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待價而沽(一更)

第88章 待價而沽(一更)

生辰這日, 阮安并未落閑。

她自小是孤女,向來沒有過生辰的習慣,還在長安生活時, 倒是經常見到那些世家小姐們, 普遍會在自己生辰這日設宴,廣邀友人過來相聚,還能收到許多賀禮。

宮裏的娘娘們,在生辰宴上的花樣更多, 這一世她還親自參加了皇後的千秋宴。

于她而言, 大小場面都見識過便夠了, 她自己不一定便要跟她們一樣。

再者,她已經得到了最想要的生辰賀禮——随軍出征的機會。

為了提前适應女扮男裝的狀态, 今兒個阮安前往鴻譽堂時, 便穿了襲鴉青色的圓領窄袖長襦,烏發也绾成了男子發樣, 用幞頭綁束,行在白日的街道時, 身後還跟了兩個扮作家仆的侍衛,手中還持了把折扇, 一副世家公子哥的模樣。

鴻譽堂是霍家在益州的置業之一, 亦是益州當地最大的當鋪, 益州本就是劍南治所,要邑大都。在骊國的地位僅次于長安、東都洛陽,和江南淮揚, 平素市易往來頻繁, 商賈輻辏, 是以單鴻譽堂這一處, 每日就要接手不少的寶物。

來這兒之前,霍樂識還特地跟阮安解釋過,霍家手底下的當鋪不會放沾血的印子錢,更不會開魚肉百姓的印莊(高利貸機構),卻自有一套盈利的方式。

不過這間當鋪最主要的用途,還是作為霍樂識獲得益州各處消息的據點之一。

當鋪裏存放的都是寶物,平日需要大量的現銀來周轉,阮安聽霍樂識這麽一講,方才發現原來霍阆留給這三兄弟的銀錢如此可觀。

即将走到鴻譽堂時,阮安和身着藍色圓領衫的霍樂識打了個照面。

少年的頸脖上還存着淡淡的疹印,再有兩三日便能全褪,蜀地的氣候畢竟濕潤了些,霍樂識不太适應這裏的氣候,患了濕疹,阮安給他開了副方子後,他的情況才有所好轉。

是以,霍樂識對她更為感激,阮安想讓這個小叔子幫忙做事時,他也很樂意幫她,态度極為主動。

行在街上,二人只用眼神交彙了下,又飛快避開,并未同彼此講話。

霍樂識剛要前往一側的茶肆,乞丐哀求的聲音卻讓他頓住了步伐:“這位公子,求您賞小的些錢吧。”

那乞丐朝着他伸出了手中那個被磕碎一塊的陶碗,霍樂識往他那兒瞥了眼,示意身後的家仆賞他幾枚銅幣。

銅幣落在碗底後,發出清脆的聲響。

那乞丐趕忙扯開破漏的前襟,将碗裏的銅幣一股腦地倒了進去,一副生怕被旁人奪走的模樣。無人察覺,這幾枚銅幣中,夾雜着一小截被白線纏裹着的紙筒。

霍樂識的暗樁無處不在,其中就包括街巷随處可見的乞丐,這些乞丐總能第一時間得到市井裏的消息。

二人分開後,阮安攜着兩個家仆邁進鴻譽堂的門檻。

說來,阮安活了兩世,卻還是第一次來當鋪。

只見那櫃臺甚高,她得呈着仰視姿态,方能透過狹窄的貨窗,看見裏面的白髯當師,而這貨窗旁還懸立着烏木栅欄。負責鑒定寶物的當師則站在特意搭建的高臺上,輕而易舉地就能将外面的一切俯視得清清楚楚。

做戲,也要做得像一些。

阮安故意左顧右盼,做出一副畏縮之态,畢竟來這裏的,基本都是家境落敗,走投無路的人,誰也不想讓相熟的人得知他缺銀子,沒錢花。

這裏面的夥計和當師并不知道他們背後的靠山,也自然不識得阮安的相貌。

見她生的玉面紅唇,大白日的就來了當鋪,只當她是哪家大戶的纨绔子弟。

白髯當師開口問道:“這位公子,您想當些什麽?”

阮安故意粗着嗓子說話,回道:“你們收藥材嗎?”

