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憐妃過世,襁褓中的申屠昌,成了沒娘的孩子。

王後身體嬌弱,時而有恙,已不适宜撫育幼兒。

其他宮人,或多或少都曾與憐妃有過過節,很難待昌兒如己出。

萬俟堤便替他的王兒,張羅了新一輪的選秀。

她在衆秀女中,挑選了身體健壯無小疾,家世清白又不顯赫,性格溫柔且不争的公孫氏,直接封了個雲嫔,将昌兒交到她手中。

雲嫔照顧申屠昌至成年,還算盡心。

成年後的申屠昌封了憫蒼君,出宮開府,她才有了自己的骨肉——申屠晉。

堤太後曾在宮中下過禁言令,不許任何人提起有關憐妃的事,只當這個人從來沒出現過。

申屠昌也就沒從懷疑過,他是雲嫔所出。

直到他出了宮。

***

外戚南郭珅,是個十足十的小人。

為了榮華富貴,向“貪狼”組織出賣自己的國家,引狼入室。

為了錦繡前程,于王權更替之際,先後兩次站隊不同的陣營,獻上自己兩個親生兒子的首級去投誠。

為了鏟除異己,找來年邁的塗尚儀,向申屠昌透露了他的身世——

他的生母并非祖母滿意的雲嫔。

而是被聽信了祖母讒言的父王,下旨賜死的廢妃匡小憐。

他敬愛的祖母居然從他出生起,就一直在欺騙他?

他的內心是崩潰的!

從那以後,他的脾氣越發地古怪暴躁。

縱然得到了輔政祖母的首肯,父王在他出生後不久,便昭告天下,正式封他做了世子,他仍然會疑神疑鬼,祖母哪天想起對母妃的厭憎,會遷怒于自己,随時廢了自己。

內心煎熬着,抑郁着,終于在父王薨逝的那一天,徹底爆發了。

這天下,終于是他的天下了!

在南郭珅的慫恿下,他翻看了自己本不能看的本朝歷史。

并将史官丢入了大牢。

***

中秋之夜,月上中天。

憐妃死前,曾在她被打入冷宮期間,言行上奚落她、折辱她的翠太妃,被五花大綁,狼狽地綁到了申屠昌的腳邊。

申屠昌毫不客氣地,一腳踹向了她的心窩。

用力過猛,靴子上起了褶皺,站在他左手邊的小太監彎下來腰來,半跪在地,給他捋了又捋,捋到平整,站在他右手邊的老太監嘆息着閉上了雙目,不曉得陛下又要玩什麽新鮮花樣,他想要制止但不能制止。陛下正在發怒,這個時候,有人為翠太妃求情,只會令翠太妃飽受十倍的懲罰。

翠太妃嚎叫到一半,申屠昌擺了擺手,命人封住了她的嘴,把她綁到座椅上,腦袋上套了一個大大的麻袋,裹住了大半個身子。

申屠昌揚言:您是我的長輩,我不會自己動手殺您的,這太殘忍了。

他語聲輕柔,似在安撫一只受了雷電驚吓的貓咪。

翠太妃卻陷入了絕望的恐懼。

天不應、地不靈,不知等待她的将是什麽。

這個孽根禍胎,被堤太後養了這麽多年,還是跟他品性卑劣的生母一樣地瘋!

直等到翠太妃的兒子,他的弟弟——申屠昝出現。

“昝弟弟——”

申屠昌朗笑一聲,豪氣萬千,“聽說,你近日練功挺勤勉,還特地請了一個武師到府中,專門教你棍術,來!讓為兄看看你練的如何了,可別連只蝼蟻都幹不掉。”

說着,一根長棍抛向了申屠昝。

申屠昝下意識地接住。

他沒用雙手接,又犯了申屠昌的忌諱。

“你身後那個綁在椅子上的囚犯,是土撥國偷渡過來擾我邊境民生的海賊,窮兇極惡,罪大惡極,你現在就用這根禦賜的棍子,去把她打死吧!”

“打死了她,王兄允你跟随齊将軍歷練,參與海事防禦。”

“去吧!我的弟弟——”

申屠昝年少氣盛,不疑有他。

他揮舞着棍棒,打死了自己的母親。

申屠昌也信守承諾,第二天就下旨封他做了邊防副将,即日啓程上任。

但想到中秋之夜,他單手接棒,此舉大大不敬,又派人将他在半路上截殺了。

并特地在他死前,告訴了他,那日他亂棍打死的“海賊”,究竟是誰。

殺手溫抟複命時,向申屠昌詳細描繪了他弟弟死前的凄厲惱悔,恨不能一頭撞牆,自我了結,可惜腿沒有他的劍快。

申屠昌聽罷癫狂大笑,久笑不止,笑出了老淚。

瘋癫基因一旦發作,又無外力壓制,暴虐就會肆無忌憚。

聽聞當日領旨到冷宮賜死憐妃的近衛軍官北堂魁,已經被抓到刑部大牢。

但北堂魁的妻子和女兒,聞風跑路了。

他一邊琢磨弄死北堂魁的幾種玩法,一邊吐出了四個字:懲惡勿盡。

…………

昔年憐妃被賜死一事,涉及的主要人員,除了堤太後,都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南郭珅也趁機鏟除了一大部分堤太後黨的勳舊大臣。

君王一怒,雷霆之怒。

衆臣子為平息王上的怒火,只能附和。

申屠昌想為他的生母翻案,便問了——

你們說,我母妃是不是被冤枉的?

