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二世而亡3
第12章 秦二世而亡3
秦始皇沒有答複,他只是默默思量着剛才聽見的那些。而天幕之上的視頻,尤在繼續。他傲然立在殿外,看起來無悲無喜。
七月丙寅,死于沙丘平臺。
各時空裏的嬴政,也都記住了這天。這一年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他将會在出外巡游的返程途中,因病而逝。
[楚莊王:秦始皇病逝,大快人心!]
[楚成王:接下來,就看秦國是怎麽二世而亡的了!難道是,我們楚國之後崛起了!]
[齊桓公:絕對是我們齊國的後代。]
[晉文公:醒醒,那是田齊!!]
楚國的國君們一唱一和,伴随着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燕昭王、趙孝成王、魏惠王等等無數國君的發言,在天幕上組成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此情此景,他們開心壞了!
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以及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之中,就屬“春秋時代”與“戰國早期”的國君們跳得最歡,至于其餘的後世之人,他們對秦國則是有幾分忌憚在的,擔心玩脫了。
某一時空裏,小嬴政尚在襁褓之中,由他的母親趙姬抱在懷裏。
此時二人才剛剛從趙國返回秦國,先前因為秦軍圍攻趙國,趙國便要殺他們母子。趙姬帶着小嬴政,在藏匿之時也曾相依為命。
趙姬看見天幕之中,動畫顯示出嬴政病故的畫面,不由得幽幽地嘆了口氣:“兒啊,要不以後別出去巡游了,也別尋仙問藥了。”
已知:秦始皇在出巡的返程途中死亡。
結論:不出巡=不會死。
Advertisement
——完美!!!
【由于秦始皇死在外面,當時的丞相李斯擔心諸公子與天下有變,于是就封鎖了消息,并且也不發喪事。他們将棺材放在辒涼車中,以原先親近的宦者參乘,所至之處,依然送上飯食。】
嬴政聽到這裏,不由得看了李斯一眼。
李斯揣摩不透他的心思,只好更加恭敬起來。不過,他依然還在記載着天幕的敘述。這是秦王先前便已下達的命令。然而不知為何,他的背後忽然有些冷汗涔涔的,更有幾分說不出的惶恐。
嬴政偏過頭,回看向天際之上。
李斯這才松了口氣。
天幕上放映出“千軍萬馬”的戰争畫面,喻示着其所謂“天下有變”。霎時間蒼穹轟鳴作響,如若驚雷奮兮震萬裏,威淩宇宙兮動四海。
尋常的百姓都吓得跪倒在地,卻又在轉瞬之間看見雲開霧散、天際之上晴朗萬分。
緊接着又出現宦者放置秦始皇之軀的畫面,以及一口棺材、送飯食等等的畫面。
一時之間,許多人都有些唏噓不已。
至于六國之人,則是巴不得天下有變,好讓他們六國之後,得以有機會再興起。
雖然李斯封鎖了消息——
但是他們現在已經提前知道了啊!!
六國:哦豁!!!!
