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大道無情,不會因為一個人身份不簡單就放低标準。

自然的,在閱讀功法原本時,也需要接受其中的‘大道’的考驗,通不過的人,不僅靈識會受損,心裏也會不由自主的産生陰影,再難提起再次挑戰的勇氣,哪怕不服輸再次挑戰,也并不會熟能生巧,恰恰相反,第一次就沒能通過者,再次挑戰得到的反饋威力會比第一次小上很多,就這麽一次次下去,便再也無法體會其中真意。

這種情況下習成的功法,能有原版一兩成威力,就算是僥天之大幸了。

不過大多數修士卻是不會面臨這種情況,無論是家族還是宗門,都不會給弟子直接看原本功法,而是由長輩悉心教導,這樣做學習起來進度自然不會快,但也免除了很多風險。

然後等之後弟子立下了什麽功勞,亦或是長輩覺得你已經領悟到了功法中的一兩分真意後,這才會将原本拿去給弟子領悟,這種做法,也保證了最大的成功率。

但凡事都有例外,如嫏嬛這種外出所得的功法原本,都是得自己領悟的,這也是一個修士底牌的組成,因為通常來說,這些只有自己才知曉的東西,才能被當作出其不意的底牌。

嫏嬛也是考慮到姜馡從不下山,田甜亦是從小就被培養起來的忠仆,加之這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功法,這才會拿給她們看,不然嫏嬛寧願私底下反複研究花費數個月去确認後再修煉,也不會給她們看。

盡管嫏嬛并沒有把她們想得有多陰暗,也不覺得她們會背叛自己,可要知道,要想一個人将秘密洩露出去,可不僅僅只有背叛這一條路可走。

只要利用人性的弱點,愛護、忠誠……都能成為攻擊的一種手段。

……

…………

嫏嬛的識海在顫動,就像是正在經歷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一般,讓人從心底便覺得絕望,找不到一條能逃離的出路。

識海深處的禁制,都好像要從沉睡中蘇醒過來,不斷顫動。

嫏嬛臉色瞬間蒼白起來,靈識爆發,本能的跟功法中溢散出的氣息對抗起來。

能提升精神方面的功法,在修煉時,最先被傷到的自然也是識海之類的存在。

Advertisement

鍛煉肉身的功法,修煉失敗了不過是在床-上躺上幾個月,就連經脈寸斷要重新恢複起來也不算特別困難,但若是識海破碎,輕則瘋癫,重則便是當場身亡。

修煉一途,處處都是風險。

大滴的汗從嫏嬛臉上滑落!

她不是沒有直接修煉過功法原本,但在沒有長輩的看護下修煉,這卻是第一次!

很難!

嫏嬛能感覺到,她距離到達‘終點’,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可她已經感受到了如山的壓力,甚至覺得自己快要承受不住了。

這比她曾經修煉原本帶來的壓力要大上很多,因為沒有長輩去幫她梳理功法中狂暴的力量,也是因為精神類的功法,本來就比其它類別體悟起來要困難。

最關鍵的是!

佛門道門的理念是不同的,功法的原主人能壓服兩者為自己所用,卻不代表嫏嬛可以,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聚合在一起沖擊她的識海,旁邊還有原主人的‘道’在一旁事不關己地教授,哪怕是原本能一心兩用的人,在此境地下也很難靜下心去聆聽。

可所有功法,在修煉時都要求平心靜氣。

靈識劇烈的消耗着,嫏嬛只覺得自己在功法塑造出的世界中如同一葉扁舟般,四面八方湧來的風浪不斷的沖擊着她,随時都有被掀翻沉淪的風險。

為什麽會這麽困難?!

嫏嬛委實有些急了,她連天階的功法都修煉過,也沒見會這樣啊!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嫏嬛覺得自己的識海都要爆炸了,她清楚,這是快要到承受極限的前兆,等真的到了極限時她不退出這種狀态的話,那她就有很大的可能會識海受損。

對有着數種天材地寶的她來說,這并不會讓她直接變成傻子,可也會影響她之後的進境。

她不是不能退出去,可如果不能一次成功的話,那功法帶來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嫏嬛很急,可越急,就越想不出其中的問題,蒲團帶來的微弱提升并沒有改變此時的處境,嫏嬛痛得眼淚都要落下來了。

她忽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對自己期望太高了,她本來就不是什麽天才,一次就領悟出來不是天才才能辦到的事嗎?她多花幾次才領悟不是正常的嗎?

