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晉江文學城獨發

半夏小說獨發

“我操啊啊啊——”

這令人心悸的畫面,直接讓直播攝像頭前的“如影随形”手一抖,把鼠标扔出去了老遠。

“SAN在掉,我知道在掉啊!我要是有SAN值我都該掉了好嗎?!”

“什麽回檔,不回!這肯定是必定劇情,再來一次那個工作人員還會被支走,你們別想騙我再來一次!”

女主SAN值掉得太快了,在前面門第一次打開的時候,“如影随形”還能去商店購買道具,強行讓其冷靜下來,操控人物繼續往前探索。但這次道具都沒來得及用上,女主直接暈了過去。

彈幕上都是叫嚣着回檔的,說停屍房肯定有線索吧啦吧啦,但“如影随形”堅決不同意,于是下一幕直接跳到了醫院病房。

白和藍的主色調布置,在清晨金色的陽光下顯得澄澈又溫暖。四周有些嘈雜的人聲,旁邊的小桌子上擺放着花瓶,裏面白色的栀子花還帶着露珠,上司正坐在旁邊玩手機。

見她醒了,上司幫忙把床調成了坐靠的模式:“感覺好點了嗎?”

她:“我暈過去了?”

上司:“嗯,你記得昨晚發生了什麽事嗎?”

經過對話後得知,在她和作為玩家的“如影随形”眼裏,她是吓暈了過去,但在別人眼裏,卻像是魔怔了。

工作人員打完電話,回頭就看見她已經自己把屍體推進了停屍房,就那麽直愣愣地站在死者旁邊,和她搭話也不回,表情僵硬,狀态委實瘆人。

那個工作人員覺得不對,想拉她走,實在拉不動,沒辦法,只能回頭叫其他值班的醫生一起來幫忙。結果卻看見她把屍體背了起來,那具凍得硬邦邦的屍體,在她背上像塊巨石一樣壓着,而她嘴裏喘着粗氣,一步一步往外挪。

幾個醫生試圖把她背上的屍體扒下去,都是人高馬大的男人,硬是沒掰動。拉拉扯扯到了一樓,電梯門打開,恰好路邊有攤販路過,公雞一聲嘹亮的打鳴,她的手就忽然松了。

整個過程實在過于邪性,在場的人都吓到了,見人暈過去,搬人的搬人,搬屍體的搬屍體,搞得心驚膽戰,還好後面一切正常,她也只是有些體力消耗過度,被放病床上打點滴。

Advertisement

這段對話很長,她無意識地攥着被角。直播鏡頭前的“如影随形”也輕嘶了一聲:“好家夥,這也就是游戲了,現實裏真遇上不得被吓死。”

見她面露不安,上司突然意識到什麽,眼睛眯起打量了她半晌:“我原以為你是八字輕,現在看來,你是看得見那些東西?”

她抿了抿唇,沒有回話。

上司:“……”

他從身後的包裏取出了那封蓋下絕密紅戳,編號1249的檔案:“本來不關你的事,但你擅自插手死者私事,現在不管你到底有沒有陰陽眼,會不會所謂的玄學術法,也只能硬着頭皮走到底了。”

她慢慢把袋子拿到手裏:“我不太明白……”

“人家已經纏上你了。”

上司說着就嘆了口氣:“本來,我們每個警局都有專門處理這類事的部門,叫特殊事件調查組。你有這方面的天賦,其實入職後應該會被調進去,從最基礎的做起。但是很遺憾,現在他們人都消失了,你又是這個情況。”

她:“消失了?”

“對。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我其實并不清楚。我只知道他們接受了某個秘密任務,但去了後沒有一個回來。現在國內還懂這些的只剩下部分高層,培養人才又需要時間。因此遇見類似的案子,只能暫且将其封檔。”

“你才剛入職,本來就是出事也輪不到你頂上,但這次不同。你主動介入了死者,導致她認定了你,你躲不過去。”

“我已經給上面打電話了,他們說會安排,但估計也忙不過來,你最好別抱期望。”這一刻,上司的目光就如同一汪深井:“我會幫忙,但我看不見那些,能力有限,你做好心理準備。”做好死亡的準備。

