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

從睡夢中轉醒時,天已大亮

一時間,還不想起,仍眷戀着屬于他的溫度與味道,還想着那年那月,他那樣安然枕在她腿上的模樣

蜷在床上,溫柔嘆了口氣

自從扮起溫子意,她一年穿女裝的日子,也就那麽幾天,昨兒個也還真那麽剛好,一日就遇上他兩回

早上瞅着他,見他在船上那麽直勾勾看着,她就知他會來

下午再遇見,忍不住嘴快,她更确定他一定會來

她真不知自己上輩子做錯了什麽,這一世才攤上他這樣的男人

初相見至今,轉眼已五年了,那男人對她來說,依舊如謎一般,怎樣也瞧不清

Advertisement

屋外遠方傳來人們活動的聲響,食物的味道随風傳來

未幾,小小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在門前停下,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

雲香推門而進,提着熱燙燙的水壺,低着頭确認門檻的位置,小心翼翼的跨過門檻

溫柔坐起身來,下了床,接過她手上的水壺,将那熱水倒至梳妝臺銅鏡前的盆裏,開始梳洗

以前,沒有丫鬟,她已習慣照顧自己,現在有錢請丫鬟了,可為了不讓人察覺她的情況,她也不教丫鬟進到她的小院,平日就翠姨、雲香能進

在她梳洗時,雲香安靜的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又回,為她帶來一張大餅和豆漿

溫柔把大餅分成兩半,坐在桌邊,和她一人一半的吃了

“宅子裏,最近還好嗎?”

這陣子,她日日早出晚歸,忙得昏天暗地,還真沒空查看家裏人

“嗯,還好”雲香點點頭,然後像是想起她之前的交代,才慢吞吞的又補充了幾句:“邱叔說,少爺不想上學堂,想同溫老板一起學商,邱叔同少爺說,有機會再和溫老板提,要他先把書念好,少爺不是很開心小姐們不斷和翠姨吵着想去看戲翠姨今兒個會帶小姐們上街去看戲,可她同小姐們說,二娘也得一起除此之外,一切都還好”

“二娘肯嗎?”

“她不喜翠姨,可小姐們同她鬧了兩天,說若不出門,人們怎會記得溫家還有三個待嫁閨女?若她們三人嫁不出去,還不得在這兒一直看翠姨臉色二娘聽了,改了主意,今兒個一早就起,正在為小姐們梳妝呢”

溫柔聞言,笑了笑

那女人向來不喜翠姨,如今天天得看翠姨臉色,怕不憋壞了她

“她們三個,後來還有來擾你嗎?”她那三個異母妹妹,從小嬌生慣養,剛搬來時,曾欺侮過雲香

“沒了”雲香搖了搖頭,道:“你警告過她們之後,她們就再也沒擾我了,後來她們發現我眼不好,就算我有你撐腰,也不可能嫁進好人家,不會擋着她們,就沒再理我了”

這話,教溫柔一楞,擡眼看向眼前那更像她親妹妹的雲香

“你別聽她們胡說,待我手邊的事告一個段落之後,我一定替你挑個好人家”

聞言,雲香張了張嘴,最後卻什麽也沒說,只是低下頭來繼續吃餅

溫柔見了,瞅着她,說:“雲香,你知道,你什麽都可以同我說的”

雲香遲疑了半晌,方擡起那雙氤氲的眼,小聲道

“我可以……不嫁嗎?”

溫柔一怔,看着眼前不知何時,已出落得萬分美麗的姑娘,心微疼

她知雲香為何不想嫁,雲香眼不好,打小她不管去哪兒,都得仰人鼻息,受人欺淩,好不容易投靠到了溫家,可還是被扔到了她這裏

溫柔知道,雲香性子這般安靜,是因為既然看不見,那就安靜些,只要安靜點就沒人會注意到她,就可以少受點欺淩

“可以,當然可以”她握着手中大餅,瞅着那丫頭,柔聲道:“你若不想嫁,那就不用嫁,這兒永遠都是你的家”

雲香聞言,也抓緊了手中大餅,點了點頭,不再多言,只低頭吃餅

溫柔低頭也吃起自己的餅,笑着冒出一句

“要不,改天若有人再同溫老板逼婚,我就娶你好了”

這話,教雲香一愣,難得的也揚起嘴角,點頭笑了出來

“好啊,若是溫老板,我就嫁”

溫柔聽了,笑得更開心兩姊妹就這樣在晨光中,一同笑着吃餅,喝着冒煙的熱豆漿,然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填飽了肚皮,溫柔穿上男裝與男鞋,把長發束起,戴起小帽,從暗門走到了隔着高牆之後的另一座大院中的宅子裏

溫子意的大院,和溫柔的小院,就一牆之隔

對旁人來說,溫柔是個安靜病弱的大小姐,平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十天半月見不着一回,也很正常