“當然,前幾日還有個人來我們這兒當龍骨呢。”

龍骨這種藥材,聽上去像是龍的骨頭,其實就是犀牛或者巨象的化石,用它搭配別的藥材,可以平肝熄風,治療頭疾。龍骨最大的效用是固澀和收斂精氣,久瀉久痢的人服下它後,能有奇效。*

“那好,我這兒正好有兩個寶貝,給你過過目。”

說着,阮安示意身後的侍從将兩塊沉甸甸的石頭往貨窗那兒遞去。

白髯當師用手捋了捋胡須,心中愈發看不起眼前的這位俏公子,都這麽缺銀子了,還擺派頭,他約莫着這小爺也是喝花酒的錢不夠了,才要到當鋪來換銀子的。

阮安這番來此,只帶了兩塊原石。

多了反倒不精,況且在繪諸佛菩薩,或是本尊護法時,雄黃恰可以用來描繪眉、須,朱砂則可以點染這些神佛的嘴唇,和額頭上那枚象征着白毫相光的朱砂痣。

就算蒼琰要繪的唐卡畫像巨廣,這兩塊石頭,也足夠去繪眉、嘴這些重要之處了。

原石的重量過于沉重,那白髯當師險些沒将它們接住。

他用渾濁的老眼定睛一看後,耐住想要嗤笑的念頭,再開口,語氣還是透了些淡淡的譏諷:“你說的這兩個寶物,不就是朱砂和雄黃的原石嗎?栖霞橋附近的窄巷一抓一大把,算不得什麽珍貴的藥材。況且在熟藥局,一吊錢就能買上數量。”

白髯當師暗覺,這人果然是個纨绔,連貨都不識。

阮安自是聽出了他語氣的不豫,也大抵瞧出當鋪裏的人都存了什麽心思。

來這兒的人普遍缺銀子,他們難免會覺得自己高別人一等。

思及此,阮安沉下眉目,掏出襟懷裏的明黃色契證,踮腳将它遞給了當師。

白髯當師接過後,本來只是想象征性地看看,及至看見“昭覺寺”,“虛空主持”這兩個字眼後,他的眼神驟然一變,難以置信地道:“這…這是……”

阮安清咳一聲,解釋道:“這兩塊石頭頗有靈氣,是虛空主持親自開光的,你若不信的話,大可以去昭覺寺問問。”

說着,她伸出了手,讓他把那契證交還給她。

昭覺寺是益州最大的寺院,這上面蓋的印鑒,這白髯當師也是認得的。

自長安的那位虛空佛子來到益州後,這裏的百姓都期望他能開場法會,好能得見其尊榮,尤其是益州的年輕女郎們。

說句僭越的話,這被虛空開了光的法器,比皇帝的禦賜之物,還要珍貴。

一時間,兩人間的氣場陡轉。

雖然即将入冬,天氣不熱,阮安卻還是攤開了折扇,佯作風雅,她明澈的杏眼中透着狡黠,看着這當師吃癟的模樣,心情霎時愉悅了不少。

她氣定神閑地煽了煽那把折扇,開口道:“說個價吧。”

白髯當師還從未接手過此等寶物,這被當朝佛子開過光的法器,他還真無法做出準确的估價。

白髯當師故作淡然,提了個價格:“二百兩。”

“啪——”一聲。

阮安即刻阖上折扇,故作惱怒地說:“二百兩?虛空佛子親自開光的寶物,你們當鋪就給二百兩?”

“公子是不是不懂我們這行的規矩,在當鋪裏,向來就沒客人開價的份兒。”

白髯當師瞧着阮安這架勢,是想要死當,并不準備再将這兩塊石頭贖回來,而是想直接拿錢走人。

他們當鋪向來是要把客人典當的寶物,壓價一半的。

“那算了,我不當了。”

說着,阮安就要命身後的兩個侍從,将那兩塊原石取回。

“公子且慢。”

那白髯當師不想放過此等寶物,喚住了即将離開鋪裏的阮安,又道:“公子,這事憑我怕是做不了主的,您能等個一日嗎,我将這事派人呈給我們鴻譽堂的東家,看看他能不能同意,您看這樣成麽?”