【百官也如同原先那樣奏事,而宦者則從辒涼車之中批準他們所奏之事。這時候只有胡亥、趙高與五六個親近的宦者,知道秦始皇已經過世。】
彈幕上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魏惠王:不,我們也知道了。]
[齊威王:寡人也知道了。]
[楚懷王:還有寡人。]
[燕昭王:應該是全天下都知道了。]
秦國的一些國君開始看不下去,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到了那個時候都已經死了吧。
于是開始反擊。
而各個時空的秦始皇,則是感覺到了些微的不妙,心中隐約總有一些不詳的預感泛起。總覺得接下來,像是要發生什麽大事似的。
秦始皇開始警惕起來。
【趙高以前曾經教胡亥學習文字以及獄律令法之事,胡亥在私下裏很親近他。趙高于是就與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陰謀破開秦始皇封好要送給公子扶蘇的诏書,而改變詐稱丞相李斯在沙丘接受秦始皇的遺诏,立他的兒子胡亥為太子。】
空際的光幕之上,頓時出現了三個“小人”站在一起的畫面。
他們分別是“胡亥”、“趙高”、“李斯”。
首先是趙高對着胡亥竊竊私語,完後趙高又跑去李斯那邊竊竊私語,随後趙高又跑回胡亥這邊竊竊私語。畫面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就是有些怪怪的。
與此同時,幾乎各個時空的秦始皇都看向了李斯,也有的同時看向李斯與趙高。
還有的,則是看向了胡亥。
在秦王政時期,李斯手中的竹簡“啪”地一下掉在地上,立即向嬴政表明自己的忠誠。
最後還猶猶豫豫地問:
“王,您要立哪位公子為太子?不如現在就跟我說了,以免将來……”
嬴政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李斯自知失言,但也不敢放下手裏的任務,他還需要将天幕的言論,一五一十地記載下來。
好在嬴政随後也是專心看天幕,暫且沒有同他計較。
已經成為丞相的李斯,則是受到了來自秦始皇的更為強烈的壓迫感——
但李斯自己也很震驚!!
什麽?我為什麽會跟趙高、胡亥混在一起?而且還跟他們一起僞造遺诏??
李斯:我跟他倆,明明不是很熟吧!
假的,這絕對是假的。
李斯慌忙向秦始皇表明:“我李斯本是上蔡闾巷裏的平民布衣,承蒙您提拔為丞相,封為通侯,連子孫都達到了尊貴的地位、得到了優厚的待遇,您将國家的存亡安危交付給我,我怎麽可能會辜負您呢!請您一定要相信我!”
秦始皇看見李斯如此惶恐的樣子,也只是淡淡地擺擺手,并不打算即刻處理此事。
在那些胡亥已經出生的時空裏,秦始皇則命人将他與趙高都帶過來。
趙高本是內官之厮役,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此刻比起李斯更是惶恐不安。
年幼的胡亥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只能跟随着秦始皇一起看向天幕。
【除此之外,他們又另寫了诏書,送給在上郡監督軍隊的扶蘇,以及同在上郡、修築長城抵禦匈奴的蒙恬将軍。诏書裏列舉了他們的罪狀,表明了賜死他們的意思。】
秦始皇:?
這就越來越過分了啊。
【一行人繼續前進,從井陉抵達了九原,恰好趕上暑天,秦始皇的辒涼車散發出臭味。于是他們就命令随從的官員在車上載一石鮑魚,用來混淆秦始皇屍體散發出來的臭味。】
秦始皇:?
秦始皇:??
秦始皇:???
他看見天幕畫面上裝鮑魚的場景,心中突然一陣窒息,禁不住踹了旁邊的趙高一腳。趙高被他踹得人仰馬翻,緊接着又伏地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趙高連頭也不敢擡,欲哭無淚。
他現在什麽也沒做過啊!
為什麽要替以後的自己承擔這些後果!而且以後真的會發生那些事情嗎!
李斯默默地看了他一眼:
不,這是你應得的。
但是李斯還是有一些想不通,他怎麽會跟趙高還有胡亥混在一起的?
聯系前因後果,他忽然想明白了。或許……或許那真的是,他在未來将會作出的選擇。
李斯也有注意觀察過天幕的動畫。
在“趙高”兩頭跑來跑去,分別找“胡亥”與“李斯”竊竊私語的時候,他們臉上也是富有一定表情的,還有一些點頭與搖頭的動作。
當時,李斯一開始明顯是拒絕的。
但在趙高一通勸說之後,李斯還是同意了趙高與胡亥的請求,答應一起僞造遺诏,假稱秦始皇傳位給胡亥,而賜死公子扶蘇與蒙恬。
首先是趙高說:“皇上駕崩,賜給長子扶蘇诏書,讓他來鹹陽參加喪禮并立為嗣。如今诏書還沒有送出去,皇上駕崩,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所賜給長子的诏書與符玺都在胡亥這裏,定太子之事在君侯與高之口而已。您看這事該怎麽辦?”
