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chapter 36
chapter 36
葉寒很喜歡看推理小說。
從小學開始,就把所有零花錢拿去買小說看,她看書的速度越來越快,但錢是越來越少。
于是她打起了歪主意。
那時候家裏除了手機以外,還有座機,她學到了一個方法,就是用座機裏的話費來套現。
這個方法是書店老板教她的。
老板說,反正現在這年頭座機也不常用,就算欠費一兩個月也不會被發現,就算發現了也沒關系,又不是把錢拿去幹壞事,拿來買書看,還不算太壞。
開始操作之前,老板問她:“你家裏有兄弟姐妹嗎?”
葉寒說:“親生的沒有,親戚家裏有。”
老板嗯了一聲,随即小聲嘀咕:“那就是獨生女了,那就好。”
葉寒問:“獨生女為什麽好?”
老板說:“獨生女就是你家只有你一個姑娘,一個孩子,就是塊寶知道嗎?”
“有兄弟姐妹是什麽?”葉寒問。
“呃……”老板遲疑,遂又說,“有兄弟姐妹嘛,你犯了錯,父母就不再喜歡你,就去喜歡你的兄弟姐妹了。”
葉寒又問:“為什麽?”
她一個小學生,當然聽不明白老板所說的真正意思。
Advertisement
老板哎了一聲,說:“說了你也不懂,反正你只要知道就算你犯了天大的錯,你爸媽也不會拿你怎麽樣就是了。”
葉寒想到家裏幾乎每天都只有她自己一個人,時常覺得無聊,希望能有個弟弟妹妹一起玩,但今天突然聽老板這麽一說,心裏也表示了認同。
是好。
要是她有弟弟妹妹,那她就什麽也做不了了,她會像鄰居家的大姐姐一樣,每天照顧自己的時候,還要順帶照顧弟弟妹妹。
她不喜歡那樣。
葉寒抱着新買來的小說美美回家去。
整個周末她都沒出過門,一直躲在房間裏看小說,看了個昏天暗地,茶飯不思。
第三天,星期一她照例起床洗漱,收拾好了自己走路去學校。
出門前,她對着空蕩蕩的屋子說:“我出門了。”
當然不會有人應聲。
她關上家門,往樓下走。
經過學校外面的書店時,老板沖她招手:“來來。”
葉寒走過去,老板刻意壓低聲音問:“你媽媽發現了嗎?”
葉寒想起家裏已經被拔了電線的座機,搖了搖頭。
老板繼續笑:“那就好那就好,哦對了,昨天下午又到了一批新書,是國外的,聽說這個作者啊,在推理界是響當當的人物。你想進來看看嗎?我可以給你最便宜的價格。”
葉寒點點頭,跟在老板身後走進去,短短幾十步路,她想到自己現在要是繼續耽誤時間,也許就趕不上第一節課,班主任發現她沒來學校,一定會打電話給她家裏。
走到第三十二步路的時候,她停下腳步:“我下午放學再來。”
老板回頭,連連點頭:“好好,別耽誤上學,快去吧,我等你放學了來。”
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
這天葉寒因為成績下滑,被班主任叫到了辦公室,她放在課桌裏的小說也被同桌交了上去,班主任很生氣,認為她看的都是些對成績沒有任何幫助的課外書。
班主任是這麽說的:“你這麽小怎麽一天到晚看這種書?又恐怖又吓人,殺人啊兇手啊,你才幾歲啊,你看得懂嗎?我看這些書還不便宜,你跟老師說說,你哪兒來的這麽多錢,你不會是……”
之後葉寒被請了家長。
原本的放學時間是下午3:50,愣是等到快六點才離開校門。
葉寒跟老板約好的放學後去看新到的書,現在跟她媽媽走在一起當然是去不了了。
她想着老板總不至于等她一晚上都不關門,想着明早去學校的時候再跟老板說一下沒來的原因,但第二天一早,警察卻敲響了她的家門。
書店老板被人殺了。
殺了之後,在現場點了一把火,順帶把上千本書都“殺”了。
葉寒覺得很可惜。
書很可惜。
還有那麽多新書,她一眼都沒看過。
同時也感覺到心裏有一種奇怪的想法正在蠢蠢欲動。
她想讓那個兇手也被焚燒一次。
警察之所以會找到葉寒,是因為那天書店老板延遲了關店時間,聽店員說就是為了等一個孩子,那孩子跟店長關系不錯。
而那名兇手就是書店接待的最後一位客人,誰都沒想到那人看起來挺正常,其實是個精神病。
精神問題在那個年代還不夠普及,很多人都只知道精神病殺人不犯法,所以見到精神病就像躲瘟神一樣,但誰都不知道精神病究竟是個什麽病。
