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1.
兩日後,仲堃儀也抵達。
他見公孫钤時禮貌一笑,一臉的公孫兄你居然又耍我。
咦為何要說又。
公孫钤心知,以他力圖天樞自保的精明,願出兵十萬,與自己死訊不無關系。只是四國結盟,出兵本是應該,他身為天璇臣子,不應過多感念這份人情。
便只客套了幾句感謝相助,迎他入廳用茶。
我本以為,仲兄會來得早些。
本應如此,只是有事耽擱。仲堃儀不悅冷哼。與遖宿一戰,世家大族想置身事外,怨我出兵勞民傷財,故而糾纏了一陣。
公孫钤皺眉。可你此來是為議和,他們為何還要阻攔?
…是因為王上染恙,我多留了兩日。仲堃儀情緒不明,道,只望此戰一停,他也能安寧些時日。
這其中應另有是非,不過事關天樞內政,公孫钤未再探聽,為兩人倒茶。
倒是仲堃儀擡眼,追問道,公孫兄,你如何能保證,議和一定能成?
以他一人,自然無法保證。公孫钤不解道,仲兄這是何意?
我便直說了吧。遖宿若真退兵,天璇便居首功。仲堃儀端起茶杯,霧氣輕散。以貴國王上昔日開疆拓土之志,你想停戰,只怕樹欲靜而風不止。
仲兄此言差矣。若非要計較首功,也當是領兵抗敵的齊将軍。公孫钤正色道,何況,吾王如今僅有守土之意。
你又如何肯定?仲堃儀盯着他。
Advertisement
公孫钤只是笑笑。
他若想要什麽,又何曾遮掩過。
半晌,仲堃儀也失笑。
此話不假。如今想來,當時我來天璇見他,他那樣子…與王上真像。
此話怎講。公孫钤不禁問道。
仲堃儀輕輕擱下茶杯。
…有時我也詫異。君王絕情,才不會有軟肋。
偏偏,他們心中有誰,都寫在眼裏,怎麽從來不怕讓人知道。
2.
陵光還是私下見了毓埥。在城外,齊之侃軍中一處營帳。
幾國使者聚齊,會談便是他們的事,沒有君王親自出面的道理。何況他二人位置再高,也無權将五國之事包辦。
讨價還價,都已授意給各自臣下。二人會面,倒無甚可說。
想見,本也只因一分棋逢敵手的好奇。
久聞天璇王少年壯志,如今一見,果然氣宇不凡。毓埥笑道。
陵光擡手請他上座。
不比遖宿王治國有方,境內河清海晏,不為戰事所擾,本王羨甚。
毓埥只作未聞,與他入座。
你們打算何時撤軍。陵光幹脆問道。
毓埥大笑。
你為何篤定我會撤軍。當年你也是堅持出兵,瑤光才歸了天璇。
天璇雖拓了疆土,但當年冒進是何結果,你也看到了。陵光輕笑。何況,瑤光王族氣數已盡,蹇賓可還沒有。你待占得天玑王城,再與我當年作比不遲。
毓埥聞言擡眼。你對天玑,亦有所圖?
本王圖他什麽。他與瑤光不同。陵光道。若非瑤光安于做個屬國,易主對當地百姓而言,怎會如此甘于接受。而天玑擺脫鈞天不久,總有幾分自立門戶的意氣。你逼他國民尊你為主,豈不自讨苦吃。
不知他可有幾分說中。毓埥只是意味不明地笑笑。
聽多了戰地攻城之言,如今倒受教了。
呵,上兵伐謀,其下攻城,非是你不懂。陵光道。只是那多言之人,別有用心罷了。
毓埥警覺望他。
你可是知道什麽。
你我皆是當局者迷,本王不敢妄下判斷。陵光搖搖頭。
只不過,若要選擇盟友,本王會選助我守天下之人,而非亂天下之人。
畢竟,無論是誰,都在這天下之中。
3.
辭了仲堃儀,公孫钤行至居所院門。
雖然已近冬日,但南地偏暖,順江城中依然楓紅菊黃,葉青香暗。
如今總算有餘閑賞景。
血腥之氣早已被前日大雨沖淨,如今入眼,一片絢爛安和。
道旁紫色木槿開得柔軟張揚,像極那人衣衫。
他才停步出神,陵光也正緩緩踱來。
美人入畫。
王上。
欣賞之餘,他端立問安。
陵光點點頭。各國使臣,你都見過了?
…是。王上與遖宿王,談得如何。
打打嘴仗罷了。不過,他對慕容黎之計有所動搖,退兵也是遲早的事。陵光示意他随自己往院中走。
冷箭之事本王未提,你留到與使臣正式會面時再計較。趁這幾日江河平靜,催遖宿渡江退兵。以免他們日後找借口拖延。
是。
公孫钤颔首應了,又禀告道,如今天樞朝中暗亂,天玑為戰事大耗元氣,至于天權,雖仍讓慕容黎做蘭臺令,但聽聞他前日大病一場,想來天權人之死,于他不無影響。
二人行到石桌旁坐下。公孫钤續道,只是如今各國雖無心再戰,卻怕王上仍然有心。
只要議和事成,此事還不簡單。陵光哂道。無非是辦個慶典,賀天下太平,立誓痛改前非。
公孫钤已隐隐知道他要說什麽。
天下之亂由天璇生。遖宿之戰由天玑起。天玑之禍由天樞始。
人人有錯。但如今各國皆疲,認錯休戰,也可收買人心。
那日廢稿,找出來改改吧。罪己诏,該下了。陵光笑笑,望他。
這次,你可不要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