人一旦有了退意,就沒有那股拼命的狠勁。

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的終究是少數,大多數人本質都是雙标的,嚴于待人,寬于待己。

在遭受困境時,哪怕明知不該退縮,心裏頭也會克制不住想退縮。

嫏嬛是真的覺得自己不行。

她能感覺到,她只突破了最淺的一層而已,離終點還有好長好長的一段距離,她修煉太虛經時都沒這難度,她有着優渥的條件,沒必要死磕一本玄階功法,最後結果還未必能得償所願。

折戟沉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是?除了走無敵路的天才,誰還沒經歷過幾次挫折?

有人靈識天生強大,悟性驚人,能直接‘海納百川’,你一個天生靈魂就弱于普通人的,又去逞什麽強?!

等等!

海納百川!

嫏嬛抓住了那一閃而逝的靈光,突然醒悟過來。

時間不等人,嫏嬛伸手堵住已經出現破洞即将沉海的扁舟,在功法的世界地大聲哔哔起來:“你說得不對!”

每一個人,對一本經書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正道對一本功法大多都有公認的說法,在魔道卻是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歪理邪說’,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正道的佛門道門面對魔門裏師出同源的‘異端’都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而嫏嬛因為穿越的緣故,她對佛經道經的理解更是大半都基于前世的了解。

所以她想要接受這部功法,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重塑自己對佛道的理解,按照功法原本的主人的理解去理解,一條則是海納百川,将對方的理解,包容到自己的理解中去。

但這其實也是一種權衡利弊後的妥協。

嫏嬛是獨狼,看似能根據利益妥協,根本上來說,她拒絕接受任何不屬于自己的理念,‘道’不可輕改,嫏嬛本能就排斥去接納別人的理念,自然是不可能領悟得了別人的功法了。

可她認同不了別人,不代表別人不能反過來認同她!

她一直不都是這麽做的不是嗎?

功法內部塑造的世界突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翠欲滴的翠竹旁有人擡起頭來,一手拿着佛塵,一手單掌持佛禮朝嫏嬛微微點頭。

面貌模糊,眸色半灰的蒼目,倒映不出任何景色來。

嫏嬛恭敬行了個晚輩禮:“恕晚輩得罪了,一點拙見,多有不足之處,煩請指教。”

對方面露笑容,淡聲道:“但說無妨。”

此時嫏嬛其實已經感受不到壓力了,就像是面對普通朋友一般怡然,但嫏嬛心知,一旦她接下來說得話達不到他的預期,她立馬就會被排斥出這方世界。

嫏嬛點頭,也不廢話,直接直言,從自己剛才所感受到的,一點點以她的理解駁斥回去。

每個修道之人,對自己所理解的東西都是很堅持的,哪怕這只是對方留在功法中的一縷被本能激發出的神念。

論境界,嫏嬛比不上對方,但單論辯論,她卻未必會輸,對方也沒想拿境界壓人,只單純去講述經中道理。

于是兩人的辯論也逐漸深入,甚至不再限于經文本身,從天文地理到修行至理,每個關卡所代表的含義。

上輩子嫏嬛博覽群書,光看的網絡小說中的某些知識點抛出了就足以讓人覺得荒謬又好像不是沒有道理,更別提嫏嬛上輩子以錢開道,不是沒去廟宇中專門研究過他們真正的珍藏。

經過上輩子的熏陶,嫏嬛能講的東西、能反駁的點,都太多太多了。

盡管有些她自己都覺得是在瞎扯,想法過于異想天開,但站在大能的角度來說,卻未必沒有能實現的可能。

所以對方越跟嫏嬛交談,就越是吃驚,甚至在某些問題上,只覺茅塞頓開。

而對嫏嬛來說,亦是收獲匪淺,畢竟像什麽‘本是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道可道,非常道’之類的名句,現代人都聽慣了,能帶來的感悟自然不多,但對九州的人來說,卻是震耳發聩,心情激蕩之下,天地便會随着主人心情變化,嫏嬛在如此直觀的感受下,對之後的境界都有了一條明确的路線,之後修行必然是水到渠成。

而她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嘴炮,外加吹得自己都信了而已。

說實話,雖然很多事1都是依照前世的經驗在行動,但九州跟前世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前世還是個講科學的世界,所以嫏嬛從來不覺得前世那些典籍有什麽參考性,畢竟那确實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無魔世界,這點嫏嬛在幼時就絞盡腦汁回憶武功心法實驗過。

但現在才發現,這只是因為自己境界不足,它們未必沒有道理,只是自己見慣了,得寶山而不知罷了。

見慣了,也就不稀奇了,更別提會産生感悟了,除非哪一天自己瞎了,看不見了,單靠聽,或者單靠看,才恍然發覺,原來有那麽多自己曾忽略了的美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