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先生
狗媽媽死了, 姜七七只悶了一晚上, 睡一覺起來就恢複了。兩只小狗卻不能,早上起來,它們兩結伴嗚嗚叫着這裏嗅嗅, 那裏聞聞,滿院子找媽媽。
找不到媽媽, 兩只小狗抑郁, 吃得也少了。
姜七七原本想着他們吃什麽,給點剩下的就好了。但一看到它們找媽媽的身影, 就總會心軟, 便在它們的吃食上花了點心思。
試着給它們喂熬爛的蔬菜粥,見吃得稍微多了些, 連着熬了幾頓。後面又擔心整日給它們吃粥不好,還會特意做些面食, 面餅揉碎了,放到肉湯裏泡一泡給它們吃。
這麽細心照顧了幾日, 小狗們情緒也好轉了,不再滿院子找媽媽,出太陽的午後,會在院子裏好奇的到處看, 看完就依偎在牆角曬太陽。
這天也是個好天氣, 姜七七午睡後起來,到院子裏,就見兩只小狗睡在院子裏, 小白狗睡姿很放松,四腳朝天睡,肚子随着呼吸一鼓一鼓的。小黑狗則是蜷縮着,把頭埋進尾巴裏,也睡得很香。
這毫無防備的睡姿,表明它們開始熟悉這個地方,覺得安全了。
她經過兩只狗的身邊,小白狗毫無察覺,仍睡得很香。小黑狗則是受驚地站起來,見是她之後,把前腳伸得長長的,身子一拱,伸了個懶腰。
姜七七瞧着可愛,蹲下身子揉了一把才出門。
沒想到,小黑狗竟不睡了,忙跟在她身後。
姜七七停下腳步,“你要跟着我出去嗎?”
小黑狗跑過來用爪子扒拉她的鞋面,姜七七小心擡腳,繼續往外走,它也就颠颠的跟上。
小狗通人性,她照顧它們的這幾日,狗狗們對她也親近了許多。
姜七七出去是要給小黃捉蚯蚓的,她也沒走遠,就在家門口,便讓它跟着了。
她走路沒将就它,用往常的速度走路。這對小黑狗來說太快了,它邁着小短腿,努力跟在她身後,因為腳步不穩,時不時會跌倒,沒一會兒,它身上沾了土,弄得髒髒的。
姜七七沒管它,由着它跟在後邊玩,自去挖開土捉蚯蚓。
Advertisement
挖了一小碗,她直起腰放松着,打算過會兒就回去了。
這時田埂那邊來了兩個人,一老一少,年紀大的那個六七十的年紀,清瘦銀發,小的那個二十二三的模樣,頭發高束,也是一般的身形,老少兩個都瘦。
姜七七不認得這兩人,但直覺他們是來家中的,便開始往回走。
那青年先發現她,轉頭在老者耳邊說着什麽。
老者也往姜七七這邊看來,姜七七摸不清他們是什麽人,便沒先開口說話。
青年揚聲問道,“姑娘,請問這是陸聞人家嗎?”
不怪那青年喊她姑娘,因為婦人發髻要複雜些,姜七七想着自己也不走多遠,就偷懶梳的姑娘的頭型。
姜七七道,“是啊。”
這怕是來找陸聞人的,姜七七想着回到院門前等着二人靠近。
那青年還背着個書箱,又要攙扶身邊的老人,所以二人行走得很慢,姜七七抖掉鞋上的泥,他們才來到近前。
青年額上布滿汗水,兩人的衣服上都沾了灰塵,風塵仆仆的感覺。
那青年看了她一眼,臉一紅,抱拳問道,“這位是聞弟的妹妹?”
老者也在看她。
那青年說完,又疑惑地自言自語道,“可沒聽聞人說家裏還有妹妹啊?”
他又一想,誰家沒幾個親戚啊?可能就是聞人的親戚。
知道這個青年是誤會了,姜七七解釋道,“我是他妻子,請問兩位是找他嗎?”
青年眼中閃過一絲失落,又慌忙隐藏下去,神色如常地道,“原來是弟妹,失禮了。”
姜七七不在意地搖搖頭,“沒事。”
青年又道,“我們是來找聞弟的。”
兩人說話的時候,老者一直默不做聲地打量着姜七七身後的房子,還伸手撫了撫能看出補過的痕跡的院牆,神色有些哀傷。
那麽意氣風發的孩子,最後竟回到這裏,住在補得奇奇怪怪的房子裏嗎?
姜七七看他一眼,見這二人不似什麽壞人,便請進了屋。
進屋就見到小白狗扒拉着睡房的門,似乎想要進去,裏面靜悄悄的沒人說話,想來是那書生又在做注解了。
她将兩人引到堂屋坐下,“相公在屋裏,還請二位稍等片刻,我去叫他來。”
老者叫住她,“等等。”
姜七七站住,“您有什麽要說的嗎?”
