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府施粥日
第19章 李府施粥日
李複聽到昀哥兒喊他,立馬就放下書就好奇地去看。
李複去之前是想好的,昀哥兒畢竟第一次寫字,不管寫好寫差,就沖他剛才的認真勁兒他都是要誇一誇的。
誰知道一俯身低頭,李複就發現昀哥兒的字真的寫得不錯,而且還是端端正正的楷體。
李複這人吧,他從小就屬于不聰明但也不笨,但是心氣兒又很高。最主要是他的祖上有點特別,所以一心想要光宗耀祖。
可惜他自己能力真挺一般,可是他有股子韌勁跟執拗,這點翊哥兒還遺傳了他。他讀書一般般,也沒足夠的才情,于是在練字一道上就選了楷體。
楷書是什麽出現的呢,他是由三國時期侍奉曹魏謀逆的鐘繇所創,後來在劉皇叔跟劉禪的努力下,漢朝得以在最快的速度重新撥亂反正。
之後的鐘繇并沒有被劉皇叔清算,反而稱贊他寫的字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①在劉皇叔之後的政權中,一度廣為流傳,楷書甚至被當成了官方認定書法。當時的讀書人,幾乎人人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楷書。
不過蜀漢雖然撥亂反正,但最終蜀漢還是在八十六年後再次陷入動亂,而這一次沒有劉氏後人能夠繼續秉承真龍天命,再延漢祚。
漢之後的朝代是涼。
當時的涼國為了快速清掃漢朝在百姓心中的印象,擴大涼國的正統性,于是對漢朝的大部分文獻、習俗等等都進行了毀滅性打擊。
特別是距離梁國最近的蜀漢一代。
當時的涼國大概是擔心蜀漢複辟,就連楷書都進行了全面的否定,表示楷書看似端正有方,實則卻布白沉悶,毫無生機,就如同五百多年國祚的漢朝,早就大樹腐朽,內裏腐爛不堪,只等涼國轉換新月。
終涼國一朝,确實風氣十分開放,讀書人更是以放浪形骸為優,而楷書自然被摒棄在這場狂歡之外。
一直到如今,楷書還是因為其過于端正,大部分自诩才氣的讀書人都不願意寫它。沒別的毛病,就因為它其實只要态度端正就容易學,沒法表現出他們的書法高超。
但李複才氣平平,于是就選了努力就能出奇跡的楷書,死磕這條路,如今确實楷書寫的嘎嘎溜。
李複這會兒确實沒想到,昀哥兒甚至有了‘長撇’、“點‘等筆畫的樣式,讓他寫的這個‘雪’字的結構更加嚴整了。
李複卻知道他沒教過昀哥兒任何書法,昀哥兒這麽點年紀,真能把字寫出來就不錯了,還要什麽書法這種高大上的東西。
可昀哥兒現在是怎麽回事?
“昀哥兒是看着我的字寫的?”李複面上的驚喜努力想要掩藏幾分,可是這驚喜太大,他實在無法藏好。
這倒是李複的臉皮都有些抽動,看起來像是抽筋了。
昀哥兒看李複面色怪怪的,翊哥兒更是啪唧跪在那兒并雙手撐地,壓根看不懂這沙盤跟字是什麽東西,只是想讓昀哥兒跟他一起玩兒。
想了想,昀哥兒還是不确定地開口,“是想着阿爹你寫字的樣式兒學的,是不是沒寫好?”
昀哥兒本來是想聽誇誇話的,可确實被李複整得有些不自信了。
李複哎呀一聲,一下就抱起了自己的好大兒。
“昀哥兒你的腦袋瓜子是真靈,這字寫得好,以後你的字就這麽寫。過幾年你再大一些,鄭子明教你了,你再跟着他學其他的書法。”
李複是真開心,當下是一手抱起昀哥兒一手抱起翊哥兒,帶着兩人就結束了今天的學習之旅。
學習要松弛有度,他卷但也有分寸。
因為昀哥兒練字的事,雖然下了大雪隴縣事多,可李複愣是幹活充滿動力。晚上回家的時候,還跑去買了不少布料跟一些糕點,回來就分給布氏還有辛娘。
不過他也有私心,多去向那個老道士求了個平安符,回來就讓辛娘放在香囊裏面讓昀哥兒佩戴上。
辛娘喜滋滋的,她不管這平安符有沒有玄妙之用,反正李複更看重昀哥兒她就歡喜。當晚她就縫制了一個小巧的香囊,把平安符安嵌在了裏面。
隔天一大早,昀哥兒起來的時候就被辛娘換上了一陣嶄新又極其喜慶的衣服,然後腰間被辛娘挂了一個魚兒樣式的小香囊。
“咱們昀哥兒真是好看,瞅着就像是小福娃。”
辛娘就喜歡把昀哥兒打扮得紅彤彤的,看着就喜慶。以前她小時候家裏光景好的時候,她娘親也是這樣的。就連頭上都要紮着紅色的頭繩,看着跟個被裹嚴實的紅粽子似的。
