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平陽昭 嬴政:謝邀,已經又開始酸了……
第61章 平陽昭 嬴政:謝邀,已經又開始酸了……
秦王宮。
嬴政完全不曾想到,天幕結束之後,一切功能竟然暫且關閉,而何時才開啓,卻未有定數。
現在秦朝雖算不上是百廢待興,但現下可是一切都在運作起來。
造紙,科舉,印刷,造船……這一切的一切,哪怕有天幕詳細訴說,可也總會碰到一些問題。
所以他們需要天幕,哪怕只允許提問一條內容,抽取一條評論,有也總好過沒有。
而且現如今鹹陽雖然在繼續彙入人才,可不夠,還是不夠。
這人才哪有夠用一說,尤其是對于秦朝現在來說,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提供助力等。
科舉是不錯,但當時天幕提的不算多,他們也要一邊摸索一邊前進。
到底還是慢了點……
嬴政一邊看着其下送來的各種消息,還是不禁皺了皺眉,他需要更多直接的,現有的人才。
以及……嬴政還記得那句——“有着‘秦始皇基業繼承人’稱謂的漢高祖劉邦。”
秦二世而亡,怎麽算,這漢高祖劉邦都會是他治下之人才對。
繼承他之基業??
繼承……傳承……
嬴政細細思索這句話,半晌竟哼笑出來,覺得有意思極了。
Advertisement
這漢高祖劉邦,可見也是個人才,更何況建立那漢朝,恐怕身邊也聚集了不少人才,可要想辦法找出來才是。
另外就是……天幕說的女人。
女将軍,甚至是女帝……
他可是清楚,這女人之能完全不能小觑才行,所以這招收人才的條件,是不是可以再放寬些?
這麽一想,倒是更有許多事情要做了。
嬴政扶了扶額,又拿起一沓彙報——用新造的紙張試驗書寫,能最先用到之人,當是他身邊負責各類事項之人。
這一看,果不其然,竟是扶蘇寫來的彙報。
扶蘇……嬴政敲了敲桌案,這些時日以來,扶蘇倒是話少了許多,不過事情竟是完成的更不錯了。
這讓嬴政心中多少有許多寬慰。
畢竟從這紙張來看,這督造之事,就完全可見其成效。
現在扶蘇又攬了其他事情,對那各種阻撓和抵賴之人,手段也更強硬了許多,又不失正當之理。
嗯,不錯。
嬴政又點了點頭,繼續伏案處理各類事項。
秦朝沛縣之中——
“天幕說起那人一定是你,如此,你還要奔赴鹹陽?”
蕭何狠狠皺起眉:“而且竟還是要舉家去奔赴?”
劉邦吊兒郎當的翹起腿:“那你告訴乃公,現如今不去,又該當如何?”
“莫不是要等着秦皇來找我?”
劉邦啧啧兩聲:“你觀現在秦朝之現狀,之後會是如何?”
蕭何松開眉心,低聲道:“胡亥趙高已死。”
劉邦一拍大腿:“嗨,那不就是了嘛!”
“這源頭已滅,而秦朝上下如今又是各大變動,且還不是騷動之亂,反倒往反方向發展……”
“啧,這人吶,要看清局勢和現狀……”
劉邦張了張手,又抓握緊手心:“也要懂得主動把握時機。”
“先前我不去,是懶得去,恐怕也輪不到我,可現在嘛……”
劉邦嘆了口氣,又呵呵一笑,指了指鹹陽的方向,又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現在是不得不去,也完全可以去,至于我這腦瓜頂上的未來名號,所帶來的究竟是福是禍,那還未可說。”
“反正也是逃不了,是禍都那樣,是福——”
蕭何嗤了一聲:“是福,你這沛縣泗水亭長,可是要跨越了不知多少級了。”
劉邦嘿嘿一笑,朝蕭何擠眉弄眼,一胳膊杵向蕭何胸口:“不用嫉妒乃公,若是乃公無事,那你蕭何自當跟着沾光。”
蕭何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劉邦也收了笑,不再說話,而是看向已經收拾好了的行李。
是福是禍,誰也不敢妄下斷言。
但與其始終忐忑等着未知到來,不如他主動就它去也!
漢朝未央宮。
劉徹也是很震驚天幕暫且關閉權限功能一事。
這權限一關,也不知何時才能開啓,又會不會有變化?
