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袖扣
袖扣
桑寶彤反應很快, 捂住了自己的嘴不說,又伸手捂住了狄晶晶的嘴,同時腳尖輕輕踢了一腳小卷毛。
小卷毛委委屈屈自己捂住了嘴。
他癟癟嘴, 看向了剛擠進來的彤老大的小姨。
在幼兒園裏親切的小雲老師沒有了機靈樣, 震驚地長大了嘴, 看着模樣有點傻。
大人犯蠢了,總是會讓孩子更樂。小卷毛此時咧嘴又笑了起來。
馮奶奶松開了女兒,她愛憐地用手摸了摸女兒的面頰, 眼皮一顫, 又是淚珠滾落。
回來了就好,馮奶奶的身體很好,不感冒不發燒, 身體也沒有這疼那疼, 她有很多時間把女兒的身體養好,她要努力活得更久一點,那四份補助給女兒, 女兒就會輕松很多。
而在這個時候,閃光燈一亮,是黃醫生打電話叫來的何記者及時用相機記錄下來的一幕。
何記者還喘着粗氣,見着有人看過來,就露出了笑容來。
黃醫生經過了領導們的同意, 把記者給叫了過來,何記者一路轉車過來, 終于及時記錄下來了美好一刻。
馮奶奶的手拽着女兒的手腕往裏面走。
馮奶奶還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用拿着軍帽的那只手不停地擦眼淚, 另一只手死死拉着女兒的手不肯松開。
幹枯而又溫暖的手攥住了詹彩玲的手,詹彩玲被母親拉着進眼見着要進四合院, 就在這個時候她腳步頓了頓,她見到了呆滞表情的小雲老師。
桑雲窈閉上了嘴,連忙露出一個笑容來。
其實早已經有人發現了這點古怪,在輕聲詢問。
Advertisement
“小桑好像認識這個詹彩玲。”
“是三個小孩兒認識吧。這咋認識的?”
“小桑怎麽會認識詹彩玲?當年詹彩玲去參軍的時候,她才多大。”
詹彩玲心中一動,既然遇到了桑雲窈,那應該代表那個“彤老大”也在附近。
她往四周一掃,果然見到了早晨見到的三個小孩子。
最中間的孩子是短短的發茬的彤老大,看起來很酷,旁邊一左一右是卷毛的裴倦,還有打扮很精致的狄晶晶。
桑寶彤有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這會兒目光和她相撞,小孩兒的大眼睛彎了起來,天真又爛漫。
詹彩玲扯了扯母親的手,讓馮奶奶停了下來。
詹彩玲回頭看着跟着自己一起過來的柴柯榮書記、秦烽火主任、錢翰同志。
詹彩玲的聲音沙啞,“各位領導,媽……”尤其是這個媽字,詹彩玲說得艱難又飽含情緒。
“我在首都不是很多年都沒有想過求助武裝部嗎?我失憶了不知道自己的來歷,我一直覺得自己可能就是鄉下種田的人,因為對馮這個姓氏有點念想,我稱呼自己為馮憶,今天上午我在烈士塔遇到了這三個小朋友,尤其是彤彤,她告訴我,我的手心的老繭是槍繭,我可能是當兵的,我結合自己的經歷,這才有了我去武裝部,找到家人的事情。”
詹彩玲的話一下就炸開了鍋,就連桑雲窈也是第一次聽說槍繭的事情。
桑雲窈只記得上午自己教訓了彤彤一頓,下次不能跑這麽遠了。
沒想到自家小孩兒在跑開的時間裏,創造了一場奇跡,只有天才崽崽才能夠創造出來的奇跡,一般小孩兒誰能認得出槍繭呢?
