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流緒微夢8
第14章 流緒微夢8
==========================
一勾彎月逐漸沒落于流雲裏,穿堂風寒峭,南珵進來一瞬,聞晴擡腳出去,順帶把門捎帶上。
聞晴擡眸瞧着夜黑風高,小跑到中庭去喊侍衛來,拿物什給這樹絨花遮擋一二,并把羊駝牽走。
春景堂內陸绮凝見南珵進來,便開始吃飯,剛在書房的事,她沒再提,南珵身上的傷她也沒問,沒必要問,這人占了她便宜,活該。
南珵也沒提這茬,從身後拿出一封信,遞給她,“學生給的,請檀夫子過目。”他說晚膳時給陸绮凝一個活蹦亂跳的自己,他做到了,那針沒多大痛意。
檀夫子,陸绮凝口中嚼着飯菜,視線與之相撞,這人居然連這都知道,她好像沒說她本該姓檀,随阿娘姓。
也可能是她阿爹阿娘跟她舅舅舅母說過,是以南珵才知。
說到底她有三個姓,檀、陸、北冥,甚至還可說跟着南珵姓南。
陸绮凝的阿娘名檀卿歡,随着她檀外祖父進了端蕙公主府,按理應是入贅,她阿娘該姓南,端蕙公主卻言:“姓氏不關緊要,她認檀卿歡這女兒就夠了。”
陸绮凝的陸祖父,本是北冥開國大将軍,在家國受困頓那日,被授令潛入那時剛成立的南祈王朝;外授北冥丞相,也就是她阿爹的生父囑托,請求她陸外祖父帶着她阿爹一同前往南祈朝。
北冥丞相之意無外乎希望多一個人潛在南祈,北冥那些奴隸來日多一份回家的希望。
她陸外祖父一進南祈城,便帶着她阿爹投身軍營,十五年後父子二人掌着南祈大部分兵力。
後來,那些北冥朝奴隸悉數回了北冥,她出生在次年,除夕那不眠夜,可惜她陸祖父早在南祈一十五年,她阿爹阿娘剛成婚不久,陸祖父為救她外祖母而死。
是以她的姓氏跟着陸姓,但她檀外祖父的姓氏她也牢記于心。
檀夫子,檀是她外祖父與她阿娘的姓,夫子是她徐伯伯清正廉明的夫子,不偏不倚。
Advertisement
陸绮凝把信攤開擺放在榆木四方桌上,南珵就坐她身側,二人一同看。
她待南珵除了不喜歡,和一件事她緘口不言,其他事她也從未藏着掖着。
信中寫着:“衛朝夫人原是衛老太太選的兒媳,賢惠端莊,然這老太太算之有錯,衛朝明着待衛夫人極好,私下卻不喜衛夫人,不曾打罵也不曾圓房。
衛夫人喚衛老太太姨母,是以親戚論長短,衛朝不讓院中下人告知老太太實情,是不想泯滅他大孝子名聲。
然衛夫人親在老太太跟前說過,老太太出面訓過兒子,小兩口依舊靜如湖面平緩。
衛夫人是個性情中人,可婚後夫妻寡淡如水,深房空寂,礙着老太太,和離遙遙無期,只不曾想上蒼給了她機會,衛朝命喪,她奉婆母恩百年,只天高海闊任她飛。”
南珵信看到‘夫妻寡淡如水’,挑眉調侃道:“昭平候府侍衛真不錯,該明兒,我得去學堂裏瞧瞧去。”
不過一日,就把衛家事宜理清楚,上至婆媳關系,下至同床異夢。
陸绮凝放下筷子,凝睇着南珵,她當然聽得懂話中之意,漫不經心道:“強扭瓜乃苦瓜也。”
她和南珵婚事,本就她鸠占鵲巢,占着人太子妃位子一年之久,她手指着‘夫妻寡淡如水,深房空寂’這幾字,給人提醒。
南珵聽不得強扭瓜不甜,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望着她,他把手伏在陸绮凝放在信面上的手上,清冽一笑道:“有志者事竟成。”
再者言,衛朝那人不堪上臺,不足以借鑒之。
陸绮凝把自己的手從南珵手中抽出來,莫名覺着挺招笑,她不動心,何談事成,不過是一人飲酒,無人作陪的狂妄之言罷了。
她溫和一笑,反諷道:“恐聖賢書讀多了罷,瞧天下事有志事成。”說到這,陸绮凝側過身子瞧南珵,頗有一番夫子做派,諄諄教誨道:“百姓當官,言出必行落榜者人山人海,天下雄心壯志卻一籌莫展者,焉不努力哉?”
“檀夫子,言之有理,為夫不聽不改之。”南珵順着這姑娘的話接了句,也倒出他心中所思,他不可能放棄陸書予。
不可理喻,陸绮凝把筷子一丢,“你快些吃,吃完就回書房。”
“陸書予。”
陸绮凝剛離開圓杌,打算去貴妃榻上坐會兒,便被南珵連姓帶小字喊了聲,這次喊她名兒聽着正經了些,只不過她沒頓腳,而是坐到貴妃榻上才道:“何事?”