總之,這一關閉,可真是叫人不适應,畢竟還有太多想問的,想知道的,還有那疑慮之事等等。
劉徹啧了一聲,不過倒是也有好事傳來。
就比如匈奴那邊竟自己出現了騷亂內讧。
據探子來報,起因也好像是由于天幕先前說的——那對上他的小霍将軍,連戰連敗的渾邪王,伊稚斜單于想用計收繳了他的兵權,結果被識破,反倒把渾邪王逼得鬧了起來。
啧啧,可真是一出狗咬狗的好戲。
不過嘛,就是不知究竟是真是假了。
劉徹眯了眯眼,不管是真是假,他倒是可趁此時機,再多添一把火,畢竟白給的機會,不要白不要嘛。
唐朝李世民時期。
最難解的恐怕就是李世民了。
偏偏最想用的時候,權限功能關閉了。
李世民無奈搖了搖頭。
“陛下知道後,想要如何?”
長孫皇後坐在李世民身旁,近些日子,宮中總有太醫來給她調養身體,現在面色看着紅潤至極,好得不行。
李世民看着心生歡喜,握住自己妻子的手:“觀音婢,其實朕也不知要如何,但最起碼也要知道是誰。”
“這女子為帝……”
李世民頓了頓,才再次開口道:“若是我們的後輩子孫之一,其實倒也無多大問題。”
“但朕擔心的是……若不是呢?”
說完,李世民看向身旁妻子:“這也是有可能的吧,觀音婢?”
畢竟這一直以來,聽天幕之言,垂簾聽政的太後可不在少數,雖說唐末時仍是李家人,但這其中——
“若有可能,陛下又要如何?”
長孫皇後拍了拍李世民的手:“陛下,你聽當時天幕的說辭和語氣了嗎?”
“這……自然。”
李世民想到此,不禁搖了搖頭:“這就是朕糾結之處,天幕對其的看法以及态度……”
若非這女帝當的不好,又怎會是那樣的說辭和語氣?還有……這竟是從古至今唯一的女帝?
“朕……”
【叮——】
【大家好,我是博主簡半夕,又與大家見面了。】
來了!
熟悉的聲音響起,歷朝歷代諸人都是精神一震——
畢竟先前天幕結束後,暫時關閉了權限功能,還是讓衆人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這時見天幕再次開啓,總算稍稍放下了一點憂心之意。
【接上一期視頻末尾,想就引起的女性話題,再來詳細說一說,那些歷史潮流中湧現出的各色女性人物們。】
竟是這個內容!
李世民頓時直起身體,倒算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沒辦法利用權限功能知曉,沒想到天幕竟是要詳細說起女性話題來。
那先前天幕所說的女帝必然在其中,就是不知會什麽時候說到。
【古代是封建男權社會,但女性的能力也不容小觑。】
【上個視頻末尾就提到過,能在男權社會之下都能湧現出來傑出女性,試想一下,若是當時的女子能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能不被歧視,能如同男子一樣展現才能,那古代的社會發展,又會是什麽樣子呢?】
【之前整個專題內容是《如果秦始皇擁有四大發明會如何》,代入去想一下,現在始皇可是很缺人用對吧?】
嬴政挑了挑眉,天幕知他。
【以秦朝的氛圍來看,寡婦可再嫁,甚至秦律之中還規定——“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猳,殺之無罪。”】
【就是說,男女之間一定要忠貞守節,如果男子出軌,妻子可以殺了丈夫。】
【雖說嚴是嚴了點,但就憑這一點,可見當時女性相比于其他朝代而言,最起碼不會受到更多壓制與壓迫。】
【那想必,若是秦朝有能力出衆的女性人物,沒準兒始皇還會給個一官半職當當?】
漢朝未央宮。
劉徹撇了撇嘴,怎麽天幕要先說起秦朝那時的女性人物?
他秦始皇的治下對女性多有寬宥,朕也可以!
誰還不會拉攏穩住人心了。
秦王宮。
嬴政聽到此也是以為天幕要先說他這裏。
但是——
【不過第一個要說的這位,不是秦那時候的人,而是唐朝的。】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一怔,也是有些驚訝,不過這就要說女帝了嗎?
