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萬民 嬴政:“朕何懼之有!!!”……
第25章 @萬民 嬴政:“朕何懼之有!!!”……
【最可惜可悲可嘆的,不是一直都是暴君昏君。】
【而是明明有明君之相,卻偏偏淪為昏君之流!】
【李隆基啊,你何其可悲可恨!!】
李隆基又驟然吐了一口血出來。
明君……
昏君……
他果真是可悲又可恨!
一時之間,臉色竟是更加灰敗頹唐。
“陛下!!!”
“陛下——”
高力士等人見此情狀,連忙高聲疾呼——
“快叫太醫!!!”
李隆基嘴角染着血,臉色灰白,雙目通紅,啞聲低喃道:“朕真的該死啊……”
“——陛下!!”
高力士哭着下跪求道:“陛下,不要聽不要看了吧,陛下!!”
Advertisement
“不……”
李隆基深吸一口氣,嘶啞着聲音:“朕要繼續聽下去,看下去,朕要……”
朕要永遠牢記今天這一切!!!
【公元808的冬天,安西軍的最後一戰。】
【在這之前,這只軍隊,已經在西域堅守了近五十年之久,他們守着安西四鎮,他們守着大唐,守到面黃肌瘦,頭發都白了,守到和大唐再次斷了聯系幾十年之久,守到……連大唐都以為他們早已被吐蕃全部殲滅。】
【他們原本可以就此解散,可以在當地安家立業,過着平淡且安定的生活。】
【可他們是大唐的軍隊!】
【生為大唐生,死,亦為大唐死!】
【他們是唐人啊。】
【于是——即使在與唐朝已經失去幾十年聯系的情況下,這支安西軍,也足足在西域堅守了五十年之久,直至白發蒼蒼,也依舊要拿起武器與吐蕃軍殊死拼搏!】
【那最後一戰,沒有一個人投降!】
【他們死,也要戰死在沙場上!那是身為唐人的榮耀,那是身為唐人的氣節!!!】
【——滿城盡白發,死不丢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他們怎敢忘大唐啊……】
漢朝未央宮。
劉徹輕嘆一聲:“大唐……”
強漢盛唐,強漢盛唐……
這強漢還未知具體模樣,可這盛世大唐之景……這盛唐之氣節!!他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秦王宮。
嬴政感觸更深——
他始終沒忘此次視頻的延伸專題之名——《守業更比創業難》。
那隋炀帝楊廣,失民心,則群起而攻之,失天下。
那唐太宗李世民,得人心,短短二十年創盛世之景,上下齊心,盛世大唐之名永存不朽。
而這唐玄宗李隆基……他負了天下,可天下人卻不願負大唐啊。
原來帝王負業,卻可有天下人甘心守業——哪怕明知前路荊棘遍布,猶如深淵,哪怕明知會為此付諸生命,也心甘情願為那心中之願景而拼死一搏……這就是李唐天下的不屈氣節?這就是盛世大唐贏得的民心所致嗎?
【無獨有偶——】
【安史之亂讓大唐由盛轉衰,王朝更疊不可逆。】
【公元880年,唐朝國都長安,再一次危在旦夕。】
【衰敗的晚唐,它的國君——昏庸無能的唐僖宗李儇,再一次抛下了都城長安,帶着殘軍一路狼狽逃竄,而這一次,大唐面臨的是唐末農民起義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即黃巢起義軍。】
【在唐僖宗李儇帶着殘軍一路狼狽逃亡的途中,他遇到了此前被他貶谪的前任宰相鄭畋。】
【身後黃巢起義軍一直在追擊,鄭畋不計前嫌,并臨危受命,決心為唐僖宗死守住鳳翔。】
【然而鄭畋的部下已經完全失去了反抗的鬥志。】
【他們認為起義軍過于強大,于是在一番商議後,決心直接向黃巢起義軍投降。】
“嗯?”
“投降?!”
劉徹倏然皺起眉:“怎麽會是投降?!”
秦王宮。
嬴政也皺起了眉。
【黃巢起義軍派使者上門來招降。】
【當時鄭畋已經被氣得無法說話,由鳳翔的監軍袁敬柔代替鄭畋接待了使者,并接受了招降。】
【甚至在一番讨價還價之後,還簽訂了投降表。】
【再之後,雙方還為此舉辦了一場盛宴來慶祝。】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唐末竟也爆發了農民起義,昏庸無能的國君……
他能說什麽?
他還能說什麽啊……
恐怕唐朝只能就此——
【然而這一場本該主客盡歡的宴會,卻僅僅只是因為一首樂曲就發生了變故。】
李世民驟然一怔,一首樂曲?
