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趙護第二天去上學時,醬和青瓜條各兩份。
同時還扛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大兒子。
貞娘瞧着他跟逃難似的,不厚道地笑了笑,“要不桦哥兒就不去了吧,現在桐哥兒大了,我已經能應付過來了。”
五歲的趙珠會幫忙遞個東西,在家裏也能帶着趙桦一起玩。
其實根本不用她費什麽事。
趙護道:“他已經習慣了把學到的東西教給兩位哥哥,你不讓他去他會難過的。”
貞娘想說那麽小的孩子知道什麽呀。
可趙護已經邁開大步走遠了,她只得轉身回去睡個回籠覺。
趙護走的時候天不亮,到了陳家時趙桦已經醒了。
揉了揉眼睛,看到在院裏并排背書的表哥,立馬從趙護身上滑了過去,大聲喊道:“大表哥、二表哥,我又學了新東西……”
在家裏趙桐年紀太小,沒法回應他。
有時候他講多了,弟弟還會煩,吭哧吭哧地想要哭。
但是兩位表哥不一樣,特別的捧場。
大大激發了趙桦傳道授業的激情。
趙護把帶來的醬和青瓜條各給了陳老太一小壇,“娘這是我們家院裏的菜做出來的,拿給你們嘗嘗。”
Advertisement
“對了,這是我說的做番茄魚用的小柿子,也可以生吃的,要是你們喜歡,來年我給您種子,您在後院也種幾棵,一個夏天基本上就吃過去了。”
番茄魚的做法,他又簡單重複了一遍,這才揮別陳老太一路小跑着去了縣學。
趙家所在的河崖村離縣城少說也有十裏地,趙護腳程雖然不慢,但卻帶了個孩子,一路上快不了多少。
每次天不亮就得扛着大兒子出門。
中途再轉到陳家村,再折回去一截往縣學跑。
路程不知不覺就增加了三四裏地,如此一來到了縣學天已經大亮,大家陸陸續續出了寝室開始往教室方向走,邊走邊在路上嘀咕着前頭所學的內容。
就,特別卷。
趙護将東西放到寝室,又一路小跑着去了教室,鄭雲已經把他的讀書帶到了教室,不等趙護呼吸均稱,鄭雲便開始考校他前幾天所學的內容。
做為馬上要參加鄉試的考生。
先生能講的基本都講完了,這會兒就靠大家自主學習了。
不過平日裏讀的文章寫得好,誰的分析思路特別棒,先生都會特意點出來給大家講解,然後再由先生出題,或者根據歷年各省的科考資料抽題,讓學生答。
今日上課後,先生便宣布了一件事,這個月底縣學會組織參加鄉試的學生前往敘城,除了考試必須的東西之外,大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身體。
每年因為身體原因落考的人可不在少數。
下課後,先生将趙護、鄭雲,還有三位師兄一起叫到了直舍,明确告訴他們,馬上要考試了,大家手裏的副業先放一放。
就算是再艱難,也不差那麽幾個錢不是。
縣學還有一項助學政策,家裏實在困難的,可以提前預支廪銀,到時候再慢慢扣回來便是了,若你有幸過了鄉試,預支的銀子更不用還了,縣裏還會給你一筆獎勵。
所以,這段時間好好學習才是正事,可別本末倒置了。
幾人認真點頭,表示最近努力備考,絕對不辜負先生的期望。
出了直舍,鄭雲小聲道:“你去考試的銀兩夠用了吧。”
趙護點頭,“師兄的呢?”
鄭雲道:“我也t夠用了,不過若要去參加會試,銀錢方面就有些困難了。”
話音未落,他自兒先樂了起來,“我這想的可真有點遠,鄉試還沒下場呢,就想到了會試……”
趙護笑道:“師兄學問紮實,文采出衆,別說鄉試了,會試也不在話下的。”
鄭雲朝他拱拱手,頗有些害羞地開口,“這話咱倆開玩笑說說無防,可別讓旁人聽去了,以為咱們狂妄自大。”
趙護順勢換了話題,“我這次從家裏帶了點小菜,一會師兄嘗嘗如何。”
鄭雲對于他上次帶來的青瓜和小柿子至今念念不忘。
登時來了精神,“這次又帶來了什麽寶貝?”
趙護先賣了個關子,待午飯時拿上兩小壇子去了食堂。
趙護、鄭雲和同班的李子元、秋旭、溫學福五人是飯搭子。
幾人家境有好有壞,尋常都是最有錢的秋旭和溫學福兩人帶些縣學沒有的吃食,尤其是秋旭見到有自己不喜歡吃的菜,便總勾搭着幾人一道出去下館子。
今日剛從家裏來,他除了帶些新鮮的點心晚上吃之外,還帶了一盆鵝肉,特意讓廚房的師傅給加熱了一下。
這會端着一盆鵝肉回來了,就見趙護從壇子裏倒出了紅色的粘呼呼的東西,不過味道聞起來卻是不錯。
酸酸甜甜甚至還帶着一股香辣味兒,很是開胃的樣子。
倒完了番茄醬,他又從另一個壇子裏夾出了半碟的腌青瓜,濃濃的花椒香味混合着青瓜的清爽,頓時讓人眼前一亮。
秋旭道:“這是什麽看起來挺可口。”
他說着夾了一塊青瓜丢進嘴裏,只覺得香、麻、脆、爽,頓時在口腔綻放。
鄭雲道:“怎麽樣?”
秋旭也不答,伸出筷子又是一根青瓜丢進了嘴裏,這才含糊不清道:“勸君速吃莫躊躇,看被南風吹作竹。”
餘下幾人見他都說好,立馬動筷。
引得隔壁的同學也紛紛側目,瞧他們在吃什麽。
青瓜腌制的泡菜,也只不過提個鮮,大家的主食還是一大盆的燒鵝。
不過聽秋旭都贊不絕口,鄰近桌的同學也好奇地每人夾了一根,一小壇子的青瓜條并就沒多少,不一會就被分得見底了。
除了秋旭多吃了兩根之外,餘下的同學也就每人讨了一根,離得遠的還沒讨到。
不過番茄醬倒是還沒動筷子,趙護告訴大家如何個吃法,便給每人嘗了一勺子。
有些同學吃不了辣的,也只是嘗了一小口,一邊吸溜一邊:“這辣醬醮着饅頭倒是不錯,就是有些太辣了。”
趙護笑道:“其實這醬做魚更好吃。”
趙護口才不錯,鮮香酸甜的番茄湯被簡單一描述,衆人都禁不住直咽口水。
晚飯後,便有人來向趙護打聽,番茄魚裏頭的番茄醬在哪裏弄?
趙護直接就将陳慶給推了出來,中午的青瓜條也特別下飯,到了第二日下午,趙護這裏已經登記了七八位同學。
趙護仔細看了一下,忍不住樂了。
還真是出乎意料,他本意想賣番茄醬,畢竟這年頭這玩意還沒有從外邦傳入,他應該屬于獨一份的,有點市場價值。
青瓜就不同了,從漢朝至今早就超過一千五百年了。
青瓜的種植和吃法早被大家摸透了,誰能料到,大家更加熱忠于青瓜。
後來鄭雲從家裏拿了兩根,他才知道時下的青瓜口味并不好甚至有些苦味,樣貌也沒他帶來的種子種出來的好看。
時下的青瓜若是A,那他帶的便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