房屋裏水龍頭嘩嘩地流出澄澈的水。

她站在衛生間鏡子前,俯身洗臉。回想着上司說過的話,她的表情已經回歸平靜。

被随意擱置在洗手臺旁邊的手機亮起提示燈,顯示資料接受完畢。這些被上司打包發來的文件,是現今能調遣到的、關于“蠱”的所有相關資料。

她扯出幾張抽紙擦手,用仍帶着幾顆水珠的手拿起手機,一邊看,一邊慢騰騰地走向客廳。

資料顯示,“蠱”最早并非是害人的東西,早年間醫療不發達時,是一種用來治病的手段。後來不知怎麽,外界對“蠱”的形容就偏向了陰毒,外界的民間傳說裏,更是常常把“蠱”和特定的族群、以及障氣蔓延的地區相結合,認為外地人去了那裏可能九死一生。

而在官方記錄的重點案件中,對情蠱的定義和之前看的那個視頻裏說法相似,但不同的是,之前案件裏呈現中了情蠱的刺青,位置無一例外都是心髒處,但這起案件的死者是在手臂。

上司發來了死者手臂的照片,在跳樓前,死者已經用指甲将那裏撓出了無數的深槽,但經過法醫清理血跡後,裸露出的凹凸不平的肌肉纖維上,再次出現了那種刺青——就仿佛已經深深滲透了進去。

将之前拍到的、死者男友手臂上的刺青進行對比,的确,二者相似,但有些細節處并不一樣。

這側面佐證了之前男生的話——他沒有說謊,他就是自己去紋身店紋的。

那假如他說的“死者并不愛他”這點也是真的,那情蠱作用的對象必須靠警方全面排查。想到這裏,她給上司去了電話,上司說他會去調查死者的人際關系,發現情況會及時告知。

挂斷電話,她的視線又落在了客廳的茶幾上——那裏,放着裝載了死者詳細資料的檔案袋。

拆開袋子,裏面的東西很少:記載着死者信息的、薄薄的幾頁紙,一張死亡現場的照片,一只屏幕開裂的手機,手機上還墜着一個塑料的、已經有些斑駁褪色的玩偶吊墜。

除了紙頁,其餘東西都被用塑料袋裝着。

考慮到手機裏應該有死者的不少信息,她第一個打開了裝着手機的袋子。但屏幕壞了,樣式也很老舊,試着按開機鍵,一直都是黑屏狀态。無奈,她只能先将裏面的手機卡拿出來,先安在自己手機上試試。

可惜,通話記錄和信息這種東西并不會随着手機卡移交過來,她來回翻看,只發現在手機卡上儲存着的唯一一個號碼,上面标記的名字是:媽媽。

在通知親屬的環節,就得知死者的生母已經去世了。現在看到這個詞,她不由的展開旁邊的紙頁,一項項核對過去。在親屬那一欄,很快發現了死者母親的名字,以及後面的備注:後續詳細檢查中未發現任何人為幹擾痕跡,推測認定,當事人因車禍卧床休養,無力在火勢較小時逃出,最終在火災中死亡。

後面還簡略附帶了火災具體的位置,以及時間,起火點等信息。

除了死去的生母,死者法律上的親屬還有生父、繼母、繼弟,以及奶奶。

想起那天現場的銀發老人,也随之往下看到了老人的信息,姓名那一欄,她和所有人不同,她有兩個名字。一個是正常的漢字,另一個,是筆畫奇怪、完全認不出的異體字。再往後看,老人現在留存的地址,竟然依舊是标注了火災的那棟房子。

這兩個信息,莫名給人一種微妙的不适,再聯想起死者死亡當天,老人嘴裏喃喃着“我錯了”,她忽然升起一個詭異的猜測:死者身上的情蠱,或許就是這位血親給她下的。

但是,為什麽呢?

她急切地想要尋找答案,手下一慌,誤觸到墜在死者手機上的那個吊墜玩偶,輕微的、屬于錄音的雜音後,玩偶發出了聲響——是女聲哼唱的《搖籃曲》。

這打斷了之前的思緒。

她下意識将玩偶拿了起來,放在掌心,手指印上去,便發現上面褪漆最厲害的地方,剛好就是手指的位置。不難想象,死者生前,應該無數次将其握在手中把玩。

應該很想念自己的媽媽吧。

細微的哼唱聲“滋滋”了一下,突然中斷,像是沒電了。此時界面上顯示出“查看電池”的功能提示,“如影随形”反射性地dj了鍵位,放電池的地方很快被打開,但裏面不止有電池,還有張被折成小小圓筒的紙。

是張遺書。

親愛的女兒:

我是媽媽。

當你看到這行字的時候,我應該已經死了。對不起,我傷得太重,我不知道我能堅持多久,或許明天,也或許後天。我很努力的想活下去,但我越來越能感覺到我的虛弱,假如你還是看到了這封信,那麽,對不起,寶貝。

家裏的存折放在衣櫃的最裏面那格夾層,密碼是你的生日,裏面的錢應該夠你讀完高中。我不在的時候,不要相信你爸爸,也不要把錢交給任何人,包括奶奶。

假如他跟別人結婚了,你不要跟過去,就跟奶奶住現在這裏,知道嗎?

