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第ep.小搗蛋鬼

◇ 第46章 ep.46 小搗蛋鬼

“什麽?鬧鬼?”魚年懷疑自己聽錯了,擡頭看小菊。

最近小菊這個助理很是忙碌。

福園關閉,正式進入修繕期,福園被巨大的篷布遮蓋了起來,園子前的空地上豎起了一塊告示牌,向茶樓的熟客和來去游人簡單交代了一下福園将重新修繕,開園日期暫定為後年元旦。

“我問了那裏的陳工,說是晚上他們歇工之後第二天一早再去的時候,就會發現裏面東西亂糟糟的,好像被人動過,但是材料卻沒有少,然後多了一些垃圾如食物殘渣等,一些是工地上的垃圾,一些是外面的垃圾,那邊畢竟靠近景區,為此如今工地上下班前都會将垃圾倒幹淨,但第二天還是有別的垃圾弄進來,弄的到處都是。”小菊對魚年說。

陳工全名陳水木,是不久前沈玉通過博物館聯系到的一支古建木作修繕隊的負責人,他從十八歲開始就學習木作修繕這門技藝,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他的經驗豐富手藝精湛,還帶領出一支年紀很輕卻技術過硬的團隊。

他們如今也是國家博物館聘請的古建築修繕維護的團隊之一,陳水木的兒子陳曉恬從小就跟着父親四處輾轉各個古建築工地,如今也是團隊裏的成員之一,他同時還擔任對外接洽的任務,并定期将修繕的工程圖片以及相關技藝放在他們團隊的官方網站上作為宣傳。

這次接到福園要修繕的消息,他們欣然承接了下來。

魚年聽了小菊說的那些情況,便道:“那聽起來不像是鬧鬼啊,或許就是鬧一些小動物吧。”鬼哪裏能碰得到實物呢!

“可是到處都找不到那個搗蛋鬼的蹤影。”小菊立刻道。

“哦,原來是搗蛋‘鬼’的‘鬼’啊。”魚年明白了過來。

“陳工最近派人連續值了幾天的夜,但是值夜的人醒着的時候無事,打了個盹的功夫,施工附近的地方就又被惡意撒上了垃圾。”小菊說。

“一般被弄上垃圾的都是哪些地方?”魚年好奇地又問。

“據陳工說都是他們擺木材的地方和正在動工位置的附近。”小菊回答。

“我知道了。”魚年點頭,摸摸下巴說:“這事不能放任,萬一不小心鬧大了可就麻煩了,今天晚上我親自走一趟吧。”

小菊聞言一愣:“你要親自去嗎?”

Advertisement

“我有點頭緒,去證實一下。”魚年問了那邊下班的時間,準備在陳工他們下班前去到福園。

小菊又是一愣,忍不住問魚年:“是什麽頭緒?跟我透露一下吧魚年哥!”她也好奇啊!

“聰明、會翻垃圾、還有點記仇、認生、靈活避人,那麽多線索,你自己去想。”魚年拿起手機給自家玉哥哥打電話,又給小菊留下一句:“你別忘了,福園邊上都是郁郁蔥蔥的大樹,所以還有一條,它會爬樹。”

聽起來線索的确已經有很多了,不過第一個印入小菊腦海中的動物就是松鼠,然後是鼯鼠,但是她又想到了貓,貓也會爬樹,而且聰明。

除此之外,她實在也想不到別的了。

沈玉接到魚年來電的時候正在開會。

別看沈玉日常陪魚年,但其實公事也從不曾落下,不過這其中當然少不了他挑人的眼光和手下真的能人輩出的緣故,如唐娅徳、蕭寒、葉君、徐曜承,個個都能以一頂十,沈玉早就放權下去,他的公司以項目投資和項目統籌為主,作為專心花錢的大佬,他的任務就是簽字放款,其他諸如審計評審分析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有底下專人統籌完成。

