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朱祁钰 焉知郕王繼位會做得比朕好?
第55章 朱祁钰 焉知郕王繼位會做得比朕好?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朝堂之上,一片靜默無聲。
不是沒有大臣還對朱祁鎮忠心耿耿,想着有“前車之鑒”,可以避免之後将要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錦衣衛指揮使袁彬……
但在聽到這裏的時候,袁彬沉默了。
他避開了朱祁鎮望過來的視線。
朱祁鎮目眦欲裂,被震駭驚懼到吐了兩口血,竟是無一人反應?!
這瞬間,他竟有種“衆叛親離”的感覺……這些大臣想要幹什麽?他們這種反應是要幹什麽?!
朕是否還有可信可用之人?誰還能站在朕身邊??
朱祁鎮竟一時怔然,甚至四顧茫然。
但他不甘心!他不甘心!!
又是一陣氣血上湧,朱祁鎮咬牙壓下去,竟是問了一個問題——
“諸位焉知郕王繼位,是否做得比朕還好?”
朱祁钰一怔,衆臣面面相觑。
見狀,朱祁鎮立即伸手指向于謙:“重用肱股之臣,朕也可以!”
Advertisement
“從現在開始還不晚,朕可以——”
【若說力挽狂瀾,挽救明朝的中流砥柱是于謙,但僅憑于謙一個人,真能做到那麽多嗎?】
【命令誰下?又是誰在配合?其中諸多事情,于謙又如何憑一己之力完成?】
【于謙的功勞不可否認,但明朝君臣上下一心的事實也不可否認。】
【除了于謙,還有王文,郭登等文武大臣的共同努力。
哪怕這其中仍有宵小存在,可在保家護國,共同努力的大勢之下,明朝的危機才終于得到挽救與解決。】
【而現在讓我們再回到之前,重點講一下臨危受命的朱祁钰。】
終是講到他了。
朱祁钰攥緊了拳,他會如何?
而朱祁鎮,聲音不由得戛然而止,下颌繃得死緊,同樣攥緊了拳細聽——
他就不信……不信朱祁钰能好到什麽地步!
【朱祁鎮帶人親征,朱祁钰留鎮京師監國,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朝野上下一片驚懼震蕩,有提議南遷的,還有卷鋪蓋直接走人的,京城裏幾乎是人人自危,就算有于謙等這樣主戰的大臣在,但最終做主的,還是要等上面來決斷吧?】
【回顧一下——朱祁鎮要親率軍隊出征,有人勸他嗎?他聽了嗎?】
【再來看看朱祁钰,最終他做了什麽決定?】
【他沒同意南遷,而是聽了于謙等大臣的建議,果斷下令,為主戰迎敵做準備。】
聽到這裏,衆臣心中便是已有思量。
而後再繼續聽下去——
【朱祁鎮寵信王振,在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前,就有諸多大臣因為王振非死即貶,但朱祁鎮做了什麽嗎?】
【哦,倒也是做了,但卻是多加維護王振。】
【而土木堡之變發生後,王振之責也不可推脫,朝中王振黨羽仍在,大臣打死王振黨羽,發生午門血案,朱祁钰又做了什麽?他又認真聽取了于謙等人的解釋,下令馬順等罪有應得,衆臣無罪。】
【我們先單從這兩件事上來分析,朱祁鎮和朱祁钰兩個人的“選擇”,以及所造成的後果,是偶然嗎?是二選一嗎?】
【有人說朱祁钰比朱祁鎮聽話太多,那朱祁钰為什麽不聽別人的話?朱祁鎮又為什麽非要聽王振等人的話?】
【還有人說,朱祁钰當皇帝很聽大臣的建議,是因為他皇位來路不正,那這兩件事發生的時候,朱祁钰還沒當上皇帝呢,這又要怎麽解釋?難道他能預知也肯定自己之後必然會被擁立為帝?】
秦王宮。
嬴政不禁嗤了一聲:“什麽‘偶然’,若那些選擇是‘偶然’,那之後接二連三的選擇也是‘偶然’?”
哪裏有什麽二選一,不過都是個人選擇罷了。
所謂的二選一,也是知道能重來,知道後果,才要做出的改變罷了!
