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第 5 章
貞娘将兩個兒子給安排在床上排排睡,順手牽起大女兒,對兩個侄女道:“咱們去看看珠姐兒的小房間吧,在那邊還能說說話。”
大房兩姐妹點頭跟了出去。
貞娘讓女兒帶着兩姐姐去看她的小房間。
自己則去後院摘了點青瓜和小柿子。
這青瓜的品種和尋常栽種的不一樣,前幾天才剛剛冒出的花,這兩天已經挂上了半尺來長的瓜,且挂果的速度也是極快。
不過六七天的時間,自打第一朵花開後,便陸陸續續開了七八朵,且一朵沒落,全給挂上瓜了。
按照趙護說的,只要給足了水份,這青瓜長得極快,一個夏天,就這麽兩株,一家人都吃不完。
貞娘挑了兩個個頭最大,長得最直的給摘了下來。
又在旁邊摘了一串的小柿子,這柿子個頭不大,一串足足有十來個,個個紅豔豔的,看起來格外喜人。
昨天半紅時,趙珠嘴饞摘t了一個,味道酸酸甜甜極其可口。
貞娘便答應她,待紅了給她摘一串,讓她一次吃個夠。
答應了女兒的事,貞娘半點也不含糊,順手又将旁邊的一串也給摘了下來。
就這麽三兩下,提過來的小菜籃已經滿滿當當了,除了招待客人,自家人還能解解饞。
趙護剛才燒魚時說待下次回來,這柿子就結多了,到時候給他們燒番茄魚吃。
貞娘覺得吧,讀書多真是好。
Advertisement
連吃的東西,都能翻出花樣來。
這麽能長的青瓜和小柿子,就是趙護尋回來的,除了這兩樣之外,趙護還帶回來了好幾樣菜,青菜、香菜、豆角,還有一個叫土豆的,青菜和香菜平日裏已經開始下鍋了,豆角說是還差些時候,要待到秋日了。
土豆與花生一樣,要待到八九月才能出土。
她将小柿子和青瓜清洗幹淨,将半尺來長的青瓜切成好食用的小段,放在白瓷盤裏端進了小書房。
此時,趙珠正開開心心地給兩位堂姐瞧自己寫的大字。
二丫有些不敢相信,“妹妹寫得真好。”
雖然她沒讀過書,可見過二叔寫字,也見過自家弟弟的字。
她娘每回從縣城回來,都帶着弟弟的課業,先在屋裏給他們展示一圈,又去爺爺奶奶那屋轉一圈,證明這些錢沒白花。
說是自家兒子在讀書上極有天賦,定能超過他二叔,成為家裏頭一個舉人老爺。
日後不止要金榜題名,還要入仕為官,給她這個當娘的掙個诰命回來。
如今看來——
她娘的話不盡不實。
連小小的堂妹都比花了重金拜名師的弟弟寫的字可端正多了。
再想到,剛才小小的桦哥兒背書,不足兩歲多的孩子,學會說話也沒多久,就因為背完了三百千。
她家弟弟,如今也不過是這個進度,背起書來還不如桦哥兒順暢。
想到此,二丫心情略微舒暢了些。
兩姐妹将趙珠誇了好一會兒,就見貞娘端着吃食過來了。
貞娘将盤子放到桌上,喊三人過來吃東西。
趙珠昨日嘗到了小柿子的甜頭,這會兒見它比昨日更紅了,立馬歡快地跑過來,順手拿了一個,不過卻沒往自己嘴裏塞,反而雙眼亮晶晶地遞給了母娘,“娘,這個給您,一定特別甜。”
貞娘笑着接過來,揉了揉她的小腦袋,“珠姐兒挑得一定是最甜的。”
趙珠開心地眉眼彎彎,又一手拿了一個,給了兩位姐姐,“大姐、二姐,這兩個肯定也甜,不對我家的柿子都很甜。”
分完了果果,她才自己挑了一個小些的咬了一口。
薄薄的皮一咬即破,汁水瞬間就崩就進了嘴裏。
唇齒之間頓時一股清甜,大概因為熟得不太透,裏頭帶着微微的酸,不過比起昨日她吃的半紅的,已經綿軟、香甜了好幾個度。
趙珠歡喜地哼哼兩聲,“好好吃!”
她說着便從盤子裏挑了幾個小柿子,放到了一旁,喜滋滋道:“這麽好吃,一定要給爹和桦哥兒留兩個。”
貞娘好笑道:“後面的院子裏還有,這是給你姐姐吃的。”
趙珠哦哦哦地又将小柿子給還了回來。
大丫、二丫心裏有事,吃的時候并不快。
不過一口下去,也頓時被這美味給征服了,兩人都略帶驚喜地瞄了一眼桌上的東西,大丫道:“二嬸,這是什麽果子,我們以前怎麽都沒見過?”
貞娘笑道:“是你二叔帶回來的,我也是第一次見,你們前幾次來還沒熟,今日來得巧熟了這麽兩串,我便摘下來讓你們嘗嘗。”
“要是好吃,待過兩日熟多了,我讓珠姐兒給你們送一些過去,也好讓你爺爺奶奶他們也嘗嘗。”
兩孩子都沒接話。
貞娘順勢岔開話題,讓兩人再嘗嘗青瓜。
青瓜尋常家裏都有種,不過與趙護拿來的種子還是有些許的不同,不管是個頭,還是水靈度,甚至口感都有差別。
趙珠年紀小,吃了兩顆小柿子和一段青瓜後貞娘就不讓她再吃了。
趙珠便去洗了手,而後跑回自己的小房間,拿起父親給她留的書仔細看了起來。
貞娘将隔間的門給關上,這才道:“大丫,要是你二叔說服不了你爹,你怎麽辦?”
一提這個,大丫眼淚立馬下來了。
貞娘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她。
要是換成她是大丫,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現在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更多的,像他們這種百姓,能選擇的餘地非常少,她與趙護是打小一起長大的表兄妹。
趙護在讀書一事上,還向他們家裏借了不少錢。
可即便如此,趙護在被推薦到縣裏的私塾讀書後,做為舅媽的趙老太幾次三番明裏暗裏的暗示讓他們家主動退了這門親事。
若不是她娘強勢,厲色道:“你當時借錢讀書時可不是這麽說的,我今兒便把話摞下來,若你覺得自己兒子成才了,覺得我們家姑娘配不上你們家,大可以來退親,但我也告訴你,退親一事我絕對不會藏着掖着。”
這年頭人品若是不好,就算是生員,督學或者先生,都可以叫你除名。
趙老太向來知道這個小姑子潑辣,為了兒子的前程,愣是捏着鼻子認下了這事。
貞娘覺得,若要說服大嫂死了這份心思,拿她娘當時怼趙老太的話也同樣适用,可這事不管她和趙護都不好出面。
她也不好背地裏教唆侄女,伸手将帕子遞給大丫,讓她擦擦淚,柔聲道:“我記得你花繡得不錯,你二叔前幾日給我說了一個繡法,我已經琢磨的差不多了,你若有時間我教教你們兩姐妹,咱們三人一道繡點大東西,到時候能多拿些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