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碎瓊亂玉8

第23章 碎瓊亂玉8

==========================

陸绮凝手輕扶着鬓角,意懶地側坐着身子坐在烏篷船一邊,心中不靜平,眸中卻似碧海清亮,她端詳着眼前這位少年郎,依稀記着她十二歲那日打開支摘窗,是為了更臨景一些,好提筆畫一幅名畫,省得她老臨摹別人的,徐鴻越還老讓她鑒賞別人的。

甚至還拿過一幅南珵畫的風景畫,拿給她看。

看看看,有何好瞧的,比她大四歲而已,哪裏值得她賞析了,莫不是瞧着是太子,所有人都哄騙着?

太子殿下這畫當真是名跡呢。

陸绮凝都能想到他們恭維太子的模樣,別人能她亦能,老天賞她飯吃,那日的一副蓮園畫,讓她的畫軸得以挂在畫舫裏。

畫舫是南祈都城最出名的集畫之地,這裏每年秋末都會收盡天下名畫,供人觀賞,上萬副畫,只擺百幅出來。

船抵岸邊,南珵将船只上的繩子用力甩到岸上,岸上的樵公将繩子拴好。

二人才前後腳上岸。

這林子叫絨林,裏頭古亭錯落有致,曲徑通幽,是用來男女幽會的聖地,一般來這裏的都是詩情畫意,樣樣精通的男女,彼此相約來着,多不過是相互切磋琴棋書畫。

江南絨林裏的絨花四季常盛,扇子般的絨花像随風輕飄着的流動的江水。

繁花似錦,蝴蝶翩翩,漫步金色。

扶搖千萬碧波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淡妝濃抹總相宜①。

陸绮凝素手被南珵拉着,人前她總是迫不得已的,身居高位自然得做些百姓樂意瞧之事。

Advertisement

她隔着三千扇面,仰頭瞧着漫天繁花,她阿娘的絨院裏也有這麽一棵絨樹。

那是她的公主外祖母在她阿娘剛到公主府,病況愈下的時日裏,親去求來的一棵帶着母親愛意的樹。

那樹看着她阿娘長大,也伴着她長大。

只可惜她外祖母死在她出生那個除夕夜。

陸绮凝手在南珵手心松松攥着一個拳頭,她眸光閃了閃,眼角略微含了淚水,只得再擡眸讓它落回眼底,手卻不自覺地蛐卷一些。

原本南珵走得比陸書予稍稍慢一些,在這姑娘擡眸一瞬,步伐大了些,他薄唇未啓,這會子不見得陸書予就想說話。

絨花樹上結絨花,病痛藥到自消根。

這樹雖不是昭平候府的那棵,可到底相差無幾。

他握陸書予的手上了些力道,越這時,越該默不作聲離人近些,他抱着紙墨硯臺,拉着這姑娘走近一古亭中。

待二人路過這林子其他亭子時,有不少識得二人身份的男女齡仿之人欲施禮,被南珵擺手回拒。

也有其他書院的學生,趁着今兒書院休憩,也慕名而來。

聞這裏落日暮色別致得緊,從上午開始便陸陸續續有不少人來,占了位置好的古亭去。

南珵和陸绮凝找的這個古亭,不算偏,觀暮色十分,還是尚可的,只不佳而已。

陸绮凝坐在石凳上,懶洋洋單手支額鬓,她的情緒來的快,去的更快。

人活一世,重中之重,便是這調自身情緒,萬不得讓情緒把人帶跑偏才好。

往事憶之不可陷,來日想之不可幻。

南珵沒舍得放開這姑娘的手,他把懷中物什放在桌上,才一個個擺好,他擺什麽,陸書予就看什麽。

一個硯臺,兩支湖筆②,幾張裱了畫軸的澄心堂畫紙,零零散散擺滿整個石桌。

這男子在她跟前兒忙碌着,縧帶上還挂着她的芙蓉玉佩,連着南珵的那塊玉佩一同挂在一側,随之輕泠泠響着,好似筝弦撩撥聽戶③。

擺好這些物什,不過須臾,陸绮凝心中覺着空落落的,恍若少了點什麽,她卻不知少了何物。

她眼底難得有了一抹複雜色,她自己感覺不出。

少傾,絨花婀娜蕩進亭內多許,帶着幽香深長,雲來雲往,落英缤紛,萬般惬意。

南珵便在這時坐下,他眼中泛疑,也順着這姑娘視線瞧去,漫天花舞,在這臘月初日中,春意盎然,夏起秋風,冬往迎春。

他把另只手搭在石桌沿邊,沒聲兒閑敲,他視線下瞥了眼二人拉着的手,随後又轉向陸書予,眉挂盈笑,優哉游哉道:“檀夫子,不打算給學生畫副風景畫,給學生鑒賞嗎?”

他拉着陸書予的手垂在倆人身內側,趁這姑娘攥着的手松了松,他手指穿過這姑娘手心,徹底将這素手拉住。

出乎南珵意料,這姑娘完全沒掙脫他手的意圖,甚至扭過頭瞧他時,那清淩淩的目光裏多了絲他也看不懂之色。

不過很快他心中的疑慮便被壓制了。

陸绮凝心氣兒上來,另只手叉腰,孩子氣道:“十二歲那年,徐夫子将你那副山水畫,讓我賞之,難于登天,你有想過那畫會拿給一個十二歲的孩童鑒賞嗎?”