她與父王相識于微時,父王寵她愛她,是她的錯麽??

那些妃嫔得不到父王的寵愛,就嫉妒她、陷害她,是她的錯麽???

一連三問,問的朝臣們戰戰兢兢。

他們只得承認,憐妃是冤死的。

希望陛下為他生母翻了案、出了氣,就趕快結束這場鬧劇,讓一切回到正軌吧!

沒想到,适得其反。

“既然孤的母妃是冤死的,那麽,當初冤枉她的人,是不是個個都該死?”

群臣們都聽懵了。

于是,針對“憐妃冤死”一案,又進行了第二輪的清算。

這一次,他盯上了護佑他長大的祖母——堤太後。

一來堤太後一直厭憎憐妃,若不是父王偏寵,早就想廢了她,最後賜死母妃,雖說是父王下的旨,那也是堤太後授意增相,勸說父王下的旨。

二來有堤太後在,他永遠都無法真正主政。

除掉堤太後,是為了母妃,也是為了自己。

他當即下令,挖開了他的舅爺——已故去多年的左相萬俟增的墳墓,叫人鞭笞他的屍骨。

從小看着他長大的內監蘇公公,實在忍不住了,勸言道,陛下,三思啊……

申屠昌卻冷笑了一聲,“傳聞,盛國‘老神仙’座下的二弟子蘇識,得了他觀天知命的真傳,能蔔會算,人稱‘神算子’。曾祖父清君側的那一年,他恰好路過雪月國,還被不長眼的士兵抓起來,誤關過一陣子。祖父獲封世子的時候,曾祖父大赦天下,那蘇識也被放了出來。離開雪月國之前,我的好舅爺去找他算了一卦。蘇識斷言,他将來的結局是五馬分屍。可是舅爺他身居高位,君主寵信、百姓愛戴,活到斷了最後一口氣,也沒有被五馬分屍。‘神算子’會算錯麽?我是不信的。”

于是,他免了萬俟增遺骨的鞭笞之刑,改為“五馬分屍”。

四朝元老,三代輔臣,落了個屍骨難安的下場,實在叫人唏噓。

堤太後震怒,想像小時候一般訓誡這個孫子,教他走正路,做個得民心的明君,然而這個孫子長大了,已經不把她放在眼裏了。若不是她在朝中尚有餘威,她的下場,不會比萬俟增好多少。

兩個人都奈何不了對方。

南郭珅看懂了當前的局勢,看穿了申屠昌的心思。

為了讨好申屠昌,鞏固自己的權勢,他在堤太後被氣病了的時候,暗中指派他的老情人——禦膳房的蘭掌事,在她的飯食裏下藥,加重了她的病情。

要強了一輩子的萬俟堤,病危之中,頭腦依舊清醒。

調查清楚了蘭掌事在她飲食裏動的手腳,密不外發。

衆人只曉得,堤太後在跟國主發生争執後,被傷透了心,一病不起。

臨終前一天,她回光返照,趁機召見了申屠昌。

兩個人再次不歡而散。

當天夜裏,她就懷揣着澤蕪君的畫像,斷了氣。

對外宣稱,是被她的親孫兒氣死的。

***

雪月國以儒家禮治為治國根本,不孝為大。

申屠昌氣死了他的祖母,雪月國的太後,還降低了她葬禮的規格,是大大地不孝。

群臣對這位國主越發不滿。

為首的,是幾個掌握了兵權的勳舊大臣。

他們找上了蘇公公,直言國主暴虐成性,不仁不孝,不堪大任。

品性純良的敬誠君,才是天命所歸。

蘇公公何嘗不知呢?

陛下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

這些年來,他一直盼着陛下能放下過去,從失去生母的痛苦中走出來,像他的高祖父一樣,做一個能造福天下,受人敬仰的一代明君。

事與願違,他終是沒等到這一天。

陛下就像着了魔一樣,執迷不悟,一錯再錯。

他又能如何呢?

将愚忠進行到底罷了。

***

又是一個中秋月圓夜。

敬誠君申屠晉的飯桌上,擺了一籃子月餅。

月餅裏有夾層,夾層裏有字條,字條上寫着行動密令。

今夜,以司徒道發為首的老臣,将帶領着一支龐大義o軍,以“清君側”為由,沖進王宮,發動政o變——

誅殺奸臣南郭珅,逼迫暴君申屠昌退位。

人們總喜歡特殊的日子裏搞事,似有天意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