倒是也好,他——
【正确來說,應該是唐朝建立之初的一位女性人物。】
李世民又是一怔。
是……
【也是我們李二鳳陛下的姐姐——平陽昭公主。】
隋末亂世——
軍營之中,李建成,李元吉等人都在,還有李淵,只除了現在還是秦王的李世民。
畢竟現在的秦王李世民可是被擁立為反隋的統領,一切都交予他定奪做主,并且身先士卒,不可謂不忙。
此時這幾人彙聚到這裏,則是因為李世民前幾日卸了李元吉的兵權。
而代替李元吉的竟是……
“阿耶!他李世民憑什麽讓三娘代替我?!”
李元吉臉色漲得通紅,兵權被收繳不說,還讓一個女人給攬了過去,這讓他情何以堪!
更何況……這些時日以來,他和三娘本就不算融洽,現在李世民這一通命令下來,簡直是直接把巴掌打在了他的臉上!!
所以李元吉不服!
李三娘視線冷冷瞥過去:“李元吉,我勸你慎言。”
“現在二弟的名諱,豈是你能直接叫的?”
“更何況,二弟收繳你兵權,又不是因為我,是你自己行軍差點犯下大錯!”
李元吉更是被怼得難堪,随即不怒反笑:“好好,就算是我之過錯,才導致如此,但又憑什麽是你?!”
“就因為你近日招收的那幾百人的隊伍?!”
“不過是群烏合之衆!又是因你女扮男裝,借‘李’姓的名義罷了,若他們知曉領兵的是個女子,又該是如何作想?”
李元吉見李三娘抿緊嘴唇,冷哼一聲,更是得意:“現在你可隐藏不住身份了。”
“以女子身份領軍,你有何能力?你猜那些人會不會再繼續聽你命令?”
李三娘攥緊拳:“那又如何,二弟命令已下,你來求阿耶又是何意?!”
“李元吉,你不服?”
“我就是不服!”
李元吉看了李淵一眼,覺得有恃無恐:“雖說現在一切盡憑二弟做主決斷,可阿耶還在……”
難道他李世民還真能越了阿耶不成?
更何況他所求不過是一次寬恕,總不能因為他差點犯了一次大錯,就這麽任由一個女人攬去了兵權吧?
那他的臉面該往哪裏放!
再者說,如此輕率草率的将兵權交給一個女人,若是能借此讓李世民的威望削一削,倒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沒看李建成都不說話了嗎。
于是李元吉又再次看向李淵。
“阿耶……”
李元吉眼底有哀求之意。
就因為有先前天幕之言,結果導致他和大哥之間出現嫌隙,李建成就算見不得他領兵,可也不見得想再助長李世民的勢力,李三娘妥妥的站在李世民這邊,恐怕這也是李建成不願出聲的原因。
左右都不相幫,看最終結果。
反正最後怎樣,于他也沒有多大關礙。
但他不能,這次他決不能就此善罷甘休!否則之後他将會如何?
所以李元吉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李淵身上。
而他的阿耶,原本該是統領做主之人,他願意看到現在這樣的情況?
顯然李淵也不怎麽願意——
所以在對上李元吉視線後,李淵則看向了李三娘。
“三娘,你……”
【……也是我們李二鳳陛下的姐姐——平陽昭公主。】
嗯?什麽?
李世民的姐姐,平陽昭公主?是誰?!
李三娘也是面露疑惑。
先前說話的時候,天幕在說什麽,他們也都在被動聽着。
此時這一句話鑽進耳朵裏,反應過來後,讓所有人都是為之一怔,閉上了嘴。
營帳裏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李元吉李淵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竟都莫名有種預感……
這位平陽昭公主究竟——
【确切說,應該是平陽公主,這位名字不詳,但她是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世民的姐姐,一母同胞,母親窦氏。】
真是三娘?!
李建成和李元吉不禁目露錯愕的看向李三娘。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也是面色怔然。
竟是……姐姐。
【為什麽要叫她平陽昭公主,因為這位公主,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采用軍禮殡葬的女子,谥號為昭。】
隋末亂世——
另一邊的柴紹聽到此,不禁面露詫異之色,但在驚詫過後,卻是嘆息着笑了起來。
三娘,想必也是聽到了吧?
軍營之中,李淵等人聽着這一句話,臉色都不由得有了些變化。
其中最控制不住臉上神色的,當屬李元吉了。
李元吉震驚又難言,嘴角甚至抽搐了一下——采用軍禮殡葬?!