馮奶奶本來死死拉着女兒的手,這會兒松開了女兒,上前一步抱住了桑寶彤。
女兒沒有記憶,在外蹉跎多年,原來是因為桑寶彤這個孩子,女兒才回家了。
老太太的臉上有水痕,她用自己的面頰去蹭孩子細嫩的面頰,那些眼淚從老人的臉上轉移到了孩子細嫩的面頰上。
馮奶奶想說話,嘴巴張了張還是說不出來。
情緒激動到了極點,她什麽都說不出來,她只是做出了謝謝的口型。
小團子用自己的小手擦了擦馮奶奶的眼淚,她讀得懂馮老太太的意思,老人在感謝自己。
小團子笑了起來,很暖的笑容。
“奶奶,我好高興可以幫助馮阿姨回家!奶奶,你多了一個親人,真好啊,你不要哭啦,眼睛紅紅的了。”
馮奶奶不停地點頭,而此時武裝部的錢翰激動地和秦烽火主任說道,“老秦,你看事情就這麽巧,我中午還說,這事巧,提供線索的就是解放軋鋼廠的人,可沒想到真的可以遇到。”
秦烽火主任也是感慨,這一切都太巧了。
旁邊有人忍不住插嘴說道:“兩個領導,他們可不光是一個廠的,小桑和馮奶奶是一個四合院的!都住在一起呢!”
插嘴的人聲音很大,很快又引來了其他議論。
“馮奶奶的脾氣古怪,不愛搭理人,結果剛剛我還看到陪着三個孩子說話,果然是緣分啊!”
“馮奶奶願意帶這三個孩子,主要是因為彤彤,這個孩子聽話得不得了,是我見過話說幹事最有條理的小孩兒了,要說起來這個彤彤當時剛回來的時候,還是走的馮奶奶的路子,要不是馮奶奶把人給引入了幼兒園,哪兒有今天的事情?所以我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哎呦,養了這個外甥女以後,小桑可有福氣了,我記得當時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小桑救了一個人,本來是一線車間裏做鍛工,結果救了孩子去了幼兒園當老師,現在可好,孩子去烈士塔接受愛國教育,好巧不巧地就遇到了詹彩玲。這孩子就是帶着福氣啊!”
“別提什麽福氣不福氣,這不是搞封建迷信嗎?救人這事和小桑自己有關,她學了什麽勞動急救法。現在認出槍繭才是關鍵,彤彤這個孩子聰明,槍繭是啥,我就不知道,不都是老繭嘛。”
秦鴻光廠長默默聽着這些議論,不由得也是心中感慨,那個得救的孩子,就是他的兒子。
馮貞雅老太太松開了桑寶彤,或許是喧鬧的議論聲,讓她激動的心情慢慢平複,她回頭就可以看到穿着軍裝的女兒,馮老太太的心中被溫情塞得滿滿當當。
馮奶奶忽然找到了說話的能力,沙啞着開口對桑寶彤說道:“謝謝你。”
她的生命快到了盡頭,馮老太太努力讓自己t活得久一點,就是想要接回女兒的屍骨,沒想到老天爺待她這麽好,居然把女兒活生生地送了回來。
馮老太太能說話了以後,轉過頭看向了女兒,重新抱住了女兒,“歡迎回家,彩玲!媽媽很想很想你。”
李主任瞅着何記者在擺弄相機,在這個時候大喝一聲,“好!”
他開始鼓掌。
李主任這一番舉動把衆人吓了一跳,不過此時所有人,包括三個孩童都拼命地鼓掌。
有人跟着高聲喊:“詹彩玲同志,歡迎你回來啊,什麽都不記得也別怕,你小時候就在這裏長大的,很快就可以想起來。”
“我們都會幫着你的!”
“歡迎回來,你媽小時候可疼你了。”
何記者的閃光燈再次亮起,他有些可惜,報紙只能夠記錄靜态的照片,無法捕捉到這些熱情又昂揚的掌聲。
小卷毛和狄晶晶兩個人在使眼色。
狄晶晶:看,我說來彤老大這裏,是不是來的很對!
小卷毛不停點頭:對對對!來對啦!要不然湊不到這個熱鬧。
是狄晶晶起頭鬧着要來見彤老大,小卷毛附和了狄晶晶的提議。
他們兩個人用眼神交流以後,用亮晶晶地眼看着他們共同的老大——桑寶彤。
他們的彤老大實在是太厲害啦,居然可以幫助女英雄回家!
