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
陰屬性體質中,隸屬于太陰這個大範圍的體質很多,每一個體質,側重點也都各有不同。
如杜清的太陰魔體,形象點說,就是修行界的富江,她擁有讓人癡狂的美貌,無論男女,都會不自覺被她吸引,但擁有這個體質的人,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弊端——她全身上下的每一個部位,包括一根頭發絲,都帶着令人膽顫的魔力,心志不堅的人接觸久了,便會在無知無覺的情況下入魔,淪為既能被太陰魔體操控又極容易噬主的魔傀。
所以九州歷史上出現的擁有太陰魔體的人,大部分在還未成名時,就因為應付不了愛慕者而被殺害,從腥風血雨中走出來的只是極少部分,更有些大派,在發現弟子具備這種體質時,就會在第一時間封印太陰魔體,防止對方身上的魔意外洩,害了對方周圍的弟子。
封印太陰魔體,弟子的修煉速度自然會減緩,但也屬于天才行列,等哪天弟子能夠操控太陰魔體時,這種封印才會被解除,以免釀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因此嫏嬛十分清楚,杜清對自己的情況必然是有所隐瞞的。
陰陽佩只能變化性別,卻遮掩不了太陰魔體,顯然杜清能自由顯露出太陰魔體,靠的是另一件寶物,這才使得她哪怕在大庭廣衆之下用出太陰魔體才會具備的神通時,大多數人都看不出具體情況來。
不過這點隐瞞,對嫏嬛來說也無關緊要,她點破的已經夠多的了,要是連這點也點破了,杜清反而會不放心,誰也不會放心自己的底牌完全暴露在另一個人手中。
嫏嬛覺得這孩子比較慘的是,先碰上了一個不靠譜的母親,現在又碰上了她。
她娘還活着時,一定沒有仔細叮囑過杜清,只叫她不要以女子身份示人,不然在嫏嬛提出想看她本相時,她就應該有所防備才事。
而且,歷來特殊體質能傳承下來的幾率都極小,如果特殊體質的修士真的生下了一個跟自己體質相同的孩子,那有很大幾率,這個孩子會是她的‘備胎’,等把孩子養成之時,便是對方奪舍之時。
要不是杜清她娘死得早,沒準這事早就發生了,雖然父母不愛孩子這種現象不算少見,但想也知道,一個為愛低嫁的女人,怎麽會不愛自己與丈夫的愛情結晶?
除非,她本來就沒把這個女兒當成孩子。
嫏嬛在手下彙報發現杜清身份有誤時,便着手詳細調查了一番,不僅是杜家上下都被調查了一遍,包括她那個來歷不明的娘,也順着蛛絲馬跡找到了真身。
于是真相就順藤摸瓜的反推了出來。
杜清她娘來自月宮,月宮收徒貴精不貴多,只招收擁有太陰屬性的弟子,因此門下弟子數量稀少,且入世修行的弟子也極少,算是個隐世宗門。
Advertisement
但每次有弟子入世修行,必将掀起巨大-波瀾。
因為這個門派,遵循體質本身的規律,從不加以遏制,于是杜清她娘這個擁有太陰魔體的人,自也是将這個體質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算是曾經風靡修行界的禍水。
但太陰魔體,能害人,自也能害己。
擁有太陰魔體的人,一旦修煉到了高境界,一個眼神便能令修為低于自己的人俯首稱臣,她們會擁有無數人的癡狂愛慕,但自己卻永不會愛人。
而一旦有人破了太陰魔體,那擁有太陰魔體這個體質的修士,就會反向愛慕那個破了太陰魔體的人,道心破碎,為其瘋狂,也算是另一種程度上的走火入魔,俗稱戀愛腦。
如果最終不能堪破這一劫的話,那毫無疑問,這個修士就注定無緣大道了。
于是杜清她娘自廢功力下嫁于她爹的行為就能理解了。
不過深陷迷障的杜清她娘并未想堪破這一劫,反而另辟蹊跷,想奪舍與自己血脈同出一源的杜清,再與丈夫共赴大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丈夫沒了,杜清她娘心态也崩了,本就千瘡百孔的道心徹底破碎,不然哪怕她自廢功力,也不至于死得這麽早。
而之後杜清她娘被掘墳,嫏嬛估計這應該是杜家人想女幹屍引起的。
杜清她娘自廢了功力,太陰魔體因為沒有真氣支撐自會隐沒下去,但或多或少還是會有些溢散出來的魔意,不長期接觸自是沒有影響,可一旦長期接觸了,面上看不出異常,但心靈必然會因此扭曲。