今天是例會,一個月一次,許多公司的老總都到了,分別和在座衆人彙報自己手上的大型項目的進度。

這些老總們手上握着的都是動辄上億的大項目,他們有的是接受了沈玉的投資,有的是參與了沈玉主導的公司旗下掌管的某個項目,賀昀以會計事務所老板的身份,作為直接對沈玉負責的財務顧問,一并參與了這次會議。

這裏面大部分的老總都是如寶高網絡差不多的發展軌跡,從小公司一點一點做到大公司,他們每個月聚一次,平時用視頻和電話溝通,一月一次的例會是為方便資源共享,有點像是“平臺”聚會。

沈玉給出的資金是豐厚的,但是做強做大也少不了各位老總們自己的努力,而沈玉只占股份不握權,只給意見不替這些年輕老總們做任何決定。

所有合作都以公平公正開放為原則,因為沒有特別的利益牽扯,就不存在任何背地裏的小動作,而且他們所做的都是新興産業,市場龐大,內部沒必要相互傾軋,大家都在各自往外擴張,公司和公司的強強聯合、雙劍合璧等屢見不鮮,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融洽而且積極向上的大型“平臺”。

随着與會人員的增加,老總們也意識到沈玉力量的龐大,不過沈玉不會幹涉他們,反而只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扭轉局勢,這使得他們對沈玉的力量并不觊觎,事實上想觊觎也觊觎不來,他們有時候比誰都需要沈玉手上的資金的幫助,誰都不能保證公司能一直順利下去,必然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也因為沈玉的不控制方針,沒有一個公司翅膀硬了就想要往外飛,因為沈玉這邊資源豐富,他選的公司分門別類,各行各業都有,所以無論哪個新公司加入進來,都不會被分一杯羹,還能開拓新思路,這樣的資源共享誰能不樂意?

這些老總都是從小公司做起的,最久的跟沈玉打交道已經有十二年了,他們越來越佩服沈玉的深謀遠慮,雖然前提是要有錢才能到處投資,可是把錢輸光的富家子弟也不是沒有,像沈玉這種有目的性而且帶有大局觀又識人有道的可不多。

要知道沈玉起步那年不過才十六歲!

電話進來的時候,正輪到一位姓鄭的老總談及他公司目前最大的線上項目資金流有些捉襟見肘,在這種時候,沈玉不會當場決定資助的數額,鄭總必須提出詳細的分析報告,經過沈玉團隊的分析和調查才會放款,而且沈玉的錢也不是白給的,打水漂的時候鄭總自己也需要為此負責,多年下來沈玉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但只要不是個人原因比如決策重大失誤或者公司內部的問題導致的失敗,沈玉甚至還願意再資助一筆錢讓該老總東山再起。

其實最終還是看人,只要一個人肯負責肯腳踏實做事,有事業心不投機取巧,那麽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反之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要算起來,與會的三十個人并不算多。

除去直接對沈玉負責的四人,加上賀昀以外,等于這十二年下來,接受過沈玉投資并且如今在各自的行業裏站穩腳的公司只有二十四家,算起來平均一年也只有兩家而已。

不過被淘汰的公司也是有的,正在投資的小公司也有數家,只是能參與例會的都已經成長到了一定的地步,沒有八年以上的積累基本沒可能,所以這樣想來,二十四家公司其實已經算多了。

魚年的電話就是這個時候進來的。

“……我陪你找個池塘蓋間平房忘掉哀傷,給自己一個有魚的地方,在這裏沒有風浪不會搖晃不再心慌,當黑夜過去總會有陽光……”

手機裏響起魚年的專屬鈴聲,沈玉對鄭總說了一聲“抱歉”,又對其他人說了一句“先休息一下”,便暫時離席去隔壁接電話。

在座的人除了最近六年內加入的兩位老總之外全都參與過沈玉的婚宴,當年他們也曾對沈大佬有過不同的意見,但是六年來沈玉還是只在乎魚年一個,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他們大多數傾向于沈玉的結婚是協議婚姻,沈玉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也常說“時間能證明一切”,這句話用在沈玉自己的身上也是一樣。