他們也作為親歷者見證了一切,真的恨不得快點回到家,把這個消息告訴爸爸媽媽,還想快一點到周一,好把事情告訴同學,迎着同學們羨慕的眼光。
這個下午注定是熱鬧的,何記者不停地拍照,這個事情足夠傳奇,是要占據很大篇幅報道的。
何記者放心大膽地用了很多膠卷,把這個傳奇的事件用相機記錄下來。
他采訪了詹彩玲、馮奶奶,還有三個小朋友。
在采訪詹彩玲的時候,她說了自己經歷的事情。
當時詹彩玲為了讓她的“夫家”伏法,去了省城的時候就找了媒體報道這件事,要是去檔案官,還可以查到這件事的始末,她沒打算藏着掖着,還打算這一次借助首都的報紙,讓已經被放出來的那一家人重新被審一次案子!
詹彩玲以前就恨他們,知道了自己軍人的身份,母親這般的處境以後,對他們的恨意更甚。
如果不是那一家人的刻意隐瞞,憑借着她女兵的身份,去找當地的武裝部,肯定早早就回到了母親身邊,而不是讓母親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裏,都以為她屍骨無存,孑然一身地過日子。
如果不是桑寶彤,她這輩子可能都會錯過母親,詹彩玲不願意輕易放過那一家人。
詹彩玲的事情惹得不少人嘆息、掉眼淚,而哭了很久的馮奶奶這一次不掉眼淚了,她的憤怒任由誰都看得到,她要求武裝部給她姑娘做主。
馮奶奶的反應很快,當時詹彩玲的案子确實判了,但是那邊的罪名是侮辱婦女罪。
而實際上詹彩玲是正在執行任務的現役軍人,那一家人刻意燒了詹彩玲的身份證明,還侮辱詹彩玲,那就是侮辱現役軍人,要适用軍·事法律,要從重處理!
武裝部的人在聽詹彩玲說這個事的時候,就打算重新過一遍這個案子,此時點頭說道:“這件案子,我們武裝部會重新過一遍!何記者,你的稿子也要讓我們武裝部的看過了以後,才能夠發表。”
何記者點頭:“領導放心,報道我會好好寫,也會給武裝部這邊過目。”
這一篇報道,報社內部要審查,還需要武裝部審查。
其中三個小朋友合照之前,小團子喊道,“等一下,我有件事要和小姨商量一下。”
小團子喊等一下是想詢問小姨的意見。
小團子把桑雲窈拉到了角落裏,把爸爸郁金香袖扣拿出來給小姨看。
“我想合照的時候,把這個拿出來,可以不可以?小姨,我不和記者說我爸爸的事情,我只是想着,萬一要是小姑看到了照片,會不會覺得我很眼熟,會不會認出來這個。小姑要是認出來了我,就可以悄悄過來找我。”
小團子的目光裏有期盼,她覺得這個法子很好。
桑雲窈覺得希望是很渺茫的,袖扣不大,黑白報紙會進一步降低分辨率,可能印刷出來就是黑漆漆的一團。
不過萬一呢?萬一要是桑寶彤的小姑看到了,悄悄地找了過來,小團子就多了一個愛她的小姑一家人。
“行。”桑雲窈并不打擊外甥女的積極性,摸了摸郁金香袖扣,“你就這樣去合照。”
小團子的眼睛很亮,她把郁金香袖扣調整好了以後,站在了裴倦還有狄晶晶的中間,在何記者說笑一笑的時候,她抿嘴露出了笑容。
·
一茬又一茬的人來看馮老太太還有她回來的女兒。
不少人都來問馮老太太還撫恤金的事情。
馮老太太拿了五份烈士補助,惹得不少人眼紅,這會兒都關注這個話題。
馮老太太比過去好說話很多,沒有陰陽怪氣地諷刺回去,而是平鋪直敘說道:“武裝部的領導說了,我女兒沒死,撫恤金肯定是要還的,但是沒有那麽急,因為她這個情況特殊,得開會研究一下這些年失蹤沒有在部隊上,算不算是在籍軍人,算的話是一個算法,不算又是一個算法,得開會讨論算清楚要還多少,所以不急的。”