那是——
【《秦王破陣樂》!!!】
【宴會上,《秦王破陣樂》響了起來。】
【鳳翔的将士們,聽到之後,無一不紛紛淚流滿面。】
【這一場面,讓黃巢使者幾乎目瞪口呆,場面差一點就失控了,幸而最後用鄭畋無法出席,将士們才悲傷過度的理由給搪塞了過去,可宴會結束之後,當黃巢使者第二天離開鳳翔,《秦王破陣樂》的影響卻愈演愈烈。】
【甚至百姓們都紛紛請命,說願意與大唐一起共進退!他們願意為了大唐,誓死對抗黃巢軍!】
【最後,鳳翔聚集了近十萬守軍!】
聽到這裏,李世民瞬間紅了眼眶,不禁潸然淚下。
《秦王破陣樂》……
竟是一首《秦王破陣樂》……
“陛下——”
朝堂之上,尉遲恭,程咬金等将領也盡是紅了眼眶,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更是如李世民一樣,止不住的流着淚,嘴唇也是顫抖着幾乎說不出話來,他們都情不自禁望向其上而坐的帝王,随即深深的躬身垂首。
有明主,當如是!!!
唐朝李淵時期——
于朝堂之上也是一片靜默震撼。
更加年輕的秦王李世民也已然紅了眼眶。
李淵,李建成等人也是同時沉默不語,心下所受震動同樣不小。
他們何曾想過,一首《秦王破陣樂》,竟能達到如此之大的影響?
不……哪裏只是這首樂曲……
是秦王啊。
是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破陣樂》,那是大唐國運昌隆的象征。】
【這首歌舞之曲,讓人不禁再次回想起了大唐的盛世之景——那是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盛世大唐,哪怕如今大唐已然衰敗傾頹,可這依然是大唐啊!難道他們要眼睜睜看着大唐到他們這一代覆滅嗎?不!他們不想!!】
【于是他們開始反抗,他們取得了勝利,他們向世人表明,黃巢軍并非不可戰勝!】
【他們讓唐朝再次重拾起收服都城的信心,讓各地節度使也再次重新支持起大唐……越來越多的節度使開始發兵讨伐黃巢軍,他們……他們将生死邊緣的大唐又再次給拉回來了!】
“好!!!”
劉徹也不禁滿是感慨感嘆:“好一個《秦王破陣樂》,好一個大唐啊!”
【一個王朝總是避免不了興衰榮辱,畢竟歷史總是不斷向前的,可一個王朝或許會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它所遺留的,它曾經所凝聚的,卻會永遠留存下來——】
【因為歷史終歸是百姓所鑄造,而它留存于每一個百姓心中,世代相傳,薪火不息。】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之于大唐的影響力——】
【他是民心所向,他是民之所望,亦是心中所往!!】
【大唐的氣節不可敗,大唐的信念不可消,大唐的民心依舊在!】
【所以哪怕王朝興衰不止,時代更疊不斷,大唐,也依舊會被永久銘記下來!!!】
秦王宮。
嬴政又再次站了起來。
他深深望着天幕之上,胸中激蕩不已,亦是複雜不已。
【守業更比創業難。】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百姓所求不多,他們也并非無知無覺,他們知道其上的君主是好是壞,他們會逆來順受,卻也會乘風而起,他們有颠覆船只的力量,可他們也有承載起一艘巨輪的力量!!】
【民心,始終就擺在眼前啊。】
【守業,守的是民心啊。】
……
【好了,這期視頻就到這裏為止,謝謝大家觀看,我們下一期再見。】
随着話音落下,天幕也再次回到最初的狀态。
然而歷朝歷代,卻仍是久久不能平靜,陷入不同的沉默之中——
漢朝未央宮。
久久沉默之後,劉徹不由得深深嘆了口氣。
民啊,如此之重要。
然而以大漢現在的情況,那匈奴之擾尤未可除,一切都還任重而道遠啊。
再次嘆息着搖了搖頭,随即劉徹下意識低頭,看向自己面前的小屏幕——
“嗯?”
劉徹不禁挑了挑眉:“這是……”
唐朝李淵時期——
天幕結束之後,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種不算詭異的平靜之中。
聽着天幕之時,一切還可暫且不表。
然而天幕已經結束,終于到了真正表态的時候了。
這次天幕所講內容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大唐,要變天了。
最先動作的是太子李建成。
只見李建成深吸一口氣,直接面向李淵跪了下去,随之說出口的請求也在衆人意料之中——
李建成自請除去太子之位,讓有能者居之。
而這有能者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這還不是衆臣最想要的結果。
他們齊齊望向了李淵。
既然明主已在眼前,怎能一拖再拖?
這盛世大唐,他們想親自見證!