辛娘想起來就樂呵。
對待自己穿衣上,昀哥兒目前還沒發言權,只能随辛娘折騰去。
“娘親,餓了。”
辛娘一把抱起他,“好,那我們吃飯去。”不過出門那會兒,辛娘又對丫鬟道:“郎君昨天送來的料子裏面有一塊稍次一些,我做了件棉衣是給狗子的,你一會兒拿去給他。另外還有一塊兒是給你的,足夠做件衣裳褲子了,你呀就拿去自己做。”
丫鬟高高興興地應了一聲,立馬跑去拿自己的布料跟狗子的衣服。
昀哥兒向來不是個小氣的人,一點沒為都是屬于他的衣服料子被辛娘分了而不開心,只是抱住了辛娘想着今天潘大娘給他做什麽好吃的了。
昀哥兒到了前廳,就看到翊哥兒也穿了嶄新的衣服在吃早飯。只是他吃飯太埋汰,喜歡用手抓,有時候還會噗噗吐出來。要不是戴了個布氏專門做的小圍兜,他這新衣服才穿上就得換了。
布氏看昀哥兒一口一口吃得特別乖,只能無奈地跟辛娘對視一眼,嘆口氣摸了摸翊哥兒的腦袋。
本來布氏跟辛娘感情是很一般的,井水不犯河水。
不過這小一年翊哥兒跟昀哥兒玩兒得太好,就連剛來又大一些的布洪都很願意聽昀哥兒的話。
布氏不得不承認昀哥兒是真讨喜也聰明,想着他倆是兄弟,雖然翊哥兒是哥哥,但說不得要讓昀哥兒關照他,索性就主動跟辛娘走動了起來。現在她們也算是小姐妹了,平時李複不在,還真能推心置腹地聊會兒天。
昀哥兒安靜地炫飯,狗子也換上了新衣服在廚房那兒吃飯。
他現在長身體特別快,大概是餓了這麽多年的身體終于能夠盡情吸收營養,于是就拼了命地長。
想想到了李府的日子,就跟做夢似的。
狗子吃着蒸餅,又想起他的小櫃子裏面放置的三套衣服,這都是可以替換穿的,狗子就覺得整個人都要飄了。
他以前可是一件衣服一年穿到頭,實在穿不了,也得縫縫補補給弟弟妹妹穿,他再穿哥哥跟阿爹穿不了的。
“狗子你吃快點,一會兒李府這兒還要出去施粥。”
“施粥?”狗子本來吃飯很快的,可今天身上又是一件新衣服,于是一邊吃一邊摸自己的衣服,就慢了很多。
那邊潘大娘已經在舀水了,抽空回到道:“對,大人家裏的祖訓,每年頭一場雪的第二天就要施粥接濟窮人,年年如此。”
前廳。
昀哥兒已經把嬰兒套餐吃差不多了,旁邊翊哥兒連吃帶玩兒也吃飽了。
不過這時候昀哥兒也知道了施粥的事。
昀哥兒一聽眼睛都亮了,趕緊舉起小手手,跟課堂想要積極發言的小孩子似的,“我去,我也要去,娘親帶上我。”
昀哥兒其實不是對施粥好奇,他是想看看李府之外的隴縣到底是個什麽模樣,昀哥兒真的感興趣極了。
他從出生到現在,外人沒見過幾個,就連整個不大的李府都沒逛完兒。一般他都在後院房間裏面、小花園那兒還有就是前廳吃飯的地方出沒,別的地方辛娘不帶他去也不讓他去。
總是說小孩兒還小,亂走邊邊角角的地方,說不準就被什麽東西沖到了。
唉唉,總有一套說辭。
可是這回施粥唉,那一定要出府了,昀哥兒想去看。
辛娘點了點他的頭,“不行,你太小了,外面那些流民乞丐不僅髒亂,不少還是帶病的,你怎麽能去摻和這個。”
“娘親娘親。”昀哥兒抱着辛娘的脖子就開始撒嬌。
翊哥兒不解其意,但不妨礙他也有樣學樣,在布氏面前哼哼唧唧的。
辛娘是打定主意要做個慈母唱紅臉,這白臉的事兒要李複來,于是妥協道:“那等你阿爹回來,這事兒得他做主。”
辛娘這麽說了,昀哥兒索性就待在前廳不肯離開,一直盼着李複什麽時候來。
今天是李府施粥節,李複作為唯一的成年男子,肯定是要到場的,所以快接近中午的時間,李複打卡之後提前給自己放了半天假。
廚房的潘大娘她們早就做好準備了。
李複到家将就吃了點東西,就發現就到他小腿高的昀哥兒站在他旁邊,黑湛湛的眼睛一直盯着他。
李複差點被看毛了。
“怎麽了昀哥兒?”
辛娘笑着把事情說了。
“不行,昀哥兒跟翊哥兒都還小,外面也沒什麽好看的,要是覺得無聊了,阿爹晚上跟你跟翊哥兒買個小鼓玩。”
一般富貴一點的人,基本要到了兩歲多近三歲這樣,才會考慮把小孩帶出門。有些仔細一點的,更是要到五六歲。實在是小孩的夭折率太高,加上世道也不大好。
昀哥兒這麽聰明,李複就更不想他擔上什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