馮老太太本來出身不夠好,加上拿了太多的補助,她知道會比較惹眼,一部分的錢財都已經散了出去,如果真的要還錢,确實暫時拿不出來。
武裝部的柴柯榮書記說了,會和民政部門争取把詹彩玲計算成在籍軍人,算這些年詹彩玲的工資,如果按照軍銜計算工資,說不定最後不用還錢,還可以給補助。
不過柴柯榮書記說,這事沒确定之前先不要聲張的好,畢竟事情太特殊了,是存在變化的可能性。
這一場熱鬧持續到五點多,街道辦的領導提議一起吃飯,當做是慶祝詹彩玲同志的回來,還幹脆把198整個四合院的人喊上一起熱鬧,不過桑雲窈最後沒去。
她這兒還有狄晶晶和裴倦,不知道什麽時候家長就過來,把兩個孩子單獨留在四合院裏她做不出來,要是帶着孩子去吃飯,也給兩個孩子家長添麻煩了,家長少不得得跑來跑去。
“那你們晚上吃點東西墊一下,我打包帶回來。”馮奶奶說道。
馮奶奶沒說幹脆今天就不請客了,雖說詹彩玲确實因為彤彤的緣故回家,桑雲窈和桑寶彤的缺席很遺憾,但是四合院的其他人都盼着,總不好推遲飯席,大不了以後再單獨請桑家兩人。
“行!”桑雲窈笑着答應了,“這喜氣我肯定是要沾一沾的。”
馮老太太等人去國營飯店以後,四合院因為所有人都走了,陡然安靜了下來。
距離狄晶晶、小卷毛的家長過來接人還有一點時間,小團子對着小姨說道:“小姨你看書吧,我帶他們兩個玩跳格子。”
桑雲窈搖頭,她有了一個主意,“你們想吃蛋卷嗎?”
桑雲窈聽到了狄晶晶肚子咕咕叫了,想到了一個打發時間,又可以填飽孩子們肚子的好主意。
而且滿院子的人不在,也不用擔心有人讨要蛋卷,可以痛快地讓三個小孩兒吃蛋卷,兩個小孩兒還可以把蛋卷帶回家給家長品嘗。
三個小朋友同時點頭,他們所有人都吃過蛋卷,脆脆甜甜的還一點奶香,滋味別提有多好了。
不過,沒有做蛋卷的模具,要怎麽做蛋卷?而且做蛋卷香噴噴甜滋滋的蛋液,小雲老師會知道配方嗎?
得益于後世發達的互聯網,桑雲窈是知道配方,而且沒有模具,也有沒有模具的做法。
去隔壁四合院換了一塊兒燃燒的蜂窩煤,桑雲窈打開了煤爐子的進風口。
把蒸鍋放在煤爐上,狄晶晶和裴倦負責向着風門裏扇風,加快裏面的煤燃燒。
桑雲窈把面粉蒸一遍,這樣可以降低面粉的勁性,另外準備好了雞蛋,麥乳精,油,糖,水,等到面粉蒸好後就可以轉為小火。
使用麥乳精是因為家裏頭沒有牛奶,麥乳精裏面是有牛奶成分的,直接用就行了。
桑雲窈開始攪合面糊糊,讓糊糊到了适當的程度,所有的粉都在水油之中化開。
在鍋刷上一層輕薄的油,接下來桑雲窈就等着三個沒見識的小朋友發出驚嘆了。
這樣想着,她微微一笑,用勺子舀了一勺面糊,放在了已經燒得滾燙的鍋上,滋啦一聲響t,面糊的奶香味立即被激發了出來,趁着糊糊還有流動性輕輕轉動,完美地鋪滿了整個鍋底。
“哇!”三個小朋友同時發出了驚嘆聲。
畢竟就是這個香噴噴、甜滋滋奶香味十足的味道,勾得他們幾個人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
桑雲窈等到一面煎好了以後,用筷子把堅硬、凝固了蛋餅轉動起來,抛起來翻個面,再把反面的水汽烤幹。
當雞蛋餅呈現出淡淡的焦黃色,桑雲窈就用筷子一卷,放在旁邊的盤子上,只用再等幾十秒,蛋卷涼卻下來,就和在外買到的蛋卷毫無區別。
一個蛋卷被洗幹淨小手的桑寶彤掰開,分給自己還有兩個小跟班吃。
“真的和賣得一模一樣!好好吃哦。”
“小雲老師做的更好吃!我就喜歡吃有點燙燙的蛋卷,更香一點,賣的有時候有點涼了,小雲老師做得比賣得還要好吃!”
