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趙護的手藝極好,三兩下就将魚給燒好了。
這魚是自打他穿過來知道貞娘懷孕之後,便在縣學旁邊的魚販手裏買來的,吃着肉嫩、刺少,他索性讓對方每隔五日給他留兩條。
剛好休沐的時候帶回來,個頭不需要多大,熬燙或者香煎都可以。
一是給貞娘補補身子,二是能給兩個孩子補充營養。
今日這兩條魚販給他留的大,知道他馬上要參加巡考了,又是縣學裏大家讨論的最有希望的生員。
做為老主顧,魚販也是真心替他高興。
是以,這兩條大魚對方不止沒收錢,個頭還比尋常大了不少。
算是提前祝他高中。
趙護也沒跟他客氣,就像魚販說的,以後多指導指導他家孩子功課便成,就算是孩子沒能力下場,也讀些書識些字,出門找活計都比他們這些兩眼一摸黑的強。
趙護只要有時間,就教自家的孩子。
一只羊是趕,兩只羊也是放,對他來說倒不是什麽難事。
今日的魚,趙護分成了兩波。
一條大個些的做了紅燒,另一條熬了魚湯。
又簡單調了個涼菜,剛把飯擺上桌,就見兩個侄女紅着眼眶過來了。
貞娘剛好帶着兩個孩子洗完手過來,雙方一對眼。
Advertisement
兩孩子立馬開開心心地喚了一聲:“大姐、二姐!”
說着,跑過去一人拉一個。
貞娘笑道:“來的可趕巧了,你二叔今日回來買了兩條魚,你們過來剛好嘗嘗他手藝進步沒。”
趙大丫吸了吸鼻子,險些落下淚來,小聲道:“二嬸我們吃過了。”
“不礙事的,多少再吃一點,主要是想讓你們嘗嘗你二叔的手藝。”
趙護還沒開口,趙珠便脆生生道:“我爹燒得魚特別好吃。”
趙桦用力點頭,“沒錯,好吃!爹很棒。”
兩小只硬是将兩人拉進了廚房。
家裏多了兩個,小飯桌就有些擠了,好在兩侄女來不是吃飯的,拿着筷子有一下沒一下的夾着魚,那一臉的愁容,看得貞娘都有些吃不下飯了。
一頓飯畢,貞娘領着兩孩子去了卧房,讓趙珠領着弟弟去後院喂雞去。
趙珠應了一聲,拉着弟弟就跑遠了。
趙桐睡了差不多一個時辰,這會兒剛醒,貞娘見他睜着眼睛,這邊看看那邊瞧瞧,笑着将兒子抱起來給兩位侄女介紹。
“桐哥兒,這是大丫姐姐和二丫姐姐,都是你大伯家的姐姐,前幾日她們還來看過你呢,你還記得嗎?”
趙桐隐隐有些印象,不過前幾日他實在太小,一天二十四小時,能睡二十三小時。
視力更是差到極致,眼前只有模糊的影像,如今見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姐姐,睜着眼睛仔細看了看。
兩位堂姐不算大美女,但也極為清秀。
才十二三歲的年紀,已經長得和貞娘一般高了。
趙桐尋思着大概趙家沒有醜孩子。
越發對自己的長相放心了。
貞娘給小兒子喂完奶、換完尿布,趙護已經收拾好了,急步過來問道:“怎麽了這是?你們倆今日哭什麽?”
說起這個,兩姐妹眼淚再也擋不住啪啪地落了下來。
這事起因還是趙護讀書。
本來趙大嫂以為小叔子沒能考中生員,以後便不了了之了。
為了以防萬一,趙大嫂纏磨着公公婆婆要分家,就算是明面不分,以後二房的事他們也不管了,畢竟他們家孩子大了,以後花錢的地方多了。
他們養了小叔子這麽些年,就算是捅破天去,也是他們占理。
趙大龍沒成親前,聽母親的,成親後聽妻子的。
這年頭,哪家哪戶若是有個能讀書出來的人,家裏一衆親戚都能沾上光的,在徭役和納稅這一方面,就受益極大。
趙大嫂嫁過來的時候,小叔子已經讀了兩年了。
還因為在村裏學得好,被先生舉到了縣裏的私塾。
趙大嫂覺得小叔子挺有希望的,公公婆婆要供他讀書,她也沒反對,可十來年過去了,趙護連個縣學都沒考上。
趙大嫂這邊看不到希望,而另一邊趙護成親生子,他們又要多養幾口人。
眼看着自家孩子大了,趙大嫂說什麽也不供養小叔子一家了。
斷了供養不說,還磨着分了家,不過趙護夫妻兩人不怎麽會種田,趙護那兩畝地,便由大哥種着,每年給他百斤糧。t
分家之後,趙大嫂便一心撲在了兒子的學業上。
原先在村裏學得好好的,哪料到,趙護落榜沒幾日,突然自己寫了篇文章去縣學找了教授,這麽一來二去,教授竟看中了他的學問。
順利進了縣學,成了正兒八經的生員。
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廪銀。
趙大嫂想着那個悶葫蘆的小叔子都能成功,沒理由自家聰明可愛的兒子不行。
于是,便決定讓兒子拜縣裏最好的先生,這樣一來光是束脩就多了二兩銀子,後來心疼兒子年紀這麽小每日從縣裏走回家。
不止花時間,還吃不好休息不好,哪能把書讀好。
索性在縣裏租了個小院,跟着去縣裏陪讀去了。
家裏這一攤子直接丢給了丈夫和兩個女兒。
兩人住到了縣裏,這花費就與村裏不可同日而語了,不過小半年時間,已經十兩銀子沒了……
趙大嫂原先擲地有聲的要給女兒攢嫁妝。
如今是只字不提,倒是與丈夫和女兒計算起了小兒子讀書的花費,這麽一算,讀個十年八年,差不多二百兩就沒了。
她先前與丈夫種地,閑時再上山采藥、打野味,一年到頭也不過才攢個十來兩。
後來兩個女兒大了,能做點女紅賺些銀兩,一家人也沒存下多少錢,也不知道她是被縣裏的富貴迷了眼,還是誰給鼓動心浮氣躁了。
今日回來,告訴兩個女兒,給她們尋了個好婆家。
貞娘聽得暗暗咋舌,“大丫先前的親事不是已經定了嗎?”
大丫一聽這個眼淚又落了下來,“娘說馬家與咱們情況差不多,将來即使成親了,也對弟弟的幫助不大,所以,她打算先帶我去讓施員外瞧瞧,若是被瞧中了,便回來将馬家的親事退了。”
“哪個施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