王北上攻到洛邑,他還問周鼎的輕重大小呢。
[秦桓公:嗚嗚嗚寡人太激動了。]
秦桓公那會兒,楚莊王都稱霸了。沒想到後面他們秦國,居然這麽厲害啊!
[秦景公:興我大秦!]
[秦哀公:大秦無敵!]
[秦惠公:所向披靡!]
[秦孝公:秦兵一出,六國皆不能敵!]
[……]
戰國七雄之中,其他六國的國君氣得不行。春秋時代,秦國以外的國家也是如此。
除了秦穆公以外的春秋五霸之四,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等人,他們的臉都黑了。
[楚莊王:媽的,組隊打秦國了啊!]
[楚莊王:組隊了組隊了。]
[齊桓公:是啊,看他們嚣張的。]
[楚莊王:晉文公你吱一聲,你在搞什麽秦晉之好嗎?]
[晉文公:吱。]
晉文公當初流亡在外,要回國之時,秦穆公與有力焉。
因此他們兩國的關系,目前其實挺好的。
不過秦晉之好,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剩下一位。
宋襄公……
宋襄公正在憂慮自己的性命,瞪着自己腿上的傷,久久不能自已,已經找人尋訪名醫了。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發了一條彈幕,死馬當活馬醫。
[宋襄公:寡人有疾,求神醫!]
在線等!!
[秦武王:不如找扁鵲。]
秦武王正在跟大家一起發彈幕吹他們秦國,十分上頭,看見宋襄公的問題順手就回答了。
[宋襄公:扁鵲是神醫嗎?求醫治!!]
然後扁鵲來了。
[扁鵲:我出生在公元前407年,宋襄公你算算自己在哪一年?]
宋襄公:!!!
怎麽大家都已經學會這種紀年方法了嗎?寡人還什麽都沒有記啊!宋目夷你記了嗎?
[宋襄公:等一下,我讓人算一算。]
[楚成王:你不用算了,我們不是在打泓水之戰嗎?泓水之戰,是在公元前638年。]
楚成王,就是跟宋襄公打泓水之戰的那一位。這一戰讓宋襄公受傷,後來就死了。
[宋襄公:……]
楚成王你也在看天幕!!
[扁鵲:公元前638年啊?抱歉,那我還沒出生。]
[宋襄公:……]
[宋襄公:楚成王你這個王八蛋!]
早知道就不跟楚成王打泓水之戰了!早知道趁他渡河、還有陳兵的時候攻打他!
宋襄公罵完楚成王之後,一堆楚國國君站出來。
首先是最為高調的楚莊王。
[楚莊王:你罵誰?罵誰呢?]
楚成王,是楚莊王的爺爺,爺爺被罵了孫子肯定要站出來。
其餘的楚王們也來了,跟宋襄公掐了起來。
[楚穆王:宋襄公,等死吧你。]
這是楚莊王的爸爸,楚成王的兒子,同樣也在看視頻。
[楚文王:等死吧宋襄公,天幕說你死于泓水之戰的腿傷,你沒救了。]
這是楚成王的爸爸。
[楚武王:沒救了沒救了,宋襄公。]
這是楚文王的爸爸。
宋襄公一開始還争執了幾句,後來發現他們楚國人多勢衆,自己這邊也沒誰幫忙說幾句。
宋襄公:……
咱、咱還是閉麥了。
[匿名:宋襄公這個傻*,人家都叫他不要去跟楚國争霸,又叫他不要去跟楚成王打泓水之戰,實在不行了只好叫他抓住時機、攻打楚軍,結果搞成現在這樣,難道不都是你的錯嗎!!!]
宋襄公:?
[宋襄公:宋目夷是你嗎宋目夷?]
怎麽還帶匿名的啊!!!
[匿名:宋襄公你也太廢了,宋國怎麽都排不上號,肯定跟你有關系吧!趁早死了算了。]
宋襄公:???
誠然,現在國內大家都在怪宋襄公。但是不知道是誰公然在天幕發言。
——雖然是匿名的。
宋襄公::)
算了,寡人還是去死了算了。
看見宋襄公已經凄凄慘慘至此,楚國的國君們都沒太忍心繼續罵他。
只是噴他幾百條,就作罷了。
【蘇秦勸說六國之君,合縱以擯秦。不過六國的心力不齊,合縱之約在不久後便解散了。】
【張儀又勸說六國,連橫以事秦。然而連橫之約也不能持久,同樣也解散了。】
正在組隊打秦國的楚莊王:?