可溫子意是宅子的主人,天天都得出現

為求方便,也不惹人懷疑,幾年前邱叔和陸義就偷偷弄了這道暗門,方便她以不同的身分進出

她推開門,邁開大步,穿庭過院,一路同見着的仆人點頭招呼

到了大門口,陸義早備車等在門外,看見她,朝她點了下頭,替她掀起車簾,馬車比驢車高多了,但她早已習慣,她身手俐落的爬上了車,才坐穩,陸義已将馬車駛上大街

這幾年,她生意越做越大,早遠超過當年她爹所擁有的一切,驢車換成了馬車,小院增建成大宅

絕佳的生意手腕,加上周慶這幕後黑手的推波助瀾,讓她甚至擁有自己的車隊與船隊

大街上,人來人往,雖在城外,這兒的街道依然十分熱鬧,不會比城裏差上哪去,這兩年還越來越熱鬧,她一路上看到不少人三三兩兩坐在攤子上吃着清粥小菜、包子豆漿

看見溫家車馬,人們總會面露笑容

當陸義将車停在工坊大門前時,更有人在看到她時,朝她揮手

她點頭回以微笑,這才跨入門檻

幾位工坊的管事紛紛在第一時間迎了上來,拿着簿子給她瞧

大部分的事,她是放給下面的人做的,可有些重大決定,還是得由她定下方向

“爺,清明已至,暖種在即,若要趕得谷雨時催青孵化,咱們得盡快将蠶種移至新建蠶房,但養蠶的徐師傅說,養蠶得溫濕适中,蠶房需東西開窗,方能調節通風,給予蠶種适當光線,可那新建的蠶房東窗開得不夠,得再開窗”

“我看看”她接過那負責興建作坊的管事遞來的蠶房設計,看了一下,道:“蠶房的光線一定要明暗均勻,否則會造成發育不齊,溫濕若不适中,桑葉也易月兌水萎凋,徐師傅說的沒錯,這蠶房東窗确實不夠,你把他所需銀錢給他,讓他全權處理”

“好,我這就去”

“爺,染坊需要進更多的染料,但這染料的價格漲了一倍有餘,遠遠超過咱們所預估的成本了,這價實在太不劃算,咱們是否幹脆同川地進貨?”

“川地那兒的品質成嗎?”

“成,只是對方希望咱們打個五年的合同”

“五年太長,問對方三年成不成,成的話就你做主吧”

“知道了”染坊的齊管事點點頭,轉身走了

“爺,碼頭的工人希望能漲點工錢,可年前咱們才漲過錢了……”

“你知他們想漲工錢是為何嗎?”

“城東的何老板也要在城外蓋碼頭倉庫,聽說開出的工錢足足比咱們的多了一倍”

聞言,她只道:“可否麻煩東叔把去年碼頭的帳本調來,這事我再琢磨琢磨”

“我一早已備好了”倉庫管事回頭朝身後低着頭的少年招招手,那少年立刻抱着成山的帳本奔了上來

“送我書房去——”

她話聲未落,少年轉身就走,因他動作太匆匆,她忍不住多看一眼,忽地察覺那少年身形有些眼熟

“等等!”

少年一僵,停下腳步,仍低垂着腦袋

“你叫什麽名字?”這小子還真當她眼瞎了嗎?

少年抱着帳本,遲疑了一下,方深吸了口氣,把頭擡起來,用那烏黑的大眼看着她,卻仍緊抿着唇

她挑眉看着他,他心虛的撇開了眼

一旁倉庫管事見了,忙上前幫腔,道:“爺,這小子是我上月新征來的人,也姓溫,叫溫二,他平時挺機靈的,大概是第一次見您,緊張”

這小子還真敢

見他滿臉冒大汗,她沒多為難他,只開口道

“溫二,你懂得算帳?”

見她似要放他過,少年忙點頭回道

“懂,我懂”

溫柔看着他,想想這小子挑了倉庫,還是碼頭那兒的倉庫去,八成是想說待在那兒,不太可能會碰着她,誰知會被找來搬帳本

雲香說他才同邱叔說,可東叔說他上月就來,瞧他曬得一臉黑,顯然已經偷偷跑去做了一段時間

也虧得他這大少爺能耐得住被人這樣支來喚去的

想來,他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說真的,她也不是想攔着他,只是他娘羅嗦得緊,本巴望着這唯一的兒子能上京考個功名回來,他既然有那決心學商,還如她這般,偷着來也要做,那就看着辦吧

看着那緊張得滿頭大汗的少年,她開口道

“東叔經驗老道,很會帶人,能學多少,就得看你自己,你可得好好珍惜”

“溫二知道!”少年大眼一亮,知她答應了,忙大聲應道:“謝溫老板!”