更不知道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樣,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找上門來。
警察在葉寒這裏沒能得到任何線索,臨走前,卻将她跟書店老板利用話費套現做的交易告訴了葉寒的母親。
葉寒挨了一頓好打,第二天就發現座機出現在樓下的垃圾桶裏。
之後,葉寒的零花錢更少了,沒有錢,也就意味着她只能被迫減少買書的次數,這讓年幼的她很是煎熬。
她很快上了初中,也許是外界對她愛看閑書的反對起了效果,她真的漸漸失去對推理小說的興趣。
葉寒在學校總是名列前茅,同學們也都很喜歡她,她是老師眼中的三好學生,她的人生似乎只要不出任何意外一直進行下去,就一定會得到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好結局。
轉折點出現在高一這年。
葉寒發現自己同班同學的父親是一個殺人犯。
那時候的她雖然不再熱衷于看書了,但她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愛好,就是利用網絡收集一些真實發生的案件,她喜歡從那些案件細節裏推演兇手行兇的過程,那讓她覺得很刺激。
葉寒發現同學的秘密,說起來,其實是因為好奇。
因為她發現這位同學老是一個人單獨吃飯,每次去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她好奇跟了過去,躲在暗處偷看,結果就看到了來送飯的男人。
恰好是前一天晚上,葉寒搜到了黎勇的案子,此時一見,一眼就認出了他就是七年前酒駕開車肇事逃逸的司機。
葉寒一開始以為只是巧合,也許是兩個長得很像的人,但她卻聽到了黎勇的自白。
那天他對黎港說的一切,全都被黎港書包裏的竊聽器傳送到她的耳機裏。
葉寒還是第一次在現實裏見到殺人犯,一開始,她真的只是覺得新奇。
她跟蹤、偷窺黎勇,想要觀察一個殺人犯的真實生活。
可時間一長,她開始覺得無趣,本想放棄,卻在這時,發現了案子的疑點。
那是車禍發生後,案發現場留下的剎車痕。
葉寒怎麽看都覺得,這個黎勇當時似乎是清醒的。
葉寒越查越發現當年的案子很奇怪,比如受害人死後很快做了器官移植,那麽剛好,所有捐贈的器官都有可以匹配的病人。
案子已經過去了這麽多年,她想找出受害人做完器官捐獻的去向,卻是怎麽也找不到,就好像受害人從來沒在這世上存在過一樣。
第二年,葉寒發現班主任有點不對勁。
班主任姓蔣,平時喜歡獨來獨往,她發現這個蔣老師似乎對黎港格外關照,她有次跟蹤蔣老師發現她跟黎港的父親黎勇私下見面。
不僅如此,蔣老師似乎很厭惡黎勇,這跟她以往淡漠的樣子截然不同。
葉寒的好奇心重新被勾起來了,她想,要是能查出他們之間的關系該有多好,她人生中最大的愛好就是一步一步揭開別人的秘密。
這真的很刺激。
葉寒為此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她開始變胖。
原本的瓜子臉變成了南瓜子,一笑就成了一張大餅,她覺得無所謂,外貌反而為她增加了親和力,不論老師還是同學,都很喜歡她。
長期熬夜,兼顧學習和考試的同時,還要兼顧探索蔣老師和黎勇之間的關系,她開始力不從心,強烈的饑餓感瘋狂裹挾了她,她開始暴飲暴食、催吐、反複咽下高熱量的食物,但她很清楚,食物再好吃也永遠填不滿她空蕩蕩的軀殼。
她需要一個導火索。
一個打破安穩現狀的導火索。
正當這時,葉寒查到了當年的受害人還有個妹妹,叫李瑤。
蔣老師叫蔣遙,家庭成員只有一個母親,而那個母親的名字,跟受害人母親的名字一模一樣。
葉寒本能覺得這一定不是巧合。
不是巧合,那就是事實。
葉寒相信自己的直覺。
如果說蔣老師是為了幫姐姐報仇才接近黎勇,那為什麽會等到現在都沒動手呢?
第三年,葉寒發現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其他人在調查他們。
她慣用跟蹤的招數,跟着那些人到了南城最大的商場,接着又跟蹤他們到了木華園,之後查了這兩個地方之間有關聯的人,最後确定是周家的人在調查他們。
原因呢?