無論誰曾對沈玉滔滔不絕自我推薦,都會被“時間”過濾,所以當他們回過頭再來看六年前的婚姻,就會覺得那或許只是沈玉的一次妥協,畢竟他至今都還是以魚年為重。

看這通電話就知道了,沈玉曾在第一次接到魚年的電話後就向他們表示過,他的手機是靜音的,但魚年是唯一被允許接入的人,因此之後遇到這樣的情況,老總們都是見怪不怪,當然魚年的電話不是每次例會都有的,只是偶爾才會有。

除了魚年之外,沈玉這裏還有另外一個原則,那就是絕不接受有錢之後會出現的堕落和沉淪,如果哪位老總開始花天酒地到處留情,那麽很抱歉,沈玉寧願一刀切,也不會将他留在自己打造的“平臺”裏。

他跟所有老總合約裏都寫進了這一條,叫作“危機規避”,裏面的條款非常細,比如公司內部問題自查,如果問題越來越大乃至被沈玉手下前去調查的人發現了,那麽合作就立即終止;如果老總開始包養小三,那麽合作也終止,而且這條在沈玉婚後也沒有更改過。

對于這條沈玉并沒有跟老總們解釋他自己的行為,但是老總們也不覺得沈玉是“只準周公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畢竟給錢的是老大,老大約束他們是為規避自己的資金風險,這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就是黃賭毒三不沾,還有一點那就是老總要有老總自身的格局,如果止步不前了,只停留在眼前的成就裏,那麽沈玉也會适時終止合作。

因此能參與例會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個個有沖勁,肯拼,有自己的抱負,都是願意為了自己的目标認真而努力的人。

這些人對沈玉都心懷感恩,畢竟沈玉是他們的伯樂,如果沒有沈玉的全力支持,他們都走不到今天。

等待的時間裏,沈玉的秘書進來給老總們送上果盤,衆老總便聊起天來,別看剛剛老總們都一本正經的仿佛在談天下事一樣,可真正聊天的內容也是頗為八卦:

“最近有個叫阮菲菲的一下子蹿紅了,據說是假冒了沈大佬的夫人未遂,但走通了魚年的路子,魚年推薦她參加了一檔綜藝,一下子就紅了!”

“我也聽說了!她是在殺青宴上假冒了沈夫人,可惜殺青宴我不在,據說現場有殺氣。”這位發言人是有內部消息的,他做的就是婚慶這行,唐錦裏有他的熟人,沒忍住跟他描述了一下當時阮菲菲闖入唐錦宴會廳後的情形。

“你知道多少詳細說說?”立刻就有人問他了。

“詳細不了,我也不在現場,就知道阮菲菲闖進去後,大佬就封鎖現場了。”

衆人咋舌:“果然不愧是我們大家的大佬。”

既然沒別的瓜,話題又回到了阮菲菲蹿紅的綜藝上,有看過的人就道:“哦,你說的那個綜藝叫“包裝秀”是吧,我也看了,還挺好看的,阮菲菲不錯,成熟性感,很容易包裝出頭。”

“包裝秀”是最近很火的一檔綜藝節目,主題就是關于素人包裝成明星的,畢竟每個明星在走紅前都是素人,所以這檔節目一出來就很受大衆的關注,裏面男男女女都有,每期人選來自多種途徑,有明星推薦,或者星探發掘,每一期針對二十個素人進行團隊包裝,由觀衆打分,這期間選手可以考慮以個人形式出道或者以團隊形式出道,總的來說就是上演一出“一個素人進入藝人公司到出道的全過程”。

阮菲菲是被魚年推薦進去的,算是自帶話題的存在,而且她本人是個腦子很快又很清楚的,自知在這裏面年紀最大,就跟包裝她的團隊說她一把年紀了唱唱跳跳就讓給年輕人,她想試試脫口秀,後來她那十分鐘不到的脫口秀還真是笑料頻出精句連連,不僅讓觀衆聽的捧腹大笑,同時也發人深省,這就很厲害了。

