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修)
第 19 章(修)
一出門,路桐便見着了拄着拐的張奶奶也出來了,她這次終于按捺不住,顫顫巍巍地向警車方向走去。
路桐想了想,轉身回頭把自家院門關上,趕上張奶奶,攙起她,“張奶,我送您過去吧。”
“哎喲,桐桐真的變了啊。”張奶奶今年八十三,身體還算康健,牙已掉光,不愛戴假牙,說話詞句不是很清晰。
“我長大了啊,哪能不變呢!不過您看我這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路桐微微弓了身子,在老人家耳邊道。
“好,肯定是好!”張奶奶對着她笑。
“張大奶奶,桐桐,你們也是去……”路上遇到不少去看熱鬧的人,她們紛紛跟路桐和張奶奶打招呼。
路桐叫了聲人,又回:“是啊!”
“對了,桐桐,你家今年紅薯粉做好了吧?跟你媽說給我留兩斤哈!”有個短卷發的大姑和路桐說。
“我家今年五斤起賣,價格也漲了哦,十五塊一斤了。”路桐點點頭,和那人講清價格。
“啊?咋這麽貴了?”
“因為好吃啊。”
“……”
“您還訂嗎?”
“不了,我回頭問你媽吧,你估計不知道價格。”
路桐報以微笑,沒有争辯。
Advertisement
那人撇撇嘴,大跨步往前走了,她和張奶奶慢悠悠地走在後面。
走了沒一會,警車從前頭路口轉頭往她們這個方向駛來,等到了路桐和張奶奶的面前,路桐睜大眼睛往裏面瞧,後座兩個警察中間坐了個披頭散發,神色木然,大約三四十歲的婦女。
警車呼嚓而過,路上的人都駐足,等車開遠了,彙合了從出事的地方來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路桐帶着張奶奶趕緊湊過去,在一邊聽牆角,聽了好半天,終于聽清了來龍去脈。
原來是路桐他們後莊的一戶人家,婆婆和媳婦吵架,媳婦拿刀砍了婆婆胳膊一下,公公怕出事便叫了救護車,婆婆吵鬧着媳婦要殺她,讓公公報警,公公沒辦法,只好報了警。
路桐一開始覺得這是正常的程序,但是見這些吃瓜群衆們卻是一致義憤填膺地覺得婆婆不該報警,心裏猜着估計有什麽隐情。
“孫女還那麽小呢,把她媽抓進去了可怎麽辦?”
“就是就是!唉!要不是她那個婆婆太壞,春玲也不至于……”
“我聽說啊,是春玲婆婆把春玲買給小孩的練習冊當廢紙上廁所用了!”
“難怪春玲要跟她打架,怎麽能拿小孩讀書用的東西那個呢,太過分了,春玲嫁到他們家過得什麽日子,才二十八啊,看着四十都有人信!”
“……她婆婆真不是個東西……”
春玲就是這個事件的主角。
聽了一會,路桐漸漸理清了整件事,原來這個春玲是個外來媳婦嫁到了後莊一戶姓黃的人家,婆母為人苛刻,又嫌棄她只生了個女兒,對她更是百般刁難,今天兩人因為小孩練習冊的事吵架,春玲壓迫得狠了,又涉及到小孩學習的事,春玲便怒了,拿刀傷了她婆婆。
“那她老公呢?”路桐站在外圍突然問了一句。
“大志在南邊打工呢,一年也就回來幾趟。”有人回路桐。
春玲老公叫黃大志。
“唉,還是等大志回來看看怎麽辦吧,這春玲也真的是命苦,爹媽早死,又沒個兄弟姐妹撐腰,人又老實只知道幹活,真的是倒了血黴遇上這麽個糟心婆婆喲。”
路桐聽完,也是長長嘆一口氣,她略有一點同情,但更多是哀其不争。
“回去了。”張奶奶同幾個老姐妹罵完春玲婆婆,掬了一把淚,轉身準備回家。
路桐從兜裏抽了張面巾紙給張奶奶。
“桐桐啊,你挺好的,這婚姻啊過不下去就要離,不離多遭罪,你看這春玲一輩子都要毀了!”張奶奶拉着路桐的手,搖着頭哀嘆道。
路桐覺得這張奶奶還挺有見識的。
“張奶你也別太傷心了,等她丈夫回來,說不定會有轉機。”路桐一邊扶着張奶奶往家去,一邊安慰着她。
“這女人啊找婆家一定要擦亮眼,不能只看丈夫,更要看婆家人好不好……”張奶奶念念叨叨的,也不知道是對路桐說的,但是感嘆春玲,亦或者是說給自己聽。
見她這樣傷心,路桐只好轉了話題,撿了幾個趣事說給張奶奶聽。
“我家最近要做柿餅,我就想起來小時候,柿子剛能摘那會,我着急想吃熟柿子,所以我爸就給我出了個主意,讓我把柿子放到蒸籠上去蒸,他說蒸熟了不就能吃了嗎,我那會還小嘛,覺得他說得對,生的食物,蒸熟煮熟不就可以吃了。”
張奶奶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啊?然後呢?蒸熟了真的能吃?”
路他桐哈哈大笑:“當然不能吃啊,澀得很,毀了一鍋柿子,我可氣了!”
“咦,那不是熟了嗎?為什麽不能吃呢?”張奶奶年紀大了,被這事給繞進去了。
“因為啊……”
兩個人說着說着,就到了張奶奶的家門口,路桐把人一直送進院子裏,才出來。
到了家,她看看時間還早,就拿了個籃子裝上挑好的柿子,來到井邊開始削皮,這做柿餅有個講究,就是柿蒂一定要保留着,這樣曬的時候,果肉不散,也不會壞。
削了一籃子後,她進綠石,去打了點井水上來,剛要拎着木桶出去,她突然瞟見長得像桃樹的那株小苗旁邊,又冒出了一個嫩芽。
這是早上小黃魚的獎勵?
路桐想着反正也要等長大才能知道是個啥,便給嫩芽滴了點井水就出去了。
出來後,她拿出前兩天在某寶上買的小刷子,沾上稀釋的井水,給柿子果肉刷上。
刷完将柿子放到一邊靜置,等果肉吸收了井水後,她返回屋裏,找了許多棉線出來,系住柿子的柿蒂,把它們五個為一串,挂在廊下,接受太陽光的洗禮。
挂完柿子,路桐掏出手機想看看幾點了,結果一打開,發現滿屏幕的微信消息。
她奇怪地打開,是路楊那三個女同事發的消息,還有沈爺爺。
路楊那三個同事都是來說她家粉絲很好吃,她們父母親戚讓她們再來買一些。
路桐記下她們要的量,回複過兩天給她們送。
沈爺爺也是為粉絲來的,說是幾個老朋友到家裏做客,無意中吃了紅薯幹和粉絲,覺得很好吃,也想買。
沈爺爺直接轉了一萬塊過來,讓路桐按這個量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