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下元節

第57章 下元節

“這樣我也放心些, 只是雖然長公主喜歡你,但你也不要太過于心實了。”賈敏扶着黛玉的頭發,道:“如今你外祖母家裏雖然有些不妥的地方, 但終歸也不會太虧待你們兩個, 也不過幾個月, 明年三月左右,我和你爹爹也就該回來了。”

“母親放心, 我也會保護姐姐的。”

甄璟笑聽着他們說話,忽而想到些什麽, 又問道:“伯母準備什麽時候出發?”

“五日後罷, 天再冷些, 就不好行船了。”賈敏說着。

“我想着,明日便是下元節了,京城必是有些舞龍舞獅的, 想帶着林妹妹和俊哥兒去瞧瞧, 不知伯母可允許。”

賈敏瞧着他們姐弟期待的神情, 笑道:“來京城這些日子, 我卻也沒帶着他們出去瞧過,你既有心, 我哪有什麽不允許的, 只是不可玩得太晚了。”

“伯母放心,我曉得的。”

次日晚膳過後, 甄璟便騎馬往林府來了, 黛玉和林俊兩個人也是剛換好了衣裳, 也正等着他過來, 聽得下人回禀, 也未等得他再進門來給賈敏請安, 便先走了出去。

其實,他們來京城這些日子,林俊還是常有出門瞧過,而黛玉卻不過是在各個府裏走上一走,從未真正見到過京城的繁華。

故而,黛玉今日确也是特意打扮了一番,選了一件桃色襦裙,裙擺繡着一些夕顏花,上面穿着一件淺粉色半裳,另一件淺色披風。她素日甚少穿這般豔麗顏色的衣裳,卻是顯得更俏麗了些。

甄璟就這麽看着她伴着微黃的燭光疾步走過來,臉上帶着些俏皮的笑意,燭光照着她的身影又極為修長,這樣的反差感,繞得他似乎覺得心跳都停了一瞬。直到黛玉站到他身邊,看着只比自己矮了一個頭的身高,甄璟才有些意識到這個小女孩如今都已長大了。

“璟哥哥?”

黛玉瞧他不說話,歪着頭喊了一聲,又說道:“這是怎麽了?”

“沒什麽。”甄璟讪笑着,又說道:“我們走罷。”而後他方又瞧到跟在黛玉身後走過來的林俊道:“俊哥兒今日是騎馬還是同林妹妹一起坐馬車?”

“我自然是騎馬了。”

黛玉随着他們一起往外走,到了二門上,又讓雪雁帶上了帷帽,方才又出門去。

“我們是要去同惠河嗎?”黛玉上馬車前向甄璟問道。

“對,那裏離林府并不算遠,也省些腳程,免得鬧得太晚,伯母也要擔心。”

“嗯。”黛玉點頭應了,便扶着雪雁的手上了馬車。

不過雖說是要去同惠河附近放河燈,但他們這一路上,也能感覺到下元節的熱鬧了,許多老百姓,在街上賣着各式小物件兒,一路上也能聽到些舞龍舞獅的動靜,黛玉坐在車內聽着外面的吆喝,便覺有些心癢難耐了,只是是不是掀開簾子,往外瞧着。

待到了同惠河附近,更是人潮攘攘了,黛玉剛下了馬車,便被眼前的各式花燈、玩物吸引了去。

時不時又拿起一個手钏,或是一件木雕的動物,雖然這些做工難免粗糙了些,但在黛玉看來,卻又都是新鮮的。甄璟和林俊便也只寵溺地笑着,跟在後面付錢。

甄璟就這樣瞧着她,對于自己護着她這一生的意義,有了真切的實感,或許她本就該是這般鮮豔的、靈動的,哪裏又需要什麽以淚報恩呢。

他們就這樣走着,便來到了同惠河旁的一家最大的酒樓——品仙居。今日這裏更是在店外面擺了臺子,請了舞獅隊來,真真是熱鬧得很,只是這鼓聲到底是太大了些,黛玉聽着卻有些心慌,又不自覺捂住了耳朵。

甄璟見狀,便笑道:“咱們先把河燈放了,一會兒妹妹若是想看,便去這品仙居裏面去瞧,我特意定了位置,一定能瞧得到這裏。”

“是啊,姐姐,咱們準備的河燈還沒放呢,我瞧着雪雁他們拿着也是累得慌。”

“好,那我們就過去罷。”

這品仙居本就是沿河而建的,如今要去放河燈,也不過是幾步腳程的事情,而這裏多數的人都被這舞獅吸引了,河邊倒是少了不少的人,他們過去卻也并不費事。

“妹妹許個願罷。”

“放河燈也是放災禍,那,便願我們此生都能無病無災罷。”黛玉笑着,又瞧向這逐漸向遠處飄去的河燈說道。

她就這樣瞧了一會兒,轉過頭去,卻發現甄璟在往旁邊走,疑道:“璟哥哥,你在幹什麽?”

“妹妹先別過來,俊哥兒護好你姐姐。”

“是。”林俊應着,緊緊靠在黛玉身邊,但目光卻一直看向甄璟,見着他蹲下身,方才看到那裏似乎躺着一個人。

他見着甄璟摸了摸那人的氣息,又從他胸口摸了一會兒,好似在找着什麽東西,只是那處遮着光,實是有些暗,他只瞧見甄璟好似将什麽東西塞進了衣服。這樣瞧着,他實是有些好奇,便問道:“甄大哥,這人可還……活着?”