“阮菲菲不走平凡路,我也給她投票了,據說她最近去演電視劇了。”

“她好像還寫了一本書,是一本跟女性有關的懸疑小說。”

“這個我還真知道,我已經派人去找她談紙媒版權了。”不用說,這位談版權的就是傳統傳媒行業的老總,魚年的寫真集沈大佬就是全都包給他們公司出版發行的。

“你這完全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啊。”

“你難道不是嗎,你個做視頻網站的還有臉說,我們紙媒要不是有魚年撐門面,可真的是難以為繼。”紙媒是真的打不過現在一茬一茬冒出來的網絡小說,日更一萬字的網站數不勝數,他們紙媒出一本書起碼三個月,這還是最短的時間,更長的不是沒有,速度上來說根本就不能比,利潤自然小很多。

“一個魚年就能養活你們一個公司,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你們永遠是被需要的存在,擔心個啥。”

“這倒也是。”這裏在座的做紙媒的就他一家,是個老牌做出版的傳媒公司,之前網絡大勢所趨,他們瀕臨倒閉的時候,沈玉和他們合作出了第一本魚年的寫真,而後一年一年就這樣存活了下來,如今早就上市了,成了傳媒集團。

“阮菲菲實在也是個厲害的女人,所以說成功的路是沒法複制的,節目裏大家都是舞臺表演,就她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要說魚年眼光也是毒,阮菲菲出場那會兒不是還有人嘲諷魚年嘛,說他怎麽推薦了個‘大媽’,誰知道就這麽走了一趟節目,阮菲菲已然是個大名人了。”

“她還是雷家的媳婦,雖然雷氏名聲不佳,曾經傳聞他們的鑽石大部分都是走私的,來路不正。”

“這幾年雷氏還算低調,不過阮菲菲走紅後,雷氏也不斷被人提起,不過天然鑽石的市場随着人工鑽石不斷擴大,确實已經小了很多。”

“但再小也是雷氏,除了鑽石,人家做了那麽多年房地産,也是行業內的龍頭老大,不容小觑。”

“話說我老婆就說人工鑽石不錯,婚戒畢竟是整日戴在手上的,天然鑽石戴着心裏頭不安穩,還是人工鑽石安心。”

“哈哈,你老婆是個實在人!言下之意就是怕丢啊!”

這邊說說笑笑,隔壁沈玉聽了魚年說的“搗蛋鬼”的事,對魚年說:“別一個人貿貿然去,等我回來一起去,或者你來接我下班。”

“好啊,我來接你下班,我們一起去。”手機另一端的魚年很快就道。

“午飯吃了什麽?”既然接了電話,就沒有說完就挂的道理,沈玉少不得要問問魚年一個人吃了什麽做了什麽。

“牛肉大蔥水餃!”魚年立刻說:“小菊說有個商家在小區附近做活動,加微信就送餃子,一共四包,我和小菊就煮來吃了,還怪好吃的,明天早上我們做早餐吃吧。”

“好啊,就吃了餃子啊?”

“嗯,一包有二十五個呢!”魚年連忙說。

“個兒應該不大。”沈玉說。

“是不大,不過小菊吃不下了,又分了我五個。”

夫夫倆就餃子這話題聊了快十分鐘,要不是魚年問了沈玉在做什麽才知道他竟然是在例會途中,這通電話還沒那麽快結束!

主要是關于沈玉去辦公大樓做點什麽魚年從來也不過問,所以他不知道他們正在開例會,但他知道例會的存在,也清楚例會都有哪些人參與,主要也因為魚年對沈玉來說永遠排在第一位,所以他不需要因為任何公事而避讓,例會也是一樣,當然,若魚年恰巧知道的情況下,也不會打擾沈玉辦公,因此魚年一聽沈玉說在開會,就立刻對沈玉說:“那玉哥哥繼續開會,我捯饬一下就出門,來接哥哥下班!”

“好,開車小心。”

“嗯!”

“到了就給我電話,或者讓秘書通知我。”

“好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