一說這個她便來氣,山水畫本該雅之,趣之,老幼皆曉矣,南珵畫得可好,飛禽樹澗花草魚,一樣不落。

照葫蘆畫瓢,還滿都城人見人誇。

南珵淡笑一聲,眼眸如同亭外氤氲花香的溫意,瞧着這姑娘,怪不得人剛眸中多了複雜色,原來他十六歲那年挂在畫舫裏的那副不知被誰買走的畫,竟落到這姑娘手中。

他十五作的畫,十六歲被徐鴻越買走,與這姑娘而言卻難了點,“早知道那畫歸宿如此好,為夫合該畫簡單點。”

他輕快的話像那被推落在石桌上,又飄到陸绮凝裙面上的柔短無依的‘扇子’背後之手的微風似的,聲音幹淨悅耳,匆匆掠過二人耳畔,那‘扇子’在陸绮凝裙面上‘張牙舞爪’,好似這地盤是它的一樣。

陸绮凝擡手将絨花從裙面上撫去,那花竟又飄到美人椅面上。

閑花閑言耳落果,似輕似舟淡漂泊。

這話聽着倒像是在拐着彎罵她簡單似那未作畫的畫紙,白淨無暇,卻無墨染肚,她瞅了眼南珵,嘴角含笑,心中存了氣性,心口不一道:“那畫被我燒了,眼不見心靜明。”

那畫至今完好保存在昭平侯府上的大書房裏,她院裏的小書房才不會擺這樣一副令她瞧着就生氣的畫。

南珵瞧她這氣呼呼模樣,心中不由暖洋肆聲,他伸出另一只手心到陸書予眼前,戲着:“為夫就在這兒,給你打手心如何?”

他自幼習武,手繭肉眼可見,也慣用右手持劍,是以左手繭少之又少,拿來拉着這姑娘的手。

右手伸出時,陸绮凝睫眉輕顫一瞬,這人右手手心雖确無疤痕,但明顯手心紋路有異樣。

常人手心皆三豎,每豎之順暢滑下,南珵手心三豎向是被什麽阻隔,變得沒那麽流暢,三豎皆如此,視為手心受過傷。

宮內的藥再好,自比不得自然生長,敷藥敷表不敷裏。

也對,習武之人哪有不受傷的。

女子愛護之心昭然,陸绮凝也不例外,是以她手白嫩無繭,有妙招哉。

每每習劍過後,都會泡在用牛乳調的花瓣水盆中,泡上半個時辰,再由婢女揉搓手心一個時辰,如此才不會留下手繭。

“怎得,夫子打的不甚夠?”陸绮凝諷刺道,她可親被打過手心,就是三天沒鑒賞出南珵那副畫之意那次!

她瞅了這男子一眼,眸中波動,旋即将湖筆持在手中,手不自覺地摸着自己下巴,夫子做派愈發嚴重,意味深長道:“今兒檀夫子給你作一副,瞧好了,待會兒,一刻鐘內鑒賞不出,晚膳別用了。”

南珵很配合地被着姑娘身上的氣性震懾住,一臉惋惜樣,真生怕他答不上來,那只拉着陸绮凝的手來回擺動,像是在撒嬌,“那夫子慢慢畫,畫過晚膳時辰,如此便可用膳後再賞。”

陸绮凝這才将他手甩開,這人竟跟她耍賴,她之前總覺着南珵跟她同面鏡子似的,今兒她更覺着這少年郎作風頗跟她,當面徐鴻越的面耍懶一摸一樣。

她簡直就是在瞧自己。

陸绮凝将打開卷軸平鋪,一氣呵成,她偏要畫的快些,再快些,趕着晚膳點畫完,沒成想她剛打算研磨,那方硯臺便被南珵抽了走。

陸绮凝催促,“研快些,莫做烏龜。”

研磨這細致耐性子的活,南珵頭遭做,磨磨蹭蹭的,力道倒是不輕,就是成品遲遲不好,“烏龜游啊游,游過鴛鴦河;再爬啊爬,爬到絨林。”

他的聲音本就爽朗純淨,不經意将這冷笑話說的歡快了些。

陸绮凝尴尬一笑,甚至表情都不見自然,她好想抽這人一巴掌,“改明兒,我買只烏龜放你懷裏,這樣它便可一步登天。”誰讓南珵是太子。

太子的烏龜,哪是旁的千年龜可比的,可不說一步登天。

之前她在書本裏看,一步登天就如青天白日夢,烏龜确能,滑天下之大稽也。

洋工活,洋工卻不洋工,南珵眼皮垂着,瞧着這四方硯臺,一面高立松姿,堅韌不拔,一面只将将末過墨,平如地面,徽墨④合料純正,氣息撲鼻,溢出。

與對面亭中的硯臺聲起伏正好岔開,在這正午不到的絨林中,跌宕時而如湍急,時而如細水涓流。

陸绮凝的話,南珵放在心尖上,很快便回了,“烏龜不成,若摟着阿予睡,我便能一步登天。”

他聲音聽着不似着調,在開玩笑,心中卻實打實這麽思忖過,他若能讓陸書予心甘情願邀之睡那春景堂中的梨木床,他便真正登上那高樓臺,與佳人共賞雅月。

這天多久來,他便等多久,他和陸書予的日子不會在來年就不相幹的。

他不會松開她的手。

--------------------

注釋:①出處:《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蘇轼

②湖筆就是毛筆

③聽戶就是耳朵

④徽墨始自唐末,盛于明清,來源百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