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人的溫度

人的溫度

雖然支持徐正的網友衆多,但是大家從來都沒抱着徐正會得金獎的想法。大多都是覺得,徐正廚藝不錯,來參加比賽長長見識挺好,起碼顏值形象還挺給我們國家長臉的,也挺給廚師行業長臉的。

比賽時長三個小時,徐正最開始的半個小時在迅速的揉面團和處理肉類,接着就開始輪着胳膊“邦邦邦”雙手齊上陣捶着各種肉類,将它們從新鮮的肉團子捶成用薄薄的肉筋連接紋理的肉泥。

近一個小時的人工捶打,觀衆和網友連連驚嘆徐正的體力,許多女孩子看着徐正附着薄汗的有力臂膀和因為用力而時隐時現的青筋臉紅了。

此刻徐老板的帥氣值有上升了一個level。

嚴老板在回國的私人飛機上看的直咽口水,翹起二郎腿掩蓋此刻的秘密。

倒計時跳到100分鐘,徐正用肩膀抹去額頭的汗漬,深呼吸壓下過快的心跳,重新将8中肉類堆在一處,繼續捶打,現在的任務就是讓他們融合。

徐老頭說過,科技雖然便捷了生活,但是永遠都替代不了人力,“福祿三絲”要用的各種肉泥,機器攪拌出來和人力捶打出來完全是兩個味道。

機器攪拌固然能将肉泥攪拌成我們想要的形狀和樣子,但是就是太一樣了,失去了溫度,失去了品質。

這一個多小時的每個瞬間,徐爺爺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角落。

揉面團的小孩身旁有個拿着竹板等着打人的老頭,切肉的用刀角度與佝偻的老頭身影重合,甩着木棒的時候耳畔好像聽到了老頭喊着“重了重了,輕點,哎,這就對了。”

“老頭,今年是你99歲的生日,再吃一頓你小孫子給你做的“福祿三絲””

徐爺爺直至過世,活了25年的徐正從來沒對徐爺爺說過一句“我愛你”。

有些愛沒有喧諸于口,可是卻融入了生活點滴。

“時間過半,我們看到D國的巴塞斯提大廚正處于手忙腳亂之中,本場比賽最具戲劇性的事情出現了,鍋打翻了!”戴眼鏡的解說誇張的說道。

“這可真是一場大災難,不知道巴塞斯提先生還能否趕在倒計時結束之前重新做出一份同樣的菜品。”瘦幹巴的解說搖着頭惋惜道。

“巴塞斯提先生崩潰了,他好像要放棄了,真可惜啊,沒關系三年之後繼續參加比賽,希望以後不會再出現這種狀況。”美女解說總結陳詞。

“來,讓我們看看帥氣的皮特先生在幹什麽”

導演組指揮搖臂對準坯體,這位桀骜不馴的擁有藍色眼珠的法國男人,拿着夾子對着鏡頭一邊wink一邊飛吻,許多年輕的觀衆很吃這一套,看臺傳來一些小聲的尖叫。

“皮特不愧是被稱為法餐屆的下一顆閃亮的明星!他跟勞倫大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路,勞倫大叔要制作與面包搭配的紅酒炖鵝肝!哇!勞倫大叔的手藝,我真想親自品嘗啊~說回皮特,這位年輕人像是要制作套式甜點,目前面點都屬于烘烤狀态。”

“米瑟琳女士依舊那麽美麗,哦!米瑟琳女士在制作Y國餃子!那真是Y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面點了”

“米瑟琳女士有些保守了”

“不不不,米瑟琳女士正在制作其他的菜品”

“哇哦,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拉面~我們這位鄰居,果然那麽愛吃拉面啊~”中華區的解說調侃道。

“來看看中華區的廚師們,首先看到的是吞卡大廚,泰餐的典型代表人物,額,這面餅揉的真圓...李家代表王志飛大廚這是做粵式點心?我喜歡粵菜,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餘家代表餘玉小姐,這是在做鍋盔比薩?不錯的創意,看起來很有食欲的樣子。楊四平大廚,這是在炒碼子?準備配面點的碼子,創意雖然普通,但是我相信楊大廚的手藝!”

“我為川湘菜代言,川湘菜最牛!”

“哎哎哎,解說不能夾帶私人感情啊!拖出去斬首八百回!”

