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避

逃避

從程玉書那離開,路鳴野頂着大雪快步跑回了家。

聽見門開的聲音,外婆從沙發上坐起來,掀開餐桌上的罩子,招呼着他過去吃飯。

路鳴野忍不住問:“外婆,那個什麽玉書,他真是我朋友?”

“人家叫程玉書”外婆給他舀了碗湯放他面前,“他和小時候長得不像嗎?我覺得挺像的啊。”

“不是”路鳴野搖頭,嘀咕一句:“我就覺得他說話還挺傷人的,怎麽能一見面就揭朋友傷疤呢?”

外婆難以置信地看着他,“他可是我們這脾氣最好的孩子,你是不是先說錯什麽了?”

“我什麽也沒……”他話還沒說話,就聽到客廳的電視機裏突然播報起體育新聞來,不由地一愣。

外婆趕忙走過去關掉了電視,故意說着:“這電視節目真吵,還是關了好。”

路鳴野勉強扯出一個笑容,沒再說話,埋頭認真吃飯。

從籍籍無名到家喻戶曉,他花了整整九年。

而從衆星拱月到遭人唾棄,他只花了一場比賽。

十五歲入選國家隊,十八歲就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世界冠軍,他把他的青春,把他的激情,把他人生前二十四年裏所有的一切,全都獻給了短道速滑,獻給了訓練場上的每一圈冰道。

別人都說他是天賦異禀,說他是上帝站在他嘴邊給他喂飯,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天賦,遠沒有他的努力重要。

從有幸進入國家隊,接受更高層次的比賽指導,他每天都是最早到訓練場地的那個,也是最晚離開訓練場地的那個,除了他的教練,他的隊友,沒人知道他在拿下那些榮譽的背後,驕傲地往他身上披上一次又一次國旗的背後,到底隐藏着多少沒日沒夜的高強度訓練,又承受着多少令人難以忍受的病痛折磨。

人們總覺得,他為他們帶來過榮耀,所以他就應該一直為他們帶來榮耀。

Advertisement

他是世界冠軍,他理應一直成為冠軍。

可是,這世上沒有人能一直都是冠軍。

路鳴野他滑不動了,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但他不甘心屬于他的時代就此落幕。

他才二十四歲,短道速滑的黃金年齡是在二十到二十八歲,他還有差不多四年的時間可以拼,剛好可以參加下一屆的冬奧會。

只是,現在的他不确定,那時,他是不是還有那個能力和實力去參加。

他覺得,網上對他鋪天蓋地的謾罵聲已經夠多了,他不想再被選上後,又在全世界觀衆面前實實在在地摔一跤。

因此,在他看來,哪怕他再不甘心,但屬于他路鳴野的時代,也許真的會在此次遺憾中落下帷幕。

……

第二天一早,等路鳴野從床上醒來,時間已經過了八點,他茫然無措地望着頭頂上的天花板,良久後才從睡夢中徹底清醒過來。

透過玻璃窗,看到外婆正在院子裏鏟昨晚的積雪,他趕緊翻身下床,穿好衣服走過去,“外婆,以後這種事你就交給我來做,你多休息休息。”

“我怎麽能讓你做這種事”外婆從他手裏搶回鏟子,義正言辭地問他:“鳴野,你爸說你到現在都還沒去過醫院看過醫生,你當真一點都不在意你的身體了,是嗎?”

“外婆……”

“你爸說你那腿要是再不去做手術,你以後就別想着滑速滑了,甚至以後走路都有可能會成問題”外婆又心疼又着急,“孩子,你聽你爸媽的話,先回去把手術給做了,然後再來外婆這兒玩,好不好?”

“我沒他們說的那麽嚴重”路鳴野往旁邊走了兩圈,跺了跺腳,“外婆你看,我這不是沒事嗎?再說,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能不知道嗎?你不用太擔心我。”

“鳴野,外婆不需要你贏,也不需要你成名,外婆就只希望你身體好好的,健健康康的。”

“我知道”路鳴野點點頭,态度誠懇地回她:“外婆你放心,我真的沒事。”

看自己勸不動他,外婆打掃完院子後洗了洗手,接着問他:“那你最近還要去訓練嗎?”