我知道你膽子小,又容易多想,但不要怕,媽媽死了也是媽媽……

這封遺書上的某些字跡有些模糊,似乎是被淚水打濕過。

看完這些,心中難免有些悵然,但除了這些情緒,內裏的信息也讓她下意識看向死者母親那欄的死因備注。相互核對印證,死者母親似乎當時已經命不久矣,但最後她并不是病逝,而是死于火災。

再繼續往下翻看其它資料,死者的生父,也就是白先生,他口不擇言時并未說謊。死者确實有條“疑似參與賣y”的案件記錄,就在一年前左右,但沒有和男人發生實質上的關系,因此是被警告處理。但除了這條,死者還有兩個案件相關記錄。

一條是死者母親報案,內容是校園霸淩,要求警方徹查學校。這起案子沒什麽水花,因為沒發生實質意義上的傷害,責任更多是追究校方的。

另一條則是死者被同學懷疑是小偷,偷了對方的貴重物品,按時間線算,距今已超過半年。因為涉案金額超過了兩千,警方立案,但搜過死者的宿舍,沒發現任何線索。

現場警員還留下來這樣一條記錄:她換洗的內衣都破了個洞,看着實在窘迫,或許正是因為窮困,才會被懷疑是小偷。但這樣的懷疑顯然是不合适的。再加上之前的校園霸淩案,警方也有些懷疑是有人存心報複,還批評了這個報警的同學。

這些案件記錄,也同時佐證了死者男友的說法:她生前在學校過得并不好,在和男友在一起前,生活非常窘迫,還試圖嘗試出賣□□。

那白先生這位生父不管嗎?別的不說,他連錢都不給女兒嗎?

接下來是很長一段時間的來回調查和走訪。上司一邊大開後門,讓她能夠調遣資料,一邊從“情蠱”入手,調查死者的人際關系,但查了很久,依舊沒查到死者有愛慕別人的跡象。

被玩家操控的女主,則将重點放在了學校、四鄰身上。期間上門拜訪死者的生父,他情況不太好,胡子拉渣的,像是很久都沒睡好了,還一驚一乍,聽見女兒的名字竟然縮在屋裏不出來。最後是一直表現地相當冷漠的繼母,動手簽了火化的同意書,并且從錢夾拿出了一疊錢算作費用。

有了這個程序,警方本來就可以走流程了,但作為玩家的“如影随形”莫名有點私心,沒告知出去,而是繼續進行搜證、推理。

這天,她又和上司湊到一起梳理線索。

經過這段時間的走訪,他們發現了兩個重要疑點:1、死者生前和生父是否和睦存疑。2、死者自殺前去見過生父。

死者生前和生父關系是否和睦這點,在搜證中,答案呈現出了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好,但有人認為極度惡劣。這些信息太多太雜,經過不斷的梳理後,才終于在時間線上找到了突破口:其實大家都沒有說謊,只是死者和生父關系是有變化的。

一切的轉折都在于死者母親的死亡。

那之後,死者和生父關系就急速惡劣,此時她在學校生活相當窘迫,甚至可能到了打算出賣身體換錢的地步,但都沒有和生父和解。這種程度的不睦,按道理說,關系想要彌合應該相當困難才對,但死者卻突兀地、在半年前和生父迅速修複了關系。

又直到跳樓前,死者和生父見了一面,接着就自殺了。

和生父奇怪的關系走勢,疑是給孫女下蠱的奶奶,自殺前不斷用指甲試圖扣掉的刺青,還有分析情蠱作用視頻裏的那句話:“外界刺激過強,讓她意識清醒過來,但依舊無法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其被操控一生……”

與其被操控一生。

所有零碎的線索漸漸在腦海裏串聯,擺在面前的,是唯一可能,但又實在令人不敢置信的真相:

給死者下蠱的,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奶奶。而這個“情蠱”作用的對象,并不是死者的男友,而是死者的父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