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姻緣1

第十章 姻緣1

靈雲寺裏的那棵姻緣樹據說是百年梧桐,實際怕不止百年。

此樹樹幹粗壯,有壯年男子展臂之寬,高不見頂,仿若一棵通天巨樹立在天地間。

枝葉繁茂,樹冠似一把巨大的傘蓋,上面綴滿了寫着名姓的紅木牌,一眼望去,述不盡的人間相思意。

梧桐樹種在寺中一方寬院裏,院中有一小禪房,一名小沙彌被派來禪房中看護姻緣樹。

禪房外的屋檐下擺了一張方木桌,桌上擺有筆墨和與樹上挂着的相同的木牌,想來是為香客提供。

李鶴鳴踩着雨走到院中時,何三正背對他彎腰趴在桌上,拿起筆,偷摸着在一塊木牌上寫不知哪家姑娘的名字。

他人長得五大三粗,字也識得不多,寫個名字真是要為難死他。

小沙彌看過許多來求姻緣的香客,羞澀腼腆的有,百般糾結的有,見何三提着筆遲遲落不下去,也只是在房中微笑望着他,并不出聲打擾。

踯躅煎熬,都是姻緣連成的一環。

男人當建功立業,來求姻緣這等囿於兒女情長之事說出去都要惹人笑話。

是以何三刻意撇開來一衆兄弟偷偷摸摸獨自前來,沒想卻被李鶴鳴撞見了。

何三皺着眉頭,在木牌上小心翼翼寫下歪歪扭扭一個白字,但後邊那個“蓁”字死活想不起來該怎麽寫,於是只好和木牌面面相觑。

他沒了轍,想着幹脆在牌上畫個姑娘的小像,天上管姻緣的神佛仙子想來都聰穎無雙,必然知道他所屬意的是哪位動人的姑娘。

在他糾結之際,李鶴鳴已經提步走了過來。

高大的身形擋去自厚重雲層透落下的暗淡光線,何三下意識捂住木牌,不耐煩地轉頭看去,瞧見是李鶴鳴那張冷臉後,立馬收起木牌,面色嚴肅地站直了身:“鎮撫使。”

其他兄弟們已經馬不停蹄押着反賊下了山,只有何三聽李鶴鳴的令帶了一小隊人留守寺中聽候安排。

兩人在此處碰上,何三半點沒想過李鶴鳴也是來求姻緣的可能性,只慌張自己玩忽職守被撞見,許是要遭一頓數落,或許那點子塞不滿口袋的俸祿也得扣下十之一二。

但李鶴鳴壓根沒看他,語氣平平應了一聲,而後從桌上的木盒裏碼得整整齊齊的木牌子中挑了塊幹淨的出來。

何三見此,愣了一瞬,但他在李鶴鳴手底下當慣了差,遇事時有時候手腳比腦子反應更快。

他下意識讓開位置,把手裏的筆遞給了李鶴鳴。

李鶴鳴也不扭捏,伸手接過,将木牌放在桌上,微彎着腰,提筆大大方方在牌面上寫下“林钰”兩個字。

他不似何三一般遮遮掩掩,神色坦然得不像是在寫姑娘家的名字,而像是在給他已經離世的母親祈陰福。

這木牌和墨是特制的,墨一沾上去就浸入了木紋,無需風幹,日曬雨淋也難掉色。

李鶴鳴寫完把筆遞還給何三,淋着雨走到樹下,将木牌往上一抛,木牌上拴好的紅繩便穩穩挂在了一根伸出來的結實枝頭上。

看似随手一抛,但牌子卻挂得高。

何三那兒名字還沒寫完,他這已經算求完了姻緣,也不對着樹念叨幾句,挂完牌子就走,一刻都不多留,拜姻緣拜得随性得很,看得何三震驚不已。

小沙彌也覺得新奇。旁人在這求姻緣,沒有一刻锺是走不出這院子的,好似不扭捏一番都好似對不起這滿樹的木牌子。

何三見李鶴鳴快走出院子,回過神似的提聲喚道:“鎮撫使!”

李鶴鳴回過頭看他:“何事?”

何三擡手撓了撓頭發,不太好意思地道:“那什麽,您知道白姑娘的名字怎麽寫嗎?”

李鶴鳴通曉朝堂上下幾乎所有官員名姓,知道的姓白的人家沒有二十也有十家,他問:“哪位白姑娘?”

何三道:“白蓁!教坊司的那位,您上次見過的。”

李鶴鳴思索了片刻,問:“逃之夭夭,其葉蓁蓁的蓁?”

“對!”何三傻笑道:“是這個蓁字。”

“草頭,下面一個秦。”李鶴鳴道,他說着看了何三一眼:“秦字會寫嗎?”

何三咧開嘴角:“會!多謝大人!”

