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
第 7 章
江南是撥動林夏心弦的穿堂風,淩冬則是把她臉刮得生疼的西北風。
周五晚上,林夏、淩冬、陸鳴三人湊在一起讨論特困生專題的腳本。林夏想利用周末兩天時間,給三位特困生做個初步采訪,之後再開始腳本創作。淩冬表示反對,許青青已經提供了三人的基本資料,現在時間這麽緊,他們還有雙倍拍攝任務,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
林夏據理力争:“資料是資料,并不是他們的全部。有些東西是需要去現場看,跟當事人面對面交流才能掌握的。”
淩冬反問:“難道不去現場、不親眼見到拍攝對象,你就寫不了腳本?”
林夏壓着怒火,盡量心平氣和:“當然不是。但我是現場型的創作者,做初采能讓我寫出更好的腳本。紙上談兵,不是我的風格。”
淩冬:“一個月之內完成不了兩部專題片,導致三個人都進不了C大電視臺。這就是你的風格?”
林夏氣得差點掀桌。她閉眼咬唇,靜默十秒,終于還是把咬碎的牙咽了下去。
“明後兩天做初采,周一我出腳本。出不了,我提頭來見。”
“這可是你說的。”淩冬說完這句就走了。開門時正好吹進來一股妖風,把屋裏的林夏和陸鳴凍得一哆嗦。
緩過來後,陸鳴給林夏豎了個大拇指:“一天時間出腳本,你對自己是真狠。”
林夏趴在桌上有氣無力,怨念的眼神朝着門的方向:“那我能怎麽辦,我不放血,某人不同意啊。”
陸鳴也看着被淩冬關上的那道門:“其實淩冬說的也并無道理,我們時間緊任務重,舍棄初采也無可厚非。”
林夏蹭的彈起來,用臉罵人:你也不認同我?
陸鳴趕緊找補:“不過我也贊同你做初采。我看過你發在C城日報的文章,你是一個個人風格非常明顯的作者,善于抓細節、重刻畫,從細微處見深度,現場感很強。這是你的強項,沒必要因為時間緊迫就舍棄。放心吧,我會盡全力保證拍攝進度,必要時還可以從C城電視臺找外援。”他把目光從門口抽回來,落在林夏身上,唇角噙着一抹暖暖的笑:“畢竟某人都誇下海口,一天時間出腳本。作為她的戰友,我怎麽着也得挺她一把。”
兩位戰友約了早上九點半在二食堂會合。林夏跟特困生劉娜約的時間是十點,早來半個小時可以提前準備,還能順便解決早餐。
然而等在二食堂的,卻不止陸鳴一個。
遠遠的,林夏就看到一個颀長的人影站在二食堂門口打電話。那身襯衣她無比熟悉,可不就是昨天把她逼得自斷退路的活閻王淩冬。
淩冬也看到了林夏,三言兩語說完後便挂了電話。
林夏快步上前張口就問:“你來幹什麽?”
“監工。”
林夏差點給氣笑了,真不愧是活閻王。
翻給對方一個大大的白眼,林夏掏出手機給陸鳴打電話問他到哪了。
陸鳴說他已經進來了,還給兩人買了早餐豆漿油條。二食堂的豆漿油條是C大三大美食之一,還有兩個分別是一食堂的肉末茄子和七食堂的松鼠桂魚。一個早餐都能排進大學美食榜前三,必然是有獨到之處的。
吃到傳聞中的美食,林夏一大清早被淩冬破壞的心情終于好了那麽一點。離十點還有一刻鐘,林夏打開筆記本電腦熟悉采訪提綱。突然,一個溫吞柔弱的女聲在她身後響起:“你好,你是淩冬吧,我在迎新晚會上見過你,你是我們23屆的新生代表。我是新聞專業2班劉娜,很高興能參與你們專題片的拍攝。”
林夏心裏一頭草泥馬飛奔而過:我去,新生代表的名頭果然響亮,把我約的人先釣走了。
于是接下來的流程就變成了淩冬介紹林夏和陸鳴給劉娜。劉娜有些不好意思,她解釋自己在二食堂勤工儉學,所以就把地點約在了這裏。本來十點才能下班的,可她從食堂窗口看到淩冬,知道約她的人已經到了,便向主管說明情況,提前十五分鐘下班。
聽到勤工儉學四個字,林夏瞬間心軟,把自己與淩冬的私人恩怨抛在一邊,開始跟劉娜交流。劉娜又黑又瘦,發量還少,一看就知道是長期營養不良的結果。看得林夏心裏越發酸楚,更加堅定了要把專題片好好做出來的決心。
劉娜的初采十分順利,不到11點,幾個人就收工了。林夏還把劉娜說的最後一段話一字不落記了下來:“我想去西藏,看看天有多高;去草原,看看地有多廣;去海邊,看看海的遼闊;去雲南,看看有風的地方。我知道這對我來說很難,但我有一生的時間去實現。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我能去到那些我想去的地方。”後來就有了特困生專題片的片名《我想去的地方》。
劉娜家境貧寒,父親殘疾,母親一個人在家種着幾畝田地,帶着三個孩子,劉娜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劉娜從高中開始就打工掙錢貼補家用,現在上了大學,白天在二食堂勤工儉學,晚上還去飯店洗盤子,雙手泡得又白又皺。
中午陸鳴請客,四個人坐他的新車離開C大。
路上陸鳴問他們想吃什麽。
林夏在這種事上從不虧待自己,直接開口:“重慶火鍋。”
偏偏淩冬也是不願遷就的主,幽幽給出跟四川火鍋截然不同的選項:“潮汕火鍋。”
陸鳴倒吸一口涼氣,幸好車上還有一人:“劉娜你呢?”
劉娜突然被cue不大習慣,輕輕說了兩個字:“都行。”
陸鳴壓住那股把三個人都扔出去的沖動,咬着後槽牙說:“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吃家常菜。”
沒有人提出異議,陸鳴一腳油就把車開進了一條小胡同,停在一家沒有招牌的店前。幾人落座後,店家上了菜單。陸鳴問:“有忌口嗎?”
還是林夏先開口:“不吃海鮮、羊肉、鱿魚、韭菜、大蒜、茄子、洋蔥、苦瓜、絲瓜、秋葵、菠菜,謝謝。”
淩冬緊随其後:“我不吃淡水魚、牛肉、蔥花和帶綠葉的蔬菜,不吃辣,謝謝。”
劉娜大開眼界。有忌口的人她不是沒見過,但把不吃的東西說得這麽清楚明晰、一個不落的卧龍鳳雛同時出現的場面,她還是第一次見。
更絕的是陸鳴。在聽完兩人報菜名般的忌口後,他面色如常,看劉娜沒說話又多問了一遍,得到“都行”的回答後刷刷勾了幾道菜,又補上幾句說明。等菜上桌後,劉娜震驚了:竟真的沒有出現一道不符合要求的菜。
劉娜汗顏:我這是跟三個什麽玩意湊了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