李斯拒絕三連:
“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
“斯奉主之诏,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
“豈可負哉!”
趙高不罷休,依然來回往複地勸說他。
李斯仍然拒絕:“請不要再說了,不要讓我李斯也跟着犯罪。”
“我李斯還是人啊,怎能參與這些陰謀!”
直到最後,李斯仰天而嘆,垂淚太息。終于還是接受了趙高的意見。
趙高:“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裏。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有封侯,世代相傳,必有王子喬、赤松子那般的長壽,孔子、墨子那般的智慧。如今不聽從我的意見,放棄這個機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擅長的人是可以因禍為福的,您将如何決定呢?”
李斯:“嗟乎!”
“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
“……”
除了李斯自己之外,很少有人注意到動畫人物裏的這些細節。更沒有人像他自己這樣腦補了未來“李斯”與“趙高”之間的對話。
李斯默默看向秦始皇。
他會信任自己嗎?
至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國君,則早已在彈幕上炸開了鍋,紛紛呼喚秦始皇。
光幕之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白色的文字交織在一起,彼此挨着、互相覆蓋,幾乎要編織成一塊長方形的白雲,橫亘在天地之間。
[燕太子丹:對不起,真的忍不住想笑。]
[齊桓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楚莊王:絕了絕了,真刺激啊!謝謝秦始皇帶來的樂子,寡人很喜歡。]
秦始皇立于殿外,看着光幕。
[秦孝公:你們笑個屁?]
[秦武王:把那個李斯還有趙高什麽的,都先殺了吧,胡亥也殺了算了。]
秦始皇在“彈幕”系統裏,語音輸入了一句話,轉瞬之間,便上傳至天幕之上。
[秦始皇:誰有膽敢再笑話者。]
[秦始皇:朕便盡絕其後代。]
一個不留!!
哪一國的國君笑得最歡,便先從哪一國的後代開始滅起。不留任何餘地與幻想。
始皇帝的話一出,秦國的歷代國君們都在為他的彈幕續時,飄在置頂處。
沒過幾秒鐘。
蒼穹的光幕之上,已經沒有多少彈幕了。
餘下的,便是秦國的國君在商議對策。
[秦穆公:趙高和李斯這兩人,先滅了吧?還有巡游的事,以後也別巡游了。]
[秦孝文公:是啊,說不定能活久一點。]
[秦莊襄王:就先在鹹陽找找名醫,看看身體有沒有什麽暗疾、病症,及早治了。]
[秦莊襄王:@扁鵲 ]
扁鵲:為什麽都來找我?我好忙啊。
扁鵲:不是本人。
[秦穆公:至于胡亥……]
秦始皇看着光幕裏一條條飄過的彈幕,在秦穆公提起胡亥的時候,忽然想到之前的谶語。
——亡秦者胡也。
莫非這個“胡”字,竟然指的是胡亥??
【胡亥一行人從直道回到鹹陽,便宣布了秦始皇過世的消息。】
【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
作者有話說:
關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巡,三十七年七月卒:《史記·秦始皇本紀》:“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其年始為十月,既而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直到七月、八月、九月。然後是新一年的十月。另外可以結合颛顼歷。
*
《史記·秦始皇本紀》
[1]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诏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語具在李斯傳中。行,遂從井陉抵九原。會暑,上辒車臭,乃诏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2]行從直道至鹹陽,發喪。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
《史記·李斯列傳》
[1]“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幾,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君其勿複言,将令斯得罪。”
[2]高曰:“高固內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馀年……”
[3]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鹹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4]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
[5]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
[6]豈可負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幾,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君其勿複言,将令斯得罪。
[7]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
*
這一段史料有出入,按照《史記》的記載來寫。
*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故人未挽 14瓶;昭奚舊草、雪菊花涙、雲朵 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