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別跑!全部抓過來學習!

71 別跑!全部抓過來學習!

傍晚時分,野外實習生們,全副武裝的出了門。

他們要去觀察稻田裏的蝗蟲跟稻飛虱。

在觀察前,安茂彥照例對大家交代了幾句。

"本站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你們近距離觀察和了解自然環境中的昆蟲類…"

“以便在返校後,你們能夠在實驗室內對它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試驗。”

“另外,大家在進入稻田後,請注意不要踩壞了莊稼,以及做好自我防護。”

“是!老師!”

所有人應完後,紛紛小心翼翼地下了田。

晚稻收割時節,田裏并沒有水,所以他們行動起來也還算方便。

初五手裏握着一支捕蟲網,緩緩朝前方的目标靠近。

在進入可捕獵範圍時,初五的手一揮一揚,一只正在盡情高歌的蝗蟲就落了網。

“好棒!”秦沐陽握了握拳,然後捏着放大鏡湊近了觀察網裏的小東西。

沒看兩眼就開始嘀咕:“這後足也太發達了吧,難怪能跳那麽遠…”

“別動…”戚子信忽然出聲,然後小心翼翼地舉起了手機,輕聲說:“旁邊有一只正在進食的蝗蟲,別吓跑了,我錄一段兒。”

它們的取食習慣很直接,就是用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的葉片或花蕾。

Advertisement

戚子信錄完後,卸磨殺驢,揚起捕蟲網就把觀察目标給兜了起來。

評價道:“這麽小一只,還挺能吃。”

“不僅能吃,還很能生呢!”盛曼手裏捧着相關的科普書,照着念了一段。

“一只雌蟲一次可以産下數十到數百顆卵,甚至有些品種的雌蟲,一次能産下上千顆卵!”

“我滴個神啊,單單一只蝗蟲就能迅速繁衍成數千只,難怪這玩意兒危害大呢!”

戚子信晃了晃手裏的捕蟲網,把裏頭的害蟲晃了個眼冒金星。

哼笑着說:“所以它才會是昆蟲類中,必須要重點觀察的一類。”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畢卓群聽完,主動攬活兒,“那我去找找有沒有交配行為的蝗蟲。”

“看蝗片兒?”秦沐陽立馬探過頭來,“我也要看!”

盛曼最愛湊熱鬧:“是兄弟就一起看!”

寧文遠:“……”

他常常因為不夠變态,而無法加入群聊。

當然,還是有正常人的。

戚子信無語地朝他們揮了揮手:“快滾吧你們。”

驅趕完仨戲精,戚子信又扭頭對初五跟寧文遠說:“我們去觀察稻飛虱吧?”

初五跟寧文遠一致點頭。

尋找稻飛虱并不難,只需留意那些禾苗枯黃且幹燥得十分明顯的區域,或是那些倒伏雜亂的區域就行。

在這些區域中,随便一翻就能飛出一大群褐色的小飛蟲,這些便是稻飛虱了。

它們一飛出來,戚子信眼疾手快地掃了幾兜子,裝了不少稻飛虱。

“還好紗網夠細,不然都兜不住它們,也太小一只了。”

初五好奇地湊了過去,舉着放大鏡細細觀察着。

稻飛虱的個頭很小,芝麻粒兒似的。

但初五的視力不同尋常,再加上放大鏡的增益,依舊能将它們的外貌特征看個完整。

稻飛虱的口器呈針狀,看來它們的進食方式是刺吸型的。

另外,它們的肚皮滾圓,一看就是個能吃的貨。

而連接身子的,是六只細細的足。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後足胫節末端帶有粗刺,這些粗刺或許就是它們穩定附着于水稻植株上的關鍵吧。

再者,就是那兩對半透明的翅膀了,薄薄的一層,能看出來它們的飛行能力并不強。

但書上說,稻飛虱是一類可以進行長距離遷飛的害蟲。

真是稀奇。

初五一通觀察下來,筆記刷刷記了好幾頁,腦子裏的問題也堆了一大堆。

記完後,初五扭頭看了眼旁邊的寧文遠,本想跟他溝通幾句,卻見他一直在胳膊處撓來撓去的。

初五反應兩秒,問道:“你過敏了?”

寧文遠有些尴尬的點頭,他的皮膚向來敏感,鑽進稻田裏,簡直是自投羅網。

盡管他已經将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了,但待久了還是會感到極度不适。

“那你先上去吧。”戚子信說:“到時候我們把筆記跟照片視頻什麽的分享給你。”

“不,不用。”寧文遠最怕給別人添麻煩,逞強道:“我,能忍……”

初五看他又抓了好幾下胳膊,猜測他袖子下的皮膚肯定起疹子了。

于是說:“這附近沒有醫院,你如果過敏嚴重的話,沒辦法就醫。”

“而且,很有可能會因此被指導老師要求提前回校。”

初五的話一針見血,寧文遠瞬間明白過來,自己如果繼續逞強的話,容易得不償失。

“那…謝謝。”寧文遠選擇了乖乖聽勸。

待他離開後,戚子信跟初五兩人,也換了新的觀察方向。

他們一人捏了一把放大鏡,屏着呼吸,彎腰緩緩靠近正扒在禾苗底部進食的稻飛虱們。

然後他們就發現,這些蟲子吃起東西來,能在一個地方噸噸噸吸食很久,根本就不愛挪窩。

“好家夥,真能吃啊……”

“嗯…确實。”

……

學生們在稻田裏穿梭了一兩個小時後,天色也漸漸擦黑了。

安茂彥适時地吹響了集-合哨,将大家重新聚集在一起。

随後,他笑着問道:“同學們,觀察了這麽久,有什麽特別的發現嗎?”

盛曼第一個舉手:“老師!我發現這些田埂上都種了好多顯花植物!”

安茂彥點頭,解釋道:“顯花植物的花不僅顏色鮮豔、形狀各異,而且具有獨特的芳香。”

“這些特點都使得它們能夠吸引昆蟲或其他動物來進行傳粉。”

“而被吸引過來的昆蟲跟小動物們,有絕大部分都是稻田害蟲的天敵。”

聽到這,初五腦子裏“叮——”地一聲亮起了小燈泡,脫口而出道:“生物防治。”

“對的沒錯。”安茂彥稱贊地看了初五一眼。

他繼續說:“此外,農戶們還會将鴨子養在稻田中,利用稻田鴨來捉蟲控害,這也是屬于生物防治的一種。”

他話音剛落,秦沐陽立馬接話:“老師,也就是說,當我們越了解生物,就越能有效地利用它們的特性來維持生态平衡!”

安茂彥:“是的,當我們深入了解生物的習性、生長周期、繁殖方式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時…”

“我們就能更有效地保護和利用這些資源。”

“但是…”安茂彥說着話鋒又猛地一轉,“了解生物并不是為了無限制地利用它們。”

"我們需要将這份了解,轉化為負責任的行動,以确保我們的行為對生态系統産生積極的影響。"

哇……

同學們瞬間覺得,在他們面前站着的這位年輕指導老師的形象,瞬間變得高大了起來。

形象陡然拔高的安茂彥在一通說完後,又笑着問了他們一句:“同學們還有什麽別的發現嗎?”

“有!”

“我我我,我也有!”

“慢慢來,挨個兒說……”

……

【這些東西寫出來,也不知道寶貝們會不會覺得枯燥……】

【哎,我抓不準吶……】

【另外好想小蛇啊,這次回去就帶它一起玩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