什麽?
六國合起來,也沒打過秦國?
各國君陷入沉思。
說到底,六國也不能一致到底,相互之間也不能毫無争戰,要聯合起來又談何容易……
搞不好就是一個背刺。
如果不能令自己的國家一統天下,那麽結局是秦國一統天下還是別國一統天下,說到底,兩者又有什麽區別呢?
他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困難!
也有人開始思考。
所謂的秦始皇,他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天人之語,猶在繼續。
【公元前316年,秦又滅了蜀,得到了這塊“富厚傾諸侯”之地。】
蜀地乃天府之國、地方富饒,于秦之經濟大有裨益。又因為山川之險,所以自戰國以前,都沒跟別國交過兵。
蜀地!!!
在春秋戰國的時空裏,諸國的國君及其底下的臣子們,都在跟記知識點一樣瘋狂記錄着。
蜀地,富厚傾諸侯。
雖然他們很多認為這是天命所歸,而天命是無法更改的,可是一想到——
其他國,大家肯定都在記錄!
于是他們就瘋狂地內卷了起來……
【至于秦國進取之兵,大約可以分為三路,其一是出長江流域的兵、其二是出河南的兵、其三是出河北的兵。】
衆:長江流域?河南?河北?
不管了,先記下來再說!
【出長江流域的兵,主要是伐楚的,司馬錯伐楚、白起伐楚、白起再伐楚……】
楚莊王:媽的,這個白起是什麽狗!
伐楚!伐你媽!
秦昭襄王:白起?司馬錯?
——這是講到我們了!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在伊闕與韓、魏交戰,斬敵二十四萬,拿下五座城。他率兵渡過黃河,奪取了韓國安邑以東、以至乾河的大片土地。
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攻魏,奪取了魏國大小城邑六十一座。
其後數年,占領垣城,占領趙國的光狼城。攻打楚國,拿下鄢、鄧等五座城邑,随後又攻下了楚國的都城郢,燒夷陵,于是就東至竟陵……
白起,名列武廟十哲,與廉頗、王翦、李牧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将。
擔任秦師主将三十餘年,攻城七十餘座。
嬴政于戰國末期,觀天幕細數前代往事。
他深知秦國一統天下,絕非他一人之功。在他之前已有無數先輩,為秦國的輝煌創造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奠定了不容忽視的基礎。
【出河南的一支兵,主要是伐韓,拔宜陽,此後韓國與東西周,都在秦的掌握之內。出河北的一支兵,也伐韓,拔野王,随後,白起又大破趙兵于長平,攻破上黨,北定太原。】
【再之後,秦國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秦滅東周,又伐韓,地界直接大梁。】
韓國的諸國君:QAQ
伐韓伐韓,已經聽了好幾次伐韓了!
歷代周天子:麻了。
不想聽了,就這樣吧,反正我們周王室已經衰微成這樣了,遲早都要沒的。
這麽點破地,能跟人家争就有鬼了。
[楚莊王:白起!哪個是白起!]
随着楚莊王的一聲大喝,天幕飄過他金光燦爛的一條彈幕。
[楚莊王:寡人要先去殺了白起的祖宗,誰能分享情報的,寡人必有重謝!]
秦國的國君們,紛紛皺起了眉頭。
[秦穆公:你敢!!!]
緊接着,天幕之上掐起了架,秦國這邊表示他們也有更早的祖宗,可以去滅楚莊王的祖宗。
一句一句、你來我往。
結果發現他們兩邊的祖宗,全都可以追溯到颛顼帝高陽。
媽的,不能是一個祖宗吧!
直到有兩條彈幕,弱弱地飄過。
[楚頃襄王:祖宗!我剛讓人查到了!白起好像是白公勝的後代!]
[屈原:別了,白公勝是咱們楚平王的嫡孫。]
這位公然發言的楚頃襄王,正是被白起率兵打得落花流水的楚王一枚。
而屈原,與楚頃襄王在同一時期。
[楚莊王:楚平王又是誰?]