“嗯?”

“我看電視上的那些紀錄片,說你們運動員每天都會有各種體能訓練”她用幹毛巾擦幹手,“你受傷了還要訓練嗎?”

路鳴野其實也閑不住,但他不敢拿身體開玩笑,于是說道:“不訓練,但我待會兒準備出去走走。”

“要我陪你嗎?”

“不用”路鳴野怕自己到時候在半路上走不動路,讓她平生擔心,委婉拒絕:“我找得到路,而且我就去我小學那兒還有體育館那邊看看。”

“行,那你注意安全,有事給我打電話。”

路鳴野吃完早餐收拾好自己,進屋往他右腳腳踝處噴了噴鎮痛劑,在那裹上一層繃帶,而後選了頂灰色的毛線帽戴上,又從抽屜裏拿了張醫用口罩出來,甚至還用厚圍巾把脖子也給緊緊包裹住了,做完這一切,他站在鏡子前仔細瞧了瞧,覺得應該不會有人能認出他是路鳴野了以後,他才正式推開門走了出去。

河州這麽多年還是沒變,風土人情依舊溫暖人心。

路鳴野慢悠悠地從槐安路拐去了桃山廣場。

走遠了,他覺得腳腕開始發疼,便随意地找了張長椅坐下,掏出手機搜索河州小學的位置,又查看了一遍他到河州體育館冰訓練基地的距離,确定無誤後,他收了手機,一擡頭,正好對上了程玉書的視線。

程玉書移到他身邊坐下,楞楞地盯着他的腿看。

路鳴野覺得他的視線有些太過于炙熱,下意識地把腿往後縮了縮。

“上次傷得很嚴重?”

路鳴野想了想,搖頭:“還行。”

“你這次為什麽要回來?”程玉書把視線移到他臉上,認真問他,“路鳴野,你是來這兒逃避的嗎?”

路鳴野克制住心裏的怒意和煩悶,态度冷漠地回他:“我是不是來這兒逃避的,和你又有什麽關系?”

程玉書被他問得一愣,一臉不可置信地看着他,随後搖頭苦笑,“你說得對,你去哪,做什麽,都和我沒有任何關系。”

說完,他把手裏的水和面包強行塞到他手裏,接着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轉身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廣場。

瞧見他走了,路鳴野拿着東西走到垃圾桶旁,卻最終還是沒能扔下去。

其實程玉書說得也沒錯,他就是在逃避,就是用回老家修養的借口在躲避外界對他的謾罵。

他不是一個害怕挫折的人,相反,越有挫折,他越往前,只可惜,他現在對速滑的激情已經快要徹底耗盡了,因此比起克服困難,他更願意當會兒鹹魚,就此擺爛,至少這樣,他心裏能對他的失敗找上幾個有理有據的理由。

看吧,我就是因為太懶散才沒得到冠軍的。

看吧,我本來就不是什麽不敗的神話。

廣場上的大屏幕上還在播放着冬奧賽事,路鳴野快速掃了一眼,收回視線,低着腦袋,平靜地走出了廣場,去到了訓練基地。

河州這地方小,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使用同一訓練基地,基地早上練短道速滑,下午練花樣滑冰,路鳴野進去的時候,李振嚴正在調整學員的姿勢,教他們擺身的技巧。

場館內突然出現了一個層層包裹的陌生男人,李振嚴趕忙走了過去,想要勸離。

“老師。”路鳴野取下圍巾和口罩,率先和他打了聲招呼。

沒料到是路鳴野,李振嚴有些激動,二話不話地就把人抱進了懷裏,“鳴野,好久不見,你怎麽回來了?回來休假的?”

路鳴野指了指自己的腿,“養傷。”

“路鳴野!是路鳴野!”不知道是哪個孩子先喊了一聲,基地裏的孩子們紛紛回過頭來看他。

“你們好。”路鳴野臉上帶着笑,溫和地朝他們揮了揮手,“好好努力,好好訓練,好好加油。”

“看什麽看!訓練!訓練!”李振嚴冷着臉朝他們吼了一聲,接着和對面的副教練使了個眼色,便拉着路鳴野走出了訓練館,去到了他的辦公室。

他給路鳴野倒了杯水,關切地問道:“你那傷還好吧?”