什麽意思?!為什麽是采用采用軍禮殡葬?!
一想到這其中指明的意思,李元吉就感覺剛才自己說的那些話,都像是回旋镖一樣,又狠狠紮在了他的身上臉上!
他可真想讓天幕就此停止,可天幕的聲音仍在繼續——
【平陽昭公主嫁給武将柴紹為妻,婚後,兩人定居長安。】
【但大家也都知道,李淵會在隋末起兵,那時的世道注定不太平。】
【而先前,我們都知曉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秦王李世民功不可沒,但沒說的是,這其中,還有一位能力出衆的女子。】
【就是這位平陽昭公主。】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講一講這位平陽昭公主的功績吧。】
唯一一個采用軍禮殡葬的女子……
劉徹撫了撫掌,單聽這點,這位平陽昭公主的事跡就讓人好奇起來。
所以于那隋末的亂世之中,究竟都做了什麽?
【隋朝大業十三年的五月,李淵決定起兵。】
【而既然要起兵了,那肯定要将定居在長安的女兒和女婿召回來。】
【只是那時柴紹要跟着起兵掃平亂世,去迎接李淵的義旗,不能和平陽昭公主一起離開,但又很擔心對方有危險,不知該如何是好,但平陽昭公主卻無懼危險,還勸柴紹盡快離開,她自己會有辦法。】
【于是當時柴紹便從小道直奔太原,而在他離開後,平陽昭公主則在後方進行各種安排。】
【她先是動身回到鄠縣的李氏莊園,随即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将當地的産業變賣,赈濟災民,然後很快就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之後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了。】
【再之後,平陽昭公主聽到這個消息,便決心要為李淵招募更多的軍力。】
聽到這裏,李三娘不由得揚了揚眉梢,竟也是女扮男裝?!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她竟也是女扮男裝……
驟然就有一種突如其來的宿命感覺,莫名襲上了心頭,讓李三娘不禁面露怔然。
而李淵……
李淵聽到那最後一句話,也是不禁面露怔然。
【平陽昭公主開始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而她,竟只用了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當時其中最大的一支起義軍就是胡商何潘仁,在胡商何潘仁的手下可足有幾萬人之多。】
【相比于平陽昭招收的幾百人隊伍,這位胡商何潘仁的勢力明顯更大。】
【但是到最後,其勢力遠遠超過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就甘願做了平陽昭公主的手下。】
【而平陽昭公主在收編了何潘仁之後,又連續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起義軍,由此勢力大增。】
【與此同時,在此期間之內,隋朝廷其實一直在不斷派兵攻打平陽昭公主,但每一次!注意是每一次,平陽昭公主率領的起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甚至還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秦王宮。
嬴政聽到這裏,也不禁面露驚訝和詫異之色。
一個領軍作戰的女子,竟還是打敗了每一次進攻?
先前天幕說起隋朝的時候,那隋末究竟有多亂,光是聽着都能想象出來。
而這位平陽昭公主,不禁接連收編了起義軍,竟還能有如此作為,可當真是不簡單啊。
還有其收編的起義軍中,不乏勢力比之大的,究竟又是如何做到的?
隋末時期。
換做是李三娘本人聽了,都有些驚訝。
不過倒也不心中忐忑懷疑,因為現在的她,也一樣堅信能做到。
而且聽着天幕這樣講,李三娘心中郁氣稍散,想來原本的歷史軌跡中,最起碼“她”能比自己現在要更順利。
倒是李元吉臉色就不那麽好看了,而且是越聽越難看。
【由女子做主帥,這支起義軍如何?收編的人數漸多起來,這位平陽昭公主還能做好嗎?】
唐朝李世民時期。
聽到這裏,李世民像是想到了什麽,眼眶不禁泛紅。
怎麽不能,他這位姐姐當然能——
【當然能,甚至這支起義軍的軍紀非常嚴明,而平陽昭公主令出必行,能夠使得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
【并且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裏,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
【《舊唐書》記載其——“每申明法令,禁兵士,無得侵掠,故遠近奔赴者甚衆,得兵七萬人。”】
【是的,因為如此,平陽昭公主這支起義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裏投奔而來。】
【于是其後不久,平陽昭公主的起義軍就超過七萬人了。】
【而這支起義軍,被當時的百姓稱之為“娘子軍”,又稱平陽昭公主為“李娘子”,她的膽略與才識,以及在軍事上的直覺和見地,從短短三個多月內,就招納如此多人,足可見一斑。】
【從最開始的幾百人,到不久後的七萬人,甚至還打敗了隋軍的每一次進攻,勢如破竹,連續攻占多地,連當時的隋将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這樣的女子,若稱一句天賦出衆也不為過吧?】
武周武則天時期。
今天武則天與上官婉兒坐在一處,聽到此,自是點了點頭。
“才三個多月的時間,連勢力更大的起義軍都能收編麾下,這位平陽昭公主的能力與膽略,堪稱天才确不為過。”
甚至其後更發展至七萬人,還擊退了隋軍每一次進攻……
武則天笑看向上官婉兒:“若換做是你,可做得到?”