“若有一日,徐愛卿一案水落石出,你當如何?”南珵給自己倒了杯桌上放着的桂花釀,遠遠的朝高坐貴妃榻上的姑娘敬了一杯。
這樁案子,少說半年,多則一年,他想從這姑娘口中套話,因他記着他父皇賜婚聖旨到昭平候府時,還私下給了陸書予一道和離聖旨。
甚至陸書予只要往那道聖旨上寫了‘和離’二字,這事都無需經過他自己同意,便可生效。
陸绮凝手中捏着茶盞,神色僵了一瞬,猶豫片刻,她不擅長說謊話,索性找了由頭:“若來日你登帝,我為你妻,有朝臣谏言,昭平候府手握兵權,有隙造反,你當如何,會拿我要挾你岳父岳母嗎?”
彼此心知肚明,她阿爹阿娘都是北冥人氏,手握南祈重兵,帝王從不給自己留隐患,哪怕這隐患是自己心愛之人。
屋內燈火溫煦,細微的燃芯聲在爆開那一茬,被一句毫不猶豫地話打散。
“我退位讓你,永遠站在你身後。”
陸绮凝剛飲了一口茶水,差點沒咽下去,她靜瞧着他,這人豐神挺秀,眉眼漾笑,臉雖若溫玉,卻堅定不已,端坐一圓杌子也細平視着她。
但陸绮凝從來不信,南珵不是她阿爹,也不是她皇帝舅舅,眼前男子是他自己,是那個從小到大勤奮刻苦,長大繼皇帝位的太子。
做她的入慕之臣,豈不可笑,或許情真;或許假意,都不過片刻而已,有利益糾葛之人難以善終。
陸绮凝嗤笑一聲,“你自己信否?”
“我信。”南珵義正言辭道。
*
冬月二十二日,便是陸绮凝正兒八經授課頭日,也是南珵把官衙搬遷到湖心亭頭日,二人自打下江南,就沒早起過,着急忙慌地用完早膳,出門。
待二人到時,萬幸比學子和官員來的早幾步。
湖心書院,陸绮凝坐在最前頭的案牍後,一個接一個的學生來找她拿昨兒夜命人連夜打造出來的梨花木腰牌。
梨花泛白,純也忠也。
陸绮凝一瞥眼便注意到那被她安排在牆角坐着的原盈,明晃晃的朝她打了個她看不懂的手勢,看着像打招呼,只笑了一瞬,便面色平靜下來。
她順着原盈視線往上瞅,那棵從湖心亭那邊順延到湖心書院的葉子已落完的老槐樹,吱吱呀呀響着,引得多數學生好奇頻頻,惹得衆人擡眸去看。
那樹上坐着的少年郎神色清隽,五官協調俊俏,眼睛好看的出奇,一雙明眸不加掩飾地含笑,硬生生将這滿院皆比他年齡小的學生徹底比下去,坐姿慵懶,坐上去時,只微微朝衆學生颔首,便把頭偏向堂內那耀眼的姑娘身上。
陸绮凝眉心蹙了蹙,這人又搞什麽名堂,今兒天好,她便讓學生搬桌坐在院中,免得堂內憋悶,沒成想又被這人鑽了空子。
書堂,便是天子來了,也得是夫子先起身行禮,學生跟之,她不起身,學生自是默默坐着,她手心側擡,無奈道:“太子。”
“不必了,孤是來看太子妃教學生的,不是來受禮的。”
學生們喜聞樂見,卻未曾言,只各自朝太子和太子妃拱拱手,表示好意。
陸绮凝勉強一笑,她仰頭細細瞧碧雲白晝,太陽東升西落,慣如往常,怎得出了樁新鮮事兒,緩和一會兒。
她盡量不讓自己看樹上之人,每看這人一次,她心忐忑一次,“去歲秋時,聞谷縣發生天災水患也,大家暢所欲言即可。”
聞谷縣乃都城下面的一個縣,這縣與旁縣不一,地處低窪,去歲整個南祈五六旬,大雨綿延,地勢平緩則無礙;地勢低窪便是天災。
雖然欽天監提前預知,随遷百姓,災後百姓執意回聞谷縣,不肯徹底搬遷,朝廷勸說無阻。
深居廟堂者,難以窺得聞谷縣百姓心也,朝臣不是沒好點子,前去游說臣子皆被拒之。
朝廷想把百姓遷之,甚至有言,要麽重新找地兒建新的聞谷縣,便永絕後患;要麽在聞谷縣一片一片将地勢太高,也可省事。
聞谷縣百姓世代生存之地,心有眷戀,無可厚非,加之百年來,只此一次天災,皆言往後不再有之,不願搬遷。
天災過後,聞谷縣廢墟荒野,朝廷撥款重建,百姓亦不願加固之。
這便是百姓與朝廷所思不同,無對無錯,卻無可奈何。
陸绮凝雙手背在身後,慢步在院中逛着,左右看之,就是不見她自己之前做徐鴻越學生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