[屈原:是您的孫子。]
楚莊王算了算。楚平王是我的孫子,白公勝是楚平王的孫子,白起是白公勝的後代……
這四舍五入……
這都不用四舍五入!!
楚莊王:緩緩打出一個問號.jpg
啊?真的假的?白起的祖宗,竟然是寡人自己?寡人自己,竟然是白起的祖宗?
真的嗎白起是我後代?我後代你伐楚?
你伐楚伐個毛線啊!!
楚莊王一時氣結,一口氣都上不來。我要殺白起的祖宗,等于我殺我自己?
——屈原!你真的沒诓我嗎!!
還有屈原你是哪位啊!
屈原:平平無奇的楚國人罷了。
要說起來,他其實是楚武王之子屈瑕的後代。楚武王有兒子叫楚文王。
楚文王兒子叫楚成王,楚成王兒子楚穆王。
楚穆王兒子——楚莊王!!
嗯對就是你,又給繞回來了。算是一家人。大家夥或多或少,都有些沾親帶故的。
總之,楚莊王算是屈原的先輩。
在他們這些人發彈幕的時候,天幕的視頻也已經播放了下去。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立。】
等這些人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發現剛才的、這一極為重要的時間點,已經在天際之上一晃而過,連文字都已經消失了。
楚莊王:????
還有很多的人,因為一直記錄到現在,已經開始有些松懈下來。
甚至也有很多,早就已經不記錄了。
衆:剛才天幕,提到了秦始皇?
他是公元前幾幾年即位的?
如同上課走神、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乃至錯過了考試的重要考點,錯過老師劃重點。
國君們:紛紛開始抓狂!!
秦始皇,到底哪一年即位的???走神的、正在發彈幕的國君們,紛紛詢問自己身邊的大臣。
部分大臣:我已經記了,請您放心。
部分大臣:……
剛才,光顧着笑話楚莊王了。
嬴政與李斯的身邊,已經堆疊起無數的竹簡。
他們雖在戰國的末期,天幕所說的歷史也是他們以往的歷史。
但他們也要全部記錄下來。
更何況,天幕時常所展現的,是有些類似于他們秦國文字的字體,這對他們大有裨益。
他們理解其含義,要比其他國更輕松一點!
嬴政發現,李斯還不錯。
這時候,他其實還沒有重用李斯。
先前因為韓國間諜的事情,宗室大臣都請求嬴政,将諸侯國的客卿一概驅逐。嬴政下發了逐客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也在驅逐之列。
于是李斯上書《谏逐客書》,嬴政便廢除了逐客之令,恢複了他的官職。
嬴政看了眼李斯,覺得他應該是可以任用之人。除此之外,他還希望得到寫《孤憤》《五蠹》的韓非。等看完天幕,就要去攻打韓國了。
【秦始皇,滅韓、滅趙、滅魏、滅楚、滅燕、滅齊,而後天下統一,建立秦朝。】
伴随着天人之語,在風雲變幻的天幕之上,展現出一行行的水墨風格的文字。這些文字,宛如在雲層之上暈染開來,與那道敘說的聲音恰相呼應。
“滅韓”一詞既出,便顯露出一行文字。“滅趙”一出,亦是如此。字字句句,直到念完。
于是天幕之上唯有六行文字。
[前230年,滅韓。]
[前228年,滅趙。]
[前225年,滅魏。]
[前223年,滅楚。]
[前222年,滅燕。]
[前221年,滅齊。]
天空上原本還飄着一些彈幕,現如今也驟然陷入了一片如同死寂一般的寧靜。除了時間點以外,那些短短的兩個字,就當場宣布了其餘六國最終覆滅的結局。
春秋戰國的各個時空裏,頃刻間鴉雀無聲。
旋即,又瞬間炸開了鍋——
作者有話說:
本章參考《商君書·更法》《史記·秦本紀》《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楚世家》《史記·商君列傳》《史記·李斯列傳》《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及呂思勉先生的一些著作等。
*
感謝地雷:醉紫竹殇 1個
感謝營養液:小劉° 20瓶;春夏兩不渡 15瓶;每天都睡不夠 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