甄璟站起身,搖了搖頭,說:“讓人去順天府說一聲罷。”

林俊見他走了過來,身上卻并不曾有何物件兒,疑道:“他身上可有什麽信物嗎,也不知是誰家的人。”

“沒有什麽信物,瞧着應是誰家的家丁,不知為何倒在了這裏,身上也沒有傷。”

“這樣。”林俊擰着眉,以為自己看錯了。

“嗯,我們先走罷,只留一個家丁在這兒看着就好。”他吩咐着,又看向黛玉,問道:“妹妹沒事兒罷,可有被吓到?沒事兒的,他……應該就是病了,我們先走。”

黛玉盯着帷帽,點了點頭,順着他們往回走,卻沒什麽心思再看舞獅了,只有随便在這街上瞧了瞧,便乘車回了林府。

甄璟送他們姐弟進了院子,又向賈敏請了安,正說着今日之事,留在那裏守着的家丁也回來了,只道仵作初初查了一番,身上并無外傷,也無中毒跡象,應只是意外。

“沒想到今日竟碰到了這種事情,恐怕驚着了林妹妹,還請伯母囑咐下人給妹妹熬一碗安神湯喝下才好。”

“你放心,今日這事兒你也不用在意,這種事情誰能想得到呢。”

甄璟聽聞,低着頭應下,又陪他們說了會子話,便也回自家去了。

而黛玉卻也是做了兩日噩夢,只是後來又忙着去榮國府的事情,勞碌了些,方又覺得好些。

卻說,賈敏是在回揚州的前一日将他們姐弟送到榮國府去的,供給他們留了五千兩銀票,作這幾個月的使費,另外給他們準備了婆子四個、大小丫鬟八個、小厮四個,另有小廚房做飯的廚娘三人留在榮國府內。

賈母也卻如答應賈敏的那般,在她院子後面,尋了一處小小院落,雖不甚大,但住上他們姐弟卻也是足夠的,另有幾間下人房,和西側的一處小廂房可以當做小廚房使用,卻也是正好。

賈敏将他們姐弟送過去,又安頓好,帶着他們陪着賈母等人說了會子話,方才起身回林府。

而黛玉姐弟要住在榮國府,最歡喜的人,便莫過于賈寶玉了。他本就喜歡這些姐妹,早些日子就遺憾着這些姊妹中,只有黛玉不曾在自家住過,今日他們一來,賈寶玉

便歡喜得什麽似的。

如今見賈敏離開,黛玉不舍的模樣,更是十分殷勤起來,将自己素日裏收着的一些佩飾獻寶似的拿過來與她。

“我們姐弟住在府上就已經很是叨擾了,哪裏能要表哥這麽貴重的物件呢。”黛玉拿着帕子拭了拭淚說着。其實這些物件兒雖然貴重,但于林家而言也并不算什麽,幾代積累下來的富貴,多少好東西,她也是見過的,只是賈寶玉的品性,她是聽過的,這些物件兒,想必也都是他素日在身上戴過的,若是收下來,還不知引來什麽風波。

“妹妹這是說得哪裏話,我的東西,也便是妹妹的東西,妹妹這般見外,豈不是讓我心裏難受得慌。”

賈母亦笑道:“你哥哥說得對,不過是些物件兒罷了,哪裏值當這樣,收下罷。”

“我瞧着這個玉佩成色倒是極好,與我家裏的一個倒像是一對兒似的。”林俊從寶玉手裏随便拿起一個玉佩把玩着,又說道:“姐姐如今也拿不了這麽些東西,不若我替姐姐收着罷。”

見他如此,旁人倒也不好說什麽,只是寶玉有些不大歡喜的樣子。

黛玉見着,又說道:“其實,我們這次來,也是準備了禮物給諸位姊妹們呢。”她這樣說着,又沖雪雁道:“去咱們院子裏,将我帶來的那個梨花木的匣子拿來。”

“是。”

說起來,這些物件兒,也确實是黛玉來榮國府前親自挑選的,除幾位姑娘、奶奶,還給各房的大丫鬟,也都準備了些禮物,這其實也是她來之前,明蘊與她說的。

當初知道她要來榮國府,将她叫去長公主府上時,便對她玩笑道:“你外祖母府上的人,最是長了一雙福貴眼,你們要住進他們府上去,更是要注意些,免得那一起子下人,不知道你們家清貴,卻說是窮酸,反倒要給你臉色看。你心思細,又單純,萬萬想不到此處,吃了虧都不知道。”

雖然當時黛玉也說了賈敏的安排,吃穿用度不用榮國府分毫,但卻也将這話聽進了心裏,故而來這之前便也做了一番準備。

卻說,無論是因着賈母的照顧,還是因着黛玉給各人準備的禮物,或是因為他們到底獨院住着,平日裏也不過是請安或是用膳時,方同衆人見面,餘下的時候,她多是獨自在房中看書,在榮國府的日子倒也過得算是自在。

但明蘊這些日子,同黛玉處得極好,又确實擔心榮國府委屈了她,這日一早便派人去榮國府将黛玉接了去,倒是惹得王夫人等人惶恐得很。

而黛玉這一去,卻也錯過了,為着她,來賈家拜訪的甄璟。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