桑寶彤以前在趕集市的時候,母親桑思玉給她買過蛋卷,在農村的集市,所用的糖是糖精,雞蛋和奶粉以及油都用得很吝啬。
桑寶彤是第一次吃到這麽這麽好吃的蛋卷,她的眼睛明亮,她用小手掰下一大塊兒的蛋卷,遞到了小姨嘴邊,“小姨,你也吃。”
桑雲窈一邊吃着,見着小團子還要給自己第二個,連忙說道:“給晶晶、卷卷吃,我這一塊兒抵你們好幾塊,我是大人,讓你們小的哦。”
桑寶彤這才把一塊兒大的蛋卷分成了兩份,給了狄晶晶和裴倦。
桑雲窈開始做的幾個蛋卷,三個小孩兒輪流吃都停不下來。
嚷嚷着說好吃。
制作蛋卷噴香的味道從院子裏飄散了出去,外面一群小朋友在哭爹喊娘要吃蛋卷,這讓三個小朋友格外覺得蛋卷香甜。
桑雲窈也就在此時提議讓三個小孩兒自己烤着玩,晚上可以把剩下的蛋卷帶回家吃。
小團子以前在永安村就生火做過飯,她做第一個不太熟練,後面就像模像樣,桑雲窈給她比劃了很棒的手勢。
小團子不太需要這種鍛煉方式,但是狄晶晶和裴倦都很感興趣。
接下來輪到了狄晶晶,狄晶晶步驟之間銜接不太好,需要桑雲窈輔助一下。
最後則是小卷毛。
小卷毛和狄晶晶一樣,在家裏從沒有去過廚房,因為已經看狄晶晶做了好幾個,等到他上手,他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勺半的蛋卷糊糊。
兩只小手抓着鍋,學着之前桑寶彤的動作轉了一圈,讓蛋卷糊糊均勻地鋪滿底部,再用火分別烤幾個邊邊,差不多時間了,用筷子把薄餅轉動,再翻面去烤。
桑雲窈一直等到小卷毛做完了這個蛋卷,才開口說話:“好厲害啊!是不是應該給卷卷鼓掌?”
兩個小朋友同時給裴倦鼓掌,讓裴倦漲紅了臉。
“這個蛋卷,大家都嘗一嘗。”
小卷毛興致勃勃,準備做第二、第三個蛋卷。
本來狄晶晶做蛋卷不怎麽走心,看着小卷毛第一次就成功了,也鬧着要重新徹底學會做蛋卷。
做蛋卷本來就不難,尤其是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的情況下,狄晶晶用心了以後,很快也就學會了。
桑雲窈做了一大盆的面糊糊,在六點前高高累了一摞子蛋卷。
桑雲窈把蛋卷分成了三份,用油紙給包起來兩份,給了狄晶晶和裴倦兩人一人一份。
·
過來接狄晶晶和裴倦的是小卷毛的母親段在俪,她愛人開車在巷子口等着,段在俪進來接人。
“媽媽,這裏面都是我做的蛋卷,等會媽媽吃!”小卷毛撲入到了段在俪的懷中,眼睛亮晶晶的。
“段阿姨,我媽媽呢?”狄晶晶問道。
狄晶晶也想第一時間讓媽媽嘗一嘗。
“我們坐車過來的。”段在俪笑着說道,“不要急,你裴叔叔開車很快,等會回家了以後就可以給你爸媽吃了。”
“明天我還要過來!”裴倦說道。
狄晶晶點頭,“我也是!”
段在俪生怕兩個孩子再過來了,這樣太霸占桑雲窈的時間了,今天是實在沒辦法,周五得上班,而桑雲窈正好是老師不用上班,要是一直周末麻煩桑雲窈就不好了。
段在俪提議說道:“小雲老師,今天真的是麻煩你了,你看這三個孩子的感情好,周末不如你來我們制片廠家屬院,把彤彤放在我家,正好讓他們一起玩。彤彤肯定也很好奇咱們制片廠的家屬院吧。”
小卷毛立即興奮起來,“好好好。彤老大,來啊。晶晶,我們可以帶她去秘密基地裏!”
