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
第 26 章
“莫要胡鬧。”隋昭輕咳兩聲,視線飄忽,拂掉柳沁的手。
“呀,看來王爺是不記得了呀。”柳沁裝作遺憾的樣子嘆了口氣,手卻還是不老實地在隋昭面前晃。
“既然王爺忘記了,那我便給王爺複述一遍昨日的場景吧。”
說罷柳沁作勢便要演起來,隋昭輕笑一聲,無奈地制止了柳沁。
“好了,馬車颠簸,你坐穩當了。”
眼見着隋昭的臉越來越紅,柳沁也是見好就收,乖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馬車行駛到書坊門口時,柳沁朝隋昭告別,還想趁勝追擊一下,卻見隋昭面色如常,仿佛剛才的一切都不曾發生。
柳沁心情愉悅地踏進書坊的大門,逗隋昭可太好玩了。
看着書坊的大門關上,隋昭放下半撩起的床簾,嘴角微微上揚。
“……真是膽大包天。”
柳沁回到書坊後,開始動手整理今日下午在國公府記錄的信息,她的字還是如狗爬般醜陋,再加上不會使用毛筆這個debuff,有些字跡連她自己都要辨別很久才知道寫了什麽。
更別提為了快速記錄,她畫的那些簡筆畫。
柳沁離開時同沈長歡說了,為了更好的理解人設和書寫細節,她可能要在國公府上暫住幾日。
等把書坊目前的瑣事忙完,她就要開始寫沈長歡的訂單,最好能趕在婚事前,圓了沈長歡的心願。
沈長歡是華麗籠子中的鳥雀,她美麗,高貴,卻不自由。
Advertisement
朝堂鬥争,家族榮光,沈長歡身上的枷鎖,窮盡此生也無法斬斷,而自小的教育,又讓沈長歡心甘情願地奔赴一個注定的悲劇。
柳沁提筆,卻遲遲沒有落下,無力感蔓延上來,此刻她覺得自己不是穿越者,而是局外人。
毛筆從手中滑落,墨汁濺在手上,柳沁才堪堪收了思緒。
“小姐,熱乎乎的紅豆湯,快來嘗嘗。”翠微端着托盤,笑盈盈地走來,将白瓷碗放到柳沁面前。
紅豆已經煮透了,呈綿密的沙狀。入口香糯甘甜,溫度剛剛好,溫燙的口感,柳沁很快就消滅幹淨了。
柳沁終于從低落的情緒中抽身,她朝翠微露出笑容,“這個紅豆湯煮的不錯。”
“是吧!我就說霞姐的手藝和芳姨不相上下!”翠微眉眼彎彎,“可惜地方小了些,要是廚房再大些,我們肯定還能吃到更多好吃的。”
“不用擔心,日後定能實現。”柳沁把碗放回托盤上,“今日你去尋李姐姐了嗎?李姐姐怎麽說?”
說到這個,翠微忙不疊下樓取來了今日從李煙那拿回來的胭脂,柳沁開蓋一看,這回顏色過關了。
“至于到時候的禮盒包裝......”柳沁思索一番,看向翠微,“明日還得麻煩你去玉如煙尋下李姐姐,就說禮盒的包裝過幾日我空了便會上街瞧瞧,讓李姐姐先行制作胭脂。”
翠微點頭應下,柳沁又交代了幾句書坊的事。
“招財和進寶離開了吧?”柳沁提起這對兄弟時嘆了口氣。
“嗯,小姐說完他們便收拾東西離開了,我按小姐吩咐的,給了他們足夠的銀兩。”翠微提起這兩個孩子也是有些遺憾,“就是不知道他們現在去哪謀生了。”
“可憐是真的,可恨也是真的。”
柳沁起身活動了下筋骨,她雖心疼兄弟倆,可也深知疑人不用的道理。
“橫豎我也算幫過他們一次了,日後如何便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翌日,柳沁早早地起來審稿。
來投稿的作者越發多了,柳沁昨日在外奔波,手上又積壓了不少稿件。
考慮到全本投稿對作者來說試錯成本太大,柳沁放低了要求,開篇三章附帶簡要大綱即可投稿。
這樣一來柳沁審稿也簡單,大綱一看便能看出稿件故事是否精彩,有沒有市場。
柳家書坊目前成了作者圈裏投稿的香饽饽,柳沁桌上的稿件竟是越疊越高,她頭昏眼脹地看了一上午,從中選了三本有潛力的,讓朱霞按稿件最後的地址去通知作者來面談。
朱霞前腳剛走,堂前燕後腳便到,她揮了揮手中厚厚的一疊稿紙,快步朝柳沁走來。
“柳老板,我帶着改好的稿子來找你簽合同了!都按你說的改了,請柳老板過目。”
“這麽快,我以為還要再等你幾日呢。”柳沁笑着接過小姑娘的稿件,細細翻閱了一番,發現堂前燕不僅按照她的要求删去了不合适的片段,還将文章整體潤色了一遍。
“成,今日便把合同簽下吧。”柳沁從抽屜裏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合同,連同紅印泥一同遞給堂前燕,“合同一式兩份,獨家作品約,版權五年內歸屬柳家書坊,此年間不得授權給其它書坊印刷、售賣。”
堂前燕連連點頭,都沒仔細看合同便要印下指紋,柳沁連忙阻止,“合同可得仔細瞧清楚了,你也不怕我騙你。”
果真是涉世未深的丫頭,同自己大學畢業一個樣。
堂前燕摸了摸腦袋,憨憨地笑了,“好,我仔細瞧瞧。”
花了些時間,合同終于簽訂,柳沁朝堂前燕伸出手,“合作愉快。”
堂前燕也樂呵呵地回握,“祝我的書大賣!”
