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思路
思路
程麗容看着自己的預算表, 欲哭無淚。如果預算降低,那現在的制作班底是不可能請到的。
嘆了口氣,她還是太天真了啊。老板當然個個都會畫餅, 說的時候好像明年就要上市, 但其實撐死了也就是個小超市老板。
杜箬有事過來找她,是跟她對殺青的時間, 然後剪輯後期以及配音。
“十月能趕上最好,最遲也不能超過十一月份。”
“幹嘛不趁着寒假的時候播放。”程麗容是替她着想, 一般來說,暑期檔和春節檔觀衆最多。
“我們這個劇是給年輕人看的,他們聚集在一起,上班上學的時候,反而更容易傳播。等放假的時候, 我再做些活動, 他們正好可以參與。”
“那我知道了, 時間有點太緊了,盡量十一月,保底十二月行嗎?”
一番拉鋸之下, 杜箬表示可以加錢。
程麗容立刻一拍大腿,我們合作這麽愉快, 談錢太俗了, 主要是大家的工作态度很熱情,願意助人為樂。
至于這筆錢,會不會落到具體的工作人員手裏,杜箬不知道, 也沒法去探究。她只需要保證,自己到時間就能拿到成品。
因為是棚拍, 外景很少,所以基本是按順序拍。如果是一般的電視劇,是沒法按順序拍的。得看租借場景的時間和道具的安排,順序完全是亂的。
棚拍對于演員來說肯定是最友好的,因為情緒是順着的,對于剪輯來說,也很有優勢,因為可以提前開始工作。
練功房結束訓練,杜箬讓幾個演員留一下,“有點事找你們商量。”
“什麽事?”蘭叢叢第一個積極響應,她是新人,又是頂替了老人來的,怕大家排擠她,所以姿态放的很低。
雖然大家知道,田丹被開是她咎由自取,但跟田丹關系好的,多少有點遷怒于蘭叢叢。
Advertisement
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時間一長,關系也慢慢融洽起來。哪怕是跟田丹關系好的人,也不得不承認,蘭叢叢的性格比田丹好太多了。
“這麽個事。”杜箬說的是播劇之後,公司有一系列的宣傳方案,需要大家參與,到時候也在微博或其他平臺注冊帳號,互動一下。
“行啊,這是應該的。”參演的劇,演員都有宣傳的義務,這是寫進合同裏的,大家沒什麽異議。
不過看到杜箬準備舞蹈,不由得一下子笑出了聲,“這麽奇怪嗎?”
“土到極致就叫潮。”杜箬笑道,“想要傳播,就得有特色。”
年輕人還是很能接受這個觀念的,但是舞蹈老師出于好奇來看了看,頓時眉頭蹙的能夾死蚊子。
不過出于職業素養,人家愣是一聲沒吭,等人都散了,才單獨問杜箬,“要不要我幫你們改改。”
也不收錢,單純就是看不慣。
杜箬忍住笑,“不用改,我們玩的就是另類。”
這種簡單的舞蹈,大家利用業餘時間練練,很快就能熟練。吳楠負責拍攝,專業攝影機來一份,手機拍攝也來一份。
随着齊咚嚨,齊咚锵,改革春風吹滿地的音樂響起。
六個女生穿着鯊魚褲,身上穿着各色的背心款內衣或是吊帶款內衣,每個人都戴着墨鏡,最顯眼的莫過于他們身上的東北大花元素。
或者頭上包着,腰上系着,身上披着,脖子上紮着,每個人身上,都有東北大花點綴的地方。
你說難看吧,又透着一點精致,你說好看吧,又透着一點醜,整體散發着蠢萌蠢萌的氣息。
一首改革春風吹滿地的舞蹈,統共不過一分多鐘,舞蹈動作誇張之中帶着認真,滑稽之中帶着嚴肅,搞笑的同時又整齊劃一,産生一種莫名魔性的洗腦效果。
“不戴墨鏡來一遍,我們臉上的表情一定要非常嚴肅,就跟開會的時候一樣。”看了回放,杜箬要求大家再來一遍。
這一次,完美通過。
哪怕吳楠是從頭看着他們排練過來的,此時憋笑也快憋出內傷來了。
“之前你一個人跳的時候,我只覺得好笑。現在六個人跳,再配上一臉嚴肅的表情,簡直是超級無敵好笑。尤其是這個穿搭,太潮了。”
吳楠嘆為觀止,“你是怎麽想出來的。”
我不用想,扒拉扒拉腦子裏的記憶就行了,這種舞蹈,她學過的,至少百八十段。流行什麽就跟着跳什麽,蹭流量嘛,網紅必備技能。
杜箬癱到床上,拿起手機,看到一堆消息,趕緊點開。
“抱歉,晚上一直有事,現在才看到。”
“沒事沒事,就是想問問,無憂是真的不出來唱歌了嗎?”對面是程海雅。
青簪吟的銷量已經陷入瓶頸,哪怕這個帳號已經有百萬粉絲,但銷售額在直線上升之後,便開始緩慢下滑,最終維持在一個中高位,已經很難再往上走。
哪怕這幾期的變裝視頻非常成功,但也很難再提振銷量。這其實和無憂出不出來唱歌沒關系,哪怕換了無憂上來,出名的是歌,但銷量基本就這樣了。
