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第12章
第 12 章
榴花跟周家很快就達成了協議,200萬買下了他們的酒樓,連帶着下面的地皮。
兩人互相都很滿意。
霍家那個女仆居然在宴席上買了一棟酒樓!
這個新聞很快就席卷了整個大廳。
賓客們議論紛紛,有看好的:“她能把party策劃得這麽有趣,肯定能力也是有的。”
“畢竟是霍家人,藏龍卧虎很正常。”
有看不起的:“一介女傭能有什麽能力?”
“才賺了幾個錢就這麽不知天高地厚?”
霍寶栾咋咋呼呼揮揮手,示意狐朋狗友安靜:“投資是對的,雖然是晉江市的遠郊區城中村,好歹也是地皮。”
200萬在晉江市也就買個郊區的老破小,榴花卻買到了一塊地皮,還算有點遠見。
這消息也傳到了霍家。
仆人們都不大看好:
“省省吧,還是把這錢拿來存起來。”
“燒包,有兩個錢就抖起來,肯定會倒黴。”
有些善良的同事還勸榴花:“你這孩子,賺點錢不如給自己買套房,或者把錢攥在手裏更安心。”
Advertisement
陳廚師長都坐不住了:“怎麽又買了個酒樓?現在做派對承辦不是辦得很好嗎?為什麽又轉行?
“是啊榴花,攤子越大越麻煩,我們術業有專攻不好嗎?”素素跟着擔憂。
榴花對風言風語一笑置之,對善意的則予以感激。
對陳姨和素素則說明理由:
“我承辦宴席不錯,但萬一人家想來公司看看呢?就連個實際經營地址都沒有,肯定不利于攬客。”
“也是。”素素聽明白了,“我點外賣前要先看看有沒有實體店。”
手續辦完,榴花去實地視察。
晉江市有許多遠郊區,這酒樓就位于其中一塊城中村周家村。
城中村破爛不堪,到處都是廉價自建房,租戶多是來晉江市打工的底層勞動者。
街上泥濘破敗,電動車風馳電掣,揚起無數飛塵,讓人難以想象這是紙醉金迷的晉江市。
然而高樓大廈裏的保潔、十裏洋場的保安,所有晉江市燈紅酒綠背景下的勞動者,下班後都會來到這樣的城中村。
周小開拿出手帕捂住鼻子:“尋女士,請進。”
他現在格外殷勤,就怕榴花毀約跑了,一定要确保她接下這塊燙手山芋才行。
榴花四下打量酒樓。
這座酒樓一共兩層,
整個裝修風格還是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樣式:
豎條白瓷磚外立面,玻璃是藏藍色,招牌則鑲滿了霓虹燈。依稀可想象當年的繁華。
“這是我爺爺發跡的地方,您別看現在破,當年可是十裏八鄉有名的酒樓!”周小開眉飛色舞介紹。
榴花伸手遮了遮太陽光:“你們的客戶都是些什麽人?”
“村裏的原村民,不過現在村民出租房都賺到錢大都搬走了,住進來的租戶來自五湖四海,喜歡叫外賣,所以酒樓才沒有客人。”周小開聲音透着惋惜。
兩人進了酒樓,眼下是飯點,裏面卻沒有什麽人。
幾個服務員無精打采趴在餐桌前玩手機,空氣裏透着一股江南梅雨季節特有的黴味。
見他們進來忙慌亂爬起來:“老板好,老板好!”
“以後這裏就由尋總接管了。趕緊都出來來見過尋總。”周小開扯開嗓子吆喝。
工作人員匆匆從各處趕來。
“尋總好!”“尋總好。”下面響起拖拖拉拉的聲音。
榴花看了看下面的人,有戴着白色高筒廚師帽的,還有身着統一旗袍的,當即點點頭:“大家好。”
交待了采購食材、報稅流程、水電維修等等瑣事後,周小開離開。
榴花開始認真盤點手裏的生意,她先給員工開會:“店裏先裝修一段時間,有想離職的同事可以先離開了,剩下的員工可以找我報道,只不過我管理嚴格,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員工們面面相觑,沒想到這位尋總雷厲風行。
現在網絡時代,已經有消息靈通的員工打聽到了榴花的底細:原來在霍家當女仆,後來自己成立了公司承辦派對。
員工們早有些不服氣的:
“派對那都是花裏胡哨玩意兒,能有什麽本事?”