書坊正式簽下第一本作品,柳沁也算松了口氣。今晚她再修一下堂前燕這本的錯別字,等到唐忠運回來第一批紙,便可着手印刷。
投稿的作者陸陸續續來了書坊,柳沁同他們聊了聊作品,提出了修改意見,便讓作者們回去寫剩下的正文,改日簽約。
“也許可以做本雜志?”柳沁嘀咕着。
古代作者不像柳沁,能靠着系統開挂,用鍵盤提高碼字效率,他們本身寫作速度就要慢上許多,更別提途中還要不斷修改潤色,情節出錯更是推翻重來。
做雜志這個想法很早以前就在柳沁腦子裏冒出來過,只是那時柳沁完全是自産自銷,不用考慮到自己的寫作速度。幾萬字對于柳沁來說不過是一下午敲敲鍵盤的事,可對于古代作者來說,那得寫上好些時日。
柳沁陷入沉思,如果書坊出一本雜志,專做話本連載,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作者生存環境?
這樣一來,一是可以廣收投稿,根據連載期間的熱度決定出版先後順序,二是可以培養客戶粘性,鞏固購買力,三便是減輕作者寫作負擔,出現問題也能即使調整。
每月四周,一周一刊,每刊放五篇連載文,四周一循環。
每篇文連載快結束的時候,書坊印刷完成,一次性上新。
這樣書坊既能避免沒有新書上架的空窗期,也能鼓勵作者良性競争,及時調整劇情,順應市場風向。
柳沁将這個想法簡短地記錄下來,打算好好規劃一下,當務之急,是廣收投稿。
手上目前簽下一本,待簽的三本,若是按照雜志來排期,那柳沁還需要收十六本。
柳沁總算明白當初她編輯催着她開文的心情了。
一晃幾日,柳沁終于陸陸續續從成堆的稿件中選到了剩下的十六篇,為了保密,柳沁并沒有直接和作者提起雜志這件事,省得又被別家書坊抄了創意還倒打一耙。
這日晌午,唐忠終于趕着馬車回來了,“小姐!快來看看這些紙合不合你心意!”
柳沁摸了摸新鮮出爐的紙張,心中一喜,“這紙摸起來可比我們上一批庫房裏的絲滑,也更幹淨,印刷出來效果應當不錯。”
造紙廠的效率倒是比柳沁意料之中高不少,唐忠拉回來這一車,夠書坊用一陣子。
把紙送到庫房後,柳沁将書坊衆人聚在一起,把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告訴了衆人。
大家雖然對雜志這一概念還有些模糊不清,但既是柳沁提的,便也放下心來。
這晚柳沁又忙了個通宵,她想趕在月底前把第一期雜志排版好,進行印刷,然後月初發售。
柳沁抽空同作者們簽訂了合約,一下簽了二十本,書坊的資金有些吃緊了,這幾日柳沁便讓唐忠他們又印了些以往的舊書上架售賣,每日也有一筆不錯的收入,還有不少顧客詢問柳沁下一次簽售會是什麽時候。
柳沁心道,那自然是書坊缺錢的時候。
不過經由上次簽售會一事,柳沁倒是明白了如何利用作者名氣變現,等日後書坊簽約的作品正式上架,柳沁打算給新作者們也辦一次簽售會,刺激下銷量。
這富貴她柳沁是勢在必得。
書坊正常運作,造紙廠也隔三岔五給書坊送紙來,第一期雜志已經開始印刷,柳沁美滋滋地摸着印好的雜志,耳邊似乎已經響起了金錢到賬的聲音。
沈長歡前幾日派人傳了信,說是去落霞山寺廟祈福了,讓柳沁不要跑空,于是柳沁便安心呆在書坊忙雜志的事。
說起來陳家秋宴快到了,柳沁心裏盤算着過幾日上街給陳妹妹挑些禮物,再給自己置辦些新首飾。
隔日柳沁睡到午時才起,下樓卻見衆人都圍站在一起,一個男人正說教着書坊衆人。
柳沁定睛一看,心道不妙。
她那便宜爹提早了幾日回京不說,那卷了錢財跑路的繼母竟然也在。
柳沁深吸一口氣,冷笑一聲。
“喲,真是稀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