網上的傳播也是個邊界的,而這個邊界由你銷售的商品種類,價格,以及宣傳方式共同決定。
有一定品位,經常上網能接受網絡宣傳,也能接受電商購物,同時接受價格的客戶,是有一個總量的,不可能無限膨脹。
商品的特性也決定了,客戶不會無限的重複購買,他們也需要時間消化才能再次複購。
這裏就顯出網紅專注服裝的優勢了,因為對于服裝,很多人真的會無限複購,出新就買。
所以,看今年沒有增加銷售額,又看到帳號下一堆喊着無憂名字的人,程海雅總覺得,是不是無憂出現,銷量就能和最開始一樣,來個直線拉升。
杜箬想了想,她已經決定,讓無憂隐退。否則狂熱的粉絲越來越多,總會有人順藤摸瓜,最終發現蛛絲馬跡,把她的真實身份扒出來。
她可不敢小瞧網友,更不敢小瞧粉絲。這是網絡社會,更是科技社會,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不代表現在做不到。
“無憂出國了,我不知道她什麽時候回國,也可能不會回來。”
程海雅無比失望,她的工廠産能充足,先是青簪吟養大了胃口,然後增加了出口的渠道,她又讓表妹經營帳號,利用工廠優勢做低端傾銷。
工廠有這三架馬車,再加上以前積累的批發客戶,總體情況确實不錯。但誰做生意,不是希望越來越好呢。
“我想給工廠多找一點渠道。”程海雅有理由着急,去年還是搖搖欲墜的家庭小作坊,一年時間變成現代化的工廠,她當然想趁着勢頭,繼續往上走。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人和時代是有勢能的,人趁着走紅運的時候,就得趕緊走,最好一年走完三年的路,三年走完八年的路。
因為走紅運的時候,什麽都順,一旦過了這個運勢,立刻步履維艱。
時代也一樣,不然怎麽會有風口上的豬都能吹起來,這句話呢?
所以程海雅非常急,她害怕自己不抓緊,勢能一過,她又被打回原形。
但程海雅和杜箬的訴求,是不同的,杜箬一個帳號能撐起來的,就是這個銷售量,除非多做幾個。
但自己打自己,有什麽意義呢?
除非拉開價格區間,但低端做的太累,她只想吃最肥美的一口,現在青簪吟的定位,就是她的舒适區。
況且,就算這個舒适區,她知道也維持不了幾年。為什麽,随着技術的發展,中國但凡攻克了高端技術,那麽一定會有一個外溢效應。
就是高端技術用完最核心的,其他邊角料技術可以讓一些相關行業産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用不了幾年,發飾的成本就會一降再降,成本三塊五,賣九塊九的是它,賣十九塊九的還是它,甚至賣三十九塊九的,依然是它。
到那個時候,青簪吟也不可能再維持高價。
這就是她用來賺第一桶金,在幾年內,有個保底收入的現金池。
但她也不能完全不管程海雅的想法,不然人家努力的結果,誰知道會不會讓她的青簪吟消失。
杜箬先問她,“你的工廠盤子不大,自己做品牌恐怕很難。”
青簪吟只是一個電商品牌,上網的年輕人認可你的性價比和營銷手段,放到線下,誰知道你青簪吟是誰。
真正的品牌是什麽意思,就是性能一樣的産品,比如都是一件白T,消費者願意多花錢買你的白T,你才能算品牌。
程海雅看到杜箬的消息,頓時從床上坐了起來,認真回複道:“我知道,這太難了,最多做個電商品牌,別的我不敢想。”
“有幾個想法,供你借鑒一下。”杜箬幹脆給她一個思路,讓她自己折騰去,能不能折騰出結果,那就不關她的事了。
第一個思路就是去深城,那裏有最活躍的商人,最信奉互聯網就是未來的年輕人,所有人都抱着一顆随時可以創業的心。
“你去接觸一下當地的做電商的群體,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程海雅開的是工廠,她不擅長經營電商,但可以找一個擅長經營的合作嘛。
尤其是那些,有能力有想法,但苦于沒有資金的人。
第二個思路就是聯系網紅,讓他們帶貨。公司給每個合作的網紅,經營一家電商平臺的店鋪,包下所有售前售後。網紅要做的,就是甩出店鋪連接,讓粉絲下單。
至于第三個思路自己做帳號,杜箬沒提,因為程海雅的表妹已經在做九塊九包郵,而且做的還不錯。
杜箬為什麽會知道,因為她下了一單,一看發貨地址就知道了,就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