“祁雲平祁大廚,哇!蟹黃灌湯小籠包!這也是祁大廚的招牌之一了,饞了饞了。”

“果然,我們還是中華胃,看着都誘人”

“鏡頭對準我們廚屆第一帥的徐正徐老板,哇,這棱角分明的英俊臉龐,這讓人血脈噴張的性感肌肉,咳咳,回歸正題!恕我直言,徐老板現在這一手我沒見過,将八種肉類混到一起?嘶,這會是什麽奇妙的味道,讓我們期待一下吧!在看祁家的另一位代表,祁尹,不過這位師承徐老板,現在代表的是徐老板的餐廳“順萬喜”。哇哦,小祁大廚這是在搓麻食?哈哈哈,麻食可不好做哦~”

“來來來,鏡頭看這邊,徐家的另一位代表小馬大廚,這是在熬炸醬?“順萬喜”炸醬面!饞了。據小道消息說,小馬師傅的面食做的格外的好,讓我們一起期待吧”美女解說作勢用手擋住嘴巴悄悄對着鏡頭說道。

“哇哦,中華區唯二做甜品的大廚,大馬大廚。這是?解說本人沒吃過的一種新式甜品,圓子羹?”

大馬做的就是當初徐正給祁老做的“徐家菜譜-禦膳篇”裏的“荷葉圓子羹”,本來是要上新菜單的甜品,結果因為只有徐正一個人能完美的做成功,不得已只能放棄上新。

畢竟徐老板只有一個,累死了就沒下一個了。

參賽前,大馬苦練了一個多月,終于做出了和徐正六七成相似的味道。“順萬喜”後廚衆人比着大拇指把大馬誇的下巴高昂,尾巴翹上了天。

時間剩下半個小時。

徐正将輕煎成型的肉泥餅,切成極細的細條絲狀,又與其他切成絲的珍稀菌菇一起放進高湯中熬煮,徐老板拽出已經揉搓的飽滿光滑的面團,抻、拽、甩、打等手法利索的将手中的面抻成了極細的成型面條,手一甩從頭到尾一條幾米長的面被放進了鍋中。

大火激的鍋中的湯咕嚕咕嚕的翻滾着,白色的面條跟着翻着身,幾分鐘後,徐正關火,拿着長筷子先往青瓷碗中夾了一小碗,又打了半碗湯将面條蓋滿。

這碗面被放在了徐正的右手側。

鍋裏剩下的大半鍋“福祿三絲”被盛到了很大的雕花大碗裏,鍋裏的湯羹被盛到了被烤熱的瓦罐中,一起放在了大托盤上。

“叮當!”

徐正按響了結束鈴聲。

徐正頭頂的倒時器停在了3分25秒。

服務的小姐姐舉手示意組委會,填好信息,端着超大的托盤轉身走了。

“呼,結束了。老頭,“福祿三絲”真的很費人,以後別讓我學這麽累人的東西了...”

徐正頓了頓,端着那碗提前盛出來的面,捏了捏鼻梁掩住淚意說道:“老頭,99歲生辰快樂,今年先将就吃點,明年整100了給你做頓大餐。對了,我談了個對象,人可好了,可愛我了,祝福我呗~”

......

三位解說正在賣力的在這最無聊的等結果階段大段大段的跟觀衆和網友講解。

“又有幾位大廚在結束前敲鈴了!現在場上剩下了不到十位大廚還在進行緊張的收尾工作”

“第五輪上半場的二十位評委都是在行業內赫赫有名的品鑒大師,現在我們将目光移到鑒賞席!”

解說熟練的cue流程。

“哇哦,董耀大廚這道霸氣的寶塔造型面點果然奪目,亞瑟先生和尼娜女士露出了微笑,應該會得到不錯的打分。”

“嘶,果然外籍評委還是更青睐法菜”美女解說吐槽道。

“老勞倫大叔的鵝肝面包看起來很不錯,李季年□□也連連點頭!”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這位是我們國家的國寶級名廚,擁有國家特級廚師,國宴禦用廚師等等稱號。而且□□與“懷特杯”之間也是有故事的~”戴眼鏡的解說吊着衆人的胃口。

捧哏的另一位解說說道“哦?怎樣的故事”

“三十年前,□□只身遠赴B國參加了從來沒有中華區廚師參加的廚藝大賽,經過五輪比賽,層層選拔,□□勇奪銀獎,讓當時的各位世界名廚知道了我們國家也擁有不俗的美食傳承”

“自那之後,“懷特杯”世界美食大賽也在中華區打開市場,之後的每一屆中華區的廚師都有人去參加,只是再也沒有人上過領獎臺…”

“也算是苦盡甘來了,現在中餐越來越好,喜歡中餐的外國友人也越來越多,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美食會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遍地開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