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第 12 章

貞娘吃完飯,趕緊回去看了看聽話乖巧,從來不哭嚎的小兒子。

這一湊近,就見小家夥咧着嘴,口水把半個肩頭都打濕了,他大概也覺得不舒服,委屈巴巴地,一見親娘過來了。

嘴巴一扁嗚嗚地哭了起來。

貞娘忙将孩子給抱了起來,邊轟邊哄,“怎麽了,怎麽了?這是餓了嗎?”

趙桐還真是餓了,不過是被饞餓的。

想到此,他更委屈了。

現在被貞娘抱在懷裏,貞娘那一身的番茄濃湯味兒,口水、眼淚頓時齊崩。

他以後,再也不跟他爹好了。

嗚!

都欺負他年紀小。

趙桐今日是委屈極了,出生以來第一次哇哇的哭,哄不好那種。

趙護也挺稀罕,逗着被洗幹淨、穿上幹淨睡衣的小白胖子,笑道:“怎麽了?今天怎麽哭了,有什麽不開心的說出來讓我們開心開心……”

趙桐啊呸——

這什麽鬼爹。

趙桐畢竟年紀小,委屈、郁悶,極其耗費精氣神,吃飽之後就有點眼神打飄,這會兒在水裏扒啦了幾下,算是徹底累了。

Advertisement

躺在床上扁着嘴角,委屈地會周公去了。

趙桐将廚房收拾幹淨,便開始着手熬番茄醬,由于今晚活比較t多,全家一起出動了。

兩小只吭哧吭哧地洗了一個多時辰的菜。

趙護去切青瓜的時候,貞娘便按他教的,用勺子攪着鍋裏的醬,使每一滴番茄汁都能吸收到充足的熱量,讓味道更香濃。

一家人幹得熱火朝天,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趙珠和趙桦搶着去開門,入眼的是心情不爽,沉着臉的趙大嫂和扛着一袋麥子,臉龐黝黑,挂着憨厚笑容的趙大龍。

兩小只乖巧地喊了一聲:“大伯、大伯娘。”

趙大龍嘿嘿笑道:“真乖,你爹在不在?”

兩小只邊将路讓開,邊齊刷刷地點頭,“在廚房。”

說完便又撒丫子跑去廚房找趙護夫妻。

貞娘一聽大哥大嫂來了,立馬迎了出去,趙護只得拿起勺子攪了起來。

趙大嫂瞧見只有貞娘出來,臉色更不好看了,哼哼道:“二虎呢?怎麽不見他,難不成現在是縣學的生員了,大哥大嫂來了,都不歡迎了?”

趙大龍嘆了口氣,在來之前讓自家媳婦穩住,說話客氣些,結果一進門全給抛到九霄雲外,以免她說出更難聽的話,令雙方更尴尬,他只得搶先道:“貞娘啊,麥收完了,把你家的麥子送過。”

貞娘連連道謝,喊了一聲趙護,讓他出來把麥子扛進去。

趙大龍道:“放哪,我給你送進去。”

說着也不顧趙大嫂冷嘲熱諷直接給扛進了廚房。

一進門就見趙護圍着圍裙,站在大鍋前揮着勺子在熬什麽東西。

貞娘忙接過他手裏的勺子,趙護這才得以脫手,忙接過自家大哥肩頭的麻袋。

就在這一瞬間,進門的趙大嫂又喊了一句:“哎呀,你這小細胳膊,可別給拆了——”

然而——

她話音未落,趙護已經穩穩地扛住了麻袋,輕輕松松地扛到了角落的木架上,而後拍拍手道:“大哥今年的收成不錯呀。”

先前分家時說好了,年收三百斤便給他們家五十斤。

趙護知道這一麻袋可以裝百斤的麥子,說明今年那兩畝多地産了起碼六百斤的麥子。

趙大龍嘿嘿笑道:“還行,還行,也就小三百斤。”

趙大嫂白了他一眼,也不給兩兄弟交流感情的機會,開門見山道:“你們也知道,我們家元哥兒在讀書上極有天分,如今已到縣裏讀書了,我在那邊也待了小半年了,瞧出了一些賺錢的門道,與你大哥商量之後,決定帶着孩子一道過去,你大哥在那邊停活賺錢,我在那邊給兩人洗衣做飯,這樣一來我們便沒法種這麽多地了。”

趙護明白了。

今日是來還地的。

趙大嫂用實際行動表明,兩家以後除了父母,沒有其他瓜葛。

當時租地的契約書也給帶了過來,兩人沒再多待便直接回去了。

趙大龍有些不放心弟弟,憨厚地扭頭道:“二虎,你要是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雖然地我不種了,但咱們親兄弟,你有什麽需要——”

不等他說完,趙大嫂一巴掌拍到了他的臉上,将人臉給掰了過去,“人家讀書人,什麽沒學過,用得着你教?”

趙大龍:“……”

趙大嫂這般潑辣,看得趙珠和趙桦兩姐妹一臉懵逼。

剛才打在趙大龍臉的巴掌又脆又響。

兩人有些怕怕地往貞娘跟前挪了挪,趙桦拉着娘親的手才算穩了下來,頗有害怕地開口:“娘,大伯不疼嗎?臉一定很疼吧!”

他被趙桐的小胖手不小心拍了一下都很疼。

貞娘笑道:“不疼,你大伯娘只是在跟大伯開玩笑呢。”

趙護不贊成她這種和稀泥的教育法子,讓貞娘過來攪拌,自己則邊切青瓜邊對兩孩子道:“你大伯娘這樣是不對的,以後不管誰這樣與你們開玩笑,那都是不尊重你們的行為。”

兩人乖巧地點點頭。

趙·複讀書機·桦再次将這話給記在了心裏。

下次教給二位表哥。

“爹問你們,別人不尊重咱們了,咱們要怎麽辦?”

“幹他!”

趙桦這次口齒特別清晰,還配着小表情揮着小拳頭,把貞娘吓得一哆嗦,不滿地瞪了趙護一眼,你這丫的每天教的是什麽?

趙護倒是挺欣慰,兒子把他的話都記在了心裏。

兩小只的工作已經完成了,趙護讓兩人去玩,要麽去外頭背書。

他則專心切青瓜,晚上曬一晚上,明日再曬一曬,到了下午就可以腌制了,這年頭腌青瓜的不少,不過味道好吃又下飯的不太多。

大多是因為冬日裏沒什麽吃食,便将夏日吃不了的曬幹或者制成酸菜、腌菜。

主打的經濟實惠,口感和味道倒是其次了。

六七十斤的小番茄熬了小半鍋的醬,趙護準備先涼一晚上,待明日了再裝壇子裏。

直到三個孩子都睡了,貞娘才小聲道:“那醬真要讓我哥去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