不然也沒有另一個原因能解釋,為什麽棺材裏會空無一物,杜清她娘功力雖然沒了,但原本真氣對身體的滋養卻是存在的,至少能保持她娘肉身不腐幾十年,如果單單只是挖太陰骨的話,又何必多此一舉把身體一塊給帶走了。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也只有當事人才知曉,嫏嬛也不過只是依靠現有的證據憑空猜測罷了,不過有一點她倒是猜對了,杜清她娘确實是沒有跟杜清講過太陰魔體的利弊。
她娘糊塗了大半輩子,到臨時時才良心發現,同杜清講了她體弱的原因,告訴了她絕不能摘下……
可惜她娘那時也就強撐着一口氣,并沒有交代多少,加之叔伯們又強闖了進來,因此杜清能得到的信息有限。
不過她娘一死,影響人的魔意便也因此減弱,故而叔伯才只謀奪了家産,沒有做出更令杜清接受不了的事,只是這就跟吸du一樣,du瘾發作起來也只有意志堅韌的人才能抵禦得了,于是他們克制不住的把人給挖了出來……
說實話,嫏嬛覺得這麽一家子生在正道真是可惜了,到中州來沒準還能混得更好一些,這種事做出來雖然中州的修士大多也會厭惡,但也不是沒有能欣賞的人。
當然,能出生在這種家庭的杜清,也是個倒黴孩子。
但嫏嬛那微不足道的同情心,并不會讓她良心發現,放棄原本早就定下的規劃。
說到底,這世上可憐的人多了去了,要是各個她都去同情,她同情得過來嗎?
……
…………
接下來的大比,并無多少意外情況發生,大部分觀戰者,也沒有特意關注嫏嬛。
雖然她的表現有些出乎意料,但放在整個大比中,依然不算起眼,至少沒有那些早早突破成通神、通天宗師的弟子顯眼。
哪怕是天才,也是有分水嶺的,二十歲之前突破成就至人宗師算一個等級,三十以內的通神、通天宗師則是另一個坎。
至少在聖地當中,二十歲突破成至人宗師只能算是普通天才,二十歲以內成就通神宗師那基本就算是蓋世天驕了,所以嫏嬛在這些天才的襯托下,還真算不上起眼。
嫏嬛對此也不失望,她如今的修為,到底是受了心思分散的影響,但這不能說她不努力,她已經做到了她能力所能做到的極限,雖不能說是驚豔絕才,但至少跟普通修士也沾不上邊。
或許是之前的外出消耗了運氣,嫏嬛之後碰上的對手,都不是那種能随手碾壓的‘重在參與’式弟子,基本都是那種奔着半決賽去的。
這讓嫏嬛每一場贏得都不輕松,好在連勝的戰績是保持住了。
如非必要,嫏嬛并不想讓自己輸掉任何一場比賽,至少在初賽時不行。
不然觀戰的長老心裏必然會有所想法,嫏嬛自己也不能接受,她兢兢業業修煉了這麽久,連初賽都打不過。
同境界內,單憑自己她不能自稱無敵,但加上外物還打不贏,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好在嫏嬛這些年的努力并沒有白費,她學的雜,雖給人一種本末倒置之感,但也讓她面對各種出奇招的弟子都不至于束手無策,總能找到應對的辦法,更因為十八般武藝她都有涉獵過,小部分武器還算精通,不至于在對方出招時一點都看不透對方的目的。
九州雖有一法通萬法通的說法,但那是建立在本身境界高的前提下,如嫏嬛這樣初步在修行界站穩腳跟的弟子,除了自己擅長的武器,很多偏門武器對手一用出來,他們就得抓瞎,只能憑經驗、本能出招,基本是看不出來對方出這一招的目的所在。
這時候嫏嬛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她從小到大學的東西不可謂不多,從丹道到符道陣法、從常規的刀劍到峨眉刺判官筆,大部分她都有所涉獵,雖只是學了基礎,但比起大多數弟子來說,這已經是個很大的優勢了。
也是因為此,雖然嫏嬛一路上碰上的對手都不算好對付,但最終獲勝的人卻一直未曾改變。
大比初賽就這樣進行了十八天,最終擇出的弟子,則都是挺進半決賽的弟子。
實際上的比賽時間,其實是十七天,最後一天是留給那些分數不夠,但自認有能力的弟子,他們可以選擇挑戰那些已經入選了的弟子,若勝出,便能占據對方的位置。
當然,已經順利入選的弟子,如果對自己名次不滿意的弟子,也可以向排在自己前頭的弟子發起挑戰。
這最後一天,打得無疑是最激烈的,不過身為百個未有一場敗績的弟子,嫏嬛并沒有遭遇到挑戰,這也正常,別人又不傻,一場沒輸過的誰知道都隐藏着什麽底牌?誰吃飽了撐的會像他們發起挑戰?
所以這一天,嫏嬛難得的得享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