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莫愁的這個惡作劇, 當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綠衣想了一下這事爆發出來的場面後, 興奮的打了個哆嗦, 然後連夜出去吩咐。

先是給城外的人發了信鴿郵件, 然後上半夜的時候, 紫荊洲那邊的高手就越過城牆将莫愁點名要‘進獻’給劉太後的藥送到了宮裏。

劉太後有半夜起夜喝水的習慣,這個習慣非常的好, 至少這藥不用下在早膳裏, 然後不易消滅證據。

是夜,小宮女執夜的時候, 在劉太後的溫水裏将這略帶點甜味的藥粉下到了水杯裏。

我們都知道半夜起夜喝水的時候,如果是喝白開水, 嘴裏都會有些苦味。也正是因此,劉太後并沒有感覺到這一晚的水與往常有什麽區別。

或者說,劉太後在成為太後以後, 對于這些事情便不怎麽上心了。

因為在她的認知裏, 旁人已經不需要再跟她鬥下去了。

這就是太後與皇後的區別。

只有被廢的皇後, 卻沒有被廢的太後。

于是心裏極度放松的劉太後, 喝了水後便繼續回床上睡覺。而值夜的小宮女,則是悄悄的将劉太後用過的水杯清洗幹淨,并且交給外面的同伴, 讓其放在熱水中煮上一刻鐘後再拿回來。

至于包着藥粉的紙包,早就被放在碳爐子裏燒的一幹二淨。

第二天,當劉太後醒來的時候,所有的證據都已經處理幹淨了。

值夜的小宮女哈欠連天的與早起接班的同事換了班, 便回了自己的住處。

劉太後比小宮女們又晚起了兩刻鐘。

卯時未到,劉太後自然轉醒,輕輕一動,床帳外的宮女們便有序的上來侍候劉太後梳洗。

待宮女跪在地上舉着痰盂請劉太後漱口時,劉太後便開始感覺惡心想吐。

可一夜過後,胃裏極空,她什麽都吐不出來。但那股惡心反胃的感覺卻非常的強烈。

郭愧在寝室外聽到宮女們慌做一團的驚呼聲,連忙跑了進去。看到劉太後抱着個痰盂吐得眼淚都出來的時候,吓了一跳,連忙一疊聲的讓人去叫太醫來。

小太監見此,哪敢耽誤。連跑帶颠的跑去了太醫院。

因是早上,所以太醫院裏的太醫都在點卯。小太監見此,連忙叫了三四個太醫去給太後娘娘會診。

太後病了,皇上那裏還沒有上早朝。聽聞消息後,便帶着昨夜侍寝的龐貴妃去了太後的寝殿。

雖然不是親媽,可也要做出孝子的舉動來。龐貴妃更是如此,她一來,便将自己當成太後的正牌兒媳婦,将亂成一團的宮女太監們指揮的更加的團團亂。

皇帝來的很及時,幾位太醫也是剛剛到。

皇帝一揮手,不讓太醫行禮,只讓他們盡快給太後看看是什麽毛病。若是吃壞了肚子傷了腸胃也好盡快調理。

在皇帝看來,一天沒啥事的太後,除了傷風以外也就這種富貴病了。

幾位太醫接了聖旨,便以着在太醫院中的資歷,排着隊上前給太後診脈。

當第一位太醫将手搭在太後覆蓋着帕子的手腕時,本來還沉着不慌亂的神态,随着時間越來越長,整個人都變的非常的緊張,害怕,以及震驚,不敢置信。

左手把完脈,又請了右手的脈,最後還看了看劉太後的臉。等到心中确定了那個猜測後,這位太醫大人,整個人都像失去了生機一般。

巍顫顫的站起來,一雙腿抖的不成樣子。

第二位太醫見到第一位太醫如此情況,心裏就是一咯噔。仔細看了一眼前輩冒着虛汗的臉,有些不敢上前。

只是擡頭看到皇帝和郭愧的視線直直的對上自己,一個咬牙,便坐到了給太醫看病坐的小圓凳子上。

這位太醫大人就跟他的同事一樣,同樣是左看右看,然後起身時,汗比前一位流的更多。

前一位太醫至少還沒有徹底絕望,而他卻已經不抱啥希望了。

三位太醫是個小年輕。早就注意到兩位前輩的神色,低頭尋思了一下,直接捂着胸口暈了過去。衆人見他這般,便讓人将他擡回太醫院,由第四位太醫頂到前面來。

第四位太醫見到第三位如此,只得硬着頭皮上去了。

一番診視後,就差在心底罵娘了。

我草,這是殺頭滅口的事呀。

三位太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第一位太醫,一咬牙,便寫下了一個平胃活血的藥方,只那上面多了一味紅花。

另外兩位太醫見了,便都明白是什麽意思。三人對視一眼,都寫了個差不多的方子。所差不過是某味藥的用量上。

撞破皇家醜事,那是絕對活不了的。

而在他們三人看來,咬牙搏一搏也許還有活下來的可能。

既然這樣,那就給太後下副小産的方子吧。

“三位太醫,母後的病到底如何了?”皇帝就在那裏看着,他将三個人切脈的樣子也看得一清二楚。心中不禁開始猜測她的這位便宜老娘是不是得了什麽不治之症。

三位太醫,按着資歷和輩份,便由第一位太醫代表回答了皇帝的話,“回陛下,太後娘娘只是氣血不暢,胃火上升,加之心情郁結......,只服上幾付平胃活血的藥便可治愈。”

