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登山
登山
“唱得好,本姑娘賞了。”一團火紅的身影走進院門中,笑着将荷包擲在火麒的跟前,火麒擡頭一看,來人正是梧清:“你怎麽來了?”
“祁竹和宛因的喜宴,怎麽能少得了我,自然是賀喜來了。”梧清在火麒身邊坐下,自斟了一杯敬祁竹:“在這裏給兩位道喜,才子佳人,難得的一段佳話,我先幹為敬。”
祁竹端起手中的酒杯,一仰頭飲了,他可以感覺到,梧清身上的靈氣已與此前不同,大概是已經脫了神籍,徹底下山來了。
虧得火麒今早還向月風請辭,要與祁竹同去,如今看來,竟是走不成了。
梧清的到來讓宴席徹底熱鬧了起來,酒很快就見了底,一大半竟都是火麒喝的,他趁着醉意,牽起了梧清的手,大家玩笑着起哄,席間觥籌交錯,沒人發現祁竹已經離席。
後院裏已經備好祁竹的馬,他的行囊裏背着他同宛因二人的喜服,天光微亮,他沒有向衆人辭行,只身縱馬,向須彌山而去。
須彌山的山腳下是一條小徑,路口不大,但是清晰可見,祁竹将馬停在這裏,沿着山徑而上,走了大半日的腳程,這才依稀見到須彌山的山門。
說是山門,其實就是道路兩旁兩根石柱,柱前一塊刻着須彌山三個字的大石算作路碑,兩側石柱上寫道:山行有道前路無涯
祁竹過了石門,眼前景物驟變,他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漫天的花瓣随風而下,須彌山的山神考驗就此開始了,花海之中傳來天音,第一重關卡,就是要祁竹數清楚在這片花海之中,究竟有多少片花瓣。
宛因曾經說過,每個人經歷的須彌山神考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考驗只有三重,第一重考驗靈力,第二重考驗身手,第三重考驗心志。
既然如此,祁竹所面對的花海之考,考驗的便是他對自身靈力的掌控。
祁竹釋放靈力,探求這片花海的邊界,雖然肉眼看去,這片花海茫茫無邊,但事實上,它只是須彌山神考所釋放出的結界,不論是空中的花瓣、樹上的花瓣,還是地上的落花,都是這個結界的一部分,既如此,無論看上去多麽紛繁,它們的數量自是有盡的。
只要是有盡的數量,那就能數得清,祁竹順着花海的邊界,自外而內,将自己的靈力順着花枝而上,平等地分散于每一片花瓣之上。
“意随心動,靈力不穩就是心境不穩。”宛因的聲音似乎就在祁竹的耳畔,祁竹将自己的手掌攤開,他的手心裏仿佛還有當時宛因放下的杯子。
整個花海四周皆被祁竹的靈力點亮,花瓣原本的粉色被鑲上祁竹靈力淡藍色的幽光,靈力的包圍圈以祁竹為圓心向內聚攏,微風吹過,花海上仿佛翻湧着藍色的海浪。
Advertisement
包圍圈終于漫過了祁竹腳下,整片花海盡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睜開雙眼,所有的花瓣在他靈力中消融,樹上的枝葉,空中的揚塵,卻都還保留着此前的模樣,祁竹已經能控制他的靈力,穿行花海之間而不沾片葉,頃刻之間将繁花掃盡,有如探囊取物。
他沒有說出花瓣究竟有多少,但在他掃盡花瓣的剎那,花海之景散去,此關已過。
下一刻,容凜提着九烏劍,站在祁竹的眼前:“容凜?”
對面的容凜對祁竹笑了一笑,在轉瞬之間化作千萬張不同的面孔,祁竹眼前的人不再是容凜,他以孩童老婦、山翁少女不同形象出現在祁竹面前:“神考中一切人事皆為夢幻泡影,你又何須執着于我是誰,只要你能将此劍從我手上擊落,此關就算是你通過了。”
祁竹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既是比身法,還請閣下賜劍。”
那人又換回容凜的模樣:“你的劍不就在你自己身上,如何需要我來賜劍?”
