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趙桐吃得用力,滿身都是汗。
貞娘索性給他洗了個澡,擦幹抹淨後,穿了個小肚兜。
進入五月天氣便一日熱過一日,趙護将青瓜搬出來放到太陽底下曬着,不一會就滿頭大汗,更別說小小的肉團子,見他馬上滿月了,貞娘也沒像剛出生時那麽顧忌,便将前些日子給孩子們截衣裳時剩下的布給拼成了兩個小肚兜。
花花綠綠的肚兜套在白白嫩嫩的趙桐身上分外好看。
可趙桐卻羞憤地自閉了,半天不吭聲兒。
別以為他是小嬰兒,就可以随便露點啊!
真要命。
剛出生時沒衣裳,他娘給他裹着床單、被罩,倒是很有安全感,而那個時候他腦袋一片混沌,也從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可如今不一樣了,他長大了,是個大孩子了,怎麽可以随便?
趙桐自閉了一會,吃完飯的複讀機回來了,吭哧吭哧地爬上床要教他背書。
趙桐吓得一哆嗦,忙扭頭嗚嗷一下入睡了。
貞娘一把将大兒子撈進懷裏,“弟弟還小,不用一直教他,每日讀上一兩篇就好了。”
趙桦有點失望,不過他娘說得好像也有道理。
貞娘見小兒子說睡便睡,順手将旁邊洗幹淨的小芥子搭到肚子上,便領着大兒子出去了。
趙護這會兒已經将青瓜全部曬了出來,心滿意足地插着腰,站在陰涼地昂氣挺胸地看着自己打下的一片“江山”。
Advertisement
趙桦看到他爹邁着小短腿飛奔過去,一把摟住他爹的大腿,委屈地開口:“爹,弟弟睡覺了,娘說弟弟太小了,每天只能學一點點。”
趙護算是發現了,這是個顯眼包。
讀書不是為了別的,就是滿足給別人背書的虛榮心。
趙護将大兒子撈起來扛進了書房,拉了把椅子讓他站上去好與桌面齊平,而後便鋪開一張紙,拿出筆墨,對已經練了大半頁字的閨女道:“今日爹教你們點新鮮的。”
他最近翻書才知道,目前已經有阿拉伯數字了。
只不過時人對此并不感冒,但你要用,別人也是能看得懂的。
起碼不會覺得這是什麽鬼畫符,屬于歪門邪道。
趙護在紙上從一寫到十,先帶着兩人讀了一遍,又簡單解釋了一下數字如何表達,領着兩個孩子從一數到一百。
貞娘在旁邊聽了一會,已經了解了個大概。
只要會正确的讀書,這十個數字都可以任意組合。
趙護道:“記起賬來特別方便,不過也有壞處,有人心懷不軌,容易修改賬本。”
他拿起筆簡單一勾一劃,就改變了數字。
同時還能通過加點或者在後面加0把數字變大變小。
是以,趙護又教娘三如何用漢字記數,洋洋灑灑講了一個時辰,貞娘是越聽越迷糊,強打起精神不讓眼皮耷拉下來。
趙珠對此興趣也不大,不過她記憶好,而且又被她爹洗了半年的腦,知道他爹教的都是生活技能,以後出門在外能用得到,不會被人騙,于是學得格外認真。
倒是趙桦聽得格外認真,眼睛閃閃發光。
全程還能伊伊呀呀地跟他爹互動。
孩子們年紀最小,但趙護講得并不多,大概摸準了自家孩子們的神童必備技能,他也沒廢話,講完了如何記數,又簡單講了下兩位數的加法。
很好,小毛頭有被難到。
趙護還很貼心地摸摸兒子的小腦袋,“沒事,爹教的只是兩位數,雖然相加的步驟都一樣,但三位數,甚至更高位畢竟你沒接觸過,這幾日去外婆家有時間便想想,下次回來我要考你。”
趙桦眉頭擰得死緊。
顯然對于這樣的說辭不滿意。
年紀小怎麽了,沒接觸過又怎麽了?
他就是想要立刻、馬上學會,然後一會教給弟弟,明天再教給兩位表哥。
趙護見把孩子給哄住了,轉身去了廚房。
今日摘得豆角特別多,他留了一大把正好與家裏剩下的那塊臘肉一起做個豆角焖面。
趙桦不在,趙護耳根子清靜了不少。
盧娘見他開心地走路帶風,嘴裏還不停念叨着,“還制不了你了,這次知道誰是大小五了吧!”