上官婉兒給武則天斟了一杯茶:“陛下別拿婉兒說笑了。”
武則天笑了笑,不再繼續。
【在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之時,這時候平陽昭公主已經為李淵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
【之後在攻打長安的時候,平陽昭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姐弟二人一齊攻克長安,使得李淵由此控制幾乎半個關中,雖然四周仍是敵人,但也算是拿下了長安,并穩定了長安。】
【在李淵的女兒中,平陽昭公主可謂是獨有軍功,并且多次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勞。】
【李世民作為主力,在掃蕩諸多勢力期間,平陽昭公主也在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
【那裏有個娘子關,就是平陽昭公主駐守的地方——如今的娘子關位于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是因平陽昭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于此,才更名為“娘子關”。】
【山西這個地方,可是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若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不穩。】
【此地顯然是十分重要,而平陽昭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這裏進入山西。】
【這位公主防守如何,想想先前視頻中說過的——】
【這期間,秦王李世民可是在征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而滅王世充,可是奠定了李唐統一天下的基礎,所以由此得見,可以說是有了平陽昭公主在後方的嚴防死守,前方戰事才能夠更加的勇猛直前,且無任何後顧之憂。】
秦王宮。
嬴政啧了一聲,心想這李淵真是夠好命。
有一個秦王李世民還不夠,竟還有如此女兒嚴防後方!
【不得不再次感嘆一聲,李淵,确實是命好啊。】
【不說其他,他是真的會生,李世民這個天選之子就不多說什麽了,就連李建成都是有能力之人,結果生的女兒,竟也是軍事上才能和天賦出衆,若非如此,關中怎麽能那麽快就平定下來,還有攻克長安,防守後方也是。】
【對比秦始皇,這要是始皇知道,不得嫉妒死。】
嬴政:“……”
謝邀,已經又再開始酸了。
真是久違的體驗……
【不過李淵是會生,但還是多虧窦氏的教導有方吧,雖然可能冷不防還是會冒出個歪瓜裂棗來,但研究表明,做母親的,在教導子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是很大的,畢竟在古代帶子女的,可多是母親。】
【有句話是“娶妻娶賢”,雖然不是特指這個,但有一位懂才學知大禮的母親,在教導子女上的确會起到積極作用。】
【所以哪裏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才德兼有才是,教養子女也會更出衆。】
這段話引起了多數人的深思——
那李淵出了一個千古一帝李世民還不夠,其女兒竟是也不差,一母所出,再加上一個李建成……可見那窦氏在教導子女上,所起到的作用必然不可忽視,再有天幕所說的“研究表明”?
這可真是……叫他們又漲了見識。
這女子之能,不能小觑了去啊。
【話再說回來,有如此在軍事上天賦出衆的女兒,這位平陽昭公主的事跡應當更多才對。】
聽到此,李三娘不禁皺了皺眉。
什麽叫事跡應該更多才對?怎麽——
【然而在長安之戰後,這位平陽昭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于史籍,我們無從得知更多她的記載。】
【一直到六年之後,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
【而之所以有這一筆記載,也是因為平陽昭公主的葬禮與衆不同——就是先前所說的,她是以軍禮下葬的。】
【但這六年期間,關于平陽昭公主,又都發生了什麽?為何這期間內,史籍上沒有任何關于她的記載?】
【又為何……六年之後,直接來的就是平陽昭公主的死訊?】
李三娘緊抿着唇,是啊……為何?
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