“還行……”他點點頭,捧着紙杯,看着杯子上冒出來的熱氣,落寞地道:“……老師,我覺得我好像老了。”

李振嚴擡手拍他腦袋,“你老了,那我呢?我該入土了?”

“不是,我是說……”

“我知道”李振嚴打斷他的話,“鳴野,你已經很優秀了,真的,真的特別優秀,你是我帶過的最好的一個學生,所以你不要給自己那麽大的心理壓力,畢竟失敗這件事,是每個運動員都會經歷的,你又不是神,為什麽不可以失敗呢?”

“你身為國家的運動員,是有義務為國家為祖國争光,但你同時也是你自己,你作為一個普通人,為什麽要随時随地把自己架得那麽高呢?”

“鳴野啊,這世上永遠沒有一直的一帆風順,也沒有哪個運動員能從一開始就拿獎拿到手軟,大家都是普通人,誰都有失誤的時候,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失敗了,而是你在失敗之後,到底能不能夠重新振作?”

“體育競技嘛,本來就沒有誰會是永遠的冠軍,也沒有誰會是永遠的墊底,因此你要明白一點,你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永遠都不是你順風順水時站在領獎臺上,功成名就的那一刻,而應該是你在歷經絕望和痛苦後,重新迸發出生機來的那一刻,是你直面你人生中最大挑戰的那一刻,懂嗎?”

“你像是在給我喝雞湯。”路鳴野喝了口水,笑笑。

“你七歲時進來,十二歲時離開,在我這待了五年,我了解你,你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孩子”李振嚴從自己桌子裏掏出一張照片,“如果你只是暫時找不到目标,不想滑了,那你就停下來歇一歇,也許某一天,你自然就看懂了。”

路鳴野撿起泛黃的相片,“我的照片?”

李振嚴點頭,回他:“你十歲那年參加省裏的比賽,得了亞軍,不過笑得倒是挺開心的。”

是啊,剛學速滑的那幾年,他的确沒少輸。

“這個……”他指了指照片上站在他旁邊舉着冠軍獎杯的少年,“是程玉書嗎?”

“對,程玉書,說起他我倒是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他了,可惜啊,他當時可是我們這兒除了你以外,最好的苗子了。”

路鳴野呆呆地盯着照片上的少年,有一瞬間的恍惚,他的記憶裏,完全沒有和對方并肩作戰的畫面。

路鳴野不由地追問:“老師,我以前和他跟他關系很好嗎?”

“那肯定啊,你兩當年可是每天都同進同出的,說得好笑一點,你兩簡直跟小姑娘似的,連上廁所都要跟着一起,那時候,你輸了比賽,誰來勸你都沒用,就他有招”說起從前的時光,李振嚴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那時的光景,滿臉堆笑,“不過也挺神奇的,你和別人比賽,每次輸了你都哭喪着個臉,就你輸給他,不僅不哭,反而還樂呵呵的,也不知道你有什麽好開心的。”

李振嚴嘆了口氣,感慨道:“你兩當時啊,可是我們這的速滑雙子星。”

路鳴野想起現在縮在旅館內“養老”的程玉書,好奇問道:“那他為什麽後來不滑了呢?”

李振嚴搖搖頭,同樣納悶:“不知道,反正你走後,他就再也沒來過我們速滑館訓練,當時我還以為他和你一樣,也搬家了,直到前年我在槐安路那塊兒遇到他,我才知道,原來這麽多年,他一直都在河州。”

路鳴野靜靜地看着照片上笑容璀璨的兩人,從李振嚴的只言片語去努力去回憶那段被他遺忘了的時光。

他對程玉書這種浪費天分的人,平白生出了一份嫉妒和惋惜。

李振嚴看他看得入神,提醒他:“要不你去找他試試看吧,說不定他真能幫你重振士氣,讓你很快恢複狀态也說不一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