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命運
命運
1
蒙德、璃月、稻妻、須彌、楓丹、納塔和至冬,愚人衆遍布提瓦特的七個國家。而作為愚人衆的執行官,阿蕾奇諾也經常奔走于七國,代表至冬對其他六國進行外交訪問。
稻妻以後自然還是會來的,到時也少不了與稻妻的各色人物打交道,對這裏多一些了解沒什麽不好。
所以阿蕾奇諾來到鳴神島,沿着山路上山,穿過一座座鳥居到達鳴神大社後,她站在神櫻樹前停靜靜待了一會兒,思緒不由得又想起了剛才在八重堂的書架上看到的那本輕小說。
死去多年的朋友忽然出現,這種新奇到足以作為小說題材的事情,卻真實地出現在阿蕾奇諾的生活中。
克雷薇死去那年只有十六歲,是阿蕾奇諾親手殺死了她。
如果把這件事告訴認識仆人的人,他們一定會以為,她之所以殺死自己的朋友,必定是因為對方擋了她的路,所以被她鏟除。
人們對真相會有不同的解讀,真相是真相,但對真相的解讀就不一定是真相了。
旁人對阿蕾奇諾的種種猜測,她向來不放在心上,更不會予以糾正。
猜測會增加她本身的神秘,助長人們對她的恐懼,人們對她越是恐懼,她辦起事來就越方便。
既然知道這件事的人都以為她是出于個人恩怨殺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她冷酷無情的形象就更加堅不可摧。
2
阿蕾奇諾第一次見到克雷薇的亡魂,是在一個有月亮的晚上。
阿蕾奇諾平時不經常待在壁爐之家,那天她因為到楓丹有事,所以晚上回壁爐之家順便看一眼孩子們,第二天就要離開。
多年的習慣與經驗讓阿蕾奇諾即使是睡着後也保持着警戒,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耳朵。
Advertisement
入睡之後,她忽然聽到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聲音,而且這聲音曾多次出現過在她的夢中。
所以她最初以為自己是在做夢,直到她睜開眼睛,發現那聲音還未消失。
壁爐裏的火焰已經熄滅,只有月光透過窗簾照射進來,整個房間都被朦胧的月光充滿,仿佛一個浸在水中的幻夢。
阿蕾奇諾起身,循着那聲音找了過去,發現了一個小孩子。
她以為是哪個孩子想半夜溜出去玩,或是要出去打探消息,但那時是冬天,那孩子穿得似乎很單薄,阿蕾奇諾不禁擔心她會被凍感冒,便跟了過去。
那孩子穿過走廊,到門口的時候,竟然沒有開門,而是直接穿過了門。
阿蕾奇諾吃了一驚,恍惚感覺自己還在夢中。
但很快她就冷靜下來。
也許那孩子是個亡魂。
阿蕾奇諾,現任愚人衆執行官第四席,代號仆人。她的名字很多,膽量也大,自然不怕亡魂。
所以她打開門跟了出去。
3
皎潔的月光照耀之下,阿蕾奇諾看清了那個孩子的背影。
白色裙子,粉色長發,于是阿蕾奇諾知道,這孩子一定有一雙青綠色的眼睛。
阿蕾奇諾忽然明白了這亡魂的來歷,這亡魂是克雷薇,她從前的好友,死在十六歲那年。
而克雷薇的亡魂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她,因為她的血液裏那近乎詛咒的火焰。
此事若是要從頭回想,恐怕會花費太久,阿蕾奇諾沒有那麽多時間,所以往事只是像照片一樣在她腦海中快速閃過。
她如何被“母親”領來壁爐之家,如何結識克雷薇,如何發現了“母親”并非如看上去那樣仁慈,于是她如何想要反抗,想要與克雷薇一同反抗“母親”。
但克雷薇沒有反抗,她選擇了另一條路,一條她認為是唯一一條走得通的絕路。
死亡。
4
克雷薇還在嘗試反抗“母親”的時候,阿蕾奇諾就已經默默地為她擔心。
阿蕾奇諾擔心地看着克雷薇對着月亮舉起受傷的手臂,看着她用柔和到近乎歡快的目光觸摸手臂上的繃帶,克雷薇對待傷口的态度讓阿蕾奇諾隐隐覺得不安。
受傷沒有讓克雷薇變得更加堅強,而是讓她一天天消瘦下去、輕盈下去,有時阿蕾奇諾簡直以為她會變得像月光那麽輕。
她看得出克雷薇在逐漸失去希望,便提議一同刺殺“母親”,但克雷薇拒絕了,一是因為“母親”實力太過強大,她們不是她的對手,二是因為“母親”畢竟是她的親生母親,她不忍向自己的母親揮劍。
克雷薇有顧慮,但阿蕾奇諾沒有。
“母親”不是她的親生母親,但即使“母親”是她的親生母親,她也不會心軟。
阿蕾奇諾自诩冷酷無情,她不在乎壁爐之家裏其他孩子們的生死,是克雷薇的存在讓她意識到除了順應由“母親”制定的規則以外,還有其他的選擇,哪怕這選擇看上去很冒險,幾乎不可能成功。
5
往事如蝴蝶般匆匆飛過,阿蕾奇諾繼續追逐克雷薇的亡魂。
亡魂察覺到了她的目光,卻加快腳步跑了起來,好像刻意在躲她。
于是她也加快了腳步。
就在她即将追上克雷薇的時候,克雷薇消失了。
6
鳴神大社的巫女介紹說,神社的禦神簽能預示當天的運勢,問她要不要求一簽。
阿蕾奇諾沒有求,她不喜歡“求”這個字。
想要任何東西,都應該靠自己去争取,如果不喜歡別人給自己規劃的命運,就應該主動反抗,而不是坐以待斃。
她相信的永遠是自己,而不是簽文、護身符或神明,也不是這輩子運氣不好、下輩子運氣就會變好。
就算人真的有來世,來世的人與前世也不再是同一個人,所以對來世的任何許諾都沒有意義,她只關心今生,對來世不感興趣。
“不必了,謝謝。”
阿蕾奇諾笑了笑,對巫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