“果真如此?”要真的這麽簡單,為啥這三位太醫會是那副死了親爹的表情。

畢竟是君權天授的時代,讓他們對着皇帝撒謊總是有些個肝顫,見皇帝這副不相信的樣子,那太醫咬了咬,又說道,“太後娘娘還有些女人方面的病症,因并不是什麽大毛病”說到這裏那太醫頓了頓,看了一眼皇帝又繼續說道,“所以臣等才沒有說出來。”

話說到這份上,不是親兒子的皇帝自然沒辦法再繼續問下去了。劉太後被惡心嘔吐折騰了半天,此時也沒有力氣多問。只以為是她到了年紀,月事上的毛病,半靠在床上,對着三位太醫點了點頭,“你們既以查了出來,便盡心診治吧。治好哀家的病,哀家重重有賞。”

三位太醫一聽太後這麽說,心裏都是一驚。難不成這太後其實早知道自己,自己懷了身孕?

想到太後的身份,再想到太後竟然這般不知廉恥,三人都在這一刻想到了藥方的可改動性。

這樣的女人,就算不被浸豬籠,也必須再加半斤黃蓮才行。

一國太後,懷了野種竟然還敢這麽堂而皇之的宣太醫,古今中外,這也是沒誰了。

三人又掃了一眼太後,心中突然打了個機靈。

宮裏的男人本來就少,太後宮裏除了太監便只有皇帝才會時常過來請安。現在太後又是這副理直氣壯,很是坦然的樣子,那這個孩子是誰的?三人看了一眼皇帝,默默的在心底嘆了口氣。

畜生呀~

三人自以為想明白了,于是紛紛回了太醫院給太後抓藥去了。

至于什麽藥?

自然是堕胎的小産藥。

三人合了方子,又在方子上各簽上自己的名字,太醫院裏負責抓藥的小藥童便按着三位太醫的方子給太後抓了一副藥......

......

莫愁因着導演了這場戲,所以對于宮裏的消息一直非常重視,綠衣便每個時辰給莫愁彙總一下宮裏的各項消息。

當聽到三位太醫的診脈結果以及抓給劉太後的那個是堕胎藥時,正好是劉太後服藥一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沒有懷孕的人,若是吃了堕胎藥,那可不是個小事。尤其是吃這藥的人還洽巧處于絕經期。

沒有小産,也被這仨太醫搞出了一場血崩。

太後下.面血流不止,那豈是小事?

皇帝大發雷霆後,将整個太醫院的人都叫到了太後的寝殿。

無論哪裏總有那麽幾個性情耿直的,于是太後懷孕,太醫下堕胎藥,導致太後血崩不止的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皇宮以及整個京城。

這結果跟莫愁最開始設想的不一樣,但不管怎麽說,結局還是走了莫愁的劇本。

只是那三位太醫院的太醫卻是擔上了欺君的罪名,皇帝本是要治他們個死罪,但懷了身孕的張貴人以不宜殺生,給龍嗣祈福為由求了情,只是将他們三人發配邊疆為邊軍為醫十年。

說實話,莫愁一點都不認為他們三人有多冤枉。這就是純粹自己找的。

早上那會兒直接告訴皇帝,你便宜老娘在你便宜爹去了多年的時候,竟然給你懷了個手足,這豈不是省事......

血崩是極為損傷女子身體的事情,劉太後又是那把年紀,被人下了堕胎藥,身體本來就受了損傷,再加之後面的血崩,劉太後一直昏迷了幾個晝夜才徹底的清醒過來。

清醒過來的劉太後,看見身邊只有郭愧一個人的時候,還非常的詫異,等到她知道了前因後果時,眼前發黑,差點又暈過去。

完了,她是徹底的完了。

若是當初出事的時候,她是清醒的,也不會如此被動的被人算計。

看着昏迷前還熱鬧非凡的太後寝宮,現在冷清的讓失血過多的劉太後從裏到外的感覺到寒冷。

到底是誰算計了她?

“這幾日,有查到什麽線索嗎?”劉太後眼神陰冷地看着郭愧手中的粗瓷碗以及裏面的鴨血粥。

她何時用過這種粗賤的東西,要是知道是誰在背後算計她,她一定要将他碎屍萬段。

郭愧将手中的鴨肉粥一勺一勺喂給劉太後,嘆了口氣,“此事已經傳遍朝野上下,皇上極為震怒,八賢王主張将您送到皇家寺院,最後是包拯提出此事太過蹊跷,只是皇上覺得此事不宜再查,以免再傷皇家聲譽。只是包拯,包大人堅持要查,皇上只得給了包大人三天的期限,讓其撤查此案。若三天後仍無所獲,此事便再不許人提起。”

此時郭愧是打心底敬服包拯的耿直,只是他對結果早就以經不報任何希望了。

說真心話,在郭愧看來,耽誤之急便是先調養好劉太後的身體,不然她以後都有可能纏綿病榻。

劉太後聽了郭愧的話,心緒起起伏伏,最後一咬牙,對着郭愧說道,“我們還有一條路可以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