祁竹并無佩劍,須彌山一戰之後,蒼玄劍交由宛因歸還神族,龍骨劍也已經毀在龍王的手裏……龍骨劍,他從懷中取出當時龍骨劍殘存的劍柄,龍骨劍乃宛因脊骨所化,雖劍已毀,祁竹卻一直将這截殘柄貼身帶着。
随着祁竹将龍骨劍從懷中抽出,龍骨劍的劍身竟然逐漸複原,完好如初了。
那“容凜”不再多話,提着九烏劍飛身而上,祁竹以龍骨劍向上格擋,他沒有選擇跟對方硬扛,而是将對方的劍招化開。
寒英劍法雖然只有二十九式,可其中蘊含的變招卻是無窮無盡的,祁竹的寒英劍法師從宛因,卻在不斷磨合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劍不是凜冽的殺意,而是有如厚重的雪山,将對手所有的進攻化解、掩埋,克敵于無聲之間。
容凜的劍法以強勢見長,卻輸于莽直,正為祁竹的劍法所克,不多時,“容凜”已是落了下風,只見他狡黠一笑,向後連撤幾步,一轉身化作祁柏的模樣,手持帝劍,向祁竹逼來。
祁柏的劍比起容凜更加霸道,他連擊直下,根本不給祁竹喘息的機會,帝劍在祁柏的手上更像是一把刀,他以劈山之勢,逼得祁竹只能與他硬扛。
每扛下一擊,祁竹的手腕就被震得發麻,再這樣下去,若是龍骨劍脫手而出,祁竹便是敗了。
祁竹還在牙牙學語之時,便常在禦花園中看兄長練劍,那時的祁柏已承帝位,處理政務之餘,也自行修習劍法。
等到祁竹再長大一點,他也開始學着皇兄練劍,小祁竹拿着一柄小劍,不斷被祁柏擊倒,他賭氣把劍一扔,說從此不學了,祁柏摸了摸他的頭笑道,不學也好,刀山劍雨自有為兄替你扛着,說罷抱着祁竹回屋,皇嫂早已給他備下了茶點。
可如今皇兄已經不在了,眼前的人不過是幻像而已,祁竹借對手一擊之力,将龍骨劍向上抛出,一個縱身躍起,提劍而下,這是寒英劍的第七式,櫻落。
祁竹抛棄了此前的路數,轉為快攻,他腳法敏捷,游若龍蛇,避開對方的鋒芒,一點點擾亂對手的攻擊,他刻意露出破綻引“祁柏”正面進攻,又翻身而起,幾乎就要挑落“祁柏”手中的帝劍。
“有點意思。”那人說罷,挽了個劍花,那劍變作了和祁竹一模一樣的龍骨劍,而持劍之人,竟是宛因。
就如火麒所唱,離人最是難離,這個身影,夜夜都出現在祁竹的夢中。
祁竹不受控制地向宛因走去,他明明知道這是幻影,但是宛因就這樣站在他的面前,她頭上的玉蘭發簪正是他親手所刻,本以為此生再不能相見,此時她卻能再度笑着向他走來,即便她的劍鋒指向自己,這仿佛偷來的一刻,他如何能不向她迎上去。
直到龍骨劍刺入祁竹的身體,肩上的劇痛才叫醒了祁竹,這不是宛因,宛因已經去了,她化作了腳下的這座神山,只有通過眼前的神考,他才算不負當日重逢之諾。
祁竹定了定神,接下了對手的劍招,他飛身後退,從衣袖上扯下布條,蒙上了自己的雙眼,龍骨劍對龍骨劍,寒英劍法對寒英劍法,就如同他們當時在黑市的莊園裏日複一日地對劍、拆招,這不是宛因與祁竹的對局,這是祁竹同自己的鬥争。
他感受着風聲和劍氣,天地之間,唯劍與劍而已。
龍骨劍一次次地碰撞,又分離,與前兩輪不同,祁竹不再去剖析對方的路數,他只專注在自己的劍裏,戰局難解難分,祁竹不斷地落地,又不斷地提劍再戰。
對方的龍骨劍又再一次刺入祁竹的肩膀,祁竹卻露出了一絲笑意,他沒有閃避對手的劍鋒,就是為了這一刻,他沒有理會肩上的疼痛,順勢将龍骨劍刺入對方的肩上,再迅速抽劍,擊向對方的手腕。
對方的劍被祁竹擊落,此關破了。
祁竹摘下蒙在他眼前的布條,他回到了山門處,那持劍之人留下了這一句話,便不見了蹤影,他眼前的臺階似乎與天相連,沒有盡頭,但他已經來到了離晉神最近的地方。
“你只要沿着面前臺階往上走,見到須彌山的神殿的時候,你的晉神之路,便算是完成了。”
祁竹手中的龍骨劍卻沒有随着幻境消散而散去,他将龍骨劍背在身後,拾級而上,一天過去了,他的身後已經看不見來時山門,在幻境之中,雖有晝夜更疊,日升月落,但他卻感受不到饑餓和疲憊。
一個月過去了,祁竹眼前的路仿佛沒有盡頭,但他卻從未停下腳步,也不曾回頭看過一眼,他只是不斷地向上攀登。
幻境裏,寒來暑往,已是一年過去,祁竹還是走在這條山路之上,這一年間,他不斷想起從前的種種,想到那些已經離去的故人,想到人與龍戰争,想到毀而複建的須彌山,到最後他什麽也不想,他的身上是龍骨劍和他與宛因二人的喜服,腳下只有一條綿延不絕的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