“咱是城裏最好的粵菜廚子,走到哪裏都有飯吃。”
員工們人心浮動。
榴花則思考着酒樓的未來。
經過觀察她打算做一個快餐店。
原有的高大上酒樓是原住民們聚餐的好地方,可現在他們都搬離本地。
城中村都是打工人,平日裏三餐肯定是快餐外賣湊合,就算偶然改善生活也會理所當然選擇市中心的飯館,而不是這個老舊過時的地方。
因此只要将這裏改成快餐店,物美價廉又衛生,肯定能吸引一部分顧客。
第一步先是裝修,把那些藍色玻璃全部拆掉變賣,
上下漆了一遍後,白牆透明大玻璃一下就簡潔幹淨起來。
裏面原本是粵式酒樓那一套:大紅地毯、玻璃水晶吊燈、雪白桌布、仿紅木大圓桌,
榴花全部都賣了二手,重新買家具。
地板保留着原來的水磨石地磚,請人打磨平整。沒辦法,現在她還沒有太多錢,只好能省則省了。
桌子全部換成好擦好打理的仿大理石餐桌,燈全部換成了現代造型的吸頂燈,光源比原來要明亮好幾倍。
榴花去買燈的要求就一個:亮!
亮瞎人雙眼的那種亮!而且是暖光源。
只有那種超乎尋常的明亮,才能從一幹店鋪裏吸引顧客進門。
裝修晾味期間,榴花開始和原團隊磨合。
經過一番去留,現在留下了後廚五人,服務生三人,幫廚五人,收銀兩人。一共15人的團隊。
榴花沒有再繼續招聘,這些已經足夠一家快餐店運營。
她和廚師團隊商量做菜的流程:“我是想每天發布定食模式,每天都有不同的菜單。”
廚師們蹙眉:“這恐怕不行。”
“大家吃快餐不就講究個多種多樣嗎?您這固定了不是沒這個優點了?”
“萬一有人不愛吃其中一樣,豈不是整個套餐都不吃了?”
“選餐很耗費人精力,不如我們配好。打工累了一天的人更願意能盡快吃飯。”榴花耐心解釋。
“至于有人挑食,那我們就配三種不同的定食,總不至于有人三種都不合胃口吧?”
“有了定食廚子每天固定做幾種菜,省事,一鍋出好幾份,二來步驟更熟練。能保證質量。”
“對服務員來說要更省心,不用費心點菜記菜名,也不存在送錯菜的風險。”
“對收銀員是好事,固定菜價,減少工作失誤。”
她這一番解釋,讓整個團隊的人都頻頻點頭,的确,這樣工作量一下就減少了。
有位胖大廚哼了一聲:“都省事了,那到底哪裏進步了?”
廚子們內部也存在職業鄙視鏈。原先他是酒樓的大廚,現在只是個小快餐店的後廚,檔次能一樣嗎?
榴花笑眯眯:“我們的菜品質量進步了。”
她說出自己的打算:“我們的蔬菜肉類每天都要采購新鮮的,拒絕地溝油和預制菜,全部人工炒制。”
“操作間就在門口的大玻璃處,顧客從外面就能看到大廚們炒菜的場景。”
“那怎麽行?!”廚子們反對,“我們的隐私被侵犯了!”
他們在後廚多松快啊!侃大山、嘗嘗珍稀菜、興致來了還能抽煙。
這下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監視着,能一樣嗎?
“我還是那句話,不願意可以走,但留下的員工都有獎金。”榴花環視一圈。
這話一出,廚子們狠狠心動了。
這家酒樓近十年業績托底,效益低下,
周家老爺子看在這裏是發跡地的份上會從家裏別處産業調度工資過來,但也就是個基本工資。
獎金是半點都無。
店裏服務員的基本工資是三千,收銀和幫廚是四千,大廚是八千。
說實話也就夠糊口。
“獎金與店裏利潤成正比,具體占比我們可以商量個數出來,上不封頂。”榴花又補充一句。
這下員工們是徹底心動了,紛紛點頭:“好的,尋總。”、“聽尋總的。”
剛才還在心裏管人家叫女傭,現在已經發自內心認可為“尋總”。
“尋總,那我們定什麽菜品呢?”胖大廚畢恭畢敬。
榴花想了想:“除了我們招牌的粵菜菜式,還可以加融合菜,多做些重麻重辣的湘菜和川菜,我們來試菜。”
這裏的打工人都是體力勞動者,就算腦力勞動者也每日要來回擠至少兩小時地鐵,對體力精力耗費都很巨大,這種情況下重油重辣的食物才能勾起人的食欲。
周小開屢屢失敗,是因為他沒有想過給酒樓轉型。
廚子們也并非冥頑不化,聽從榴花的建議做出了幾道菜,他們集體品嘗,定下盒飯的基調:
有三葷一素、兩葷一素、一葷一素,每個套餐都附帶粵式湯,算是對酒樓過往的特色保留,米飯都是免費添加。
龍昱來找榴花,走到門口,看見酒樓的摸樣,忽然心裏有些似曾相識,似乎自己也曾想買這個酒樓。
他笑笑,将這念頭甩開。
随後他隔着大玻璃窗看見了榴花,眉飛色舞、神采飛揚,手指關節吊兒郎當夾着筆,一邊跟員工熱切讨論什麽。
自由、活潑,像是一朵向日葵。
他的腳步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