“把帳本放書房裏去吧”她一擺手,讓他去

溫二露出燦笑,立刻抱着帳本,咚咚咚的去了書房

倉庫的管事帶着那少年走了,另一名管事又匆匆走上前來,然後又一名,再一名,直到她在椅子上坐下之後,來來往往的管事們依然川流不息

早上多是紡織與貨運相關的管事,到了午後,管事們換了一批,專門經管米糧商行與南北雜貨,教她忙得昏頭轉向

她認分的處理着手邊的事情,查看着帳本

時間,匆匆而逝,一眨眼,又有人來喚她

“爺,張同知派人送了信來”

她聞聲,回神看見那躬身将一封信函往前遞的夥計,才發現天色早已暗了下來

她伸手接過信函,拆開一看,只見裏面寫了簡單幾個字,她秀眉微挑,開代,“張同知改了今晚飯局的地點,請陸義備車,我一會兒就來”

“是”夥計聽了,立刻回身跑去通知陸義

溫柔深吸口氣,再次翻查手中的帳目,确定了一件事之後,這才合上那帳本,起身出門

陸義在門口等着她,在她上車時,問:“爺要去哪?”

“迎春閣”

她眼也不眨的看着陸義說,眼前的男人眉又擰,他頓了一頓,最終仍是忍不住的低聲開口

“你真要這麽做?”

“我真要這麽做”她直視着眼前這一直以來,待她如親妹子的男人,定定的回

陸義緊蹙着眉,見她一臉堅定,知道多說無益,他點點頭,只是替她掀開車後的門簾,她上車時,他放下門簾,不着痕跡的借着門簾的遮擋,将一小紙卷塞到了她手裏

溫柔握着那紙卷,沒急着看,只倚着小窗看着外頭飛逝的景色陸義習慣沿着河岸走,雖然得繞點路,但這兒街道較寬,較不易塞在路上,被耽擱了時間

天黑之後,水上人家陸續點亮了燈火,河上水面亮得有如天上星子一般

這是座繁華的城,即便已經天黑,依然有不少人在碼頭邊擺着小攤,賣着熱食

看着那些三兩成群,圍坐在小攤旁吃飯的碼頭工人,她握着手中的小紙卷,心頭再次抽緊

三年前,她問周慶到底要她做什麽時,他沒馬上回,只說等時候到了她就知道

前兩個月,她還不知他想幹啥,可半年後,她就發現自己成了一個真正的大老板

起初,是因為她在碼頭廢墟旁,遇見一位流落街頭的溫家老仆,她不忍心就将其帶了回來,然後丘叔帶回來了第二個,陸義撿了第三個,就連翠姨也把一位舊識給領了回來,不是每個人都夠機靈在第一時間,能搶到值錢的東西抵工錢,這些仆傭,老來丢了工作,人家也不雇老傭,只能流落街頭

有些人,當初是牙行牽線來的,身上還與溫家有契,大多的人老家都在鄉下,家裏頭都有家眷,有兒有女要養,可老家窮山惡水,若真能養活,他們一開始也不會離鄉背井到城裏來了

除了仆人,還有工人,溫家垮了,也間接教大批人失去工作,若只垮了一個溫家,或許找工作還不難,但吳家與王家也垮了

溫、吳、王三家都是大商,吳家雖在揚州,可在這城裏,本也雇了大批在地人手,加上被牽連倒債,不得不關門歇業的小商家,一夜之間,這城裏就多出了數千名待業工人

除了少部分的管事與掌櫃,大多數的人,不是織工繡娘,就都是碼頭工、搬運工之類的苦力,太多的人力,太少的工作,讓奸商開了賊心,瞬間将工資直直往下落,畢竟你若不做這工,可還有千百個人等着做你的工作

不少人因此流離失所,她見了不忍心,把城外先前一處因為地處偏遠賣不掉的倉庫,改成了工坊,收留了一部分的工人,可她沒有多的錢,只能承諾工錢得等攢了錢之後才會給,可至少留在這兒,能有飯吃

一開始,來她這兒的人不多,可再怎麽不濟,這是個工作,至少能夠糊口,漸漸的人就多了起來

她對外以男裝示人,宣稱她溫子意是溫家的遠房親戚

人都知溫子意不忍溫家孤兒寡母流落街頭,才出面收留

幸好她之前有妥善處理債款,才沒讓人來找她麻煩,也因為如此,溫家的老工、舊仆看溫子意收容了溫家母子和老仆,找不到工作之餘,也就聚集了過來,她對那些仆傭做過的事,沒有計較,她看過帳本,知道她爹如何克扣這些仆傭與管事

包重要的是,她很快就發現,那些管事們,才有真門路,他們一輩子在城裏打滾,有奸巧的,也有實誠的,但無論哪樣的性格,都是有兩把刷子,才能待在這三家,做到管事這個位置

他們知道怎麽做生意,如何去鑽營

她将這些管事收為己用,那幾位管事,把之前擅長的買賣全帶了過來

她本身懂布料生意,是因為邱叔教的,溫家本就是以紡織起家,王家是糧商,吳家除了貨運,還經營南北雜貨

她有了人,有了門路,但她沒有足夠的本錢

一朝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樣樣都要錢,要養這上百張嘴,而且每天睜眼開門,門外都還會多出幾個人,依照那些工人聚集過來的速度,可不是靠她手上那些許銀錢能支撐的

所以,她去了元生當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