澤蘭受王月英的意來請李鶴鳴時,恰聽見兩人這番談話。

她沒聽見開頭,也沒看見李鶴鳴往樹上抛了她家小姐的姻緣牌,就從“教坊司那位,您上次見過”這句叫人誤會的話聽起。

她心中頓時只一個念頭,李大人平日裏瞧着正兒八經不茍言笑,怎麽也是個喜歡上秦樓楚館的主。幸虧當初小姐退了他的親,不然嫁過去不知要受多少委屈。

澤蘭年紀和林钰差不多大,卻不比林钰藏得住事,那表情落在李鶴鳴眼裏,幾乎是将心裏話擺在了臉上。

澤蘭見李鶴鳴看過來,背上寒毛一立,忙垂下腦袋,開口道:“李大人,我家夫人請您過去,想當面謝謝您救回小姐。”

李鶴鳴知她可能生了誤會,但并沒解釋,平靜道:“帶路。”

澤蘭應道:“是。”

寺裏不比在自己的府宅方便,王月英只能找僧人借了一間簡樸的禪房見李鶴鳴。

房中不見林钰的身影,想來是梳妝換衣去了。

王月英正在案前煮茶,見澤蘭領着李鶴鳴進門,起身笑道:“李大人,請坐。”

李鶴鳴的官職在這掉片葉子能砸死個二品大官的都城裏算不得多厲害,至少比起官至正一品的林鄭清而言不算什麽,但王月英還是尊重地喚了聲“李大人”。

不只是因為他官職特殊,還因為他及時上山救下了林钰。

李鶴鳴看了眼那幹淨的木椅,出聲謝過,但卻沒落座:“李某衣裳濕透了,這椅凳不似能碰水的料子,就不添麻煩了。”

王月英似乎沒想到他心細至此,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沒有勉強。

林家退了李鶴鳴的親,是以此刻王月英與李鶴鳴相見,場面有些說不出的尴尬。

但王月英身為母親不得不為林钰考慮,是以有些話必須要說清楚。

她從爐上提起燒得滾燙的茶壺,将冒着白霧的熱茶倒入茶盞,端起來親自奉給李鶴鳴:“剛煮的熱茶,天冷祛寒,望李大人不嫌棄。”

李鶴鳴沒急着接,他看了眼面前兩鬓霜白的王月英,又望向她手裏盛了八分滿的茶盞。

茶是上好的岕茶,但寺裏清寒,盛茶的茶盞便有些不入眼了。

一只普通的青瓷盞,街頭攤販最常見的茶具,連盞托也沒有。

茶水滾沸,透過茶盞燙紅了王月英的手,但她卻沒放下,也沒露出痛色,只是耐心地等李鶴鳴接過。

雖說他的身份不容她輕視,但也尊敬得過頭了。

李鶴鳴見此,隐隐察覺出幾分王月英請他來的用意。他道了聲謝,将茶從她手裏接了過來。

手上一松,王月英心裏亦松了口氣。

她扶着桌子緩緩坐下,徐徐開口:“小女已山中發生之事告訴我,事出險急,聽之叫人心顫,若李大人沒能及時救下小女,之後的事我……”

後面的話她一個做母親的實在難以平靜地說出口,是以頓了片刻,斂了淚意,才繼續道:“總之要多謝李大人相救之恩,此恩情無以為報,待下了山,必定遣人登門致謝。”

她言語真摯,可李鶴鳴卻沒有應下:“不必,李某也只是奉皇上之命,談不上恩情。林夫人信佛念經,令媛許是得了神佛庇佑,才躲過此劫。”

他這位置,與官員多一分牽扯,在聖前便多一分猜忌。

李鶴鳴能做帝王爪牙,緣由之一便是他這人從不與人私交,今日之事也不能例外。

王月英聽他拒絕,也想明白過來這一層,便沒有堅持。

她遲疑了片晌,又道:“其實請李大人來,除了想要當面答謝,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林夫人請講。”

接下來的話於她而言似乎有些難以啓齒,她撕破了假面,言語有些激切地道:“小女失蹤一事若傳出去必然會損害小女名聲,小女尚未婚嫁,還望李大人不計前嫌将此事保密,勿要與任何人提起。”

她一說林钰尚未婚嫁,二又不得不請曾與林钰有過親事的李鶴鳴守密,對於王月英而言,心中慚愧難言,已算是放下了面子在懇求他。

但對於李鶴鳴而言,何嚐不是另一種折辱。

林钰為何未婚嫁,是因她林家退了與他的親事,是她王月英上門退的親。李鶴鳴因此事在城中鬧作笑柄,背後更是聽了不知多少嗤笑。

王月英這話,無異於将當初林家打在李鶴鳴臉上的巴掌的響又拿出來在他面前聽了一遍,更好似他李鶴鳴要刻意将林钰所受之難拿去坊間傳上幾遍,以洗前恥。

有些話不能講,一旦出口,便如将對方看作了小人。而此刻,王月英口中的小人,便是她面前的李鶴鳴。

李鶴鳴擰緊眉心看着王月英,顯然不敢信她竟如此直言。

王月英見他變了神色,不得已再次出聲相求:“李大人……”

“夠了。”李鶴鳴面色冷硬地打斷她:“退親一事我未曾提過,林夫人便當我李鶴鳴是什麽能供人戲耍嘲笑的東西嗎?”

他說罷不再多言半句,沉着臉色将那尚未飲下的茶擲於桌上,徑直轉身離開了。

王月英看着他的背影,想出聲挽留,可最後,也只是扶着桌子坐下,頗為無奈地嘆了口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