“不行不行,”狄晶晶提出了反對意見,“彤老大,來我家。”
“你媽媽還沒有同意!”裴倦立即說道,“我媽媽已經同意了,彤老大來我們家。”
“那就先去你家,再來我家!”狄晶晶很快有了主意。
狄晶晶和小卷毛的爸媽都是制片廠的,他們兩人都住在制片廠家屬院裏,制片廠的職工不多,是和其他幾個單位聯合辦學。
狄晶晶和小卷毛的家長嫌棄那兒的老師不夠好,軋鋼廠辦學規模大,有專門的規範制度,家裏有親戚是在解放軋鋼廠上班,就把兩個孩子送到了軋鋼廠的幼兒園。
桑寶彤還記得周末小姨有約會,仰頭看着自家小姨,說道:“小姨,周日中午我過去制片廠玩。”
桑雲窈想了想,這樣倒是比小團子待在家裏安全。
約定好了周日中午吃完飯把彤彤送去制片廠家屬院,段在俪就領着兩個孩子走了。
段在俪的丈夫推了推眼鏡,回頭看到了自家小孩兒手上拎着的東西:“哎呦,這還拿了小禮物?卷卷,是什麽啊?”
“是蛋卷,有很多是我做的。”
狄晶晶不甘示弱,“裏面也有很多是我做的。”
兩個小朋友叽叽喳喳的,讓裴沣和段在俪弄明白了,原來桑雲窈自己調制了蛋卷糊糊,讓三個小孩兒做蛋卷玩。
“做蛋卷之前,你們在幹嗎?”裴沣順口問道。
這一問可了不得了,兩個孩子争先恐後說道:“我們的彤老大很厲害的,幫助了一個女英雄回家!”
“老奶奶掉了好多好多眼淚,她的女兒回家了!”
“說是戰鬥英雄,很厲害的那種,可以很遠的距離就打中目标。”
段在俪被吵得頭疼,還聽不懂兩個孩子再說什麽,開口說道: “你們兩個從頭開始說,這樣說,我們聽不懂!”
“我來說!”
“我來說!”
兩個小朋友一番争吵之後,因為車上是裴倦的父母,他勝出了。
“早晨幼兒園去烈士塔,彤老大看到了有人在洗墓碑,還在用狗尾巴草紮花花送給烈士……”
小卷毛作為主要講述人,時不時狄晶晶插嘴,讓裴沣和段在俪聽明白了這個故事,戰場上的女兵失憶流落在外,因為孩子認出來是槍繭,女兵求助了武裝部回家。
裴沣的心中一動,他是制片廠的編劇兼導演,這個故事可太适合搬上大熒幕了,故事符合主旋律,失憶後回來的事情也很有戲劇性。而且涉及到和大熊國的那場戰役電影目前影片是一個空白,還是真人真事改編,很容易立項。
一番合理改動以後,就可以把這個故事在熒幕上展現出來。
段在俪一看就知道自家丈夫在想什麽,伸手捋了捋自家小孩兒的頭發,笑着說道:“我就說這個彤彤真的很聰明,槍繭啊,這一般人都認不出來。”
和段在俪有一樣感慨的是狄晶晶的家長武秀。
武秀特地把女兒點出來是她做的蛋卷給吃了,先是感慨這個桑雲窈不小氣,大力誇獎了自家寶貝女兒的厲害。
知道了女英雄回家的故事以後,她本來在織毛衣,武秀差點把花樣給打錯了。
武秀給放下了毛衣針,“真的啊?”
狄晶晶不停地點頭:“絕對是真的,後來記者來了,記者還給拍了彤彤的照片!”
狄晶晶強調說道:“我們一起拍照了!”
武秀捧着女兒的臉,“我家姑娘真好看,到時候肯定是照片上驚豔衆人。”
狄晶晶說道,“其實拍了照片不一定可以發出來。何記者拍了很多照片,最後用什麽照片還不确定。”
武秀其實以前多少對桑寶彤有點意見,她可是知道農村有很多養小孩兒不講究,把小孩兒的頭給剃了,說不定就是有虱子。
女兒非要和這個彤老大一起玩,她也拗不過孩子,現在聽說能夠幫助女英雄回家,武秀徹底對桑寶彤有好印象了,也有些期待見到桑寶彤。
“周日過t來的話,怎麽不讓人早點過來?”武秀說道,“到時候讓人過來吃飯。”
狄晶晶眼前一亮,“好好好,我就說可以讓彤老大先到我們家來。我們過去和他們家說!”