老者道,“他近來還好?”
姜七七點頭,“還好。”
能吃能喝能睡的,是還好。
老者又問,“你說他在屋裏,他是不是時常把自己關起來在屋裏待着啊?”
姜七七回想了下,“沒有啊。最近天冷,他才躲在屋裏看書寫字的。”
“好,你去。”
姜七七出去後,老者起身,四處看着,“屋裏還算整潔,這妻子看來是個賢惠的。”
青年捏着酸疼的胳膊道,“爺爺,你也不要太擔心了,聞弟心志堅定,斷斷不是受了這點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你還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我們幾個偷偷跑出去喝酒,他從沒喝過酒,第一次喝的時候,醉倒了。後面就自己苦練酒技,把兄弟幾個全喝倒才算的事?那次你還罰我們抄書來着。”
那書箱不輕,背了一路,壓得他肩膀疼。
老者搖搖頭,“不一樣。他性子好強,去了京城恐也如此。在這鄉野之地,他是獨一份的好。但京城人才雲集,他失了顏色,我擔心他,心态失衡,承受不住打擊啊。”
青年揉完肩膀,開始捶腿,嘴裏跟老者說着話,“爺爺,剛才你也看到了,聞弟斷了腿......”
老者訓道,“一會兒見了他,不準再說這等話,你這不是戳他傷疤嗎?”
青年被訓也沒不高興,仍舊說道,“我知道。他那樣了,但還是這麽快就娶上媳婦了,這媳婦模樣還不差,這院子收拾得也好,他應該是沒事的。”
老者看了會兒房子,重新坐下,嘆了聲氣,“希望如此罷。”
姜七七推開門,小白狗就滾進去了。
坐在炕上陸聞人聽到聲音,轉頭過來,“把它抱出去。”
姜七七提着小狗的後頸,放到門外,對陸聞人道,“家裏來客人了。”
陸聞人筆沒停,只問,“什麽客人?”
“不知道,一老一少,說是找你的。”
陸聞人聽了,擱了筆忙問,“人在哪兒?”
“我讓他們先去堂屋等着了。書生,是你認識的人嗎?”
“是教我的先生。”陸聞人穿衣從炕上下來,看了眼她,“把頭發重新梳梳。”
“好。”姜七七拆了頭發重新梳了個婦人發髻。
他看重的先生,她自然是不能頂着奇怪的發型去見的。
陸聞人等了等她,兩人一道去的堂屋。
她推着他進去。
老者一見他,站起來,“子書。”
子書是陸聞人的字。
陸聞人想起身問好,“先生。”
“不必多禮。”老者疾行幾步,往下壓壓他的肩膀,“你還好?”
“好的。”陸聞人看着老者,柔聲問,“先生身體可好?”
“好。”老者目光粗粗略過他的腿,沒問他京城裏的事,而是歉然道,“我老了,整日待在家裏,外邊發生什麽事情都不知道。你的事,還是榮軒游學歸來,我才知道。”
青年,就是段榮軒接着道,“爺爺一聽說,當天就要來看你,沒想恰逢下雨,路上泥濘,不好走路,我攔着他不讓來,一直道今日天氣稍好些才來的。”
陸聞人慚愧道,“學生不才,勞先生牽挂了。這一路先生受累了。”
先生和榮軒都穿了幹淨的衣裳,但鞋面上全是灰塵。陸聞人知道先生家中不富裕,出門都是坐牛車,可能還走了一截,這段路對先生來說,很不易。
“你啊,說這些客套話做什麽?”