【有句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從一開始,朱祁鎮和朱祁钰的種種選擇,若排除外界種種因素,其自身的影響難道可以說沒有?】
【朱祁鎮,就是那宋朝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宋高宗趙構之流,他能不知道種種選擇下帶來的後果?】
【那再說回來,擺在朱祁钰眼前的種種選擇,其實選哪一個,會對他現有的身份造成很大影響嗎?那為什麽朱祁钰會選擇主戰,而不是南遷?如果北京城破,朱祁钰難道就沒有生命危險??】
漢朝未央宮。
劉徹也是搖了搖頭,輕啧一聲道:“所有的選擇,不過皆是出自‘本心’。”
而那朱祁鎮,真可謂是自私自利,貪生怕死之輩,一點大義都沒有。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朱祁鎮。】
【從朱祁鎮被瓦剌放回來,再複辟之後的種種作為,也可見一斑。】
【甚至朱祁鎮何止是殘害忠良,他還在處死有功名将範廣後,将範廣的妻女宅邸,一并賞給了皮兒馬黑麻。】
【這是大明立國近百年從未有過之事,簡直是令人作嘔。】
【這是在羞辱誰??】
“陛下?!”
朝堂之上,範廣猛地睜大了眼睛,幾乎目眦欲裂!
他的妻女,在他死後被賞給了誰?!
範廣猛地喘了口氣,竟是不管不顧道:“陛下,範廣雖一介武夫,但最起碼知道,不能辱人妻女!”
“大膽!你——”
朱祁鎮臉色僵硬難堪,色厲內荏的指着範廣:“誰給你的膽子!讓你竟敢如此指責朕?!”
範廣只是梗着脖子,并不作答。
誰給他的膽子?
他沒有膽子對聖上如此說話,可若是聖上不配當為,那還是“聖上”嗎?!
朱祁鎮顫抖着手,又将目光挪向其他大臣,驟然猛抽了口氣——
此時此刻,他竟是更看不見這些人眼裏的敬意和畏意了?!
明朝朱瞻基時期。
朱瞻基已是無話可說。
朱祁鎮……他的長子,怎會如此?
怎能如此不堪?!
【再來看看朱祁钰當讓皇帝之後。】
【之前說,朱祁钰大權在握,不怎麽願意接朱祁鎮回來,還是于謙勸導,他才下定決心派遣使者。】
【但在朱祁鎮回來之後,有性命之憂嗎?】
【沒有。】
【朱祁鎮被軟禁在南宮之中,被嚴加防範一舉一動,但将近八年的時間,朱祁鎮一點事都沒有,就算明面上,朱祁钰不能殺了朱祁鎮,但背地裏也不可以?如果他再狠心一點,就做了,又能有大臣深究什麽?】
【想想宋朝趙匡胤的死因之謎,趙光義可也是兄終弟及。】
趙匡胤:“……”
是了是了。
暗殺這種事,完全可以做。
【但将近八年的時間,朱祁鎮甚至還生了好多個孩子,連子嗣都沒有斷絕。】
【而朱祁鎮複辟前後,朱祁钰突生重病……去世時,朱祁钰才三十歲,正當壯年,他為什麽重病?後面朱祁鎮複辟,将朱祁钰重新廢為郕王,又将其軟禁到西內永安宮,其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朱祁钰就薨逝了,并且死因不明。】
【有一種說法是,朱祁钰是被太監蔣安以帛扼殺而死,那這太監蔣安,又是奉了誰的命令?】
【他總不能是自作主張吧?】
【所以除了朱祁鎮命令,又還能是誰。】
【再者說,朱祁钰的病重,也有傳言是後宮所為,也還有其他疑點,雖然都不可考據,但未嘗沒有可依據之理。】
【比如說,孫太後就當真希望朱祁钰能一直坐在皇位上?她兒子又還沒死。】
【更何況當初讓朱祁钰登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她兒子也不是沒被放回來,況且就比朱祁钰大一歲。】
【當娘的,總不能看着親生兒子後半生都蹉跎在南宮之中吧?】
【所以想想,一切種種,雖然史書沒記載,但也不是無理可循,畢竟這位孫太後和明宣宗朱瞻基可是“真愛”,當初朱瞻基将朱祁鎮立為皇太子,可是在下個月就廢後胡氏,将孫氏立為了皇後。】
【而朱瞻基早死,朱祁鎮繼位的時候才不過九歲,孫氏垂簾聽政,放縱宦官王振攬權,擾亂朝綱等,在後世的評價中,素有“一代妖後”之稱,其一直以來所作之事,可不是個沒心機,沒手段的人。】
明朝朱瞻基時期。
一時間,朱瞻基竟是不知該驚懼他“早死”之事,還是該複雜于宦官王振攬權擾亂朝綱,竟也有孫氏的原因在?!