阮安再度攤開折扇,待慢悠悠地将它煽了煽後,學着霍平枭平日的狂妄口吻,嗤聲說了句:“過這村就沒這店了,這兩個寶物,爺還不當了。”

******

另廂,魏菀和友人袁歡從首飾鋪子出來後,恰好見到了女扮男裝的阮安。

袁歡的母家是益州的豪強,在益州貴女的交際圈裏,地位也算是數一數二的。

魏菀一開始并沒注意到阮安,及至袁歡示意她看向男扮女裝的她後,魏菀的面色方才有了變化。

阮安縱是穿了襲男裝,卻膚白朗目,貌比潘安,一路上已經引得了不少路人的側目,很難不被人注意到。

竟還真是那個阮姓醫姑。

一見到阮安,魏菀的心裏就有些泛堵,問道:“你是從哪兒看見她的?”

袁歡回道:“我瞧着,她好像是從鴻譽堂裏走出來的。”

“鴻譽堂?”

魏菀的語氣透着不豫,又道:“她去當鋪做什麽,再怎麽說,她也是侯夫人,那種地方只有傾家蕩産,走投無路之人才會去,她去那兒做什麽?”

袁歡看出了魏菀的心思,準備對自己的好姐妹說幾句勸慰的話:“她是個孤女吧?既是沒有母家,那就意味着沒有嫁妝。聽說還在長安時,這阮醫姑就開了藥堂和藥圃,她懂的就是這些藥理,她應該是想靠醫術賺些銀錢,彌補自己沒有嫁妝的遺憾吧。”

聽完這話,魏菀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些許的優越感。

是啊,這醫姑既沒有強大的母家背景,手頭上又缺銀子花。

反觀她呢,每月不僅會有豐厚的月銀,還有好幾個鋪面和田莊,一個月的利得就好幾百兩,她從來就沒缺過銀子花。

魏菀有了前世的那段經歷後,也更知道錢的寶貴,比以前更懂得享受生活了。

袁歡的家裏是地方豪強,平日出手也闊綽的很,花錢大手大腳的。

魏菀這時說道:“行了,我們也別管這醫姑到底去哪兒了,好不容易從府裏出來一趟,你下午還想去哪兒,我陪着你去。”

袁歡略有些赧然地垂下頭首,小聲回道:“那就再陪我去趟昭覺寺吧。”

魏菀不禁闊了闊眼眸,無奈地嘆了口氣後,道:“你去了也沒用啊,那裏只有尋常的僧人在禪講,再說這佛子神龍不見擺尾的,經常不在寺裏。”

袁歡咬了咬唇:“那我也要試試。”

前陣子昭覺寺的老方丈去世,按照骊國佛寺的傳統,會對他遺留的袈裟進行唱衣。

唱衣便是讓買主自行競價,這種市易的方式極為罕見,而虛空恰好在益州,這一次的唱衣就是他親自督辦的。

袁歡也是在那時,見到了容貌俊美的當朝佛子,自此再難相忘,總想尋得機會,再去見見這位佛子。

魏菀卻屬實想不明白,這虛空生得再俊,也是個遁入空門的和尚,袁歡對他動這種俗心做甚?

******

回府後,阮安直奔樂酩閣而去。

甫一進到閣內,霍樂識便将今日他籌謀的事,都同阮安交代了一番。

“我已經收到了鴻譽堂的請示,也讓那幾名乞丐暗樁,将益州最大的當鋪獨為這兩塊聖石提價的消息,盡快傳遍坊間。嫂嫂放心,我在長安就擅長造勢,保管将這兩塊石頭的價格再炒上幾番,就算那蒼琰不來,也有的是人買它。”

阮安颔了颔首:“多謝三弟了。”

自孫神醫去世後,阮安除卻四處行醫,也要通過販藥來維持生計,她十幾歲時固然心态天真,但因着沒少跟那些貪婪的商賈打過交道,也學到了不少的門路。

這些販藥的人不全是懂藥理的醫者,有的甚至連藥材都辨識不清,但大多是這些利益熏心的純商者,在販賣藥材時,往往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阮安在同他們接觸時,雖吃過不少暗虧,卻也從他們那兒知道了許多待價而沽的手段。

剛要再同霍樂識說些什麽。

忽覺發頂驀然一重,覆在其上的觸感卻輕輕的,像張薄紙落在了腦袋上。

旋即,周身很快被熟悉的冷冽氣息萦纏,那人低沉的嗓音也劃過耳旁,存了些諧谑之意:“你這醫姑,還真是貪婪,本侯的銀子都不夠你花,天天想着诓別人的銀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