幾人正說着,姜七七端了水壺過來,給段老先生二人各倒了一杯水,“天氣幹,喝點水,潤潤嗓子。”
“多謝。”段榮軒把水先給了爺爺。
他們早上就出發了,路上就吃了點家裏帶的幹糧,确實口渴得緊。
段老先生克制着一口一口喝着,段榮軒卻是直接一口飲盡,又自己添了一杯,才算解了渴。
陸聞人等老先生喝完一杯水,才給他介紹道,“先生,這位是我內人。七七,這位是段老先生,我在先生門下求學,先生對我視如己出,多有照顧。這位是段兄,與我情同手足。”
老先生擡眼看看姜七七,“聞人性情好,有才氣,雖有一時不便,但心性一等一的好,他配得上你的,好好待他,好好過日子。”
姜七七點頭,“我知道的。”
這還是第一個說兩人般不般配的問題的人。說得很中肯,沒有向着陸聞人,也沒有瞧不起她。
只簡單一番話,姜七七就知道這老先生是值得尊敬的。
段老先生的目光再回到他身上,點頭道,“是個好的。
陸聞人便淺笑起來,然後抱歉道,“大喜之日本該請先生過來的,但那時匆忙,竟忘了先生。原本想等腿傷好些,再帶着妻子去見先生,沒想先生先來了。”
段老先生不甚在意道,“不礙事不礙事。”
他沒就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就是好的。
說罷,他看向身側的青年,“榮軒,把你帶來的書給子書看看。”
陸聞人眼前一亮,先生的藏書都是最好的。他以前也向先生讨過,先生沒答應,如今竟一次帶來這麽多。
段榮軒去拿書的時候,他微微側過身,輕聲對身後的姜七七道,“我在這陪着先生,你去做點吃的罷。”
“好。”姜七七輕手輕腳的退下。
幾個男人圍着段榮軒帶來舊書聊起來。
沒一會兒,她帶了一壇酒,和幾個杯子上來,“家裏也沒備茶,你陪老先生喝幾杯。”
“好。”陸聞人接過。
兩人手指交錯的時候,她使力摁了摁他的手,意思是少喝點。
陸聞人看她一眼沒說話。
姜七七道,“你們先喝着,我去做一疊下酒菜來。”
段榮軒連連推辭,“不用了,弟妹不用忙,我們飲酒便好。”
姜七七去了,很快端來一疊炸小蝦米,放到桌上,又下去。
陸聞人招呼着他們二人。
他們二人從縣城坐牛車到鎮上,然後從鎮上走到村裏的,段榮軒年輕,但背着一個書箱的書,又走了那麽遠,也累得夠嗆。
老先生更是乏累得很,喝了點酒倒是很快提神了。
他喝了幾口,就感覺腳上一重,低頭一看,一只小白狗不知什麽時候跑進來,靠在他的腳面上撓癢。
段老先生神情柔和地看向陸聞人,“這是你養的狗?”
“是內人從外邊抱養的。”
老先生捋着胡須,點點頭,“嗯,家裏養着狗很好,瞧着有人氣得多。”
“是。”
幾人聊着各自的近況,主要是段榮軒講自己這次游學的所見所聞,另外兩個人聽着,時間倒也過得很快。
姜七七做好飯,直接端上了桌子,一道炖豬蹄,一道清炒白菜,一道炒土豆絲,一道蒸臘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紅燒豬蹄,棕紅色的色澤,濃郁的香味,讓人想不注意都難。
陸聞人先給段老先生夾了一筷子,“先生,您嘗嘗。”
他沒說什麽先生到訪,粗茶淡飯,招待不周的客套話。因為他了解先生,他不是會在意這些細節的人。
況且,這飯菜都是她花費了心力做的,可不算粗茶淡飯。
段老先生夾起一筷子,“很香。”
陸聞人露出點笑模樣,比自己受誇獎還高興。
段榮軒還沒動筷子,自然是看到他的表情了,當下驚訝得嘴巴都張大了。這還是他認識的那個陸聞人嗎?這家夥每次聽到據別人的誇獎,都淡定得不像是誇自己的一樣,今天因為爺爺表揚一句菜很香,就樂得跟什麽似的。
紅燒豬蹄入口,軟軟的,糯糯的,入口即化,段老先生臉上再次露出滿意的神色,“很不錯。”
他年紀大了,牙也漸漸不好使,一些硬的食物,他嚼起來有些費勁,所以很少吃有骨頭的食物。
方才看到端上來的豬腳,還想着一定要使勁嚼動,不能讓聞人的媳婦難堪。
沒想到味道竟比自己想象的好很多。
段榮軒見了,也夾了一筷子,濃香軟糯,肥而不膩,味道太好了。
他比爺爺要誇張些,直接道,“很好吃啊。”
姜七七淺笑着沒說話。
陸聞人道,“好吃就多吃點。”
段榮軒往嘴裏扒了好大一口飯,含糊不清地道,“我知道。”
陸聞人讀書時入了段老先生的眼,休學的時候,老先生時常讓段榮軒帶他回家吃飯。
師娘的手藝簡直不敢恭維,鹽就沒放合适過,不是鹹得要命就是寡而無味。
段榮軒能活潑亂跳長那麽大,他都覺得是運氣。
吃過飯,陸聞人仍陪着他們說話。
姜七七把易誠留下的被子鋪到有火炕那間房,又燒上火,清掃幹淨之後,請他們住了進去。
段榮軒扶着爺爺坐到床上,自己去打來洗漱水,本來聞弟媳婦要幫忙,他好手好腳的,哪裏好意思要人家幫忙,便拒絕了。
過會兒他打來水,就見自家爺爺一臉驚詫地站在炕邊。
他忙走過去問,“爺爺,怎麽了?”
老人摸了摸炕邊,不可思議地道,“榮軒,這床,這床怎麽是熱的?”
段榮軒一愣,“熱的?”
爺爺莫不是老糊塗了?自己把床坐熱了,卻忘記了,以為這床是自己發熱的?