但他的次子朱祁钰和朱祁鎮這一對比,可真是讓朱瞻基更無言以對。
明朝朱祁钰時期。
一直聽到這裏,朱祁钰瞬間站了起來——病重,死因不明?
他之前聽天幕說起他病重,但他并不知道他會死因不明啊!
明朝朱祁鎮時期。
朱祁钰也是握緊了拳,擡頭直視朱祁鎮。
他不否認自己的私心和欲念,但朱祁鎮……未來他的病重,他的死,到底是不是“人為意外”?!
怎麽你朱祁鎮能繼續活着,他就不能活着是嗎?!
【不止是這樣。】
【朱祁钰死後,朱祁鎮甚至還沒放過他——】
【朱祁鎮複辟之後,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并廢其帝號,賜谥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谥,表示朱祁钰終身為惡。】
【然後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
【朱祁钰因此成為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僅有的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什麽??……什麽?!
朱祁钰幾乎目眦欲裂:“朱、祁、鎮!”
戾……郕戾王?
可真是好一個郕戾王!
明朝朱祁钰時期。
聽到此,早已成為皇帝的朱祁钰更是抑制不住滿心的怒火屈辱!
朱祁鎮!怎麽有臉?!
你為大明做了什麽?這麽多年……你有沒有看到因為你,導致的諸多問題?!你怎麽有臉的?!
朱祁钰一時踉跄,難道這五年以來,他做的還不夠兢兢業業??
怎麽會……
【雖是如此,但公道自在人心,是非曲直,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
【于成化年間,一些臣僚開始為朱祁钰不平,他們認為朱祁钰危難之時受命,削平惑亂,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功勞很大,卻谥以“戾”,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責問,當時若不是朱祁钰即位,瓦剌如何能退?朱祁鎮如何能返京?】
【還有朱祁鎮之後,繼位的明憲宗朱見深。】
【這位雖然曾被朱祁钰廢去太子之位,但對這位叔叔的功績還是相當理解。】
【于是幾經周折之後,朱見深下诏恢複了朱祁钰的帝號,定谥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下令按帝陵的規格修飾陵寝,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朱祁钰的功績。】
朱見深……他的侄子?
朱祁钰倏然一怔,竟是完全沒有料到,最後會是如此的情況。
而另一邊的朱祁鎮在位時期——
憤怒難言的郕王朱祁钰在聽到這裏後,也是瞬間怔楞住,然後頗為心思複雜。
為他恢複名聲的,竟是他的侄子??
可是話說回來,朱祁鎮,你當真是可笑了!
一時間,朱祁钰心中竟有些快意!
而再看朱祁鎮,果然是臉色越發的難看起來,也更是難以置信!
【朱祁鎮,不得不說他是真的命好,有個好弟弟和好兒子,幹什麽都有人給擦屁股!】
【土木堡之後,有朱祁钰給他擦屁股,将大明朝生生拉扯回來。】
【複辟之後,埋下種種禍端,又有朱見深給他擦屁股,解決了諸多問題!】
【哦對,還有于謙那些大臣等,土木堡之後,仍活着的這些大臣,還有能力輔佐朱祁钰!】
【複辟之後,殘害忠良那麽多,也多虧了朱見深有能力,盡管仍有諸多隐患和問題,但最起碼沒在朱見深這裏爆發。】
【所以總而言之,朱祁鎮是真的挺沒臉的,畢竟連他兒子都不認同他,也不知道給他找借口的人是怎麽想的?!】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認同點頭,連兒子都認同叔叔的功績,這朱祁鎮所作所為,可真是令人诟病和不恥。
明朝朱元璋時期。
他在罵此丢人現眼的不肖子孫同時,還不得不在意天幕所說的“諸多隐患和問題”??
到底是什麽隐患和問題??
是土木堡之變後遺留下來的?!
也是了……不然還能是什麽,死了那麽多大臣!
朱元璋又忍不住咬牙,朱祁鎮這個不肖子孫!
那明朝……在朱祁钰的治理下又究竟如何?
挽回頹勢又是如何挽回的?
【以上那些事,若是不能代表朱祁钰為帝的資格,那就看仔細看看朱祁钰為帝期間,又具體都做了哪些事。】
【短短數年,朱祁钰和諸位明朝的老臣的勵精圖治,所行之功績,可不是朱祁鎮一個“戾”字就能抹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