忍不住吐槽道:“相公是故意不教桦哥兒三位數的吧。”
“欲速則不達,學習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他年紀小雖然記憶力,可一次也不能學得太多,倒不如給他留個懸念,讓他自己沒事多動動腦筋,仔細想想該怎麽辦?這不比我全部背給他強嗎?”
“小孩嘛,就該多動腦筋。”
做個複讀機有什麽意思,要成為十萬個為什麽才棒!
貞娘不置可否,趙護有時候惡作劇起來,對孩子是真不手軟。
不過,他做的豆角焖面是真好吃啊。
用豬油打的底,裏面切了一大塊的臘肉,炒出油脂來這才将豆角倒進去……
貞娘在旁邊将步驟一一記了下來,不等焖面出鍋,兩個孩子聞着味兒已經沖了過來。
趙桐倒也想,可惜他有腳跑不了,只得傻呼呼地躺在床上啊啊啊地罵娘。
做為一只有素質的寶寶,他目前也就只能發出“啊啊啊”的聲音,不過調子自己還是能控制的。
後來,貞娘回來給他喂奶時,趙桐聞着她身上沾着的味兒,又啊啊啊地罵了他爹幾句。
——有你這麽當爹的嗎?
——一個讀書人不好好讀書學習考狀元,進什麽廚房,做什麽飯?
——這個爹不能要了!
這爹雖然他不想要,不過有這麽會做飯的爹在這兒擺着,趙桐還是很期待長大後的美妙生活,于是很努力幹飯,很努力成長。
貞娘喂飽了小兒子,這才去了廚房,焖面剛出鍋,兩小子已經急不可奈了。
貞娘道:“珠姐兒你和弟弟跟着你爹先給爺爺奶奶和大姐、二姐送一些,回來再吃好不好。”
“好!”
兩人雖然嘴饞,但也極為聽話。
貞娘将面裝進食盒裏,由趙護提着後面跟着兩小尾巴去了斜對門的趙大龍家。
兩口子昨天晚上才來宣布今日要去縣城,不料早上趙護出去打豬草時,三家三口已經張羅着大包小包的坐着同村要去趕集的驢車去了縣城。
留下兩女兒與父母看家。
趙護燒飯時便與貞娘說了一聲,今日多燒一些,給父母送過去。
起初他買的魚也是給父母送的,送了兩次之後,趙大t嫂便不樂意了,話講的極其難聽,“還怕我們不給他倆吃喝怎麽着?”
“看來這入了縣學就是不一樣,連吃食也跟着提高了。”
話裏話外的擠兌不說,後來二丫和趙老太過來,二丫說漏了嘴,除了第一次送的魚爺爺奶奶吃過之後,後面的幾次,趙大嫂都直接提着送去了她娘家。
這把趙護給氣得幹瞪眼,可又不好意思直接開口國粹。
趙老太笑道:“娘知道你孝順,那便好好讀書,将來也讓娘有個什麽诰命。”
父母吃不上,他索性也就不送了。
這次好了只要一碰面,趙大嫂就挖苦他幾句,光顧着自己吃,不想着父母,真是不孝順等等,趙護也是嘴巴厲害,半點情面不留:“我真送你給我爹娘吃嗎?別以為你幹的事我不知道,真當別人都是傻子還是怎麽的?”
趙大嫂是真沒想到,先前從未回過嘴自能自己生悶氣的小叔子,一點臉面都不給她留。
趙護呵呵兩聲,繼續道:“還有,你若再敢亂嚼舌根,我也不介意把你吃裏爬外,拿我送的魚給你娘家人吃這事捅出來,看看最後誰沒臉,想要孝順父母就自己孝順,別拿着別人父母的東西,往自個兒娘家搬。”
這次之後雙方關系更加僵硬。
趙護買了什麽吃食,也不往那邊送了,反而是老太太過來了再留着給她吃。
要麽大丫、二丫過來串門時,讓兩人帶回去一些。
這會趙大嫂不在了,送個吃食正好。
趙護早上還嘀嘀咕咕地吐槽大哥大嫂不做人,留着兩個年紀不大的姑娘在家收拾地、照顧祖父母,這會兒突然覺得走得好,走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