李淵……
李淵感受着衆人的目光,已料想到天幕結束之後會遇到的境況,可真到此刻,依舊還是複雜難言。
但……已是無可阻擋啊。
豈止是這朝堂之上,恐怕鄉野之間,禦宇之內,民意已然沸騰!!!
李淵終是閉了閉眼睛,再睜開後,沉聲開口道——
“即日起,秦王當為儲君……”
“……擇日行登基大典。”
群臣紛紛拱手高呼:“——陛下聖明!”
唐朝武則天時期。
十三歲的李隆基正擦着眼淚,眼也紅,鼻頭也紅,盡管竭力抑制,卻還是忍不住抽噎出聲。
看得武則天是無奈又好笑。
“行了,你當時刻謹記今日之事才是。”
“是,祖母。”
李隆基嚴肅認真拱手,斬釘截鐵:“孫兒必當時刻謹記!!”
武則天這才點了點頭,然後看向自己面前屏幕——
等看仔細後,不禁訝然了一瞬。
先前天幕結束,則評論區開啓權限——可看評論區最熱評論,可留評一條,可抽取查看回複一條。
而現在竟然又新增了兩個權限。
且兩個權限,竟都是只對帝王才能開啓……
這其中之一——
@其他時空(除自己之外)其他人。
……
“@其他時空,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只單向傳送,僅可收到查看回複提醒……”
“視頻結束僅此一次,其他權限開啓暫定。”
李世民低喃着,又看了下另一則權限說明,思考片刻後,最終還是将目光放在了第一則新增權限說明上。
在他弄明白這第一則權限說明的意思後,李世民就下定了決心。
他有許多言語,許多思量,許多憤之所為,哀之所為的告誡之語!!
他要——
……
“陛下!!!”
“請您一定要振作啊,陛下!”
張九齡等大臣跪在地上,盡是眼泛淚光:“陛下,一切都還為時未晚啊,請您……”
“請您恪守己心,現在依舊可向明君而行啊,陛下!”
李隆基嘴唇顫抖到不能自已,眼底泛着些許茫然之色,不敢相信,不能确定,哭着啞聲道:“朕還可以嗎……”
張九齡擡頭正色道:“陛下,大唐不能亂!”
“若您不可以,不能振作起來,現在的大唐,又要交給誰呢?”
“還有那安史之亂罪魁禍首……”
張九齡頓了頓,再次直言不諱:“那安史之亂之禍,所有牽連在內之人,都應有個處置才是。”
“包括您在內……合該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張九齡之聲響徹朝堂,振聾發聩,其餘大臣也盡皆跪下,朝李隆基明意。
“合該如此,合該如此……”
李隆基聽到此嚴厲批判之語,竟是不由得再次熱淚盈眶:“朕既為罪魁禍首,始作俑者,合該如此……”
正說到這裏,眼前屏幕竟突然跳出數條提醒。
那提醒之上寫着傳遞人——
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
李隆基呼吸瞬間滞住,這才發現天幕結束之後,屏幕之上又新增了兩條權限。
而他仔細看了這兩條權限說明之後,才敢真的确定——這數條提醒評論,竟當真是太宗傳遞過來的內容!
是各個時空,不同時段的太宗。
是不同語氣,不同說辭的太宗。
他們竟然都選擇傳遞信息與自己。
而這些信息,不管有着怎樣的批判告誡之語,最終無疑都傳達着一個主旨——做個好皇帝,做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李隆基不禁再次哭得不能自已。
而之後再看另一條權限說明——
【由于檢測到視頻內容主題為“民心民意”,遂專為帝王開啓一鍵@萬民功能。】
【注意,此功能有且僅有一次,且帝王開啓後,可收到萬民回複一次。】
【另,選擇一鍵@萬民功能,則不能選擇第一則@其他時空(除自己之外)其他人功能,請自行考慮,并選擇決定。】
一鍵@萬民……
李隆基并未考慮多久。
他深吸口氣,啞聲對着堂下大臣道:“朕……要下罪己诏。”
他要這天上地下,禦宇之內所有民衆,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三歲稚童,都能知曉他之罪過與忏悔!!
他不要做昏君,他不要做這大唐的罪人!!!
……
秦朝,秦王宮。
嬴政看着那第二則權限說明,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鍵@萬民……
那将是普天之下所有民衆。
不管讀沒讀過書,認不認識字,只要看到天幕所示一切,便皆能懂其意。
可這一鍵@萬民,便是親自對萬民俯身言語。
嬴政自持功勞無人抵,天上地下第一人,尊貴無匹,無人能及。
可現下難道要向那萬民垂首俯身嗎……
可他久久看着那第二則說明,驀地大笑起來——
“為大秦帝國千秋萬代,朕何懼之有!!!”
此等只為帝王開啓之權限,來得好啊!
民心,民意……他盡要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