段榮軒心裏升起一股傷感,看來回去後,得給爺爺找個大夫好好看看才成。
看他這副傻了的模樣,便知道這臭小子沒想什麽好的。
老者氣呼呼地道,“臭小子,我還沒老糊塗,清醒得很,你來摸-摸看,這床就是熱乎的。”
段榮軒本着哄爺爺的想法,伸手碰了碰,然後眉頭蹙起,“這,真是熱的。”
老先生敲了下自己這個傻孫子的腦袋,“自然是熱的,我還能騙你不成?”
段榮軒撓着頭,“這,這怎麽是熱的呢?”
爺孫兩個都是好奇心旺盛的人,當下臉也不洗了,掀開被子看下面。
很快他們便發現炕下邊有一個小小的竈口,裏面還有火,想來就是火燒得炕熱乎乎的。
段老先生疑惑道,“這是怎麽做的啊?”
“我也不知道。”段榮軒答了,就往外走,“我去問問聞弟,回去給爺爺砌一個。”
老先生拉住他,“明天再去問,人家夫妻現在都睡了,你去打擾人家做什麽?”
“哦。”段榮軒點點頭,給爺爺端來洗漱水,試了試水溫,不是涼的,便道,“來,爺爺,你先洗洗臉,馬上就要放涼了。”
“欸。”
段榮軒坐到床上,到處感受了下,“爺爺,整個炕上都是暖和的。睡在上面就不用擔心被凍醒了。”
老先生回頭看看點頭,“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出來這個辦法的。”
“爺爺,我明天問了是怎麽做的,回去就給您做一個,您睡在上面,就不怕冷了。您腳不是風濕嗎?這個是熱的,興許對您的風濕有好處。”段榮軒越想越可行。
老先生道,“好。若是他為難,不許強要。”
段榮軒道,“我知道了。”
這邊,陸聞人夫妻也在洗漱。
陸聞人先洗完,來到桌邊擺弄着那些書。
姜七七問,“都是些什麽書啊?還大老遠地背來送你。”
陸聞人像摸着什麽珍貴的東西一樣撫着那些書,“都是好書,先生的珍藏。”
姜七七問,“真都送你了?”
陸聞人笑,“嗯,是送給我們的新婚禮物,先生說我娶了個好妻子。”
姜七七道,“先生眼光好,那你覺得呢?”
“什麽?”陸聞人裝聽不懂。
“你覺得你娶得好嗎?”
“嗯。”
“嗯是什麽意思?”
陸聞人聽出她在逗他,便不說話了。
過了會兒,姜七七突然道,“老先生是個好人。”
陸聞人點點頭,“嗯。今天你辛苦了,做了那麽一桌菜,累壞了。”
又是做飯又是鋪床的,先生和榮軒兄來了之後,她一刻沒歇息,一直忙到現在。
雖平日她做事偶爾有出格的時候,但她待人接客從沒出過錯。他看重的,她也看重,這讓他覺得很好。
姜七七道,“沒事。”
過了會兒,她又想,現在說沒事,以後陸聞人是不是就會習以為常,理所當然地讓她去廚房裏忙活?
這麽一想,她去倒了洗腳水,甩着手臂進來了。
陸聞人見了,果然問道,“怎麽了?手疼?”
姜七七點點頭,“嗯,肩膀有點疼,你幫着我按按?”
陸聞人沉默了會兒,把書整理好了,上炕來,問,“哪裏疼?”
“就是肩膀連着手臂這塊。”
“起來,我幫你按按。”
姜七七坐起來,給他指了位置。
陸聞人便用心按着。
按完,他問,“好些了嗎?”
他按得毫無技巧,按完也沒多大改善,但姜七七扭了扭肩膀,像模像樣的感受了會兒,點點頭,“好多了。”
陸聞人道,“明日,先生和段兄應該就回去了。”
姜七七道,“你要是願意,可以多留幾天啊,我沒關系的。”
她能感覺到,段老先生二人的到來,讓陸聞人輕松了很多。
陸聞人道,“先生不會願意的。”
先生最不願意給人添麻煩,若不是今天太晚了回不去,他肯定要回的。
“這樣啊。”
“我跟你商量個事。”
“說。”
“火炕的構建圖,給榮軒兄一張。先生體弱,建一個冬天就會好過些。”
“圖紙在你那,你給就是,不用問我。”
“你的想法,還是要問過你的。還有一件事......”
姜七七道,“你要商量事,就一次說完啊。”
陸聞人道,“明天先生走,拿十兩銀子。”
姜七七沒說不給,而是問道,“為什麽?”
末世經歷,讓她總不願意往外拿東西,但他如果有正當理由,她是會給的。
陸聞人說了自己的想法,“十兩正好夠榮軒哥給老先生買件冬衣,再請人建造一個火炕。”
“好。”