武秀把女兒的衣領給一揪,“別那麽急,這都什麽時候了,他們四合院也忙着呢,明兒讓人知會一聲就行了。”
·
如同是武秀說的那樣,這會兒四合院确實熱熱鬧鬧的,從國營飯店回來,所有人都在回味那滋味。
姚聽聽的三個孩子難得吃得這麽飽,困頓地睡着了,本來姚聽聽抱着一個,三大爺還有他媳婦各抱了一個。
後來遇到了賈前進,三大爺和他媳婦把兩個孩子都迫不及待地甩給了賈前進。
賈前進的力氣大,一邊抱一個也扛得住,不過到最後也沒什麽力氣了,放下了孩子,熱得是一頭汗,本來就沒什麽油水的肚子也開始打鼓。
桑雲窈一看飯菜不少,加上老太太是個講究人,她真心實意感謝桑雲窈,是最後剛炒的菜,便主動相邀賈前進,“要不一起吃點吧,我和彤彤也吃不完。”
姚聽聽噗嗤笑了起來,帶着點揶揄的意思。
這種要笑不笑得表情讓人煩躁,因為沒說什麽,要是反駁就是自己心虛,就連賈前進都遲鈍地覺得有些不适。
賈前進是個耳根子很軟的人,以前大姐在家,他聽大姐的就是,後來就是聽姚聽聽的,姚聽聽和大姐都覺得桑雲窈好,他就去追。
桑雲窈一正言辭拒絕了兩次,加上他們院兒的一大媽苦口婆心教育,他就模糊知道了一點,還是得尊重女同志。
賈前進撓了撓頭,按照自己的直覺行事:“我也不餓。”
“人家都好心相邀了,有什麽啊?”姚聽聽笑起來很甜美,“你肚子也打鼓了,吃呗。”
詹彩林品味出來了尴尬的意思。她用了她的方法來解圍,“我以前當做是我天生胃口大,可能是因為當過兵的緣故,力氣大,吃的也多,我剛剛沒吃飽,也加上我一個。”
馮老太太本來就不喜歡姚聽聽,也覺得賈前進太蠢,但是她見着女兒這樣說,她帶的菜有多的,這個天氣也不能放,就說道:“那你們一起吃吧。這都是後來新點的菜,能吃完就吃完,免得浪費,實在是不完就算了。”
桑雲窈和桑寶彤本來就吃了一點蛋卷,這會兒吃個八分飽就不吃了,不習慣剩飯剩菜的賈前進和詹彩玲把飯菜給包圓了。
賈前進是佩服女英雄的,詹彩玲當時去當兵的時候,他還流鼻涕在巷子口玩玻璃球。
當時詹彩玲同志胸前挂着大紅花,利落地對人行禮,那一幕長久地在他心中記挂着,大概是見着詹彩玲同志齊齊整整的,本來他是個邋裏邋遢吸大鼻涕的男孩兒,後來就愛整潔了起來,按照大姐的說法是,好歹有個人樣。
在詹彩玲要收拾飯盒的時候,賈前進把飯盒搶了過來,“詹同志,不用你來洗,我來!”
姚聽聽噘着嘴,不大喜歡看到這樣的情形,“洗碗哪兒是男人做的事情,要不讓詹同志洗碗,你幫我把孩子給抱到家裏。”
“我來抱孩子吧。”詹彩玲的力氣大,想着男同志進入到姚聽聽家裏也不方便,主動提議。
馮老太太笑了起來,對着女兒說道:“行,你快去快回。”
馮老太太對桑雲窈還有桑寶彤招招手,“來我家。”
198號四合院的人心中明了,這是老太太要感謝孩子,給孩子一些好東西。
老太太手裏的好東西不少,那些屬于舊時代的連環畫書她打算都給桑寶彤,她本來留下這些就是為了懷念女兒,現在女兒已經回來了,這些東西就用不上了。
但是也說了,老太太也說了,她家裏烈士多,才能夠拿得了這些書,現在給了桑家兩人,是害了他們,桑寶彤要看,可以沒事過來看。
另外還給桑雲窈的是一對金條。
一根金條足有二兩重,把桑雲窈吓了一跳,連聲說不用。
“你拿着吧,一根給你,一根給彤彤用。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要不是你家孩子,我到死了所有的東西都會便宜外人,我現在還有東西!”
見到女兒之前,馮貞雅是古裏古怪的老太太,而現在老樹煥發出生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