葉寒繼續調查,發現了周利華有個兒子,很快又發現他似乎還有個私生子,在綠城。
葉寒越是深入調查越覺得自己就像是真正的偵探,周遭的一切都成了困住她的迷宮,她正在一步步接近最後的出口。
這比隔着屏幕分析真實案件好玩多了。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葉寒順着周家查到了聞彥,這兩人住的別墅都只有不到一百米的距離,平時明面上來往很少,暗地裏,她發現聞彥經常出入的地方都是周家投資建設的。
這兩人關系不簡單。
葉寒收集信息的水平越來越高,想到從聞彥家裏的傭人入手,她跟這些傭人的孩子打聽,慢慢從細枝末節中找出蛛絲馬跡,最後拼湊出她一直想知道的真相。
聞彥曾做過心髒移植手術,周利華手底下的員工周亮也在差不多的時間進行過腎髒移植手術。
不止如此,葉寒還查到聞彥有個女兒,後來離家出走,只留下丈夫和兒子,沒多久這對父子也消失了,再沒有回來過。
葉寒将黎勇和黎港的年紀拿來跟那對消失的父子進行比對,竟然能對上。
到這裏,葉寒已經差不多了解了十年前那場車禍的前因後果。
她想,既然聞家和周家都在找黎勇的下落,多半是為了殺人滅口,不讓人揭穿他們當年做的那些醜事,他們擔心自己在公衆眼中的美好形象坍塌,所以一旦他們發現黎勇的行蹤,動手是遲早的事。
不如就讓她來推他們一把。
她太想看到結局了。
而現在,結局也正如她推測的那樣,黎勇被滅口,蔣老師開始複仇。
網上的視頻一經發布,葉寒就一直暗中關注。
她很快發現視頻裏的兇器有點眼熟,這時又聽身旁的同學說他父親殺豬的事。
她腦子裏靈光一閃,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有句話叫做,大隐隐于市。
還有句話叫做,燈下黑。
如果她是兇手的話,與其把兇器放在身邊,不如把它放到一個任何人見了都不會認為那是兇器的地方。
葉寒趁着探望黎港的時間,去了一趟菜市場,這裏是南城最大的菜市場,肉攤也多,她一到地方就剛好撞見那些肉攤老板抱着箱子往外走。
她跟了過去,躲在暗處,看到他們把箱子放到了一條街外的廢品站。
在他們走後,她偷走了那個箱子。
“就是一箱子殺豬刀,我說丢了也就丢了,報警也是浪費時間,再說偷走箱子的這個人看起來年紀不大,估計就是想拿去賣廢鐵吧,兩位警官,你們要找的是刀,還是人啊?”
說話的是廢品站的老板,站在他對面的是馬達和徐樂誠,還有肉攤老板。
肉攤老板:“當然是兩個都要找啊!”
馬達盯着屏幕上的那道身影。
偷走箱子的人戴着帽子口罩,身高看着不到一米七,體型微胖,看這人偷走箱子的動作這麽連貫,多半是早有預謀。
徐樂誠:“這人應該是男的吧,都沒留指甲。”
馬達:“不一定。”
馬達彎腰湊近屏幕:“你看這裏,她的帽子是鼓出來的,說明她可能留的是長發。”
與此同時,葉寒擡手捋了一下頭上的馬尾,轉頭跟同桌說:“滲人嗎?有多滲人?”
同桌皺了皺臉:“呃,你自己照照鏡子吧。”
葉寒笑了笑,收回目光。
她眼前不自覺浮現出偷走箱子之後的畫面。
她照着視頻比對了很久,才終于确認壓箱底的那一把卷了刃尖的,就是真正的兇器。
現在兇器在她的抽屜裏。
她想。
聞周兩家的仇是報了,下一個,會是誰?
她查過李晶的遺體,去向不明。
這說明李晶死後不止做了兩次移植,說不定還有第三、第四次,她想着移植器官手術的比率中,占比最多的就是心、腎、肺,還有眼角膜。
也就是說,周利華現在走進了蔣老師提前布好的局裏,只要警方沒有兇器,那麽蔣老師就能一直逍遙法外。
讓兇手逍遙法外,結局就永遠未定。
她現在拿走了兇器,不讓警方找到關鍵證據,也就沒法确定周利華的罪名,案子自然不會結束。
警方一定會接着查。
葉寒坐在教室裏,嘴角止不住揚起。
剩下的兩個将死之人,到底會是誰呢?
她可太想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